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藝術家?

希臘神話有一篇講少女阿拉妮Arachne,她認為自己的織布技術比女神雅典娜Athena更了得,所以拒絕承認自己的才華是女神所賦予;雅典娜對她不滿,便到了凡間與阿拉妮比拼。比拼中,雅典娜織了四幅圖,描述凡人如何挑戰天神而遭到慘痛的懲罰,而阿拉妮的織圖卻是描述天神弄權、互鬥之下凡間如何遭殃。雅典娜見阿拉妮借織圖侮辱眾神,大怒之下把織圖撕碎,而阿拉妮則因為自己的織圖被毀感到不甘而吊頸自盡,但雅典娜的怒火仍未熄,對阿拉妮的後代下詛咒,把它們變成蜘蛛(Arachnid),世世代代都要繼續去織它的網。

阿拉妮的故事,切合了後來浪漫時期對藝術家的遐想:第一,他孤高傲世,第二,他的藝術品要反映人世苦痛,第三,藝術家要為他的藝術犧牲甚至喪命。之前筆者曾談論巴哈與貝多芬的分別(http://www.gooclasshk.com/archives/8240),彈奏貝多芬必須先要對人性有信念,當世人都在黑暗中糊裏糊塗地生活,你必須從黑暗中找到光芒;而彈巴哈則無論是黑暗的或是光明的,你都只須要將它如實表達。貝多芬是音樂世界裏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他性格難相處,耳朵聾了,但所寫的音樂偏偏能夠令人燃起希望,就正如英國大詩人華斯華夫William Wordsworth在詩集《如歌的民謠》(Lyrical Ballads)序言中所說:「[藝術家]是一個要對全人類說話的人;他比世人更加了解人性,比世人有一個更完整的靈魂。」(He is a man speaking to men: a man, it is true, endowed with more lively sensibility, more enthusiasm and tenderness, who has a greater knowledge of human nature, and a more comprehensive soul, than are supposed to be common among mankind.)

現在的音樂會,形式上都會把演出者稱為藝術家,因為音樂會涉及商業的考慮,一定會把商品(演奏者)吹噓到最高的層次(藝術家),但眾多的「藝術家」當中,不知有幾多是真的配得起這個尊稱。單是孤高傲世這一方面,已有一大部分人不合格。筆者之前出席了一個開幕典禮,當中請了位鋼琴家做嘉賓去彈奏三兩首小品,但鋼琴家卻講了一大堆關於自己生平的瑣碎事,要借此去勉勵大家之類的;這種心態乃屬驕傲自大自我中心兼自戀。

在一個如此著重吹噓成分的社會,華斯華夫的甚麼「比世人更加了解人性」之云,均是片面之詞。現在的所謂藝術家,其實與政棍甚為相似,兩者都是憑想象,無中生有造一些東西出來取悅大眾,好讓自己能夠得到些功名利祿。這現象於音樂尤其明顯,因為音樂本身就須要透過演奏者的想象才能存在於那一剎那被奏響的時刻,那時刻一過,它已經消失,剩餘的只是一個印象,所以音樂家感覺上有如是音樂的主人,完全主宰著它的存在,然後一些狂妄的音樂家便真的會以為自已是音樂的主人,要它做牛做馬去幫自己成就功名。

雖然音樂不應用來助長個人的私心,但若說要用音樂去服務人類,筆者卻覺得有點牽強。難道貝多芬或舒伯特病到半死的時候是抱著一種「我要繼續寫偉大的音樂去做福後世」心態去寫的嗎?阿拉妮織圖描述天神弄權,是因為她想做福世人,還是因為她本身對天神不忿?華斯華夫說「[藝術家]是一個要對全人類說話的人」,只不過是因為藝術家對人性理解得最深,所說的話在旁人耳中亦會有回響,但始終藝術家不是傳道人;音樂及藝術某程度上都只存在於當下的時刻及空間,不可能有「後世」或其它無關的顧慮。那音樂的價值是甚麼?

尼采(Nietzsche)的第一部著作《悲劇的由來》其實是講音樂多於講戲劇;書中說明希臘神話對藝術的態度,分為阿波羅的完美主義及戴奧利斯(Dionysus)的混沌狀態。簡約地說,追求完美是一種對個人的要求,而混沌狀態則是要放開自我意志而達到無我。追求完美,實質上所做到的是個完美的謊言,就像開頭所說雅典娜女神的織圖,或者是政棍用來游說大眾的講話;混沌狀態,說得好聽就叫「無我」,實際上是把人變成喪心病狂。喜歡阿波羅也好,喜歡戴奧利斯也好,兩種藝術在社會上都沒有絕對的功能,沒有絕對的價值。真正藝術家之所以孤高傲世,應該有幾分是源於他知道藝術本身分文不值卻仍願意把一生都花上。

[本文的參考資料有部分來自BBC電台節目In Our Time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0548cd]

2017年11月

原文刊於 Goo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