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安寧伴行

【作者簡介】

趙可式,台大護理系畢業、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碩士(主修腫瘤護理)及博士(主修臨終照顧)。1994年,協助新店耕莘醫院創安寧病房;1998年,負笈英國倫敦,受教於安寧療護創始者桑德絲醫師門下。2000年,結合安寧療護同道,一起推動立法院通過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被譽為「台灣安寧療護之母」。

著有《一個護士的碎記》,譯有《活出意義來》、《幽谷伴行》。2006年,發現自己罹患乳癌,接受治療後,於病中休養時仍出版完成「醫師與生死」、「安寧伴行」兩書。

【自序】

在醫院工作,每天面對沉重得使人透不過氣來的悲慘人生,我只有三條路好走:

一、變得麻木不仁,作些機械性的常規工作──打針、給藥、灌腸、導尿等等;

二、離開醫院,離開這個工作,也就眼不見心不煩;

如果這兩條路我都不願走,那就只好用第三條路了──找出照顧這些苦難病人與家屬的方法

英國有一種專門照顧末期病人的醫療方法稱之為Hospice。查字典後,這個字的意思是「朝聖的驛站」,我更糊塗了,但內容卻是我在尋找的: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末期病人及其家屬,以使他們能身心靈平安

【害怕與誤解】

醫院中常時看到大家都在演戲。例如病人躲在棉被裡哭,太太在廚房裡哭,女兒在臥室裡哭,兒子在廁所裡哭。哭完了,大家再裝一個笑臉見面,永遠不正視問題。互相演戲的結果,是每個人都非常孤獨,每個人都孤獨地走各自的人生路,不能互相分享,講真心話,所以就浪費了這段最寶貴的時間,病人也沒有辦法表達心願,最後造成生死兩憾。

【面對死亡與瀕死】

臨死覺知」(death awareness),臨終病人若已心理平安接受死亡的現實,且意識清楚,身體會發出訊息。只要病人在心裡不阻抗,常能接收到「臨死覺知」。

當病人意識清楚,且有「臨死覺知」時,他會透過種種隱喻的方式向四周的人傳達。例如會吵著要「回家」,這個「回家」,其實是一語雙關,一方面當然想回到自己習慣居住的地方,另方面也意味著「落葉歸根」,或回到「天家」。但家人常常聽不懂,會勸病人說:「你現在病情還不穩定……等病情穩定些,自然會帶你回家。」誰知當晚病人就去世了。臨終病人的家屬必須能順著病人的意思,聆聽他所想表達的心意,不制止、不壓抑、不打岔

各種瀕死症狀:

煩躁不安、極度衰弱、拒絕吃喝、意識混淆or半昏迷、昏迷。症狀還包括:

a. 末期躁動:

包括躁動不安、坐立不安、肌肉痙攣。會發出呻吟聲、呼嚕聲or哭聲,但要小心與其他症狀,例如焦慮、未緩解疼痛、尿液滯留、糞石填塞造成的煩躁混淆。

b . 躁動型末期譫妄:

約40%年紀大的病人之譫妄有幻覺、作惡夢,40%會有幻想,要小心是否為可逆性原因,如酒精戒斷症狀等。

c .大小便失禁:

須給病人包紙尿布,並隨時換新,讓病人覺得舒服。

約25 - 92% 會發出呼吸困難及出「死前咯格聲」(Death Rattle),瀕死病人呼吸費力又大聲,好像氣管有氣泡不停作響,類似響尾蛇發出的聲音,也稱「末期發泡聲」。病人此時多無法咳嗽,因此累積在氣管、支氣管及肺中的分泌物無法排出。若病人仍在打點滴,也會造成支氣管水腫,此時若抽痰也抽不出甚麼,反而可能將支氣管黏膜抽破,造成病人更大痛苦。

處理「死前咯格聲」最好的方法是將病人的頭部用枕頭墊高,每約15 – 20 分幫病人翻身一次,此外用抑制呼吸道分泌物的藥物治療,雙管齊下。

心跳,且不規則;血壓降低;尿量減少;水腫;四肢變冷、變紫色or產生斑點;全身冒冷汗。腸胃蠕動慢,此時並不感到飢餓 or 口渴。

因此,若病人要求吃飯,當然一定要滿足其需求,但病人若沒要求,就不必鼻胃管灌食及用靜脈點滴施注水分。英國的安寧療護機構在病人已達瀕死階段時,會除去鼻胃管及靜脈點滴,讓病人稍稍脫水,稱為「臨終脫水」,可減輕病人負擔感覺較輕鬆舒適

瀕死期的醫療措施

當病人已達瀕死階段時,許多的醫療措施其實可以不用,應該視個別病人的狀況做評估,但下面兩個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例如,鼻胃管的插入會使病人不大舒服,但若病人覺得餓,想吃東西,但卻無法由口吞嚥時,就應該插鼻胃管;或不停嘔吐,不只痛苦,嘔吐物還可能被吸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此時衡量利弊得失,插入鼻胃管的利大於弊,就應該插入。

反之,若病人自己數天不願吃喝,且已達瀕死期,就不必了。

例如,病人血中的鈣離子很高,接下來就會昏迷,在昏迷中沒有痛苦,但病人的兒子正從美國趕回來見母親最後一面,若能用降鈣的方法多買幾天生命,使母親能清醒地與兒子告別,是極重要的事,就應該使用藥物。等兒子回來,全家團圓後,兒子也不忍母親如此「苟延殘喘」,所以等下一次鈣離子再升高時,就不必再用藥了。這種選擇醫療措施的原則,就是安寧療護最重要的哲理所在。

【安寧緩和和療護的哲理與實務】

案例

醫生告知日夜在病床邊照顧的女兒,王太太最好轉入安寧病房,女兒卻不肯。她說:「我媽媽一定會害怕住進安寧病房,她不喜歡『等死』的感覺。」後來王太太因轉移性的肝腫瘤破裂,醫師急救半小時後宣布死亡,請等在門外面的王小姐入內,王小姐看見滿臉滿枕血跡的母親,衣衫不整,前胸紫黑,驚嚇得一頭跪倒在地,用頭去撞母親的床柱,大聲哭喊:「媽!我對不起你!我對不起你!」

王太太的悲劇在今天台灣的醫院中,幾乎天天上演,原因來自兩錯誤觀念:

事實上「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積極治療與照顧,而提升了病人的生活品質,不但能使病人的生命延長,還可以使延長的生命更有意義。

提醒

病情的告知,應該引導病人走第一步,而且不是「告訴他甚麼」,而是「讓他告訴我」。我安排了「身體專注及心理專注」的環境,加上誠懇的態度,馬上解除了阿秀的心防。此時也不必講出刺激性的言語,如「末期」、「死亡」等,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面對死亡時,是這個獨特的人一生的總結沒有兩個人的生命是相同的,因此也不能用刻板印象來期待宗教人在臨終期應如何表現,還是要依照個別需要而給予照顧與協助。

與亡者有共生關係的家屬,是哀傷的高危險群,其生命線斷了,他也可能會夭亡。最好的方法是病人臨終前恰當時機作些交代,為共生者的哀傷預作準備。這些交代承諾,將於日後產生力量,協助生者度過傷慟時期

許多研究支持「哭泣眼淚」是最好的哀傷治療藥。哭泣讓人看起來軟弱,實則不然。那些看起來很堅強的人,喪親後馬上用忙碌麻醉自己,看似快速恢復正常者,往往反而是最易「折斷」的人。哀傷有可能潛抑很久,最後改頭換面,用別的姿態出現,造成更大的傷害。

安寧療護的定義與概念

 

我於1998年負笈英國倫敦,受教於安寧療護的創始者桑德絲醫師門下時,曾當面問她:「安寧療護成功的條件為何?」她簡潔地回答:「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對的人在對的崗位上』。」我又問:「如何辨識對的人?。」她就給我八個指標如下:

【總有一天等到我——  醫病雙重身分現身說法】

2006年年底,我也被診斷出得了癌症。我曾經看過,在同一個安寧病房的兩床病人,A床每天抱怨,院病房的溫度不是太冷就是太熱;伙食是「給豬吃」;護理人員「像晚娘」。B床病人則是充滿感謝。

我仔細觀察病人並思考,終於明白一個人的感受外在環境沒有絕對關係,「內在環境」才更重要,因此我罹癌後決定將自己的「內在環境」調整得更好,每天都感謝天主!

我一向嗜睡,以前早上需要五個鬧鐘才能醒。自病後起先因傷口無法側睡,又因腰痠背痛而睡不好。繼之,藥物副作用使頭無法轉動,一動就天璇地轉,因此徹夜難眠。當這一切過去,可以一覺到天亮時,心懷感恩到淚流滿面

化療後因藥物副作用,有五週之久不能碰熱水,全身癢臭的滋味難以忘記。現在每次用熱數洗頭洗澡時,都唱著歌感謝讚美歌!

做化療後,每天在枕頭上、地板上都可見到大把大把掉落的頭髮,怵目驚心!我現在能用髮梳頭,衷心感謝!

手術後患測僵硬、冰凍肩,不能提物,才發現手可以做事是多麼幸福!

得了癌症之後,就面臨了一連串的判斷及選擇。醫師和親朋好友都會給各種意見,卻沒有任何人能為結果負責。我必須謹慎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在平安喜樂中做選擇,一旦做了抉擇,就「不以成敗論英雄」,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感謝讚美天主!

如何選擇最適當的療法

現代的醫學倫理中,醫師與病人是夥伴關係,雙方討論後決定治療方針。

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例如我在做荷爾蒙治療時,藥物副作用使我一直出現各種不適,經過仔細評估與醫師討論,換了三次藥後,終於找到適合我體質的藥物,就持續服用下去。

我既是醫療專業,又兼有病人身分,要對病友誠懇勸告:

把不明藥物或以食品名稱販售的藥品下肚裡,或注射體內,就再也挖不出來了。花了大錢去買這東西(不貴還沒人相信),沒有效果還算是好的,如果有害健康,要怪誰呢?

不要因為被他的愛心感動,就全盤接受。你可以感激他的愛心,但要拒絕他推薦你吃下去肚的任何食品、藥品。

鐘擺理論

癌症病人的心情常如同鐘擺般兩邊擺盪。如剛獲罹癌時,有時心懷不平(為何是我?),有時理性冷靜(為何不是我?)

兩邊擺盪,矛盾又並存的心境,是人之常情,醫護人員及家屬若有所洞悉,就更能以同感(理)心對待病人。

給病人親友的忠告

生病後,許多人對我表達關懷,但因疾病本身及治療造成的能量浩劫,加上痛苦的身體症狀,有時親友的關心反而變成負擔與壓力。真正的關懷是以對方的需求為主,而非「為了我想表達關愛」

做最好的期待,做最壞的打算

a. 立好生預囑:

臨終時原則上不插管、不開洞、不急救。
【整理者註:醫學上的「插管」專指「氣管內管」(非「鼻胃管」),其通常是一種緊急處置,當病人呼吸困難,進行急救時,會先以插管連接呼吸器,以爭取時效。】

b. 預立醫囑委任代理人:

臨終時若本人已昏迷,無法表達意思,有些醫療用具及措施又是弊大於利,這時就由「預立醫囑委任代理人」與醫師討論後作決定。

c.  臨終照顧場所──安寧病房。

d. 立好遺囑:

生預囑」是在臨終時執行;而「遺囑」是在死後執行的。

存在精神主義醫學家弗蘭克(Vicktor E. Frankl)在他的名著《活出意義來》(光啟出版)中提出,人必須從三種途徑發現生命意義:

而我,因著苦難,再度回到創造與經驗之中,再次肯定生命的意義。例如學習與推展安寧療護 (創造)及真誠的天人與人我連結(經驗)。因著苦難,使一切短暫,具有了永恆的意義。

back2base blog相關聯結:歇腳~心靈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