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學里
沒有圍牆的畫廊,與靈感不期而遇的地方
沒有圍牆的畫廊,與靈感不期而遇的地方
文/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 蔡宗穎
歡迎來到龍學里,這裡是新北市三峽區人口最多的行政里之一,也是結合自然、人文、藝術與學術的一片新天地。龍學里位於大龍埔地區,包含了現今的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是於民國99年(2010年)由原本的龍埔里劃分而來。龍學里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代,當時漢人拓墾與駐臺官兵的租稅管理形成了『隆恩莊』,這一帶便逐漸發展成今天的龍埔、龍學與龍恩里。隨著人口不斷成長,民國99年(2010年)龍學里正式由龍埔里分出,既保留『龍』字象徵歷史地位,也取『學』字呼應國立臺北大學的學風鼎盛。
本里因人口持續成長,大龍埔地區(含北大特定區)在民國98年時已接近2萬人,區公所遂將其分里管理,保留「龍」字顯示其地區尊貴的歷史地位,同時因北大校園坐落於此,而取「學」字以彰顯學風鼎盛之意。三峽本地稱呼龍學里為北大特區,在特區裡有的居民因為生活知識水準較高,社區重視生活品質,所以我用沒有圍牆的畫廊來形容龍學里。20年之間,龍學里已成為三峽區最具活力與人文氣息的社區之一。
根據2023年最新統計,龍學里總人口數達16,745人,共有7,106戶,每戶平均人口為2.36人,過去十年的成長率更高達40.64%,顯示出這個里區持續蓬勃發展的魅力。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沿著龍學里導覽的腳步,走過這片充滿故事與靈感的土地。
農會社區小舖:品味三峽的在地滋味
旅程的第一站是農會社區小舖,這裡是體驗三峽農業產品面向北大特區的最佳展示點,小舖內展示著三峽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尤其是馳名全台的碧螺春、蜜香紅茶、白茶、龍井茶等豐富的茶品,其茶香清新甘甜連綿不絕、入口回甘。此外,還能找到當地新鮮的綠竹筍、蜂蜜、手工醬菜等特色農產,三峽區農會透過鮮農直賣所連結新社區,讓居民可以賣到在地最鮮的特產,帶回家與家人共同分享。走進農會小舖,你不僅能帶走一份三峽的美味,透過農會職員的介紹,你更能帶走在地豐富的小農故事。
「龍埔」土地公廟:信仰扎根的地方
走入龍學里,怎能錯過這座見證歷史的龍埔土地公廟?土地公信仰對於在地的開發歷史極為重要,有漢人拓墾的地方就有土地公廟出現。土地公廟見證了龍學里的信仰文化,反映出當地居民對土地的敬重。如今,龍埔土地公廟分布於社區之中,一座隱身於哈佛學園社區,一座鄰近國際一街,是居民入厝與祈求平安的重要信仰場所。這裡的香火與傳統民俗,與現代社區生活共融共存,成為龍學里獨特的文化情感象徵。
龍學公園:與自然共融的藝術空間
龍學公園是一座結合自然、藝術與環保理念的特色公園。以「甲蟲」為主題設計,這裡的兒童遊戲設施色彩鮮明充滿童趣,能夠讓孩子們玩樂其中,同時學習自然生態知識。這座公園是新北區域的特色公園之一,設計強調「共融」精神,設置無障礙設施,並使用環保材料,讓所有人都能共享這片遊憩空間。這裡是親子活動的歡樂天地,讓孩子自由玩耍;同時也在地居民散步的地景,更是地方社區家長彼此的資訊交流站。
走入龍學里,品味咖啡與甜點
漫步龍學里,你會發現這裡充滿驚喜:冰品、甜點、咖啡香氣交織而來,讓人倍感幸福。如果要我推薦兩間龍學里特色店家,我會推薦一碗幸福冰的滋味,主打仙草以及在地碧螺春冰品。如果想喝一杯好咖啡,可以漫步在知名老柴咖啡享受老闆對於烘焙的精緻要求,以及對於三峽好茶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