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學 【教師】沈淑敏 【甜/涼/硬/暖度】2.4 / 1.4 / 3.6 / 4 .4【綜合評分】3.6
【修課學期】107-2
【甜/涼/硬/暖度】2 / 2 / 4 / 4
【綜合評分】4
【報告】
上台報告世界地形奇景,一組只有5分鐘,由同學一起評分
上台報告的小組要介紹的地形奇景一次研討會心得,一次考察報告(十四頁以內)
書面,上台報告都有
【作業】
1. 獅頭山考察前要先話地圖標圖例以利考察,雖然到最後幾乎沒什麼用,大組內的兩個人一組。2.地形奇景的PPT,組內的人都要題,但最後選出一個來介紹,組內作業。3.參加研討會然後寫心得,個人作業。4.烏來-林口考察報告,裡面有些題目跟期末考一樣,個人作業,有格式規定記得看一下。作業頗多。
2. 三份小組作業,一次研討會心得,
3. 有,地形問題,地形奇景,考察報告,研討會心得一大堆
【考試】
名詞解釋,給圖片解釋原因等申論題
期中期末都有,上課要認真聽,幾百頁的ppt讀不完的
有,期中跟期末 基本上都是名詞解釋跟申論題 期中考沒有給配分,期末考一題25分,每次考試都會叫你自己問一個地形問題
【考察】有
【其他】
考察記得帶帽子(防曬),毛巾(擦汗),還有足夠的水,前一天記得睡飽
上課很跳,需要時間適應
老師作業常常沒有講清楚,各種說法滿天飛(雖然有建議她,但不知道會不會改善)
【修課學期】109-2
【教師】沈淑敏
【甜/涼/硬/暖度】3 / 2 / 4 / 4
【綜合評分】4
【報告】口頭報告:考察海報講解,書面報告:期末以考察見聞撰寫專題報告
【作業】有好幾次作業,地景素描、準備考察圖資、研討會報告表等等,基本上都需要花一些心力和時間才能完成
【考試】期中期末都有,有讀書的話應該能寫出一半以上,不算太難也不算簡單
【考察】有,一次是碧潭地區半天考察,另一次是全天的北海岸考察(野柳或番仔澳)
【修課學期】:110-2,由林佑威同學提供
【教師】沈淑敏
【甜/涼/硬/暖度】2 / 1 / 2 / 5
【綜合評分】4
【報告】淑敏今年並沒有安排報告的環節給114級。
【作業】多次小組+個人的作業,學期末也會要求修課同學去聽學術研討會,做摘要與心得報告。
【考試】期中考與期末考,原則上都是筆試,但頗需要心力作答,題目很活。但114級期末考因應疫情改為口試測驗,認真準備就不用怕不會過關
【考察】原則上會是半天的碧潭考察(這是固定的)以及全日的實察(每次不固定),但全日實察因應疫情取消,改為期末個人前往屈尺與龜山地區考察
【其他】地理系的必修課果真是不簡單的硬,遇到淑敏就乖乖的接招吧!首先真心建議不想在自然地理課程上耗費太多心力的同學,你去選宗儀的課吧…在淑敏的班如果你對於學習「地形學」這件事沒有熱忱,那你肯定會度過一個很「痛苦」的學期。 喔對了,淑敏每次開地形學都會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考察地點也會一直改變。對於考察地點這件事沒有所謂的唯一固定去的地點(例如立三的關渡)。修課心得加減看即可,切勿太過相信。 淑敏的課很跳tone,嘿嘿,他的簡報是助教用的,然後他就上課上一上會覺得順序不太對,然後就會一直改變上課順序。如果你是用平板記筆記的你大概會切換講義切換到眼花XD所以我是很建議你去把他的上課講義列印下來做筆記吧。做筆記也是這堂課很重要的準備考試的複習資產,這堂課的考試肯定不容易,至於考試要考什麼,請去請教你的直屬學長姐吧!但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會跟你說不記得了,因為考完也只想要趕快忘記剛才到底考了什麼:P 淑敏給分不大方喔,想要顧GPA的同學,還是建議你去宗儀的班吧….考察很精實,然後作業很多很煩,最讓人「不耐煩」的是老師跟助教溝通上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我想助教應該不是姓鄭的了呵呵) 反正總是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以及氣嘟嘟的感覺。但淑敏是真的希望學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想挑戰自我的同學就選這堂課也無所謂(地理一甲的同學,這堂課是你們的必帶課,只好接招了:P 不然就想辦法去一乙的課吧) 這堂課跟氣候學一樣,也強烈建議每週安排時間複習上課內容。考前才讀你會讀到很崩潰,範圍很大,然後……….地形學算是過的滿崩潰的一學期哈哈哈。(言盡於此QQ)
【修課學期】:110-2
【教師】沈淑敏
【甜/涼/硬/暖度】2 / 1 / 4 / 4
【綜合評分】3
【報告】期末書面報告,為屈尺龜山地區的自行地形考察觀察報告,如果在自行考察過程中有認真觀察,寫報告時就不會覺得太難
【作業】文獻資料摘要統整,難度不會太高,但有些花時間。
【考試】期中考為實體筆試,有選擇題與簡答題,難度中等偏上。期末考因遠距教學,為線上口試,需事先準備口試內容,難度上等
【考察】新店碧潭地區的地質地形觀察、期末報告有含自行課堂外考察
【修課學期】:110-2
【教師】沈淑敏
【甜/涼/硬/暖度】3 / 1 / 4 / 5
【綜合評分】3
【報告】書面報告很多,且每一個都很費時,大多是小組報告,偶爾有個人報告。(這學期總共七個)
【作業】無
【考試】期中筆試,期末因疫情改成線上口試。
【考察】半天碧潭考察。(原本還有全日考察,但因為疫情取消改成考察書面報告)
【其他】各位加油....
地形學 【教師】林宗儀 【甜/涼/硬/暖度】3 / 2.6 / 3.2 / 3.4 【綜合評分】3.4
【修課學期】111-2
【教師】林宗儀
【甜/涼/硬/暖度】3 / 3 / 4 / 3
【綜合評分】3
【報告】無
【作業】
期中家鄉地形:結合GIS分析家鄉地形樣貌與災害潛勢
野外考察:會先讓大家在考察前分組編輯考察手冊,老師說考察會抽組別上台講解(但我們最後沒有),期末前再把考察所見所聞寫成報告
課程回饋:針對本學期上課活動方式做收穫回饋
都還好,但要花時間進行!!請提早動工
【考試】期中期末,名詞解釋、申論,還有畫圖(如沙丘或河道樣貌)。有點難,而且範圍很大,請花時間讀,不然會去地形學診療室
【考察】有,宜蘭東北角考察,去各大海岸看地形
【課程參與影響】前期會點名,老師記人記很清楚
【其他】若想充實學習可以到隔壁,兩位老師各有優缺,自行評估
【修課學期】111-2,由林威廷同學提供
【教師】林宗儀
【甜/涼/硬/暖度】4 / 2 / 3 / 5
【綜合評分】5
【報告】無
【作業】
共有3次作業,總共佔學期成績25%,難度中等
1.期中作業-家鄉地形探索:利用GIS程式或網頁版、網路資料與文獻,或者實際的相片去描述你家鄉的地形、災害潛勢,並扮演一個防災技師替你的家鄉做防災規劃
2.考察作業:依照老師在考察所述、網路資料敘述該地形的成因、面臨的危機、未來可能有的規劃、延伸等
3.期末課程回饋:算是一份挺自由的作業,可以提供老師課程、實習、演講邀請、作業、考察上的建議與心得
【考試】
有期中考與期末考,各佔學期成績35%,難度中等,滿分皆為120分。
名詞解釋部分請詳述兩者之間的共同與差異,可以搭配圖片說明。
期中考:9題(也就是18個)名詞解釋+3題概念解釋、生活連結
期末考:4題(也就是8個)名詞解釋+8題概念解釋、地形成因、地形描述
【考察】有,區域是宜蘭跟東北角,包括內埤海灘、頂寮生態公園、頭城濱海森林公園、萊萊海蝕平台、龍門海灘。整個考察的過程可以了解礫灘、沙灘、消失的沙灘以及岩岸的地形成因、困境與政府的應對措施,我個人是建議直接跟在老師旁邊聽他講解,然後把內容記到手機的記事本裡,不然那個無線裝置有時候會沒聲音。此外中間我們有去頭城吃午餐,這點還不錯,畢竟我覺得把肚子填飽才有餘力去吸收考察的知識...
【課程參與影響】
上課參與佔5%學期總成績,可以跟老師多問問題、互動。宗宗會認人而且會點名(直接看教室有誰),所以盡量出席,而且上課把口頭筆記記起來對考試很有幫助,也可以節省複習的時間。
【其他】
準備宗宗考試的秘訣就是:
1.考前整理筆記,例如將你覺得可能會拿來對比的名詞或是地形特色都先理解、寫下來一遍,藉此提升對地形作用的熟悉度。
2.上課記口頭筆記,很有幫助,然後下課有不懂的地方直接問老師
3.搭配原文書,將名詞的定義與地形的作用重新瀏覽一遍
4.無論期中考考的如何,都推薦去宗宗的地形診療室,老師會很有耐心地跟你說答題秘訣、如何讀地形學
5.有平板的直接在PPT上記筆記,沒平板的把講義印下來記筆記
作業的部分,聽說遲交沒有關係,但我都盡量還是在截止日前一個或幾個禮拜完成,尤其是考察作業,這個建議考察結束幾天內就做完,因為印象最深刻,不然等到期末可能都忘記或看不懂考察筆記在寫什麼了...
【修課學期】111-2
【教師】林宗儀
【甜/涼/硬/暖度】3 / 2 / 3 / 4
【綜合評分】4
【報告】一份考察報告,撰寫考察當天的所見所聞,小遲交老師不會太在意但還是要記得繳交。
【作業】一份文書作業一份考察小手冊,一份是針對家鄉的地形、地質做一份防災都市規劃,另一份作業則是針對地形學的課程回饋,考察小手冊是在考察前進行分組(自行)並針對本次去的考察地點做簡單的介紹撰寫,兩份文書作業小遲交老師不會太在意但還是要記得繳交。
【考試】有期中、期末考,名詞解釋、申論,難度適中,考試範圍都是老師上課有講解的內容,但考試的內容有一點偏,有時候老師花比較多時間或是本章重點沒出現在考試上,反而快速帶過的圖片被考出來(你可能只記得老師講的冷笑話部分),大家要努力搞懂每頁講義的內容。
【考察】有,本次預定要去六個地點(南方澳內埤、頂寮生態園區、頭城海水浴場、萊萊海蝕平台、福隆海水浴場、金沙灣),但金沙灣因為時間而來不及,之後可能會做調整,這是一定要參加的,老師會沿途講許多內容,不用怕沒內容。
【課程參與影響】老師偶而會點名,沒點到或是特殊原因會被他記住。
【其他】
1.老師的上課方式跟地質學相差無幾,聲音真的很催眠,有上過一學期應該會多一點抗性(?。
2.這次比起上學期多了實習課,內容不難且有趣,比起上課會輕鬆很多。
3.老師的內容基本上會教不完(偏慢加上16周),因此老師後面會瘋狂加速,要有心理準備他一次飆兩章甚至三章。
4.有任何問題下課都可以詢問老師,只要沒有事情老師都會耐心回答。
5.地形學內容沒有地質學難(個人主觀),但宗儀的地形學考試內容比地質學更讓人抓不著頭緒,如果想考高分請好好研讀那全英文的講義,我自己是聽音檔來確認自己沒漏聽上課內容。
6.請一定要祈求考察是好天氣,否則當天真的會很痛苦,這次導覽對講機的狀況不是特別好(會炸的耳朵很不舒服)。
【修課學期】111-2
【教師】林宗儀
【甜/涼/硬/暖度】2 / 4 / 2 / 1
【綜合評分】1
【報告】無
【作業】2個,一個為介紹家鄉地形,一個為考察報告
【考試】有期中期末
【考察】是,東北角考察
【課程參與影響】不會
【其他】無
【修課學期】107-2
【甜/涼/硬/暖度】3 / 2 / 4 / 4
【綜合評分】4
【報告】書面報告的題目蠻貼近生活,基本上就算沒有地形學的底子,還是能夠做得出來。
【作業】無
【考試】英語試卷,難易度不高(至少相對於另一班),不過沒讀就會寫不出來。
【考察】有
【其他】畢竟是必修,自然科學底子較弱的同學,就選這一門,然後努力嗑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