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粉
鳶山里位於三峽鳶山山角下,毗臨大漢溪,山明水秀,18世紀中漢移民沿淡水河溯流而上,進入大漢溪遠遠即見鳶山,以鳶山為地標上岸開塑「三角湧」至今二百多年,三峽人以鳶山下的子民自許鳶山里隨著三峽快速發展,範圍含蓋三峽交流道、台北大學、恩主公醫院、新北市客家園區、三峽稅捐處及三峽捷北大站等重要建設及機關,人口數僅次於龍學里及龍埔里躍居三峽第三,成為三峽市中心的一部分。
阿爸的客家菜
走讀 9:00由中山路里辦公室出發即見美食;阿爸的客家菜,主廚郭敏昌(人稱:阿全師),道地的客家大三封、酸高麗菜炒牛肉、清蒸鳳梨醬鮮魚,叫人垂涎三尺。來到大勇路文化路口大雞大利春到甘蔗雞、文昌雞,別誤會了!文昌雞可與文昌帝君無關,是原於海南的文昌市而得名,可知海南雞飯好吃,要先驗證一下雞肉是不是金黃色的,也就是所稱的玉米雞或元寶雞
資源回收裝置藝術
來到大智路口,又是資源回收裝置藝術區,大夥在此留下很多美麗的照片。第一公墓遭出後,成為鳶山里的開心農場搖身變成櫻花公國,臨路周圍用炮仗花築起圍牆,當炮仗花開必成為交流道入口的一大亮點。
福德宮
福德宮日治時期僅一小廟,名「公館後土地公」,改建後成三峽最大的土地公廟,在此守護這片土地及子民,已有百年的歷史,見證了三峽的繁榮與發展。感謝理事長及鍾委員特別為每人準備一包平安米,給大家吃平安,社大主祕也回饋香油錢一份,場面倍感溫馨
瓶蓋裝飾
對面的三峽國小,三峽第一校,是許多人的母校,除了倍感親切,成長的故事說不完。文化路
210 巷三鶯運動中心鳶山里入口處,用保特瓶蓋拼出「歡迎蒞臨鳶山里」及圍牆上各具巧思的植栽與藝術裝飾,都是社區銀髮俱樂部長者的創作,里長周文美為落實環保,利用生活中資源回收廢棄物,引導里民及長者發揮創造力,把鳶山里裝置的美輪美奐,令人讀不絕口,充滿溫暖與感動。
鳶山彩壁
鳶山彩壁位於鳶山堰上永安宮上切之山徑上,岩壁上彩色條紋有如名畫家打翻的調色盤,與屏
束的哈尤溪彩壁齊名。
登山路徑相連薯鳶山岩、鳶尾山、鳶山/福德坑山(台灣小百岳)、五十分山等陵線上,可眺
望大漢溪石階之埔地地形,視野極為遼關。
初來乍到無不驚嘆這鳶山彩壁自然繽紛岩壁之美。鳶山每到五月滿山雪桐舞春風,山徑猶如布滿桐花之地毯,美不勝收呀!鳶山彩壁及四季雲彩大景,目前已然是登臨三峽山林網美及攝影名師必訪之聖地。
三鶯大橋
行經恩主公醫院,來到三鶯橋頭,述說清代漢移民入墾南靖里擴及三角湧的故事及乙未抗日事蹟,大家朗朗上口的打油詩「北投出溫泉、鶯歌燒碗盤、大溪滷豆乾、三峽出鱸鰻」,三峽出鱸鰻,比喻當時三峽抗日義勇軍競勇善戰,隆恩埔戰役,日軍近衡師團特務曹長櫻井茂夫率領的水路送隊,遭三角湧抗日義軍伏擊,戀乎全軍覆沒。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始建於民國16年(昭和2年),原稱「三峽公園」,1895年日本領台,在隆恩埔戰役遭遇義勇軍抵抗,死傷慘重,事後日方在公園立「表忠碑」紀念戰死的日軍,公園整修後,石碑已移除。民國50年(1961) 為了紀念國父百年誕辰,將「三峽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108年公國再度整修打造成現代化老少咸宜的休閒公園,並設有八米長的萌萌熊磨石子溜滑梯及30公尺長的彩虹樹藤溜滑梯,最後大家在體驗溜滑梯的笑聲中結束這趙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