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質感

音樂理論中,每一首樂曲都是由三個元素構成,它們分別是旋律、節奏及和弦。聽音樂,第一樣留意到的就是旋律;它就等同一個人的外型。至於節奏,維繫著樂曲的生命力,等同於心跳,而和弦則為旋律提供承拓,支撐著整首樂曲,所以等同於骨骼。一個人於生理上的諸般結構,固然是十分深奧,但更為有趣的卻應該是關乎心理上的東西。一首樂曲的靈魂,並不是紙張上所記載的旋律、節奏或和弦,而是演奏家從三者中的字裏行間有所領悟而奏出來的聲音;演奏出來帶著某種的情緒,亦會帶著某種的質感,彷彿是可以摸上手一樣。

質感一字(Texture),常譯作織體,意思就是像絲綢般摸上去輕飄飄的,又或者像羊毛衫軟棉棉的,但筆者認為織體一詞看上去有點不知所謂,所以稱之為質感。學音樂考八級試的聆聽部分,其中有一題須要學生形容樂曲的質感,不過考試太過工式化,只有1)旋律與伴奏、2)多聲部、3)雙聲部這些選擇,觸及不到一些能夠聯想到日常生活的形容方式,亦不會令人理解到樂曲的靈魂。以蕭邦的「錯音」練習曲為例:

,學術上它的質感屬「旋律與伴奏」,但是那些錯音(其實是裝飾音)可令節奏及旋律都變得鬆脆,有點像在灑滿餅乾碎的地版上跳舞一樣。以另一首蕭邦練習曲作品25/1為例:

蕭邦寫出來亦是「旋律與伴奏」,但筆者大言不慚地覺得本來的版本質感太厚、太濃,是以從新寫過了它的伴奏;雖然旋律及和弦都沒有改動,但經筆者把伴奏做薄了,之後味道就完全不同:

作曲家所寫的旋律、節奏及和弦就等如食譜上的材料及指引。食譜裏面,往往有些份類會寫得較含糊:半碗水、適量生粉、少量麻油。就算兩個人跟著同一份食譜去做炸雞翼,不作任何改動,但因為火候、材料以及對「適量」的理解有分別,又或者其中一人曾學得一些祕訣,兩人的炸雞必定會在味道上及質感上有優劣之分。剛於二月到訪香港的鋼琴家薇莎拉茲(Elisso Virsaladze)堪稱是彈奏舒曼的專家。她彈琴的時候,會刻意地藉著一個參差不齊的彈法讓琴聲更立體,嘴嚼起來更有味道。相反,一個過於整潔的彈法則會令音樂變得平凡。

彈鋼琴當然是要準確地掌握樂曲的基本,但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質感的觸覺,因為鋼琴比任何樂器所彈的音都多,讓鋼琴家能夠以層出不窮的手法找出不同的質感。而且,鋼琴聲是分作一粒粒的,就如煮飯、炒飯、蒸飯一樣,於質感上比起煮麵煮意粉更有要求,否則市面不會有賣過萬銀的電飯煲。

2017年3月

原文刊於 Goo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