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熾熱的心

【作者簡介】

盧雲 (Henri J.M. Nouwen,1932-1996) 為荷蘭人,1957 年晉升司鐸(即神父)。1986年起加入「方舟團體」(L’Arche)  在加拿大多倫多市郊的「黎明之家」(Daybreak)  服務身心障礙人士,直到安息主懷。

盧雲神父是二十世紀著名的靈修及牧靈神學作家,著作達四十多本:

《遇見牟敦:盧雲眼中的默觀者》、《負傷的治療者──當代牧養事工的省思》、《浪子回頭》、《念茲在茲──活在聖神中》和《熾熱的心──感恩祭的生活默想》(即本書)、《你能飲這杯嗎?》,以及他死後所整理出版的《安息日誌》、《亞當──神的愛子》......等。

 【內容摘要】

自從耶穌在最後晚餐建立聖體聖事,每天在慈母教會舉行的感恩祭 (即彌撒) ,對我們而言,究竟是莊嚴優美的教會傳統?撫慰人心的宗教儀式?還是......千篇一律的例行公式?

為此,作者心中經常縈繞著一個問題:「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嗎?」

有感於須「找到自己的回應」,否則感恩祭便僅止於優美傳統,於是藉著厄瑪烏兩位門徒的故事 (路廿四13-53) 作為反省基礎,在包含感恩禮五個主要幅度 ── 失落、臨在、邀請、共融與使命,共構成一個「由怨懟到感恩」之心靈轉化過程 ,明白我們所歡慶的禮儀以及受召喚去度的生活,本質上原是一體兩面。

【哀悼我們所「失落」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實際上卻「無家可歸」的兩位門徒,因為將回去的地方,已成了黯然無光的記憶 ── 因耶穌的死亡而失去了祂,也失落了自己。如果我們敢「凝視」自己生命的深處而「與失落的自我相遇」,會發現我們在許多方面與這兩人挺相似 ── 尤其在哀悼那曾觸碰生命核心的各種力量殞落時,會失去信念。  

特別是隨著年歲增長,發現長久以來遵行的戒律、歡慶的習俗,不再溫暖我們的心,也不復了解何以我們過去能如此受到鼓舞。這時,要若無其事地繼續生活?說服自己比起別人此失落不算什麼?還是......去責怪別人 ── 這個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的事。  

藉由哀悼所失落的,引領我們看見和經驗到自己生活的深淵中,每樣事物都在不斷地遷移變動中 ── 失落不僅發生在我們自己家人、朋友、同事所組成的小小世界,也發生在更廣闊的世界裡。於是,我們的悲慟與哀傷跨越了個人的籓籬。

只是,當一再遭到失落打擊,極易陷入幻滅、憤怒、怨苦中,當我們年紀越長,越是受到誘惑,而認定:沒有值得憧憬的未來,唯一可做的就是小心守住僅存的那麼一點點,才不致於盡失一切。

感恩祭(Eucharist) ── 感恩的行為,卻呈現另一個選擇,舉行感恩祭、度一個在感恩祭內的生活以及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每天都能經驗到,「脆弱」與「天主的賜予」同時存在,而我們的「喜樂」也與兩者連結在一起。

每一台感恩祭都是從「上主,求你垂憐!」開始,因所有失落與「我們究竟是怎樣的人」息息相關,即使痛苦「非直接」因我們而起,我們也「願意擔負」起部分責任,責難便轉化成一種「自覺」。「宿命」不會引我們走向「懺悔」之路,「好運」也不會使我們心存「感激」之情。在個人生命中的衝突,就如區域性、國際性,甚至全球性衝突一般,這些衝突是「我們」的衝突,唯有先為這些衝突「承擔」責任,才能進一步「超越」它們 ── 選擇寬恕、平安與愛的生活

 「只有碎裂的土壤能吸收水分,使種子生長並長出果實」......因此,以「痛悔之心」開始感恩祭意味著:一顆因破碎而敞開的心,能好好吸收水分 ── 天主的恩寵。儘管,我們有很難改變的性格和頑固的壞習慣,但就是有那麼些故事「縈繞心頭」 ── 述說著有些人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世界,或傳述著寬恕與治癒的事蹟,當我們小心翼翼聆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時,會了解在我們懷疑論調和諷世姿態底下,還存有對「愛、合一與共融」的熱切期望。

在哀悼的過程中,我們的確要發現一份讓我們感恩的禮物,為了發現這禮物,我們需要一位「特殊的同伴」!

【認出祂的「臨在」】

對厄瑪烏兩位門徒而言,這些故事雖是那麼耳熟能詳,但當他們聽著那個「不知打哪兒冒出來」的人述說時,卻彷彿是頭一回聽到似的  ──  比那些曾經講過這些故事的人「更接近他們」。

失落、悲慟、罪疚、恐懼、一絲尚存的希望,還有許多無解的疑惑,在他們「不得安寧的心裡交相穿梭」著,這一切都被這個陌生人「輕輕提起」,放到一個遠比他們自己的故事「更廣大」的故事脈絡中。


(路廿四13-53)
陌生人未曾說他們沒有理由悲傷,卻說......
他們的悲傷是屬於「更大悲傷」 ──  隱藏著喜樂的悲傷;
未曾說他們所哀悼的死亡不是事實,卻說這死亡將會「開啟更多生命」 ──  真實的生命;
未曾說他們沒有失去一位曾給予他們新的勇氣和希望的朋友,卻說......
這失落將「為另一份關係開路」 ──  遠遠超越他們曾體驗過的任何友誼之上。

「無知的人哪!」......這「無知」是挺重的字眼,這用字會冒犯我們,使我們心生防衛。但它也能「敲碎恐懼與自我意識的表殼」,引人重新領悟生而為人的真諦實意。當我們悲傷地走著,耶穌加入我們,但我們不知道那位就是耶穌。我們設想祂只是個陌生人,當我們隱約感知,直覺地發現:我們的心開始熱了起來,在祂還與我們同行時,我們沒能完全了解所發生的事,必須在這事發生之後,我們或許才能開口說:「當祂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經書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聖道禮儀」就是要引領我們去「觸碰」這「神秘的臨在」,透過「聖言」讓「耶穌祂自己來到我們當中」,藉著我們「此時此刻」的聆聽,使這些話語成了「在我內實際發生」的事 ──昇華到一種新的生命層面。

只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語言文字十分廉價」的世界,隨著數量增多,文字本身卻貶值了 ── 主要功能似乎只能傳遞訊息。聆聽聖言卻很少深深觸動我們,因為它們聽來「太過熟悉」,只當它們是「老掉牙」的故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天主聖言並「日後應用的話語」,而藉著我們「此時此刻的聆聽」,使這些話語成了「在我內實際發生」的事 ── 使我血液流動加速,心跳、呼吸變得急促,將我昇華到一種新的生命層面。

我們必須用整個人聆聽祂,因著聖神提昇我們,使我們看見每天「稀鬆平常的生活」實際上是「神聖」的。 我們熾熱的心首先認出祂的臨在,而使我們成為懂得感恩的人,才能邀請使我們心火熾熱的那位進入家中,同我們住下。 

【邀請陌生人 】

我們或許不習慣將感恩祭當作是一份邀請 ── 邀請耶穌與我們同住;我們比較容易將感恩祭當作是耶穌邀請我們到祂家裡,與祂同桌共餐。但是,除非我們邀請祂,否則耶穌終將是陌生人── 是個充滿魅力、深具聰明才智的陌生人。

沒有這份「渴望持有關係」的邀請,我們所聽到的好消息 ── 福音,是不可能結出常存的果實,充其量只是一則「消息」── 就像每天轟炸我們的各式各樣訊息一般。

耶穌原是接受這兩位門徒的邀請來作客,但祂一進到兩門徒的家,就變成了主人,邀請他們一同進入完全共融的聖宴。

【進入共融】

「拿起餅來,祝福了,分開了,遞給人。」

這事沒甚麼好驚奇,在無以數計的家庭中,每天都在發生。我們或許已經忘記,「聖體聖事」本是很「簡單而富於人性」動作。感恩祭既是最「平常無奇」,卻也是最「超凡入聖」的,這話在耶穌身上亦然 ──

祂雖具有天主的本質,卻沒有自視等同天主,反而謙遜自己,取了奴僕形體,與人一樣。一旦取得為人形,他更貶抑自己,聽命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6-8) 。 

因為祂這般親近,以致於我們與祂之間再也沒有其他事物存在,沒有任何阻隔、分裂和距離。特別是......當餅酒真正「變成」了祂的身體和血,天主對人類完全自我付出的真愛奧蹟,就是「共融」──  在耶穌內,藉著耶穌,天主不僅願意教導、指引或啟發我們,祂更願意與我們合一。

 在耶穌「消失隱沒」之際,我們才與祂建立「最深刻的共融關係」。當我們領受聖體、聖血時,我們就得接受那份孤獨 ── 祂不再與我們同桌並坐。與耶穌共融,意味著「變得像祂」,與祂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但最後將引領我們進入天主的國度,在那裏我們不再隸屬於一個充滿評價、判斷、區分、離間的世界。

共融所創造團體,因為「在我們內生活的天主」使我們認出「在近人身上的天主」,當我們「在生活中體現」時,這新的身體是個精神體 ── 由愛的聖神所塑造,以非常具體的方式臨於人間:藉由寬恕、與人和好、彼此支持、患難與共、與人同憂共苦的手足之情,以及對促進正義和平永續不斷的關懷。

【展開使命】

共融 ── 與天主建立神聖而親密的關係,並非在感恩祭內生活最終一刻。我們認出耶穌,那番體認並非只為讓我們私下保留當作個人的秘密,慢慢品味而已。

「去吧,告訴他們!」

這使命首先是為我們的「近人」, 對身旁的近人講耶穌,總是比對那些從來不需與我「特殊的生活方式」打交道的近人來得困難。這些對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正考驗著我們驚豔到復活基督的真實性:認識我們的人,憑甚麼要突然相信參與了感恩祭後,回家來的我們呢?

耶穌以許多不同的方式顯現,也以許多途徑讓我們知道祂復活。我們有使命要完成,這是好的,但是我們必須「先聽聽別人有甚麼要說」,因為我們很容易會把耶穌侷限成「我們的」耶穌「我們」被祂所愛的經驗「我們」認識祂的方式

耶穌離開我們是為「派遣祂的聖神」來,而祂的聖神願意吹向何處便吹向何處。信仰團體是個開放的地方,讓人們可以講述許多關於耶穌的所作所為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很不一樣」甚至顯得有些「矛盾」。但只要我們專注聆聽聖神的臨在 ── 透過言語靜默,或藉正面相遇也藉著他人邀請,或以溫和的方式也以堅定的方式,既在淚水中也在微笑中──我們就能逐漸發現我們彼此相屬。 

個人主義及對個人成就的渴望,一再誘惑我獨自努力,將服務工作一肩扛起。但是耶穌並沒有單獨進行宣講真理和醫治病人的事蹟。真正的使命不只是給予,同時也是接受。人人都能將自己所領受的聖神通傳給別人,唯有當「接受和給予得一樣多,被關懷與關懷得一樣多」,使命才得以「細水流長」。 

「貧窮的人、被迫害的人、哀慟的人是有福的」。每次當我們手觸碰他們時,無論他們自己「是否意識到」,他們也「同樣以耶穌的聖神祝福了我們」,並因此成為我們的牧人。若缺乏這樣相互的給予和接受,使命與服務很容易變成操控或暗含著暴力。只有一方給予,其他人光是接受,給予者很快變成壓迫者,接受者則淪為犧牲品。

【總結】

耶穌並沒有醫治每個人,也沒有改變每個人的生活,耶穌和祂的跟隨者並沒有締造傲人的佳績,世界仍然是個黑暗的世界,問題不在於「多久和多少?」而在於「何時,何地?」世界並不認識那在黑暗中照耀的光,它從來就不認識,未來也不會認識。 

在感恩祭內的生活,實在「微不足道」,甚至好「隱蔽」。但它有如酵母、芥菜子,也像嬰孩臉上的微笑。是使信、望、愛在這長處於自我毀滅的世界裡,得以繼續存活下去的力量。有時候,人們以盛大慶典慶祝感恩祭,但更多時候......感恩祭只是個「小」事件 無論盛大或隱微,是歡欣或暗地進行,它都是同一件事,揭示了生命比死亡更強,愛勝過恐懼

back2base blog相關聯結:微聲招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