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統治下

的臺灣社會

p.30.pdf

教育方面

日本的義務教育,主要教授的科目包括修身、讀書、習字、作文、算術、唱歌與體操等。在日本強制政策的推動下,使得台灣人民都能接受學校教育。

1. 在臺灣的日本兒童就讀「小學校」。們受教育的年限比較長,學習的內容也較深。

圖1 小學校是日本人念的初等學校,師資設備都和日本國內使用的相同。臺灣人身分地位高者,才允許其子女就讀小學校。

2. 一般兒童進入「公學校」接受教育,主要學習日語與生活基本知識,例如:守時、守法、注意禮儀及衛生等。

圖2 日本在臺灣各地普設公學校,根據1944年的統計資料,公學校有900多間,男女學生就學率達71% 。

3. 在「蕃童教育所」上課的原住民族學童。

圖3 照片後方有日本地圖,再加上學生都穿著日本式和服,日本政府企圖藉由教育對原住民進行同化的意圖明顯。

4. 日本建立現代的教育制度,增加女性受教育的機會。

圖4 日治時期,臺灣女童就學率僅在1~5%,在1930年代增加為15%,從此呈現加速成長之勢。1943年實施義務教育,故就學率提高為60%,漸與男童趨為一致。公學校的女子教育以涵養婦德和多樣化的戶外訓育運動來培養臺灣女性;普通中學教育的狀況則以藝能教育為重心,早期偏重於家事、手藝,中後期以重視體能、音樂、美術為主。

p.31.pdf

5. 在治時期,採收甘蔗後,臺灣勞工用臺車將甘蔗運送到製糖廠。

圖5 日本在臺灣的糖廠早期多用水牛或人力牽引臺車,之後才廣設鐵路運送原料。

6. 臺灣諺語「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意思是說天下最笨的就是種甘蔗交給會社(糖廠)秤重、製糖的人了,由此可了解蔗農心中對日本人的憤恨與不平。

圖6 臺灣的糖業在日治時期非常發達,糖業資本幾乎都是日本資本。製糖公司擁有廣大的勞動力,且能單方面決定甘蔗的收購價格,價格與糖價無關,遠低於勞動加值,對蔗農造成極不合理的剝削。

林獻堂

林獻堂有「臺灣議會之父」之稱。出生臺灣霧峰林家望族,臺中一中即是其在1915年與地方仕紳出資所成立,讓當時少有機會讀中學的臺灣子弟有書可念。27歲時在日本遇到梁啟超並受其鼓勵與啟發,之後以成立社團和發行報紙等溫和方式,進行臺灣人民自主的訴求。

蔣渭水

蔣渭水出生宜蘭,是商人也是醫生,為臺灣非武裝抗日年代的人物。醫學院畢業後,於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與春風得意樓餐廳交友廣闊。在響應林憲,於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與春風得意樓餐廳交友廣闊。在響應林獻堂之餘,也創立臺灣文化協會,為當時的社會運動挹注一股力量。

請願

人民針對國家政策、公民事務或其自身權益,向民意機關或主管官署提出主張。

1. 臺灣民眾向日本國會提出「設置臺灣議會」的要求,爭取臺灣自治的權利。

圖1 臺灣有志之士認為在日本統治之下,也要享有立憲政治的待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前後歷時14年,總共15次,每次請願前通常會先在臺灣發動連署,設宴健行請願代表,然後請願代表前往日本東京向帝國議會請願。

2 臺灣治時期舉行第一次的議員選舉。

圖2 臺灣第一次舉行選舉,是在日治時期。圖為1935年臺中市會議員選舉現場。

p.33.pdf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文化協會是由林獻堂、蔣渭水和蔡培火等人於1921年成立,以臺灣民報作為宣傳理念的媒介,同時在全省巡迴舉辦演講,以及開辦「經濟」、 「新聞學」、「臺灣通史」等講習;除此,還組成放映電影的「美臺團」電影巡迴隊,廣受歡迎。據統計,僅從1925~1926年,就有20多萬人次的民眾參與活動,可謂盛況空前。

發行報紙

臺灣文化協會藉著發行臺灣民報鼓吹民族主義、批判時政,因此總督府特別關注與打壓,實行嚴格的新聞檢查,不但買報紙的人被警察刁難,就算買到了,也可能被挖成東一塊、西一塊的「開天窗」報紙。

民族主義

根據Anthony D. Smith的定義,民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型態的運動,俾獲取與維持一群人的自主、團結與認同。這群人當中有人認為有組織實際的或潛在的『國族』 之必要」。這是強調民族主義最終的目標在增進國族的福祉,為達此目的,先行完成民族的自主、民族的團結與民族的認同。

3. 臺灣文化協會以啟迪民智為主要宗旨。

圖3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成立目的在文化啟蒙,舉辦演講、開設學校等。臺灣文化協會開啟了臺灣農民運動和勞工運動的先河,還有擴大臺灣政治運動成員與基礎的成效。

5. 臺灣民報是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發行的刊物。

圖5 臺灣民報在日本東京創辦,扮演著批評時政、介紹新知及提升文化的腳色,可說是臺灣各種社會運動的機關報。

4. 為感念蔣渭水臺灣民主的貢獻,政府設立「蔣渭水紀念公園」。

圖4 為了對蔣渭水表示尊崇與追念,將國道5號高速公路定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同時設立紀念公園。

Q&A

Q:日治時期台灣的知識分子,以成立團體、請願、辦報及舉辦演講等活動,來提升民

眾的權益與知識,如果你是當時的人們,會參加它們舉辦的那些活動?為什麼?

A:1.我會加入辦報活動,可以透過報紙將重要或不錯的訊息傳達給民眾。

2.我會加入團體,可以為國家、鄰里多做一些事,奉獻自己的心力。

p.34.pdf

中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中國和日本在盧溝橋爆發軍事衝突,展開了長達八年的浴血抗戰。日本軍閥為鞏固殖民地對日本帝國的向心力,推動全面性的「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

在皇民化運動中,報紙的中文內容被取消,要求臺灣人民放棄母語,以日語交談,並改變臺灣人民的信仰、習俗,要求臺灣人民參拜神社、禁止過農曆新年等,後來更鼓勵臺灣人民將姓名改成日本姓名。

日本神社

主要祭拜的對象為「天照大神」或自然萬物及各種神靈。日本治臺期間,規定臺灣人民必須放棄原本的信仰參拜神社,這種強迫改變信仰的做法,為日本隊臺灣皇民化運動的一部分。

1. 皇民化運動推行「國語家庭」制度。任何家庭只要整天講國語(語),獲得「國語家庭認定證書」,就會有較好的優惠待遇,如食物配給等。

圖1 國語家庭認定證書,是皇民化運動的策略之一,給予臺灣人民鼓勵與優待,設法將其改造成完全使用日語的家庭。

2. 日本政府鼓勵臺灣人民改用日本姓名,例如:蕭清藏改成了芳山清藏

圖2 為姓名變更同意書,皇民化運動鼓勵臺灣人更改姓名,「姓名」是一個人文化認同的基本,所以一個人如果改成日本姓名,通常表示這個人願意接受日本文化。

3. 日本要求公學校的師生參拜神社,試圖使臺灣人民改變信仰,成為日本皇國子民。

圖3 為公學校的學生和師長到神社參拜的情形。當時日本政府提倡到神社參拜,所以在臺灣見有不少的神社。

4. 學校在舉行朝會時升起日本國旗,藉此強化臺灣學生的日本民族意識。

p.35.pdf

在臺灣發展與戰爭有關的工業

日本在決定進攻中國和南洋後,將原來在臺灣實行為日本提供米、糖等物產的經濟政策,轉變為發展戰爭所需軍備的工業化政策。1941年,總督府確立工業化方向,朝電氣、化學等工業發展。日本不少財團也來臺灣投資化學、水泥等產業。

臺灣人民被徵派到中國、南洋各地作戰

據統計,臺籍日本兵有8萬多人被徵召,屬於軍中雇員的軍署和後勤部隊的軍夫也有12多萬。臺灣的原住民也無法逃脫戰爭風暴,日本人成立「高砂義勇隊」,將許多賺民勇士派赴巴丹、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等地參加叢林戰鬥,死傷非常慘烈。

防空洞

防空洞是用來防備空襲及保護平民的軍事掩體,其他如地鐵車站、隧道、地窖、地下室、鐵路拱門等亦作為防空洞使用,這類構築多位於地底,且特別堅固,

5. 日本中日戰爭期間,徵調少年從事生產戰鬥機的工作。

圖5 1943年日本在戰爭末期因為人力吃緊,徵召了8,000多名臺灣少年工,到日本神奈川縣高座海軍工廠生產戰鬥機。

6. 高雄龍蟠洞日本人調派臺灣人所挖的防空洞。

7. 戰爭末期,親朋好友送別日本兵出征的合影。

圖7 由此照片可見服裝多以改為日本日本服飾。途中寫有「武運長久」的旗幟為出征旗,為了祈求被徵召的士兵能平安歸來,家人、鄰居與好友會在旗幟上簽名,並寫下祝福的話語。

問題討論參考答案

日本是因為中日戰爭爆發,才會推行皇民化運動,這是日本為了要在戰爭之時消滅臺灣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文化,徹底將臺灣人改造為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