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現代化的開端

五下p.8.pdf

臺灣位於西太平洋航運的重要位置

臺灣具有與中國貿易的優異地理位置,又是南洋到日本的中繼站。17世紀後,荷蘭人、西班牙人都想在臺灣占有一席之地,以建立貿易據點。例如:荷蘭在1624年取得臺灣作為殖民、貿易的據點,將臺灣的鹿皮、硫磺、糖銷往日本、南洋等,又發展中國與南洋間銀、香料、絲綢的轉口貿易。而由於臺灣可作為中國、南洋和日本之間三角貿易的據點,且可發展農耕,所以鄭成功到鄭克塽三代,都曾在臺灣建立勢力。

通商港口

促成臺灣開港通商的原因:1.西方列強的逼迫:因為兩次英、法聯軍之役,清朝與兩國先後簽訂要求清朝開港通商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2.臺灣具有開放直接貿易的價值。3.人到因素:隨著外國船艦東來者日增,偶有船隻失事事件,基於航行安全的需求與海難事件的處理,臺灣開港可利於事件的處理。

洋行

洋商在清朝時多以鴉片、樟腦、砂糖為大宗買賣,而德記洋行則以茶出口為主要貿易。德記洋行於1910年撤離安平,民國68年市府收回整修,並由奇美關係企業出資改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展示先民蠟像,現為市定古蹟。

德記洋行

德記洋行1845年創立於廈門,是英國對中國貿易的大商行之一。臺灣開港通商以後,1867年選擇安平為在臺灣貿易的第一個據點,從事出口砂糖、樟腦和進口鴉片的貿易。後來,隨著北部茶葉貿易的興起,1887年於大稻埕設置據點,進行茶葉的買賣。

領事館

領事館是代表一國家政府派駐另一國家處理外交事務的機構。除此之外,領事館有時也可能兼做領事的住所,通常設立在首都以外的城市。臺灣目前有兩個古蹟的前身為英國領事館,分別是淡水的紅毛城附設英國領事館,和高雄市的打狗英國領事館。

◎清末臺灣開放港口位置圖

圖1 1860年代,清朝與英、法作戰失敗,簽訂條約,在西方列強的壓迫下,對外開放臺灣的安平、滬尾、雞籠、打狗4個通商港口。

◎十九世紀中期開港通商後,滬尾港船隻雲,續速發展成國際港口。

圖2 滬尾港在開港通商後,主要出口茶與樟腦,在當時是北臺灣最大的國際港埠,各國商人也紛紛在滬尾設立洋行。

◎英國在打狗設立領事官邸,作為官員的住處和接待賓客的場所。

圖3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完工於1879年,位於高雄西子灣的小山坡上。是外國人在臺灣建造的第一座領事官邸,也是在臺興建的第一棟洋樓,建築樣式十足英國風。

五下p.9.pdf

開港通商

開港通商後的影響:1.帶動中、北部山區市鎮的發展。2.使臺灣擁有現代化的產業經營。3.臺灣的重心北移,除原先清朝的各項建設外,茶葉的集散與加工、茶與樟腦產地在北部,促使北部經貿地位日益重要,成為政經中心所在。4.南北四港的功能增強後,提供民眾就業機會。5.原先散布西海岸的港口日漸沒落。

樟腦

臺灣早期北部山林多為原始樟樹林,老樟樹樹齡有千年以上的非常多,因此臺灣樟腦輸出量曾是世界首位,而有「樟腦王國」之稱。在日治時期臺灣的「樟腦營業所」,就位於南投縣集集鎮。

出口:將本國貨物運到外國。

進口物品

臺灣進口貿易影響社會風氣也不小。商品以鴉片和紡織品為大宗,其他尚有雜貨類商品。原為禁售的鴉片成為正當的貿易品,鴉片進口總值占臺灣進口總值一半以上,對人民身心健康危害甚鉅。

紡織品

紡織品即適用織、編、紡、綉、印、染等方式製作的藝品。紡織品是用紡織材料製成的一種輕工業產品,是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必需品,特別是服裝和飾品,在工業等領域中應用也非常廣泛。

圖1 東興洋行建築為歐式風格,優美的拱門結構,搭配寶藍色彩的百葉窗,見證安平港發展的歷史。

圖2 清朝後期,茶葉是臺灣大宗的生產和出口品,促進台灣北部的發展,使產業重心,從南部移轉到北部。

圖3 清朝中期後,吸食鴉片極盛,從官員至一般百姓都有吸食。一但吸食鴉片便容易成癮,不僅讓吸食者耗盡家財,更傷及精神健康。

五下p.10.pdf


斯文豪

斯文豪為英國駐外官員,全名羅伯 ‧ 斯文豪,郇和是他的中文名字,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斯文豪是臺灣自然研究史開拓期中重要的人物,斯文豪偏好研究的題材是鳥類,為紀念斯文豪,以期性視為名者有藍腹鷴、斯文豪氏赤蛙等。


圖1 此為倫敦畫報於1859年繪製的圖片。

概念平臺

臺灣原本茶產量不多,後來有一位來臺經商的英國商人陶德製出「福爾摩沙茶」外銷美國,廣受歡迎而發了財,頓時吸引大批人潮到大稻埕種茶、賣茶。那時山坡地滿是茶園,街頭茶行、茶館百餘家,每天超過過1萬人進出採茶。
(資料來源:許耀雲。2002。《臺灣史》。臺北:小天下。)

五下p.11.pdf

陶德

陶德是蘇格蘭商人,被稱為「臺灣烏龍茶之父」。1860年首次到臺灣做茶葉出口的生意,1866年起從福建安溪引入茶樹,在木柵附近種植,同時投資新的製茶設備。1869年時,臺茶由淡水出口,運銷美國,頗受歡迎。

斯文豪氏赤蛙

斯文豪氏赤蛙屬於大型蛙,體長可達10公分以上。牠們終年住在溪澗附近,白天躲在石縫或溪邊草叢裡,晚上則單獨出現在水邊草叢或石頭上。牠們的獨立性很高,常各自分散,保持距離,叫聲是牠們彼此溝通、較勁的管道。(資料來源:臺灣環境資訊協會,李鵬翔)

馬偕

「馬偕」是MacKay的閩南語發音。1871年到臺灣,以滬尾作為根據地,開始傳教。他先學會閩南語,讓自己能夠和民眾溝通,後來又藉著為人免費拔牙來輔助傳教,信徒愈來愈多,教會廣布北臺灣各地。1878年他與五股坑張聰明女士結婚,在臺灣落地生根。在臺總計30年,期間醫人無數,深獲感念,如今平埔族仍有人以「偕」為姓,可見他受愛戴的程度。

理學堂大書院

1880年,馬偕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聽到她8年來的成果,於是牛津鎮的居民進行捐款,要馬偕回臺,興建一所現代化學校,作為教會培育傳教、醫療和教育的基地。

巴克禮

巴克禮牧師,生於蘇格蘭,1875年來臺,先在打狗(金高雄)學習臺語,後又移至府城,極力推行白話字,並從事新、舊約聖經的譯寫工作,又創設「聚珍堂」,印刷發行教會報及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