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魯益師(Clive Staples Lewis,通稱 C.S. Lewis,1898-1963),31 歲時(1929年)由無神論者改信「基督宗教」【Christianity,「耶穌基督」建立教會,分裂成:
羅馬公教(中文翻「天主教」)、希臘正教(中文翻「東正教」)、新教各教派(中文統翻「基督教」)】,因曾經歷長時間理性掙扎,對阻礙西方知識分子接受基督信仰思想牢結了然於心。
在其護教性的論著中,已有中譯本的,除了本書外還包括:
《夢幻巴士》(The Great Divorce)、《四種愛》(The Four Loves)、《神蹟》(Miracles)、《痛苦的奧秘》(The Problem of Pain )和《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等書。他也嘗試將救贖福音轉化成醒世寓言和神話小說,如《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
【內容摘要】
已經置身「地獄」〈Hell〉或幽冥城〈the grey town〉,皆有機會搭乘夢幻巴士前往天堂〈Heaven〉──只要願意「耐心等候」巴士。
首先,會在天堂的前庭,經歷奇妙的「旅程」,並在「導師」〈光明之靈〉的引導下,藉由觀察周遭、檢視自我,然後「自由選擇」……繼續通往「嶄新福地」──天堂,或重返「熟悉原處」──地獄或幽冥城。
【back2base導論】
C.S. Lewis在自序中提到:過往曾有不少著作試圖「結合」天堂與地獄的想法,因其相信總會找到辦法「兩者兼得」,毋須完全摒棄我們想要保有的東西,而他之所以寫「離異」〈Divorce〉,是因認為這種信念是錯的,可能招致災難。你不可能在任何旅行中都隨身攜帶所有行李,有的甚至會要求……你把右手和右眼連同其他東西一塊丟棄。
「倘若你的手使你跌倒,砍掉它!你殘廢進入生命,比有兩隻手而往地獄裡,到那不滅的火裡去更好。」〈谷9:43〉」
不少時候當人不想「面對錯誤」時,可能會以「自認的善行」來彌補,好填補內在「愧疚」、彰顯外在「形象」……等,但並非基於真心「悔改」,故可能持續同樣甚至更大的錯誤,以掩蓋既有的惡,在耀眼的作為下,隱含著更大的空虛。
「凡在我身上不結果實的枝條,祂便『剪掉』;凡結果實的,祂就『清理』,使他結更多果實。(若15:2)」
若從「離異」〈Divorce〉的角度來看,則猶如植物不斷地開枝散葉,或是生物成長越趨於完美時,便分離得越遠;同樣地,源自深遠生命原質的人類,因著人們各自獨具之特質、經歷,在不斷蛻變的過程中,便展開了截然不同的圖像:
「善在過程中,不僅和『惡』越來越歧異,也和『其他的善』越來越不一樣。」
那麼,C.S. Lewis想闡述的 ── 萬物的終向,究竟為何?
捨棄天堂而選塵世,則塵世自始自終皆地獄的一部分;
置塵世於天堂之後,則塵世一開始就是天堂的一部分──曾捨棄的其實並未失去。
【back2base 說書】
從地獄通往天堂前庭的巴士,有人不耐於等待而放棄,儘管空間充裕足供所有人上車,但仍有些人爭先恐後。
抵達上界時,站在光裡面的他們,無異於從前,起了變化的是光、草地和樹木,比地獄國度裡的東西堅實多了,於是相形之下,人就變得像幽靈。
儘管得以進入此情境,且有光明之靈的導引,卻緊抓著自詡的才華、正直、真誠、無我、犧牲、無私、愛戀、憐惜……等「行囊」;最後,留在天堂的,究竟是那些人?
*****
【懷才不遇者?】
原本應該搭頭一班巴士離開,但看著身旁沉溺的一些人,想喚醒他們,因而延誤行程。自認在世有志難伸的他,卻被有狹隘一夫一妻觀念的女子欺凌,後來自殺身亡,但厄運仍然對他窮追不捨。
在本次搭乘的巴士裡,仍滔滔不絕地評論他人,並隨身帶著自己豐厚的作品,還自認只有他不會搭上回程的巴士,因在要前往的地方會在那找到「肯定」與「賞識」的伯樂……
【正直的老闆?】
「我眼裡不會再只看到我自己,那場兇殺案過後,這是我殺了人之後的後果,也是後來一切的開端……如果你不再執著,有可能成真。」導師說道。
面對生前曾是自己的員工,如今成為前來相談的導師,幽靈拍拍胸脯說道:
「我這輩子行得正、坐得直,你懂嗎?我生前就是這樣的人……」
肯定自己的同時,幽靈還不忘奚落地表示:
「如果他們決定讓你這麼一個嗜血的兇手進來這,只因為在最後一刻苦苦哀求,那他們可得小心了。不過我不覺得我可以跟你一樣,你懂嗎?我何苦呢?我又不需要別人憐憫。我是正派人士,而且照我的權力來看,我早就該在這裡了。」
最後,幽靈匆匆離開,一路上仍在嘟噥抱怨……
【真誠的主教?】
「你之所以會去那裏〈地獄〉,是因為背棄了信仰」
對於光明之靈如此告知,主教幽靈百思不解,坦承雖有狹隘的偏見、知識上的欺騙、膽怯和停滯……等罪,不過無所懼地忠於自己的誠實意見──並不是罪,例如當自我天賦的批判力不再對耶穌復活的教義感興趣時,就當場摒棄,傳揚自己那些著名的道理,挑戰整個分會,自我承擔所有風險。
對此,光明的靈表示:
「我們的意見從來就不誠實,只是發現自己接觸到某種思想風潮,因為覺得時髦又有前景,便一頭栽下去……任由自己隨波逐流,不抵抗、不祈禱,半推半就地接受慾望的誘惑,到了一定程度,就淪落到不再有信仰。
之所以談到以前的事──你我的過去──純粹是為了讓你有機會從此擺脫過去。」
經過一番交談後,光明的靈最後若有所思地表示:
「如果你對真理的乾渴完全沒了……至少會渴慕幸福吧?」
主教幽靈經驗老到地表示:
「『幸福』這種東西啊,等你年紀大一點,就會發現『幸福』只出現在『責任』這條路上。這剛好提醒了我……我可不能跟你去,我們在下界成立了一個小小的神學社……我覺得可以在他們當中有一番作為。
我打算直言指出大家經常忘了耶穌 ── 說到這裡,幽靈還特別鞠躬致意……
要是祂再多活幾年,或許會放棄某些早期的見解……最後我會點出這個結果是如何深化耶穌被釘死十字架上的意義。這會是有始以來頭一遭有人覺得那是何等可怕的災難,何等可悲的浪費……。」
臨走之前,主教幽靈給了光明之靈一抹傳教員風範的開朗笑容,嘴裡還喃喃自語:「上主的城市,何等廣大遼闊啊!」
【『無我』的抱怨者?】
喋喋不休的幽靈,在光明之靈耐心陪伴下慢慢走遠,尖銳單調抱怨聲隨之消逝。
「孩子,你在煩惱甚麼?」我的導師問道。
「先生,我想不透。」我應道:
「在我看來,那個不快樂的幽靈,不是那種應該下地獄者,她並不邪惡,只是個饒舌者,習慣抱怨,只要多給一些愛、多給點時間休息、多些改變,就沒事。」
「問題卡在:她究竟是個抱怨者,或者純是一堆抱怨而已?」導師說道。
「可是怎麼可能只有抱怨,卻沒有抱怨者?」我依然不解。
導師進一步說明:
「地獄之所以難瞭解,原因就在於能瞭解的事情幾近於零。不過你將來會懂得,一開始你只是有抱怨的情緒,自己還是能從情緒裡跳出來;
在心情低落陰鬱的時候,或許抱著它不放,但你可以悔改,再次脫離它。
不過可能有一天,你再也走不出來了 ── 於是這種情緒裡頭再也沒有你的存在,你甚至無法享受它,只剩下抱怨宛如機器永遠運轉不停……」
【犧牲的妻子?】
「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可以原諒他,然而有些事情你永遠忘不了。」幽靈說道。
光明之靈表示:「我不懂……」
幽靈為此表示:
「沒錯,你從來不懂。我知道……是我讓他變成男子漢……要不是我……而這也是我得……我自始自終都……我已經盡了一個女人應盡的所有責任。
我們來個公平交易好了。如果只見他而已,那情願不見;但如果放手讓我全權處理,我願意再接受照顧他。
不,把他還給我,你聽到了沒?不必問他……拜託你,我很可憐。我必須找個人,讓我有事做。
下界那裏好可怕啊!根本沒有人在乎我,我又不能改變他們……我恨你。
如果你不把他還給我,我怎麼報復他?」
【無私的母親?】
「這裡沒有所謂准不准的問題,只要他能看到你,自然會來見你。但你得讓自己變得堅實一點。」光明之靈說著。
「怎麼變呢?」女幽靈說道,語氣很硬,帶有威脅的意味。
光明之靈表示:
「第一步恐怕最難,不過之後進展很快。等你變得不只想見〈兒子〉麥可,也想見到別人時,你就堅實到足以讓兒子看見你了。
沒有所謂『只是個母親』這種事,你一開始就是上主所造,這種關係比母子關係更久遠、更親密,祂也會受苦,祂也曾等了許久。」
「如果祂愛我,就該讓我見我孩子……對於這點,我不打算說甚麼,可是你知道麼,要原諒有多難。我相信我曾盡力讓麥可快樂。我放棄了自己的一生......」
幽靈接著表示。
光明之靈繼續說道:
「除非你愛上主,否則你沒辦法完完整整地愛別人。
孩子的死,沒有人比〈你丈夫〉迪克更難過,而比〈麥可的姊姊〉穆莉爾還要愛弟弟的女孩也不多。令他們反感的不是麥可,而是你讓過去的一切主宰他們全部的人生,而且還不是麥可的過去,是你的過去。
一來到這裡,就會發現這一點,原來我們一直以來都錯了,無必要繼續假裝誰是對的,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活著。」
對談好一陣子後,幽靈依然表示:「麥可是我的……」
「願主保守你」最後,光明之靈笑著說:「在這裡你傷不了任何人」;對此幽靈張口結舌,沉默半晌。
【愛戀縈繞者?】
有隻紅色小蜥蜴在幽靈肩上,不時在他耳邊低聲細語,對此,幽靈不耐地轉頭朝蜥蜴咆哮:「閉嘴,聽到沒!」
蜥蜴仍繼續搖著尾巴,在幽靈耳裡低聲說話。幽靈停止咆哮,隨即釋出笑顏,轉身一跛一跛地朝西而去,遠離群山。
光明之靈說:「這麼快就走了?」
幽靈說:「我要離開了,我跟這小傢伙說過,假使牠要來,一定得安靜,偏偏牠又堅持要來。當然牠那些話在這裡是不管用的,我很明白這一點,可是牠還是不肯停下來。所以我只好回家了。」
光明之靈說:「你要我幫忙讓牠安靜嗎?」幽靈說:「當然好啊!」
「那我就殺了牠吧!」光明之靈說著,並同時上前一步。
「喔──小心!你燙到我了。離我遠一點。」幽靈說道,趕緊後退。
「你起初並沒有說要怎麼殺牠啊,我不想勞煩你用這麼激烈的手段。我相信我現在可以管得住牠。漸進式的方法會比宰了牠來得更好。」幽靈說道。
光明之靈回覆:「漸進式的方法根本不管用。」
幽靈回應說:「好吧,我會仔細考慮你剛剛的建議,得等我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再動手。也許改天吧!」
「沒有改天。每一天都是當下此刻。」光明之靈明確地表示。
幽靈說:「退後一點!你燙到我了。你殺了牠,也會要了我的命。」
光明之靈說:「我從沒說不會傷到你,只說不會殺了你,我不能在違背你本身意願的情況下殺了牠……」
蜥蜴在這時開始對幽靈喋喋不休說:
「你得當心,他說到做到,你將從此失去我,你以後要怎樣過活,我承認以前的我有時太過分了,但我保證我不會再犯。」
光明之幽再度說:「你允許我動手了嗎?」
「你這該死的王八蛋!你去殺啊……」幽靈大聲嚷嚷道,但又抽抽搭搭哭了起來:「上主救救我,上主救救我!」
頓時在鄰近的樹叢之間,逐漸長出一個人的上臂和肩膀,而且越長越堅實;
蜥蜴也同時起了某種變化,不僅沒死,甚至在掙扎的過程中越長越大,赫然是一匹最漂亮的種馬。
渴慕,為豐富和充滿能量的;貪慾,乃可憐和低聲下氣的。
貪慾被斬斷,渴慕便升起。
【慈悲之憐惜者?】
兩道幻影:一個是高大的幽靈,異常瘦削,似乎正在幫另一個被綁在鍊條的矮幽靈帶路。高個子幽靈似曾相識,他就像一個老派悲劇演員。
〈光明之靈〉女士只看著矮幽靈,刻意忽略了高大幽靈。她說:
「法蘭克,首先,請寬恕我。從我們相遇的第一天起,我所做過的每件錯事,還有每一件我沒做對的事情,都請求你的原諒。」當她親吻著矮幽靈的時候,幽靈的身形突然變得比較清楚。
高大幽靈插嘴說道:
「就別再提了吧。其實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妳。這些年來,我心裡頭老放不下這件事。我想到妳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這裡為我傷心難過。」
女士仍然忽略高大幽靈,僅對矮幽靈:
「從現在起,你可以把這一切都拋開了,別再想了,一切都過去了。」
幾次往返應答後,矮幽靈張開嘴,打算這次自己開口,但說出的話卻令人失望。
「你想我嗎?」他用低沉沙啞的聲音哀戚地說。
光明幽靈沒有被嚇到,仍散發著愛,並保持優雅的風度地說:
「親愛的,關於這一點,你很快就會了解,但今天......」
接著矮幽靈和悲劇演員竟異口同聲說話,但不是對光明之靈說,而是彼此警告:
「你要注意,她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我們以為她會記得這份恩情,然而她從來沒有,還有一次……喔,是好多好多次!」
於是矮幽靈又搖了搖鍊條,悲劇演員喊道:
「我忘不了!也不想忘!我可原諒他們對我所做過的一切,而妳的悲慘遭遇......」
光明之靈說:「喔,你不明白吧?這裡不會有悲慘的遭遇。」
矮幽靈回答:「妳是說......」
這個新念頭狀似讓他暫時忘了〈高大幽靈〉悲劇演員的存在:
「妳意思是妳一直很快樂?」那瞬間,他差點就要鬆開鍊條,又趕緊抓緊。
光明之靈表示:「如今的我很充實,我在愛裡面,完全不會孤單,你也會一樣。來吧!我們現在不需要彼此,可以真正開始愛了。」
「你不愛我。」悲劇演員用一種類似蝙蝠的細弱聲音說道。
光明之靈說:「我不能夠愛謊言、不存在的東西。我在愛裡面,不願意離開愛」
【光明之靈的見證……】
曾有人只想證明上主的存在,完全不在乎上主本身──彷彿上主除了『存在』外,就沒別的事可做;也有人一心一意地傳揚基督宗教,心裡頭卻從來沒想到基督。
就像……你絕對想不到一個愛書成癡的人,儘管擁有眾多初版及作者簽名版的書,卻喪失了讀書的能力;或者專門組織慈善活動者,其實早已喪失對窮苦的愛。
這些,是所有陷阱裡最狡猾的一種陷阱。
時間,是一面特殊的透鏡,像是把望遠鏡倒看,便可將東西縮小,因而看得更清一樣,看見對你來說,原本大到無法完全看見的。那東西就是:
『自由』,這個天賦的禮物,使你與造物主有最相似的一點,你自己即是永恆真實的一部分。所看見的一幅清楚小畫面,是由一連串的瞬間片刻組成的畫面,而你自己,就在每個片刻裡,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
不可能光靠一個定義,來認識永恆的真實;時間本身以及充斥於時間裡的所有動作和事件都是定義,都必須被經歷過。
【back2base 心得】
人瀕臨死亡時,在逐漸意識到塵世的一切終將失去時,可能也會「大徹大悟」──希望人生可以活得精彩,難免對過往無法挽回的感到遺憾。為此,期望至少……在最後能有「尊嚴」、「安詳」地落幕,以便進入天堂。
對此,自己常不免想到:
在塵世的『最終』時刻,依『人的想望』而瀟灑離世,就能『確保進入』天堂?
儘管,不少文學作品運用想像力,描述天堂的景象;抑或是根據一些瀕死經驗者之描述,讓人「窺探」天堂的神祕景象。但是,這些論述鮮少進一步探討:
「當人真的有機會『親身體驗』天堂,並且得以和目前所處的環境──地獄或塵世『驗證比較』之後,則在人的『自由意志』下,會毅然奔向生命根源──回歸天鄉,或者......寧可......沉溺死寂空虛──重返地獄?」
或許有人會說:當人離世的「那日子」來臨時,再好好準備自己的心靈,也因此想更進一步「掌控」離開人世的時程,以迎向美好的新世界。那麼……
此人「自主離世」的時程,真為「自然回歸」的時機──能夠「脫離痛苦塵世」並且能「領悟美好天堂」?
離開塵世,或可確定,但「痛苦」是否從此脫離,則不得而知。畢竟,面對人生活的起伏和考驗,本來就很難靠意志來「掌控心境」──即使在旁人眼中我們「行禮如儀」,但內心煎熬或許更深。
換言之,在世上旅程中,若執意帶著「塵世很管用」但「天堂用不著」的行囊,縱使最後照人決定的時程離開人世,就算置身美好天堂,接觸淨煉後的人靈,但仍懷抱著塵世既有之「扭曲心態」去解讀眼前的一切,難保不陷溺憂苦泥沼。
「若有人自以為知道什麼,這是他還不知道他該怎樣知道;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格前8:2;格前10:12〉
【後記】
坦白說,對於中文版書名《奇幻巴士》,總覺得似乎少了些甚麼,但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其它更妥切的譯名。
對於本書「小而美」的篇幅卻道出「屢見於生活」的情境,總覺得意猶未盡,看了幾次和參考某一版外文封面〈如前圖示〉後,想到或許……可翻成《深淵──回歸天鄉?重返地獄?》
「生死兩邊世界」之間隔著「巨大的深淵」,彼此難以通達。人活在世間時,若不願聽從先知訓言悔改,縱使有人死而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路16:26〉
back2base blog相關聯結:如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