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柏又稱為檜、檜柏,在盆栽業界大多稱為「真柏」 ,是常綠喬木。幼樹的樹冠呈現尖塔形,老樹則是寬卵球形,幼樹喜蔭、極耐寒,耐幹旱。
對土壤要求不嚴,中性土、鈣質土、微酸性土及微鹼性土都能生長,在溫涼稍燥地區生長較快,耐修剪、易修剪。
圓柏可以栽培成任何樹形,尤其適合蟠幹及曲幹。而充滿神韻的白骨化舍利幹更是它最大的魅力。這些以人為或天然方式被剝除樹皮所行程的舍利幹,加上被稱為水線的殘留樹皮,經過多年培育後往往呈現充滿歷史感的姿態。
所以圓柏盆栽常常在各類盆栽比賽中能取得很好的名次,說是比賽的常勝軍絕對不為過。
圓柏不僅老幹枯榮,壽高千古,且南北皆生,四海為家。無論以其生長特征和頑強的生命力,還是以其“經霜不墜地,歲寒無異心”的高尚吉祥象征,都早已形成在庭宇、殿堂、祠廟、陵園栽植的傳統。
南宋陸遊《老學庵筆記》,“檜花開時蜜蜂飛集其間,不可勝數。作蜜極香,而帶微苦,謂之檜花蜜”。
在歐陽修筆下,蒼檜成毫州獨特景物,“古郡誰雲毫陋邦,蜂採檜花村落香”。
歐陽修門生蘇東坡知潁州,寫下紀實性的詩:“汝陰有老檜,處處屯蒼山。地連丹砂井,物化青牛君。時有再生枝,還作左紐紋。王孫有古意,書室延清芬。應鄰四孺子,不墜凡木群。體備松柏姿,氣含芝術熏。初扶鶴立骨,未出龍纏筋。”
常綠、樹姿優美,壽命長,寺廟、公園常種為綠化觀賞樹。
種子可提煉潤滑油;枝葉有袪風寒、活血消腫等功效。葉可治乾癬、皮膚病;葉具制菌及殺菌作用;在韓國稱白檀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