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衝擊與

現代化建設

五下p.12.pdf

派兵攻打牡丹社部落

1874年日本出兵攻打牡丹社,後牡丹社投降。日本在南臺灣因氣候炎熱、瘧疾的因素,軍事500多人死亡,不想再戰,以撤軍換取清朝的賠償。1874年清朝與日本在北京簽訂條約,清朝支付賠款,日軍完全撤回。

圖1 日軍率軍攻打原住民是意圖。日本藉口琉球受其保護,出兵攻打屏東。

圖2 屏東牡丹鄉門村入口處的路崖鞋面上,設置一系列的彩色壁畫,題為「西鄉從道侵臺始末」 ,以圖畫方式來講解牡丹社事件。「西鄉從道」是當時侵臺的日本將領名字。

五下p.13.pdf

沈葆楨

沈葆楨駐臺的時間為1874~1875年。重要功績有──1.交通建設:開山通道、建八通關古道。2.農業開墾:廢除中國大陸人民渡臺禁令,鼓勵人民來臺開墾,三年後才收租賦。3.行政區規畫:增設郡縣。4.經濟實業:以機器開採基隆煤礦,備置輪船航行臺灣與福建間,並於安平建新式炮臺(即億載金城)。

開採山地資源

清末時沈葆禎奏請開山撫番。因臺灣西岸平原墾地不敷使用,移民械鬥事件經常發生。東部仍有未開發的土地,惟因中央山脈阻擋,遷徙墾殖較難,沈葆楨提議遂受眾歡迎。繼而勘查臺灣全島形勢,擬開發橫貫道路三條,包括北路蘇澳至花蓮奇萊、中路彰化林圯埔至花蓮璞石閣、南路屏東射寮至臺東卑南。

圖3 億載金城位於臺南市安平區,建於清同治13年(1874年),四周環繞著磚石砌成河壁的護城河,是臺灣第一座西式炮臺,也是中國近代海防史上中藥的史蹟。

圖4 恆春城已有百年歷史,位於恆春鎮的中央。建於清光緒元年,歷經四年完工,有東門、北門、西門、南門等4座城門,如今只有東門保存較完整。而除北門在近郊區外,其餘三座城門皆在城鎮中心。

五下p.14.pdf

清朝與法國爆發戰爭

法國一直想取得中國的藩國越南,便在1883年率軍攻打中國。1884年法軍強行接收越南諒山,軍艦擊沉福建水師艦隊,進犯臺灣的基隆、淡水,遭到守軍擊退。1885年法艦侵擾浙江沿海,遭清軍發炮還擊,艦隊敗退,清軍在中越邊界上又擊退法軍。1885年中法簽訂條約,中國承認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

巡撫

臺灣建省後的最高行政長官。巡撫的官制,始於宋朝的巡撫大使,其職責為巡視安撫地方;明、清時期以巡撫為地方官,正二品。依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總攬一省或一地之軍、民、刑、政,地位稍遜總督,但仍屬平行。有總督之省,則理民事不干軍政,若無總督,巡撫遇事可以專主,省中所設之布政使(掌錢糧)、按察使(掌刑名)歸其節制。

臺灣建省是1885年還是1887年?

最初,沈葆楨因為發生牡丹社事件,被清朝政府派遣來到臺灣,統籌治理臺灣的事宜,他曾經在1875年向中央提議讓福建巡撫移住臺灣,但沒有為清朝政府所接受。

等到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攻打臺灣的雞籠、滬尾等地,但遭受到清軍抵抗而受挫,最後退兵。清朝政府意識到臺灣海防位置的重要性,中央與地方的大臣都贊成將臺灣升格為行省。於是,在1885年清朝正式宣布臺灣建省,並任命當時人在臺灣處理各項事務的劉銘傳為臺灣巡撫。

但是建省的相關行政工作,一直拖延到1887年才正式完成,因此針對台灣建省的時間點,出現1885年和1887年兩種說法,例如:位於臺北市中山堂附近的「清臺灣巡撫衙門舊址」石碑,其碑文為「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臺灣改行省,令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而臺灣建省後,原本預定將省會設置在彰化縣橋孜圖(今臺中市),但是修築省城的作業一直沒有進展,臺灣巡撫便留在臺北處理公務,臺北為實質上政治的中心。最後,於1894年臺灣巡撫邵友濂上奏,建議將省會改置於臺北,才成為名副其實的臺灣首府。

圖1 海門天險,建於清道光年間,為了確保臺灣北部海岸的安全而設。清末修建的炮臺大致有:基隆二沙灣炮臺(海門天險)、獅球嶺炮臺、白米甕炮臺、大武崙炮臺;新北市滬尾炮臺;臺南市安平區二鯤鯓炮臺(億載金城);高雄市旗後炮臺重新改建、雄鎮北門炮臺;澎湖縣西嶼西台古堡、西嶼東臺、湖西拱北炮臺、馬公金龜投炮臺等。

圖2 欽差行臺為臺灣巡撫於西元1892年興建,為外地高級官員來臺北時之旅館及宴會、會議之用。甲午戰後,唐景崧曾將其改作「籌防局」,專司軍事布防之務。日治時期,欽差行臺曾為「臺灣總督府廳舍」,後成為臨時性展覽聚會場所。1932年,欽差行臺遷移至植物園後,作為熱帶植物標本陳列室。戰後,歷經林業陳列館、文物館使用至今。

圖3 250多名淡水居民經3個月培訓、排練,只為演出一場發生在100多年前的淡水歷史故事「西仔反傳說」。西仔反是指中法戰爭期間,法國遠東艦隊與清軍在臺灣北部與澎湖之間發生的戰役總稱。

概念平臺

在清朝領有臺灣初期,有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設置城垣的規畫。後來因臺灣發生幾次變亂,基於防備上的需要,開始在各地方政府所在處構築城垣。初始城牆為圍木柵、種竹刺作為平藩或堆土堆,後來經濟較寬裕後便改以砌石和磚石。(資料來源:張建隆。1999。《看見老臺灣》。臺北:玉山社)

五下p.15.pdf

劉銘傳

劉銘傳駐臺時間為1885~1891年,有臺灣現代化之父的稱號。重要功績有──1.行政區規畫:增郡縣,除臺北府外,又將臺灣府改為臺南府,另於中部(今臺中市)置臺灣府。2.財稅清理:設官銀局造銀幣,每年數十萬兩(這是臺灣自造銀元之始)。3.交通發展:1891年基隆、臺北鐵路通車;添購輪船, 遠達南洋;連接南北電線。4.農業推廣:種茶、植棉、栽桑、養蠶、水利灌溉。5.學校教育:在臺北大稻埕六館街創西學堂,是臺灣第一個西式學堂。6.其他:設立電報局、郵政總局。

電報

電報是通信業務的一種,文字轉成電碼傳送到遠方,翻譯成文字。 在19世紀初發明,是最早使用電進行通信的方法。電報大為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早期的電報只能在陸地上通訊,後來使用了海底電纜,開展了越洋服務。到了20世紀初,開始使用無線電撥發電報,電報業務基本上已能抵達地球上大部份地區。電報主要是用作傳遞文字訊息,使用電報技術用作傳送圖片稱為傳真。隨著傳真機的廣泛使用,電報機現在已經十分罕見。

圖4 現臺北市南京西路底即是清朝時的六館街。「六館」一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當時街上有6間茶行;另一是板橋富紳林家第4代林維源,因資助劉銘傳的各項建設及臺灣防務工作而為官,林家便於此蓋了六間相連的「欽差行館」,當地居民因而成為「六館仔」。

圖5 騰雲號蒸汽火車頭產自德國,後被購入臺灣,1891年開始行駛於臺北、基隆間的鐵路路段。

圖6 劉銘傳為增進臺灣對內及對外交通方便,架設臺灣與中國間的電報系統;為了培養人才,創辦西是學校,教授外國語言、數學等科目。

問題討論參考解答

劉銘傳推動交通建設,促進了臺灣對外通訊和運輸的發展,有助於臺灣與外界的連繫、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