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學識之匯    曉團結之道

參觀「第八屆工程創意展覽」後感


    步出徐徐而開的升降機門,行經人潮熙攘的長廊:眼前即是心之所向—香港大學工程部,其中正舉行「第八屆工程創意展覽——㩗手革新」。這項活動由香港大學工程部舉行,於每學期末讓眾學生演示創意學習的成果,旨在將創新精神的胚芽廣撒於年輕一代的學者、描繪工程學之模範的畫像。這天,包括編輯在內的八位聖保羅學生受校方所邀,前來參觀。

    展覽共有二十餘支隊伍,其中每一位參與者皆竭力發揮創意與所長,設立攤位,展示各式各樣與科學相關的作品。當中有人利用乾冰進行量子力學的演示;也有人製作出壯觀的飛行器;乃至仿生狗、仿生魚,令人目不暇接,參與者花的心血,即使是外行人也能切身體會,亦對年青人勇於探索的精神肅然起敬。


    作為理科生,我們對當中的奇妙科學自是饒有興致。讓人感到溫暖的是,儘管參與者有自己的工作,也會誨而不倦地解答我們的種種問題,如演示量子力學的隊伍便為我們詳盡解釋了箇中原理。除了對這些參與者懷有感激,我們亦誠心佩服他們的才智與實踐求真的科學精神。

    事實上,除參觀之外,各到場者尚有一項重要的任務:為自己最喜歡的隊伍投下「神聖的一票」,而得票最多的一支隊伍亦將獲獎。作一個全面的分析卻非易事,如市場成本、實用度等諸多因素皆須納入考慮。一番思索後,我們各自為喜愛的組別投票表以支持,便回到了觀眾席上,一邊為將至的考試作準備、一邊靜候頒獎禮的開始。屏息以待之中,恐怕參賽隊伍手中都捏了一把汗。只聽主持人頓了頓,隨即高聲宣讀獲獎隊伍的名字。似乎是反應不過來,協力製作了飛行器的隊員們愣住了好一會,方聞歡聲雷動。


    這種雀躍固然鼓舞人心,但我們的視線並未落在集萬千道目光於一身的頒獎台,而是投向了獎台的另一端:那裏聚集着未能獲獎的隊伍。讓人意外的是,其中的隊員們未曾沮喪、更沒有任何一個人與同袍互相指責,反而手牽手、互相訴以勉勵之語,凝聚力更勝以往。這一刻,在我們看來,他們便是熠熠生輝的無冕之王。所謂團結精神,正是如此,暖人心脾又勉人志氣。

    於是次經歷中萃取的新穎學識,固然對我們將來的研習有莫大裨益,然而立於其上的人生態度方可謂價值連城,正如孫中山所言:「百折不撓,屢仆屢起」。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引這次參觀為鏡,勝不驕而敗不餒的種子已於我們心中萌芽。願本文亦能被引以為鏡,把這種美德蔓延於人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