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水蕹菜,水蕹菜是我~
我的俗名你們一定都知道,就是閩南語的「水應菜」,或是國語的「空心菜」!
通常可以在宜蘭礁溪鄉、南投名間鄉,或是台中大里區看見我們,知道為什麼是這些地方嗎?
趕快往下看看我們的小檔案吧~
大葉種的水蕹菜葉片寬大成長卵圓形或心型與常見的竹葉種蕹菜不同喔~另外,莖粗大、空心也是水蕹菜的特徵之一~
水蕹菜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所以產季落在每年的四到九月之間。
因為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加上對水質有一定要求,所以台灣種植水蕹菜的地區不多。礁溪利用溫泉,南投則是使用冷泉種植~
中元普渡有時會看見「空心菜水」成為供品,並且祭拜完後會將菜湯向外潑灑,到底是為什麼呢?是某種淨化儀式嗎?
原來是表示普渡已經結束,請好兄弟吃飽好走啦~此外,「空心菜水」可不是煮熟的空心菜湯!!!是將生的或半熟的空心菜放入水盆之中,代表人鬼關係「半生不熟」,也就是請好兄弟飽足後別留戀於此的意思喔~
除了是飯桌上的美味食材,水蕹菜同時也可以維護與淨化水質,因此可以在人工溼地看見水蕹菜家族的身影;但也因為這樣,水蕹菜身上可能會吸附水域中的重金屬,因此千萬不要隨意摘取食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