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校新「顏」

社工初會面

位置:七樓社工室

先到「余姑娘地帶」看看

以前的工作經歷:

余姑娘在加入聖保羅書院前是一間男女校的社工,她認爲自己與學生的關係不錯,形容自己是一個「老是常出現的人」,會在學生小息的時候到課室探訪學生。她亦分享了一次有趣的經歷她敍述在聖誕聯歡會的校内歌唱比賽的時候被邀請為壓軸表演嘉賓大顯身手。

對課外活動的看法:

高中同學面對堆積如山的學業問題,初中同學面對眾多的課外活動,這些壓力她在中學生涯時也經歷過。她憶述以前的課外活動是自己喜歡的中國舞。而自中四開始增添了不學業壓力,面對壓力時她沒有選擇放棄中國舞,她先瞭解所有訓練的時間,然後為自己整理一個時間表,將活動分先後次序。例如:知道在一星期後有測驗,但是同時又課外活動,那便提早溫習,在測驗來臨時會比較輕鬆。不過到中六的時候,真的不能兼顧文憑試及中國舞,便忍痛放棄課外活動,並在最後一次表演全力以赴。她強調無論如何,不管時間怎樣分配,最重要的是自己鍾愛那種課外活動。有人認爲課外活動可有可無,但余姑娘認爲是必須的。她再以自己為例,指出在自己讀書的時候沒有做運動,考試的時候便反而覺得疲累。因此她認同課外活動學習生涯的必需品。

現在到 Leo 的工作室

在青少年中心的工作:

Leo 以前在社福機構的工作主要是統籌活動,例如在社交平台上舉辦活動、進行網上直播等等。已經工作五年的 Leo 在疫情前主要處理多元的小組活動例如利用街頭表演新興的運動或是桌上遊戲吸引更多人參與中心活動。Leo 表示當時需要照顧南亞裔的青少年娛樂及學業資源較少的青少年,曾經帶他們去燒烤和不同的主題樂園觀光。對他來説,對這些可能被忽略的階層伸出援手意義甚大。

在認識朋友上的建議:

Leo 認爲受疫情影響,同學有社交焦慮是正常的事即使是同為聖保羅書院小學的學生升至中學,在交朋友上也會面對障礙。他認為正如跑步、跨欄、攀石一樣沒有第一步不會碰到終點。同樣的道理沒有與同學主動説第一句話,也不能結識朋友。他強調社交的關鍵是將心比心,代入別人的角度,如説自己態度非常高傲,別人也會感難受的。只有多代入別人的想法,便更容易結交朋友。他補充真正的朋友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彼此關心,最重要的是不要斤斤計較。

面對挫折時的建議:

低分、不合格不是什麼大問題,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有誰會永遠順利、不受挫?」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學業、比賽、工作上面對失敗。這也是 Leo 期望我們明白的。沒錯,面對不符合自己期望的結果,沒有誰會不感到沮喪。Leo 也曾嘗試失敗的滋味,也會感到失望。Leo 希望我們調整心態,需要明白多厲害的人也有機會失敗,需要細想的是自己在此學到了甚麽,下一次做好一點便可以了。

圖:Leo 想送大家的一張貼紙

最後一站到訪 Angus 的工作室

對聖保羅的印象:

Angus 對聖保羅學生的第一印象是在迎新日,聖保羅的學長帶領其他同學參觀整個校園,介紹的時候談吐舉止大方得體。另外,同學會等候所有的參觀者到達了指定的地方,才會開始講解,確保每一個參觀者也能了解整個校園,做事非常細心。

同學相處的小提示:

各位不妨代入以下不同的情況看看 Angus 給大家的建議

→ 別人刻意作弄你

➢ 不能生氣

➢ 不然別人的奸計便會得逞


→ 別人不小心令你生氣

➢ 生氣時難以控制接下來的行爲,可嘗試深呼吸,讓自己抽身思考


→ 旁觀者目睹爭執

➢ 涉及打鬥的爭執不要插手,找老師或社工處理

➢ 如與當事人不相熟,找當事人朋友調停為妙


→ 遇到別人針對或欺凌

➢ 不要爲了面子而隱瞞

➢ 表達自己不願意被針對


→ 旁觀者目睹欺凌

➢ 目睹欺凌置諸不理與參與欺凌沒分別

➢ 主動關心同學令受害者明白有人關心自己

➢ 最直接的方法還是找老師或社工幫助

最後,我們收集了各位新成員為同學們送上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