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案基本資料
• 姓名:張皓皓
• 性別:男
• 年齡:18
• 教育程度:高中
• 職業:學生
二、家庭圖:
三、家庭背景:
• 父親用責罵代替關心,個案和個案的姐姐漸漸疏離、閃躲父親。
• 父親投資失利,導致母親煩惱家計,疏於照顧、關心小孩。
• 因父親忽略母親,過度緊張小孩,導致父母感情不佳。
• 因逐漸成長,和姊姊也變得交集不多,有麻煩、問題時不敢麻煩姊姊。
四、個性:
• 低自信,容易自尋煩惱(個案自陳表示)。
五、病程:
1.高二下2001:
• 被嘲笑肥豬,尤其在女生面前被嘲笑時,心裡更加難過。
• 父親股票、購屋投資不利,家庭經濟條件變差,母親煩惱家計並出外工作當直銷,使得個案不敢向母親訴說煩惱,於是面對同儕和對自身的壓力逐漸增加,沒有可抒發的對象。
2.高三下2002:
• 被同學欺負,開始減少社交行為,在班上也都不講話,也不和同學出去玩,放學後就立刻回家
• 認為身材應該要高高瘦瘦才好看,所以決心減肥,只是單純控制飲食
• 控制飲食過度,最後變得只吃青菜和蛋。但遇到壓力時,才什麼都吃而且吃很多
3.大學聯考2002:
• 看電視好奇而嘗試催吐
• 節食+催吐,導致體重下降快速,也導致運動時間減少,最終手腳使不上力
• 個案因體重越減越開心,變得整天都在催吐、減肥,被減重控制生活,變得生活沒有目標
• 害怕被同儕知道催吐行為,而變得冷漠孤僻,且讀書注意力不能集中
4.就醫2003:
• 病後發現男生應該要壯一點,發現以前認知要瘦是錯誤的,且知道要吸引異性,不只要外在,更要注重內在、才華和成績。
5.病後的主要支持團體 - 家庭的改變:
• 父親改變態度,不再只是責罵。
• 母親更加關心個案,也讓個案逐漸向母親溝通,將煩惱和母親訴說。
• 姊姊也關心個案且提供意見。
• 父母關係也逐漸和緩,變好。
6.病程表:
六、測驗工具
1.魏氏成人智力量表
• FIQ:100~105
• 正常人的智力範圍為90~110
2.貝克憂鬱量表
• 個案分數落在14~19分之間,屬於輕度憂鬱。
• 輕度憂鬱:表示該生可能有輕微的情緒波動或低潮,這些低潮尚在其個人可以應付的範圍,但需要他人的關心與支持。
3.貝克焦慮量表
• 個案分數落在10~18分之間,屬於輕度-中度焦慮。
4.耶魯-布朗強迫症量表(Y-BOCs)
• 量表分10 個項目,每個項目0 至4 分,個案分數落在8 ~15 分,為輕度患者。
5.健康檢查報告
參考資料:
翁樹澍, "厭食症患者觀點中家庭系統運作之探討"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2004.
http://ir.cmu.edu.tw/ir/bitstream/310903500/42856/1/BB-1P32_20111207181822.pd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5%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