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攜手圓夢 資訊志工服務的持續學習之路
夫妻攜手圓夢 資訊志工服務的持續學習之路
「因為我的母親非常熱心,同時她也是志工。」深受母親影響的張坤一,一直都有志工夢,惟先生工作的原因,她的志工夢被暫放到了一旁,後來先生退休,她重拾自己的夢想,在因緣際會下看見桃園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的召募資訊,則與先生一同踏入志工圈,並在同單位服務,夫妻同進同出,展開新的學習之路。
志推中心學習資源多 學習AI應用投入服務中
身為資訊志工的他們,須接觸到很多最新資訊,而需要不斷的學習,張坤一和枉臺生都是非常樂學的人,張坤一與我們分享志推中心的學習資源很多,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AI軟體的應用,有一種如獲珍寶的感覺,如果沒有去上課,或許就不會接觸到這些內容,即便是很入門的資訊,但也是一個新的自我突破,一個新的啟發。
即便做足了志工教育訓練,但仍有許多問題不是能夠被預料到的,有時會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問題,面對這些,枉臺生也毫不慌張,因為有強大的後台可以支援,志工督導也給予很多的協助,即使進行外展服務,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諮詢,也可以在群組即時獲得援助,順利解決民眾的問題,透過不斷的服務學習,不僅穩健了自己的能力,也學習到很多最新的資訊。
民眾來電諮詢帶火氣 在服務中修身養性
當志工時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枉臺生分享之前遇到的趣事,因為桃園市的志願服務資訊整合平台曾改版過,因此有部分民眾在設定上遇到問題,就會來電洽詢,其中有一位讓他非常印象深刻。
舊版的網站,在密碼長度的限制,與新網站規定不同,新版網站除了需要新增特殊符號在密碼中,就連字數也有所規定,有一位民眾設定的密碼長度過長,但舊系統沒有跳出警示,因此在新版網站輸入密碼後,遲遲無法登入。
或許因為新介面不熟悉導致該民眾有點火氣,說話語氣比較不佳,過程中枉臺生被質疑數次,儘管受過充分的志工教育訓練,但退休前身為主管的他在心境上還在調整中,雖然不滿該民眾的態度,但始終秉持自己的專業,耐心回答,枉臺生也直言:「如果是以前或許會吵起來。」但現在已能泰然自若的回應,保持專業的態度繼續服務民眾,對他而言,做志工不僅可以服務他人,還能修養品行,一舉多得。
張坤一也笑說,原先會害怕接電話的先生,現在都無懼了。在志工服務中,可以挑戰不一樣的自己,也許在角色轉換的過程中需要一點時間,但這些都會內化成自身成長的養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多元志工服務充實自己 意外促進家庭和諧
除了在志推中心擔任資訊志工,張坤一也有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擔任親子共讀服務志工,因為自己非常喜歡小孩,因此看到相關的召募訊息就去報名,現在電子產品的發達,許多家長會在待診時間瀏覽手機,或是放任小孩在大廳玩耍、奔跑,張坤一會邀請親子進行繪本共讀,藉此培養感情,或是善用兒童心理學的技巧,讓孩子們在過程中進行社會化,學習規矩,像是排隊或是借還書等,利用自身的力量影響他人,共創社會的美好。
而在問道孩子是否支持參與志工時,張坤一分享,因為參與志工服務,因此在家的時間減少,所以碎唸的時間也減少了,孩子們很開心,談話中更多的是分享志工服務的過程,因此家庭氣氛也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