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臺灣我的家part1
首頁
嗨!臺灣你好
認識我們的家園
海洋中的家園
臺灣的自然環境
山海之歌
氣候變奏曲
生活的泉源
臺灣遠古的故事
追尋臺灣遠古行
悠遊臺灣史前行
探訪臺灣原住民族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來到福爾摩沙的紅毛人
臺灣的明鄭時期
唐山過臺灣
開墾拓荒建家園
移墾社會的發展
臺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的形成
傳統社會與生活
傳統文化的展現
清末現代化的建設
清末現代化的開端
外力衝擊與現代化建設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英勇的抗日事蹟
日本的治臺措施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社會
中華民國時期
戰後的政治
戰後的經濟
戰後的藝術與文學
我們的人民與政府
人民的義務與權利
政府組織
聚落與人口
聚落類型與生活差異
聚落的演變
臺灣人口的變化
臺灣的區域與交通
臺灣我的家part1
首頁
嗨!臺灣你好
認識我們的家園
海洋中的家園
臺灣的自然環境
山海之歌
氣候變奏曲
生活的泉源
臺灣遠古的故事
追尋臺灣遠古行
悠遊臺灣史前行
探訪臺灣原住民族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來到福爾摩沙的紅毛人
臺灣的明鄭時期
唐山過臺灣
開墾拓荒建家園
移墾社會的發展
臺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的形成
傳統社會與生活
傳統文化的展現
清末現代化的建設
清末現代化的開端
外力衝擊與現代化建設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英勇的抗日事蹟
日本的治臺措施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社會
中華民國時期
戰後的政治
戰後的經濟
戰後的藝術與文學
我們的人民與政府
人民的義務與權利
政府組織
聚落與人口
聚落類型與生活差異
聚落的演變
臺灣人口的變化
臺灣的區域與交通
More
首頁
嗨!臺灣你好
認識我們的家園
海洋中的家園
臺灣的自然環境
山海之歌
氣候變奏曲
生活的泉源
臺灣遠古的故事
追尋臺灣遠古行
悠遊臺灣史前行
探訪臺灣原住民族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來到福爾摩沙的紅毛人
臺灣的明鄭時期
唐山過臺灣
開墾拓荒建家園
移墾社會的發展
臺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的形成
傳統社會與生活
傳統文化的展現
清末現代化的建設
清末現代化的開端
外力衝擊與現代化建設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英勇的抗日事蹟
日本的治臺措施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社會
中華民國時期
戰後的政治
戰後的經濟
戰後的藝術與文學
我們的人民與政府
人民的義務與權利
政府組織
聚落與人口
聚落類型與生活差異
聚落的演變
臺灣人口的變化
臺灣的區域與交通
臺灣人口的變化
5-3動畫:人口知多少
p.72.pdf
圖1
1920年以前,人口成長緩慢,1920年以後,人口成長較快。
p.73.pdf
人口成長快速
人口的快速增長,將會帶來入學就業困難、交通擁擠、住房短缺、耕地面積減少等一系列問題。
家庭計畫
民國50年代政府推動3321家庭生育計畫,意即婚後第3年生第一胎,隔3年再生第二胎,2個恰恰好,一個不嫌少。
圖2
早年響應政府實行家庭計劃政策,屏東縣萬丹鄉公所於大門處打上
「
家庭計畫應趁早,兩個孩子恰恰好
」的標語。呈現50年代的臺灣,由於人口成長太快,因而提倡家庭計畫。希望藉抑制人口的出生來減緩人口的快速成長。
圖3
臺灣人口目前雖仍呈現成長的趨勢,但隨出生率的快速下降,可能會產生人口遞減的現象。未來在人口結構上也將出現青壯人口太少,老年口太多等問題。
5-3影片:臺灣人口變遷
p.74.pdf
國人的生育意願低落
現代人不想生與養不起有關。根據內政部估算,在國內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費用、保母費用、補習費,一直到研究所畢業的教育費,需要發費400~600多萬元。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愈來愈多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臺灣老年人口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使青壯年人所需扶養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加重青壯年人口的負擔。近年來,政府鼓勵適齡成婚、適齡生育,以紓解人口老化的壓力。(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劉慧俐教授)
圖
近年來出生數大幅度的減少。左右兩邊的圖呈現兩個世代的差異,當人口多時,會形成資源分散、競爭激烈的現象,但相對的也可以彼此分擔責任,減輕負擔。而人口少時恰恰相反,兩者各有利弊。
鼓勵生孩子! 將廣增公幼、發放育兒津貼-民視新聞
p.75.pdf
老人福利政策
內政部推展的老人福利補助,為以下九項:養護機構、安養機構、日間照顧、營養餐飲服務、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老人福利活動、長青學苑、社區老人休閒活動,及辦理老人教育訓練。
外籍人士
婦女新知基金會認為,
「外籍新娘」一詞,過於強調移民女性的外來者身分,不易真正融入臺灣社會,有必要尋求更適合的稱呼,現在稱為 「新住民」。
新住民
學者認為
「
政策
」與「
資本主義全球化
」等是新住民女性增加的原因。民國78~81年間,政府開放中國配偶返臺定居,及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政策,促使兩岸交流頻繁,進而增加通婚比例。民國83年鼓勵臺商到東南亞投資的
「
南向
政策
」
,促成許多臺灣男性與東南亞女性結連理。而在
資本主義全球化趨力下,臺商為了降低成本而引進外勞,或外移到東南亞與中國等地,增加與外籍異性接觸機會。
協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近年來入籍臺灣的人數逐漸增加。為了讓新住民能及早適應臺灣的生活,有愈來愈多的機構辦理各式的活動或課程來協助他們。例如
:學校辦理的中文、母語識字成長班班;鄉公所辦理的烹飪、插花班等。
圖2
臺北市浩然敬老院為倡導終身學習,舉辦浩然社會大學結業典禮,讓老人家由院內社團結業時也能感受榮耀氣氛。他們身穿學士服,手拿畢業證書的雀躍模樣令人動容。
陳淑蘭:媽媽生病前,也是善良的納稅人哪!
Q&A
Q:我們要如何關心生活週遭的老年人?
A:平常多關心周遭老人,常對他們噓寒問暖;也可以當志工,照顧安養院或獨居、失智老人。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臺灣
的新
住
民在工作、子女等學習等方面,常遭受歧視或不平等對待。我們應該抱著尊重欣賞的態度,在各方面予以協助。此外,政府也可以提供適當的學習管道,例如:鼓勵就業、開辦成長訓練營等,協助新
住
民適應
臺灣
生活。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