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序

書名意涵

The Screwtape letters 最早譯名《地獄來鴻》,翻譯文言白話相雜,再版嘗試以略帶嘲謔的當代白話文筆譯出,書名改取具有勁爆味道的《大榔頭寫給蠹木的煽情書》,以「大榔頭」譯 Screwtape(在該敷裹的傷口處用螺絲釘猛鑽?) ,「蠹木」譯 Wormwood(是否映射著蟄伏在森林中的蛇?)。

著書背景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激烈,魯氏發揮嘲諷想像,皆擬誘惑者的口吻,以連載的方式,為《守護者》(The Guardian)雜誌撰寫31封大魔頭寫給小鬼的信,唆使他如何在傳統道德崩解、戰雲密布、人心惶惶的時局中擄獲人的靈魂,鎖定的目標是一位服務於文化界新近決志的年輕基督徒,其中隱約有「魯氏本人剛得救時的影子」。1942年,這31封信結集出版,題為《大榔頭寫給蠹木的煽情書》,並開始受到歐美讀者矚目。

內文導覽:魔鬼伎倆

內容呈現出來的世界,是一個是非、善惡、正邪、上下顛倒的世界。其中的「敵人」就是魔鬼為之戰兢的「天主」;而「父家」卻是魔鬼所熟悉的「地獄」。

1.引人陷入極端偏差

魔鬼喜歡看到「安逸」,因為安逸能夠使人「鬆懈墮落」;魔鬼不喜歡看到「苦難」,因為苦難破壞人對塵世的眷戀,而提醒了靈性世界的重要,使人「警醒向上」。但是,魔鬼也利用人的恐懼,以「過分謹慎」增進恐懼,使其盲目地「過度防衛」,由怕轉而「引發憎恨」。

2.扭曲事物自然本質

魔鬼順應人性促使人「沉迷」物慾,利用愛好新奇的心理,以時尚流行「取代」是非對錯,並使人誤以為只有「物質」才是「真實」,而「靈性」則為「主觀」,最後就是要人安於「以塵世為歸宿」;「模糊是非對錯」的手法亦可破壞婚姻,誤導人對美的品味,使其「愛」、「慾」混雜,又提供各種看似正當的理由,作為兩性之間的誘惑。

此外,魔鬼更常使用「似是而非」的伎倆,如「說笑」的幽默藏污納垢,借似乎無意的「戲謔」進行嘲弄攻擊。魔鬼最大目的就是要引人離棄「真實」,鼓勵人高談闊論,但不要去努力行動;誘導人吹毛求疵,但不要去尋求改善;勸誘人只重心靈而不重形式,將重要的實質內涵逐一棄置。 

由於上主要除去人自私的愛而能夠愛別人,魔鬼意圖使人從「健康的愛」轉向「病態的迷戀」,或以消極的「不自私」先取代「積極的愛」,再加以挑撥離間,鼓勵佔有意識,而終將轉向「自私的愛」。 

 魔鬼最討厭抵擋邪惡經驗的傳承,因此必將歷史經驗相對化,以阻絕歷史教訓之傳承。

3.利用人弱點借力使力

對魔鬼而言,最有效的攻擊策略是「迂迴側擊」,如透過極端的愛國份子,以及狂熱的反戰論者,將他們的信念偶像化而提​​升成為一種宗教。當信徒以教會本身自負而誇耀外在條件,甚至分黨結派時,就是魔鬼大笑的時候。

對於不相信有魔鬼者,魔鬼不用加以恫嚇就已身陷泥沼;至於那些有信仰且相信有魔鬼者,若是能使其對禱告的懷疑萌芽,轉向「宿命論」與「物質決定論」,則將逐漸遠離上主。

自信過度的人,最容易陷入魔鬼的陷阱,當謙卑的人開始「自以為謙卑」時,就是逐漸轉向驕傲時。

4.伎倆之終極目標

墮入魔鬼圈套的人,就好像鍋中溫水裡的青蛙,享受溫暖的環境,輕鬆自在,自鳴得意,隨著魔鬼不斷地煽火加溫,終將成為一鍋田雞湯。

總之,魔鬼的攻擊目標是:怱略現在、空想未來、忘懷永生。

書寫手法:「反覘」的智慧──從敵營的立場來看待自己

魯益師這種特殊的文學手法,並不是為了賣弄技巧,乃是出於一種「反覘」(ㄓㄢ:窺視、觀察)的智慧。當兵基本戰鬥訓練當中的構築防禦工事,在初步完成工事之後,必須確實執行一個動作,就是「反覘」的動作,從敵人可能出現的位置,以攻擊者的眼光反過來觀察自己所完成的工事,看看是否有什麼破綻與弱點,據此逐一修正到完美。

由於「當局者迷」,若是一味站在自己立場思考,常常會有許多自己無法知道的缺點,必須學習從敵人的立場來察看,才有機會調整自己的缺失。事實上,最了解我們的人,除了至親好友外,就是我們的敵人,他們對我們的認識充分而徹底,其中包括連與我們最親近的人—— 甚至是自己,都不曉得的缺點。

back2base 心得

看了大榔頭五花八們的技倆,當中有一個牠緊緊抓住的訣竅,便是順著人的特質「適性發展」,但牠改以「誇大」的方式,讓人偏離自然發展。

只是,人要如何從中覺察?

「用熟悉的鏡子,照不到真實的自己」~孫大偉。

對我而言,「不熟悉」,並不全然指「陌生」的環境,而是一種「難以隨心駕馭」的情境。其可能少了人情的包袱、習慣的眼光、現有的助力;但也多了些踏實的互動、多元的視野、挖掘的潛力,讓人得以檢視真實的自我。

我也慢慢發現,能進一步「觸動」自己的「良知」,常源自那些生活中令人「不舒服」的人事物,因為使自己從中檢視到類似的疏失。當這些「觸動」越能產生具體的「行動」時,類似的連結便能產生「正向循環」,即使……行動失敗,只要仍願懷抱希望坦然面對,反而有另外一種力量出現—— 更能由衷地「體恤彼此的軟弱」。

特別是……當環顧宇宙,發現天主的每一道痕跡都漸逝了,心頭油然襲上被拋棄的疑問,然而卻還能「真心順服」,這時,魔鬼的把戲就破功了!

不但是萬物,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嘆息,

等待著義子期望的實現,即我們肉身的救贖。

因為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

所希望的若是已看得見,就不是希望了;

我們若希望那沒有實現的,必須耐心等地等待。

聖神也幫助我們的軟弱,親自已無可言喻的嘆息,代我們轉求。

(羅8:23-27)

back2base blog相關聯結: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