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志願服務數年 無私手語教學造福聽障兒熠熠「聲暉」

孩子患有聽覺障礙的邱創能,為了兒子的生活與教育需求,每週遠赴台北陪伴兒子進行訓練,大把時間與交通成本讓他深深體會到不便,為讓孩子可以就近訓練,便與其他家長一同成立協會。如今邱大哥的兒子早已畢業多年,他仍把社會上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孩子視如己出,數十載年的光陰一心投入志願服務,造福眾多聽障家庭,並始終心存感激,鼓勵每一位加入的志工一同為聽障兒福利努力。

 從孩子需求出發 數十年服務造福聽障家庭

養育兒女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牙牙學語的小嬰兒一路拉拔到從學校畢業,數十年的光陰,讓每一位父母都笑稱:「是一個甜蜜而沉重的負擔。」

邱大哥膝下育有一兒,患有聽覺障礙,因緣際會加入社團法人桃園市聲暉協進會,投身志工行列至今已逾二十年,因為每週都需要陪孩子遠赴台北做練習,對不少家長而言,交通、時間成本都是很大的負擔,邱大哥與其他家長們便想到成立在地協會,讓孩子可以輕鬆地就近訓練,並不是因為多大的志向或願景,邱大哥說:「我們都只是家長,從自己孩子的需求出發。」沒想到這小小的出發點,讓他投身服務數十年,儘管孩子早已畢業多年,仍堅持以善行造福更多孩子。

 獨立到飲水思源 承襲父母善行回饋社會

創會之初,他們僅只是秉持著「希望孩子獨立,不造成社會困擾」的意念,沒想到孩子們遠比他們想的要優秀許多,並且承襲了父母的善行,邱大哥表示:「小朋友在聲暉接受訓練都表現得很好,有幾個小朋友特別優秀,從聲暉畢業,又再回到聲暉擔任講師,服務晚輩,讓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擔任志工無門檻設限 「手能生橋」用共同語言拉近距離

許多人都像邱大哥一樣,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但因為對於身障的不了解,誤以為進入服務門檻很高,逕自為自己的生命價值設限。其實,大部分的身障者組織都非常歡迎民眾來做志工,例如舉辦活動時的機動志工往往缺乏人力,如民眾擔心自身體力不佳也有文件整理等行政類志工可以選擇。

 聽障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溝通,找尋彼此間的共同語言,不同於民眾對身障者理解能力差的誤解,其實他們往往比一般人專注力更好、更體貼,也更富共感能力,聽覺的弱勢變相強化了其他的感官能力,他們通常可以很快知道你想要做什麼,這也是為何「志願服務是雙向的」,聽障志工反而可以從孩子身上得到更多溫暖與快樂。民眾加入志願服務,儘管不經過特別的訓練,必定也能在服務過程中學會一些手語,當孩子發現志工會比手語,情不自禁的喜形於色,表露出最真摯的一面,種種表現由衷感動了志工的心,而且手語比起聲音傳遞範圍更遠,遠在幾公尺外就可以比劃溝通,不用大聲的喊叫,許多志工學會手語後深深覺得手語其實是很方便的語言模式。

 聲暉協進會助實現個人價值 聽障兒前途熠熠生輝

當志工二十餘年,起初也不懂手語,為了能跟兒子溝通也為了造福更多聽障家庭,他努力去學習並成立協會,當時他幾乎沒有了自己時間,一心一意投入公益事務,才得以讓桃園的聽障朋友也能享受到更方便的服務,得到更友善的環境,現在回想起,深感過往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為人老實、靦腆,對願意投入服務的志工們溢滿的感謝之情,反而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他說:「如果能夠幫助到他人,我就會盡量去幫,如果一直想著自身利益,那麼生命的價值也不容易發揮出來。」他鼓勵民眾有好奇、有疑問,可以來聲暉進一步了解,志工們都很樂意傾囊相授。由於一開始的出發是孩子的需求,許多人待到孩子年紀大了,就會自動離開,但是邱大哥不只在乎自己的孩子,也關心社會、關懷每一位孩子,他始終感謝協會,如果沒有透過協會來凝聚力量,個人力量難以匯聚成光,達成「聲暉」的意涵,聽障朋友、家長與志工朋友們在聲暉這個大家庭的互相扶持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