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

別稱:

臘子樹、桕子樹、木子樹、瓊仔樹、瓊仔、桕仔、桕仔樹、烏果樹、蠟油樹、木梓樹、卷子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樟樹、虹樹、椏桕、蠟燭樹 

命名由來:

烏桕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一種名為烏臼鳥的鳥類特別喜歡吃它的種子;二是因為烏桕老化後,根部會開始黑爛成臼因而得名。

烏桕的葉子

烏桕的葉子形狀很特殊,葉尖有點呈現菱形而葉尾則是圓弧狀。到了秋、冬落葉的季節,烏桕的葉子會轉為紅色,因此也被做為觀賞植物。

烏桕的花

烏桕的花通常生長在樹頂附近,呈現綠色或黃綠色。

烏桕的樹幹

烏桕屬於喬木,高度可長到15公尺左右,通常樹幹部分挺直較少彎曲,樹皮呈現灰黑色。

烏桕的果實

烏桕的果實是橢圓狀的,通常9~11月成熟,成熟時由青轉黑。烏桕的種子也非常特別,外部被一層蠟包裹,這種蠟可以做為化工原料,用來製作蠟燭、肥皂、油漆,所以烏桕也稱為蠟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