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寮綠竹筍、桂竹筍
撰稿人:王美華(三鶯社大學員)
五寮地區盛產竹筍,但是緣由何在?民國60年左右,茶菁及柑橘收購價格低下,所以林務局鼓勵農民造林,(當時山林大都為農民向林務局承租耕作), 於是農民大量改種竹筍,比較大宗的有綠竹筍及桂竹筍。五寮地區環境得天獨厚,海拔多位於兩百多公尺以上,山區雲霧繚繞,土壞屬砂質壤土,水源不受污染,平均溫度在25至30度之間,非常適合竹筍生長,如此天然條件,因而產出像水梨般清甜脆口的綠竹筍,而獲得「梨仔筍」 美譽。
五寮的桂竹筍每年產季約每年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約一個多月時間,因為產季短所以大都將其去殼煮熟後販賣,多餘的製成「桶筍」或「真空包」以延長保存期限。將桂竹筍炒肉絲或煮湯滷肉等,都是非常美味的料理。
綠竹筍產季為每年六至九月,目前三峽的種植面積約四百公頃,年產量約1200公噸,五寮里有兩班蔬菜(綠竹筍)產銷班,班員40多人,由三峽區農會輔導,提供優質筍苗、改進種植技術,近年屢在各綠竹筍評鑑比賽中獲取佳績,今年(2024)更榮獲新北筍王爭霸戰「新北筍王」及「美筍王」頭銜及各獎項,更勇奪全國綠竹筍評鑑溯源組冠軍、有機組及生產履歷組亞軍,成果斐然。挑選好吃綠竹筍的秘訣:要掌握外型「白、彎、肥、短」的訣竅,竹筍底部矮胖肥大,外觀略彎形似牛角、尾端不「出青」等要素,保證能做出最美味佳餚。
參考資料
1. 三峽區農會綠竹筍評鑑新聞稿
2. 「三峽農產業推廣及輔導介紹」簡報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