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介

《異鄉人》 卡繆

  卡繆筆下的小說《異鄉人》圍繞主角莫梭敍述了一種罪,一種名為「異於常人」的罪。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能確定。」在故事的開首,莫梭便展現了異於常人的冷漠。葬禮裏,母親的屍骨被深埋墳中,連同莫梭對其最後的一絲在意。隨後,他便彷若沒事人一般遊樂,而這一番景象,周遭的人都看在眼裏。好巧不巧,莫梭及其好友與一群阿拉伯人發生了糾紛、終致爭鬥。在混亂的場景下,一名阿拉伯人不幸被莫梭誤殺,他也因此被帶到法庭上。對於其看似虛偽、實卻真誠的辯駁,法官並未予以理睬,僅提出了一個冰冷的質問:在母親逝去的次日便縱情享樂、全無哀傷之意,這樣的人口中說出的話語難道值得相信嗎?」瞬息之間,莫梭明白了,他所犯下最致命的罪並非殺人。

  若以旁觀者的觀點看待此事,責怪莫梭者大抵十有八九。可正因本書從莫梭的視角敍事,我們才得以了解其心理活動,審視事件的全貌。莫梭的做法顯然是過火的;但在這種極端狀況之外,冷漠實則亦隨處可見:在家人間也寡言沉默的飯桌上,在路人互不相助的街道上,也在千道目光只聚焦於排行與攀比的成績單上。但這些冷漠非罪,只因人人皆有如此冷漠。反之,莫梭之所以「犯了罪」,正是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會對自己母親的逝世毫不在意。他是異類,是異鄉人。

  儘管只是小說一篇,本書蘊含的哲思卻相當值得深思。異於人,能作為一個罪名嗎?在空閑之時,不妨抽出點時間閱讀篇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亦不失為一種提升自己思維層次的方式。

《呼蘭河傳》蕭紅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長篇小說,帶領讀者探索呼蘭河城中的故事,帶讀者走進上世紀二十年代傳統農村、簡陋鄉村的生活。當中諷刺時弊的地方十分耐人尋味。

  小說中記載呼蘭河城家家戶戶的日常生活點滴時,蕭紅以小女孩的角度出發,這一種描寫角度能讓讀者看透事情真實情況。單純的孩童與迷信的大人形成強烈對比,突出故事所批判之處,同學可以多加學習這種喑示手法,引出文章主題。例如有一章中,老胡家的婆婆謊稱小團圓媳婦患病,嘗試無數種不知所謂的療法治療她。但小女孩指出小團圓媳婦沒有病,她能跟小女孩一起玩,可惜沒有人理會小女孩,而婆婆就繼續折磨小團圓媳婦。

  雖說是一本小說,《呼蘭河傳》其實偏向散文的類型。再忙碌也好,同學們忙裏偷閑抽取不同篇章閱讀,是不會影響閱讀體驗的

《丞相大人的成績單》吳旦旦、韓傳濱

丞相者,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領文武百官,輔助歷代帝王。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又出了多少位流芳百世的相才呢?

不論是決勝千里之外的諸葛亮,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不管是完璧歸趙的藺相如,或是寧死不服的文天祥。

我們也能從此書中一探究竟,讓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和佳話重塑眼前。

本書巧妙地將38位歷代賢相的豐功偉績以一張張成績單的形式呈現,讓聞者眼前一亮。其中「大臣自述」,丞相以第一身視角講述自己奮鬥半生的一點一滴;而「古今閒話」,輯錄了皇帝和其他大臣的評價,甚至現代小學生的看法,讓我們從多角度解讀中國歷史。

耐人尋味的內容,配以活靈活現的精美插圖,讓全書充滿互動性的趣味性。正所謂:「開卷有益」,故邀各位同學與我一覽這些風流人物的英雄事蹟,共賞屬於他們的繁華盛世。

《活著》余華

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世間上的人事物皆有其必然的程序,人的活著與死亡彷如輪迴般重覆......

死亡二字,洋溢著恐懼的氣味,然而對於故事的主人翁福貴來說早已是過眼雲煙。全因他的一生見證了太多生離死別。母親赫然離世,女兒染疾。不堪重負,悲到盡頭才恍然大悟,明白活著的真諦,因此在兒子和妻子離世之際能以平常之心欣然面對。死神奪去了本屬於他的幸福,只留給他兩鬢白髮和一頭老牛。他不再對生活抱有奢求,而是為活而活。

生而為人,究竟為何而活?或如開筆所提,當明白死亡不可避免,我們可以做的便只有在它來臨之前好好活著,在它來臨時默默承受。因為「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閱畢此書,望君也能在這考驗芸芸眾生的人生課題上尋得解答的鑰匙。

《孔子的生活智慧》潘銘基

孔子是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的儒家經典人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孔子應該是一位板著面孔,專論仁義,不食人間煙火的道德先生。但事實上,孔子和普通人一樣要面對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只不過他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其獨有的智慧罷了。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將會圍繞著學習、家庭、生活和為人處世四個方面闡述孔子的生活習慣及其智慧。其中,大量引用《論語》的內容加以解釋,以及聯繫其與現今社會人們的關係,令到讀者可以將孔子的生活智慧學以致用。

如果同學們想要更深入地瞭解孔子的為人、或者儒家思想「貼地」的一面,不妨讀一讀這本書,感受一下孔子的生活氣息。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余光中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當中二十個篇章包含他對親情、友情、國家、中西文化等的看法,言語鮮活,用典巧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散文集。

其中,余先生引用大量的生活諺語或詩詞,並將其稍為改裝,變成了貼合文章環境的諺語,使得文章不失趣味性的同時,也可以讓讀者學習到新的好詞好句。另外,文章風格幽默,比如在《假想敵》一文中,余先生將女兒的男朋友比作假想敵,把太太比喻成內奸,又把女兒和別的男人通信、打電話,或者上門拜訪的行爲比喻成打仗,而他就是一個腹背受敵的昏君。這樣的描寫令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又能夠瞭解余先生想要表達的事物,屬實是令人驚豔。

如果同學們想要嘗試閱讀散文卻又不知道從何處下手,那麼我們會推薦你看這本散文集,這絕對是一本讓你愛上散文的入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