開墾拓荒建家園

64.pdf

頒布

政府將某項政令布告大眾。

限制大陸人民來臺的規定

清代所行渡海政策,既須地方官給照,限制隻身人民不得渡臺,又有港口對度限制,手續繁瑣;經由官渡則需官方給照,海口查驗放行,難免遇兵役勒索,對有心赴臺謀生的人來說並不方便。而閩粵兩省與臺灣一水相隔,沿海人民已熟悉渡海航道,寧可觸法私渡,也不願請照出口,促使偷渡盛行,成為清代閩粵臺地區特殊的社會現象。

例如

1684年清朝剛接收臺灣時,便公布「臺灣編查流寓例」,被稱為移民三禁:1.響渡航臺灣,必先在原籍地申請渡航許可證,並經過海防官方的審驗核可,方可渡臺,嚴禁無照偷渡;2.渡臺者一律不准攜家帶眷,既渡臺者,也不准招致家眷;3.廣東屢為海盜淵藪,不准此地人民渡臺。(資料來源:李筱峰、劉峰松。1999。《臺灣歷史閱讀》。臺北:自立晚報。頁78)

關於渡臺政策的縮放,清康熙23年(1684年)清朝剛接收臺灣初期,嚴禁移民攜家帶眷,直到雍正10年(1732年),始鬆綁此政令,允許移民接家人來臺;乾隆5年(1740年)又再度禁止,自此之後便開始有時而禁止時而允許的情形。

圖1 臺灣有句俗諺「十去三留六死一回頭」,即是用來形容先民渡臺的艱險。在渡臺過程中,有多數的移民會因天候的惡劣及黑水溝(臺灣海峽)的險惡等因素而亡故;有的則是打退堂鼓回頭,能夠成功抵達臺灣者是少之又少。

65.pdf

圖2 有關港口檢驗,有文口與武口兩種,所以各船所領的驗票(查驗過的證票)也有文口與武口兩種,總稱為掛驗。總的來說,就是文口(又稱文館)由同知派員稽查商船出入的掛驗,徵收規金;武口(又稱武館)由水師營派兵查驗船隻,徵收規金,並嚴查犯法私漏等事。

福建和廣東的人們移民到臺灣

閩、粵濱海,山多田少,生產面積有限,人口增長,人多米貴,生活艱困。自明代起,人民藉濱海的優勢,從事海上商業、漁業或遷移海外的經濟活動,南洋群島、臺灣均是移民的新天地之一。

圖3 移民來臺比例,來自福建泉州府的約45%;來自福建漳州府的約35%;來自廣東的約16%。

概念平臺

清朝除了治理態度消極外,對臺灣也不放心,擔心過去海盜出沒無常、又是鄭氏抗清根據地的臺灣,會繼續聚眾反抗,因此採取了防範措施:1.凡駐臺官吏任期滿三年,立刻調離。官吏不准攜家帶眷,家眷留在中國形同人質,可牽制官員在臺灣不敢有二心;2.駐軍三年輪調換班,士兵也不准入住同祖籍的村落。當兵資格須有家眷,家眷同樣不准來臺。種種措施,無非是要防止軍隊在臺造反。(資料來源:李筱峰、劉峰松。1999。《臺灣歷史閱覽》。臺北:自立晚報)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因為不能帶家眷,一家人必須和父親分隔兩地生活;渡海風險非常高,父親可能會命喪海中。

66.pdf

土地開墾

清領臺灣的前十多年,已開發的臺南平原為主要開墾地區,接著往中、北部開發。乾隆後期,因西部平原均已開發,人民便開始往丘陵、山地或交通不便的宜蘭平原、埔里盆地等地拓殖。

向政府申請開墾

若要開墾土地,則需按一定程序向官府申請:1.必須先到縣府所在地申請土地開墾權,說明欲開墾地域的土地名稱、東西南北的界線。2.官府會派人先行查勘,以免侵犯到原住民居住地或是蟲啃別人的土地。3.墾戶申請到墾照後,招佃農從事實際拓墾工作。

墾戶

由於開墾耗費金錢和時間,一般老百姓無法負擔,因此多由富豪出面,向官府申請墾照。獲得許可之後,由富豪提供資本,供應耕牛、種籽,甚至建築房舍、開鑿水圳、構築防禦設施。出面向官府申請墾照的人就稱為「墾戶」或「墾首」。他們是土地名義上的所有人,大部分並不實際從事農耕,但可以像佃戶收取田租,如果有開鑿水圳,還可以收水租。墾戶收到這些租賦後,再以土地所有人的身分,向官府繳納租賦。

問題討論參考答案

· 我會選擇存一筆錢就回家鄉。我離家是因為生活窮困,如今已賺到錢,我還是想回熟悉的家鄉。

· 我會選擇將親人接到臺灣。臺灣一切剛開始拓墾,機會大好,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前景。

67.pdf

臺北市北投漢人與原住民族的界唄。因乾隆年間發生漢人與原住民族的土地糾紛,故立碑劃分界線。

圖 3

此界碑是清乾隆11年,淡水同知(清朝文官官職名)曾日瑛所豎立,用以劃分漢民與原住民墾殖、耕種的地界,禁止漢民族越入侵占番人土地。清朝為隔絕漢人與原住民接觸,因此立有番界,防止漢人潛往深山與當地原住民勾結,以及防止漢人越界私懇侵削番地。雖然清朝立界碑、定土牛線將民番隔離,但漢民進入番界墾殖、伐木、燒炭仍不乏其數,威脅到原住民的生存權,導致漢民與原住民之間的衝突與日俱增。

臺北市北投區石牌

↑感謝107學年度五年五班許同學提供照片

→感謝109學年度五年一班王同學提供照片

圖中的紅、藍線為漢人與原住民族居住分界線。靠海岸、河口的紅線為舊界線,靠山區的藍線為新界線。從界線逐漸靠向山區的情況可以知道,漢人持續移入,使原住民族從平地遷往山區。

圖4 是根據當時地面上的番界所繪製的番界圖。清朝政府採取的漢番隔離政策,除了樹石立碑之外,挖溝堆土牛也是方式之一。挖溝所決出的土石堆積在溝旁,看起來像隻牛橫臥地上,所以稱為「土牛」,旁邊的深溝就稱為「土牛溝」。

68、69.pdf

埤塘

臺灣因為降雨季節不均及河流短促,水資源常沒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先民以人工的方式挖掘埤塘儲水,便於灌溉。

水圳

過去開鑿水圳有成本龐大、技術困難及原住民侵擾等問題,困難度與風險均相當大,但水圳建成後,可讓水稻二熟並增加產量,並且有水租可收,在當時利潤可觀。

八堡圳引濁水溪灌溉彰化縣轄區13堡中的8個堡,因而稱八堡圳,是清朝時期全臺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圖2 臺灣中部山高水流落差大,河川經常氾濫,到了乾季河水乾涸,幾乎沒有水可供灌溉。為了解決灌溉問題,施世榜於1709年開始建造八堡圳,引用濁水溪的水灌溉農田,歷經10年,終於完成水圳的興建。

曹公圳引高屏溪灌溉高雄地區,有些水圳至今仍繼續發揮灌溉功能,有些經整治綠化後,成為居民休閒的去處。

圖3 曹謹來臺擔任鳳山知縣時,見該地區灌溉設施不完備,遇到乾旱就難有收成,於是利用下淡水溪(今高屏溪)充沛的水量,倡導修築大圳,水圳完工之後,臺灣知府便將水圳命名為「曹公圳」。

瑠公圳是開發臺北盆地最重要的灌溉渠道,目前保留部分圳道,打造成生態池,緬懷先民開墾之艱辛。

圖4 郭錫瑠在興雅庄(今臺北市松山區、信義區)一帶從事土地拓墾。當時附近的田地,因缺乏灌溉水源,無法擴展耕地。郭錫瑠於是決定在新店溪的上游青潭溪接引水源。從青潭溪圳頭到臺北盆地之間,開鑿一條引水隧道,並且在圳水和霧裡薛溪(今景美溪)的交叉處構築水橋。

新北市新店區碧潭

感謝107學年度五年三班吳同學提供照片

臺灣大學生態池

感謝109學年度五年四班王同學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