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課學期】:113-1
【課程老師】林聖欽老師
【甜/涼/硬/暖度】5 / 4 / 2 / 4
【綜合評分】5
【報告】
以下的作業佔學期成績的16%。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方式
(一)要到隔壁班且是外縣市同學的家住至少一晚,寫一篇遊記然後發FB,報告內至少要有4張照片以及1500字內容,並且提到一些地理相關概念,輕鬆可以達到字數,甚至會不小心寫到3000字以上。提前繳交可獲得早鳥票補貼總成績優惠
(二)田野訪查與書寫:臺灣人地誌,3-4 個人一組,每組至少 1 位男生,主題選定不限,只要是一個可同時闡述臺灣在地人地互動的議題,如農作生產、城鄉遷移、文化復振、社區營造、環境災害等皆可。文字在 1200-1500 字,照片至少 4-6 張,也要在 FB 貼文。(其實跟台灣地裡的報告很像)
(三)只有外系同學才可以選擇的報告是介紹一個地景,並且繳交500字心得以及三張照片,其中至少要有一張照片有你的臉
【作業】
有數次加學期總分的作業,難度不高,而且老師會在上課時以及在moodle上說明如何完成作業。
1.臺北市地方感調查
2.世界體系示意圖
3. 2013-2023臺灣各鄉鎮市區平均人口成長率計算
4.錄音各種謝謝的說法
【考試】
有三次考試,每次考試各佔學期總成績的28%。第一大題會有6題名詞翻譯跟解釋,寫了就對,有讀有分。
第二大題有6題左右的申論題,寫越多越好,分數很好拿!!!
【考察】桃園八德,會去看埤塘、馬祖會館、桃園大圳。聖欽走得飛快,前幾屆的考試內容會跟考察相關,這次因為考察的時間在第二次考試之後,所以這次的考察就是當增廣見聞!
【課程參與影響】不會,但老師會記人跟你住哪,人很好的啦
【備註】聖欽老師真的很牛,我感覺他什麼地方都知道,甚至從我國小到高中的老師都認識,一定要修!!!上課很輕鬆,大家都在聊天,因為老師也會跟我們聊天,給分甜到爆,老師人很和藹,有夠讚🥳🥳
【教師】林聖欽【甜/涼/硬/暖度】5 / 3 / 4 / 5【綜合評分】5
【修課學期】:112-1
【課程老師】林聖欽老師
【甜/涼/硬/暖度】5 / 3 / 4 / 5
【綜合評分】5
【報告】無
【作業】兩次難度不高的計算作業,一次是計算經緯度以及地圖學的基本內容,一次是有關地圖投影座標的計算。一次投影作業,需要用到ArcGIS,難度不高。
【考試】
1. 考試有三次,分數都是110分,滿了以100分計算。
2. 第一大題是6題名詞解釋,一題五分,多是簡報中的名詞,偶爾會出課本才有的名詞。
3. 第二大題是手寫題,老師會丟問題或短文,要你依照他們用課本慨念作答,其實就是進階版的名詞解釋啦,只是多了要你會運用。
4. 個人認為聖欽的考試不簡單,真的要花不少時間讀喔,尤其是各個名詞。
【考察】桃園八德。埤塘、馬祖會館、龍山寺。聖欽會帶你快快走,走太慢會跟不上喔,考察會給你學習單做紀錄,學習單不收回,但考察內容大機率會出現在一段或二段(看何時考察),所以考察記得去!
【課程參與影響】用課後加分作業點名~ 老師會記住同學的家鄉,然後課堂上如果提及到你的家鄉,會請你跟大家分享,非常有趣喔,像宜蘭的朋友在課堂被多次提及呢,但不要怕,老師超級和藹的啦,雖然是晚課,但很值得修喔,上課很輕鬆~
【教師】林聖欽【甜/涼/硬/暖度】4.1 / 3.2 / 2.3 / 4.5【綜合評分】4.9
【修課學期】111-1
【甜/涼/硬/暖度】4 / 3 / 1 / 5
【綜合評分】5
【報告】
要到別班且是外縣市同學(外縣市定義:非自己縣市與鄰近縣市,如:住桃園的乙班同學不可以選住在桃園、北北基和新竹縣市的甲班&乙班同學家;其中北北基、新竹縣市、嘉義縣市算是同一縣市,相隔中央山脈的不在此限,所以住桃園的乙班同學可以選擇住家在宜蘭的甲班同學家)的家住至少一晚,並且繳交一份考察書面心得,報告內至少要有三張照片以及2000字內容,並且至少提到一個地理相關概念,概念不限人文地理。這份作業佔學期成績的16%。外系同學的報告是介紹一個鄉鎮市區級行政區,並且繳交500字心得以及三張照片,其中至少要有一張照片有你的臉
【作業】
有數次加學期總分的作業,難度不高,而且老師會在上課時以及在moodle上說明如何完成作業。
【考試】
有三次考試,每次考試各佔學期總成績的28%。第一大題會有6題名詞翻譯跟解釋,每題寫20~30字即可。
第二大題有數題申論題,至少要寫100字以上,但也有可能會出現根加分作業有關的題目。
可能會有跟學期成績有關的加分題。
【考察】
原本有考察,但考察當週老師不幸確診,在後來取消。但在期末考前一周有舉辦小型的闖關式自主考察。
【課程參與影響】
老師不點名。
【備註】
聖欽老師算是臺灣地理研究的大師,在上課的時候會提到很多臺灣的鄉土民俗故事,比方說宮廟、建築、原住民文化等。在課程當中老師也擅長舉例來讓學生更好理解概念。
對了,老師的簡報內容很明顯是使用網路上的翻譯系統翻過來的,所以如果想說要翹課或者是說在上課時不做口頭筆記,然後在考前看簡報的話,我覺得會讀的霧煞煞,所以雖然聖欽的地通一涼歸涼,但上課還是要認真聽。
然後我覺得聖欽是一位很有個人魅力的老師,使我在上課時常常盯著老師不太會分心,老師上課時常常講笑話以及分享自己以前的故事,使得課堂氣氛更加輕鬆。
最後,聖欽真的是人體GPS,第一週上課老師會點名問你住在台灣哪裡,知道你住哪裡之後就會娓娓道來你家附近有甚麼景點、小吃之類的話題,真的非常厲害!
【修課學期】111-1,由林威廷同學提供。
【甜/涼/硬/暖度】5 / 4 / 1 / 5
【綜合評分】5
【報告】
有期末報告,佔學期總成績16%,主題是「來去隔壁班同學家住一晚」(不是師大地理大一生的話有其他種作業,是景觀分析),使用word製作並上傳至Moodle,將你去隔壁班同學家住一晚及其附近的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並適當地運用地理概念融入進去(你可能覺得會有一點棘手,但是如果你都有認真上課、準備考試的話,那麼就不怕你在寫報告的時候不知道怎麼運用地理概念了!可以在去住同學家的時候邊看邊想概念)。最後須擷取300字心得至FB發文(要給老師看的到),也可以請朋友在貼文下方問問題,回答1個言之有物的回答加該報告成績1分,最多10分。
【作業】
1.課堂上完成:老師會給一張台北市的行政區圖,請你依照你對每個行政區的印象,寫上該行政區的地標,別忘了要順便寫上你的名字+家鄉,好讓老師記得你!
2.回家作業:「手寫」出核能發電的五個優點與五個缺點,並拍照傳至Moodle上
3.回家作業:錄音五種謝謝的說法(泰雅語、排灣語、廣東話、緬語、馬來語)
4.課堂上完成:南科成長級練習,探討南科附近人口的成長變化
5.課堂上完成:玩Kahoot,我們是玩Chp9的內容
每次作業+0.5分學期成績,我最後加了2.5分,所以要記得去上課跟交作業!
【考試】
分三次考試,一次佔28%學期總成績
第一部分為6題名詞解釋(PPT上+教科書自習),一題5分,第二部分為申論題,如給予一段文字敘述,詢問哪一個概念最符合這個現象並列出證據,也時常會出融入你家鄉、學校、台北市有關的考題(例如請以Place定義來舉出師大有哪裡算是Place?)
第一次考試滿分為105分,第二次考試滿分為108分(加分題是泰雅語、排灣語、馬來語謝謝的拼音),第三次考試滿分為105分(加分題較為特殊,第一題是有轉系想法的同學才能填寫,寫下為什麼想轉系+你為轉系做了什麼努力,能說服老師的話就會讓你加學期分數,前提是你的學期成績本來就要過60,第二題是給外校生填寫,題目有點忘記了不過基本上就是問你這堂課與你本校有什麼關聯。)
【考察】
一次考察,為Google表單自導式考察,地點在師大+和平東路+錦安公園,了解師大以及附近的歷史變遷、1920年代後的商業、居住活動。但其實原本要去桃園八德考察,不過由於老師確診感冒迫使考察行程取消。
【課程參與影響】
老師不點名,不過還是希望可以每堂都去上課啦,畢竟有些作業是課堂上完成的,不去就沒機會加分囉
【備註】
聖欽老師人超好,推推推,報告有趣上課也不無聊,可以說是我每個星期最期待的一門課啦!
然後教科書記得買,因為名詞解釋跟概念老師上課不一定會全部完整講過,會請你回去自習。
我們使用教科書是:
Knox, P. L. & Marston, S. A., (2016), Human Geography: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7th ed., Glenview: Pearson Education(東華代理1400元)
【修課學期】111-1
【甜/涼/硬/暖度】4 / 3 / 2 / 5
【綜合評分】5
【報告】(未說明)
【作業】
期末作業,去隔壁班同學家住一晚,寫下你自主考察的觀察與地理概念結合,然後要到fb po文,老師會嚴格評分,還有很多加分作業。
【考試】
三次考試,名詞解釋加申論題,要乖乖讀ppt跟課本,loading有點小多所以不要考前才讀。
【考察】
原本有一日考察,但聖欽確診所以取消了,後來改成校園周遭分組考察,好玩!但會列入考試內容喔。
【課程參與影響】
聖欽課堂中有很多活動,會加期末總分。不會點名,但會以同學家附近為案例。老師記人記得很清楚。
【備註】
老師超讚,堪稱人體GPS,所以請乖乖上課,你會有很多收穫,老師是負責培訓師培生的。
【修課學期】111-1,由鄭兆佑同學提供。
【甜/涼/硬/暖度】5 / 3 / 3 / 3
【綜合評分】5
【報告】
這門課沒有要上台的報告。
【作業】
有一份作業(好玩!)系上同學要做的作業題目是「來去同學家住一晚」,老師要求我們到同學家至少住一個晚上(限定隔壁班且彼此的居住縣市不能相鄰),並將住家周遭的所見所聞撰寫成一份2000字以上的心得報告,要揉合一些學過的地理概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皆可),並將貼文發至FB上想辦法讓老師看見,如果有「有意義」的留言還可以額外加分,總而言之算是一份逼你自主選定地點自行考察的一份作業,但基本上大家都是去觀光之餘再想辦法用一丟丟地理眼去想到時候報告要怎麼寫啦,總而言之有老師讓你可以名正言順地去玩不好嗎,2000字報告對大學生來說小case吧。
【考試】
考試共有三次,難度因人而異,我自己認為沒有把握的很好,但老師給分蠻甜的(不然就是用調的)。內容基本上分為名詞解釋跟申論手寫,名詞解釋有背有分,申論的話就真的要通盤理解了,上課認真聽老師所舉的例子對於寫考卷會有很大幫助,但能不能掌握到對的方向個人覺得因人而異,我自己對人文地理的理解似乎就沒有想像中的好,第二次考試寫得洋洋灑灑但是拿到的分數不高。另外,有考察的話考察也會出在考試的範圍裡,但我們這次剛好沒有所以也沒得分享。總而言之好好讀好好考,基本都會過,要衝高分要下點功夫(可能還要天分)。
【考察】
原本要到桃園八德考察,但剛好遇到老師確診所以沒去成QQ
【課程參與影響】
老師不怎麼點名,偶爾想跟你閒話家常問你家住哪然後說說你家附近是不是有什麼店之類的(人體GPS是真的),不去可以啦,但那是少數不會想睡覺的課,通常大家都會去啦。啊,但是好像偶爾會有小活動,算加分成績的,所以還是去一下好了。
【備註】
這堂是必修中少數又甜又有料的課,雖然事情偏多但是值得來修,地學通論(一)中唯一的考察就是林聖欽的,所以想要考察的選林聖欽的(考察是地理系的精隨!)
【修課學期】111-1
【甜/涼/硬/暖度】4 / 3 / 2 / 4
【綜合評分】5
【報告】
今年的報告主題是「去隔壁班同學家住一晚」,去同學家然後寫成一份報告紀錄當地所見所聞並結合地理概念,之後需要將報告做摘要並發文。
【作業】
通常都是加分小作業,很快都可以完成。
【考試】
考試分三次,考試範圍都是上課內容,難度適中,前10題是名詞解釋,後面是申論題。
【考察】
有,去八德,但由於老師當時確診所以取消了。
【課程參與影響】
老師偶爾會點名
【修課學期】:108-1
【甜/涼/硬/暖度】3.7 / 2.7 / 3.3 / 3.7
【綜合評分】4.3
【報告】
1. 人地誌:自己選擇一地考察,並以人為主角撰寫奇人地關係,且須運用到課程中介紹到的觀念,2000字以內,需上傳到臉書的網誌,且親友的有意義留言與該組的回覆列入評分標準
2. 期末要交一個人地誌的報告,要分組自己去考察,發到facebook上
【作業】
1. 有,不多,加分用,有完成則加學期總成績一分,要把握,且deadline抓很準,不予補交(但沒交沒差啦)
2. 有,老師會視情況給作業
【考試】
1. 四次小考/難度不高,但要有唸ppt、課本(PPT有標的頁數),五題名詞解釋,約六七個案例題組分析,老師上課都會說哪些是考試重點,有認真上課不難~
2. 考4次小考,有點難,第一頁考5題名詞解釋,後面考申論題
【考察】
1. 有可能會去班上同學的家附近考察,像我們就去苗栗鯉魚潭,考察強度適中,很有收穫~
2. 竹苗考察,去口公館、鯉魚潭、九讚頭等地
【修課學期】:109-1
【甜/涼/硬/暖度】2 / 2 / 3 / 5
【綜合評分】5
【報告】期末分組寫台灣人地誌(選台灣一地區去考察)。或是在班上組20人以上可以辦班遊,以班遊遊記代替人地誌(如果班遊辦成了你也可以選擇不跟,自行組隊寫人地誌)。不管選哪一個都要寫1500字,並且要到臉書上發公開貼文,針對網友的留言提供言之有物的回饋可以加分(所以要多邀請同學來留言為自己創造提供回饋的機會啊)。當然,請在文章中多提一些上課講過的概念,這才是主要的評分標準喔。
【作業】有時候會有小作業,很簡單,輕輕鬆鬆,通常是查一些資料和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考試】4次小考,考名詞解釋和申論題(雖說是申論題但每題只要寫100字以上即可)。雖名為小考,但是每次考試都占總成績20%,比重很重所以請認真準備。
【考察】在11月初會包遊覽車去考察,這次去的是大溪月眉、關西下南片、關西市區、竹南口公館(聖欽的老家!)、橫山九讚頭,都是一些觀光客絕對不會去的地方,讓你體驗最扎實的地理實察喔。遊覽車早上7點就準時出發,老師時間抓很緊的,不會等人,所以一定要準時喔(除非你像我一樣夠有本事自己搭大眾運輸追上去)
【修課學期】:110-1,由林佑威同學提供。
【甜/涼/硬/暖度】4 / 3 / 3 / 5
【綜合評分】5
【報告】基本上老師會讓大家選擇是否要做田野調查,還是寫作業來當作整個學期分數評鑑除了考試以外的依據。若是選擇田野調查報告,必須組隊去一個地方考察並撰寫至多不超過1500字的考察報告丟到FB上讓大家來留言,並且將考察報告連結私訊給老師(老師真的是世界無敵好找的人,messenger給老師甚至凌晨4點傳訊息給老師老師都會回覆),不過真的是會嚴格評分的那種,認真不騙,因此請大家要認真找人來貼文底下留有建設性的評語來加分,田調報告在我們這一屆佔25%成績,頗重,特別需要花時間寫作,但收穫會很多!
【作業】老師的作業大多偏小,只需要少時間就可以完成,有些作業是課堂上完成,完成會加學期總成績!比較需要花時間做的有,我們這一屆是去找各縣市的人口每年狀況並且分析成長率,雖然花時間但加分也會高很多(2分)。
若不想要分組去田野調查,可以選擇找一個圖片(要自己拍照不可以去網路上找)利用本學期所學的地理知識去分析,學期末交。選擇這個作業的話佔學期成績10%,也就是說另外三次小考佔90%,這樣就要認真準備一下每一次的考試囉
【考試】我們這一屆是3次考試,還沒改16+2前是考4次,根據你選擇的學期作業會有75%~90%的佔比。考試必考5-8題的名詞解釋以及若干題不等的申論題,不難,我三次小考分別是99/100/96,可見真的不難拿分,上課認真注意老師說什麼東西要考,那真的會考出來,我建議各位學弟妹勤做筆記,老師舉的範例記下來可以應用在考試上!老師可能會從考古題出,記得考試前可以問問看直屬有沒有留著。
【考察】有
【考察內容】每年去的地方都會有一點微調,但真的是觀光客不會去得地方。記得要準時在師大校門前集合上車,老師注重準時,讀地理系遇到考察要認真不要散漫,考察的內容會作為小考題目出,仔細觀察考察環境很重要,做筆記(建議使用手機即可,帶考察版其實滿累贅的),前一天不要太晚睡,不然會很想死掉!
【備註】老師上課會講很多東西,老師根本就是台灣GPS,有夠厲害,你住在哪條街上老師都能講出你家附近有什麼,有夠鬼!偶爾有kahoot玩,玩完還有加分,真的是給分大方!聖欽老師有說如果地通一要全英文授課,他就會去教台灣地理!如果聖欽有教台灣地理,那個也超推,尤其是要當老師的一定要去修,真的超級推,真心不騙!記得要安排進度複習內容,其實老師的ppt也看得出來是google翻譯翻出來的結果拉,上了大學讀原文書的方式要自己找出一個出路,自然可以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老師上課進度通常會教不完,要有自己讀的心理準備,但這不影響推薦這門課的程度!
【修課學期】:110-1,由李計廣同學提供。
【甜/涼/硬/暖度】5 / 5 / 2 / 5
【綜合評分】5
【報告】無
【作業】偶有課堂中交付的小作業,大都簡單容易,例如搜尋某縣市10年來的人口數並計算其成長率
【考試】三次考試,約30%名詞解釋+約70%申論,名詞解釋的部分很好拿分,考前務必把老師的PPT中有反紅的名詞的釋義背下來
【考察】有
【考察內容】
1.新北市三峽:老街歷史與文化地景
2.桃園市八德:桃園臺地地質環境與埤塘儲水灌溉功能
3.新竹縣橫山九讚頭:客家信仰與當地水圳探跡
4.苗栗縣竹南口公館:閩南聚落與五營信仰
【備註】林聖欽老師負責地理學系的師資培訓,幾乎認識全台各地高中的地理老師,且宛如行走的臺灣地圖,隨便給他一個地名,他都能鉅細靡遺地道出當地的種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