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教師】周學政 【甜/涼/硬/暖度】4.3 / 4.3 / 1.7 / 1 .7【綜合評分】3
【修課學期】111-2,由林威廷同學提供
【教師】周學政
【甜/涼/硬/暖度】5 / 5 / 1 / 2
【綜合評分】4
【報告】
有期中與期末報告,後者占學期成績60%,所以我期末報告做了100多頁。期中報告是介紹3個地形區的特徵,基本上資料可以從國高中教科書還有維基百科找;期末報告可以1-2人一組,是選定一個國家,結合地通一、地通二以及你的先備知識來介紹對這個國家的印象、自然地理跟人文地理。老師非常注重製作報告時的「自主思考過程」,而非單單只是知識的敘述。此外老師會要求每個資料來源都必須直接放在該內容的旁邊,不能到簡報的最後一頁再一次放完。
【作業】
本學期有4次作業,皆為課堂作業,難度都不高,盡量在課堂內完成不然會影響到分數:
1.氣候區資料:利用ArcGIS Online的柯本氣候分帶圖層隨便找一個都市的氣候分帶,上傳kmz檔即可。
2.人口與聚落:依照你期末報告選擇的國家,找兩個城市做對比,介紹他們的人口密度、衛星影像等等
3.產業景觀:依照你期末報告選擇的國家,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產業做敘述(例如工廠圖片、產業分布圖等等)
4.實地考察初步規劃:依照你期末報告選擇的國家,標記幾個點位當作考察的地點,並說明為什麼要規劃這些地方
【考試】沒有考試,非常舒服
【考察】沒有考察,你頂多只能在Google Maps跟ArcGIS Online上來回不停地探索你的國家
【課程參與影響】
老師都是用有沒有點進Moodle系統的世界地理課程作為點名。其餘如同作業部分所述,每次作業的預設繳交時間都會在那堂課結束之後的1小時或30分鐘內,遲交會影響一點分數。
【其他】
學政跟aka教世界地理的方式極為不同,學政老師會把蒐集資料的網站、方式完完整整準備好並在上課的時候講解,加上一些ArcGIS的用法與操作而已,挑戰性沒這麼高。但對於大一下還有氣候學、地形學兩大三學分必修的同學來講,或許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個人認為氣候跟地形比世界地理還重要)。當然如果你想要更充實地學世界地理,那可以去選aka的課。
期末報告佔分很重,建議可以做多頁一點,加入自己假設或發現的區域問題來探討,適時利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分數就會不錯看!
【修課學期】:109-2
【教師】周學政
【甜/涼/硬/暖度】3 / 4 / 2 / 1
【綜合評分】2
【報告】期末小組報告:4-5人一組,選擇一個國家進行介紹,另外要設計2-3週的實察規劃。
【作業】有5次隨堂作業和5次課後作業,分別是地形、氣候與生態、人口密度、都市成長、一級產業與能源5個主題,使用ArcGIS完成。隨堂作業就是老師上課的時候會教你看一堆網站去查統計數據,還有ArcGIS的圖層,做初步的成果出來,繳交區在13:30就會關閉(根據老師說法那是點名用的,你做多少就交多少)。課後作業就是把隨堂作業的內容再做得更完整,要是忘記交不用緊張,老師在期末會開放補繳。老師的作業要求真的很令人霧煞煞,除非你住在老師的心裡,不然保證你絕對看不懂作業要求。每次寫作業都會想抓狂,老師你到底想要我們做什麼?真是一門令人感到無力的課。如果你真的想學世界地理的話,我還是推薦AKA,雖然硬但還是比較有收穫,在這裡你只會學會查資料,至於世界地理...
【考試】無
【考察】無
【修課學期】:110-2
【教師】周學政
【甜/涼/硬/暖度】5 / 4 / 2 / 2
【綜合評分】3
【報告】
期中:蒐集及整理國家基本資料
期末:各國狀況整理、解讀與提出地理問題
(共佔60%)
【作業】隨堂作業(40%)依不同的地理主題,如氣候、地形、衛星影像等,結合世界地理內容
【考試】無
【考察】無
【其他】與張老師的課相比,周老師的課是相對輕鬆許多,學到的可能也略少。如果想要建構結實基礎,建議選張老師的課;若是想用另一個角度、非傳統的方式來學世界地理,歡迎修周老師的課
世界地理【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3.4 / 1 .5 / 3.6 / 3.9 【綜合評分】4
【修課學期】111-2,由鄭兆佑同學提供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2 / 1 / 4 / 2
【綜合評分】2
【報告】
總共有三份報告(都是小組報告),兩份是書籍閱讀的摘要、討論與心得,一份是電影觀後的摘要、討論與心得。
老師會開「作業一、二、三」,而這三份報告分別是「作業二」與「作業三」的內容。
「作業二」是「書籍閱讀的摘要、討論與心得」,老師會開一份書單供同學挑選自行閱讀,這份書單的主題通常與國際、全球化相關,內容從歷史到經濟都有。小組必須分工消化書籍內容,產出各章節的摘要、小組閱讀後所產生的問題與討論、還有閱讀後的心得,最後以「書面報告」的形式繳交。此份報告必須在期中週左右繳交。
「作業三」則是「書籍閱讀的摘要、討論與心得」+「電影觀後的摘要、討論與心得」,老師會開一份書單與電影清單供同學挑選自行閱讀觀看,小組就選擇的區域選擇要閱讀的書籍還有觀看的電影。比如小組選擇「東亞」為主題,就要在東亞的書單還有電影清單中各挑一本書還有一部電影做報告,所以這樣是兩份報告。書籍閱讀的報告以「書面報告」的形式繳交,電影心得的報告則以「上台報告」的形式繳交,兩份都必須在上台報告的前一天完成繳交。
簡而言之,一學期共有三份報告,都是小組報告,兩份書籍閱讀心得、一份電影觀後心得。
其中一份書籍閱讀心得要在期中週後一個禮拜繳交,其餘兩份則要在被指定的上台報告日期前繳交。
【作業】
每週都會有作業,作業是以分組的形式進行。作業內容是針對下週課堂要探討的區域,將指定教科書的內容製成摘要,摘要內容有五部分:⾃然、⽂化、政治、經濟、社會。舉例來說,「下下週」上課要討論的主題是東亞。我就必須在「下週」上課前完成東亞的摘要。
一學期約有14份作業,幾乎週週都要繳交作業。
【考試】
考試只有一個期末考。分數占比頗重,建議認真應考。
考試總共四題申論題,出題範圍課內課外占比大約七比三,難度不低,很吃平常上課有沒有認真作筆記還有課後的複習。
這邊引述114級學長的話:
「期末考考的內容,某⽅⾯⽽⾔反映了你課後是否有付出沈沒成本去⾃學,因為世界地理這堂課,其實是⼀堂先備知識如果不夠多,要思辨起來也很困難的⼀堂課(直到⼤⼆讀到現在,因為有累積不少讀書的底⼦,和老師討論起來也比較有辦法回應與思辨)。期末考的申論題其實不限於老師上課講述的內容,所以你在陳述觀點的時候,有沒有其他書本的理論或是架構讓你可以引⽤到考試,寫申論上很容易看得出來。」
簡而言之,期末考除了一題萬年不變考古題之外,其他的題目雖然是從課堂上探討過的主題出題,但是申論題除了考驗論述能力外,還反映平常的知識累積,如果想要拿高分,除非自己除了吸收課內的知識外還會汲取大量的課外知識,否則個人覺得難度頗高。
【考察】無
【課程參與影響】
老師第一堂課會點名,沒到的話就視為沒有選修這門課。老師每週課堂的開始都會抽五個人上台報告當週區域主題的摘要,如果被抽到但發現沒有出席的話會扣分(好像即使請假也一樣)。只要沒有被抽到,個人認為課堂參與度對這門課的成績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期中過後雖然很多人會翹課,看似沒有關係但是老師其實都看在眼裡,至於會不會影響成績?我想應該還好,反正只要你確定你不上課也能考得好就好。
【其他】
對於喜愛地理的人、平常會自己主動汲取相關知識的人來說,與老師討論會有很多的收穫。如果你是習慣被動式學習的人,那很抱歉,這堂課能給你的收穫有限,因為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鼓勵學生主動討論,但倘若你自己沒有足夠深厚的底子與先備知識,即便加入討論也想不出什麼東西,也很容易流於空泛而沒有深度的討論。對臺灣多數學生而言,因為習慣被動式吸收的教學法,因此在這堂課很容易有「學不到什麼東西」的感覺,我自己就是這樣。但倘若你已經選了這門課,因為它需要比較高的沉沒成本去學習,所以我建議對於這門課所花費的時間與成績要求的標準可以降低,把時間分配給其他投資報酬率比較高的課。
【修課學期】111-2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3 / 2 / 4 / 3
【綜合評分】3
【報告】
每週會抽籤5人上台報告摘要(該週區域)
各區域電影上台報告
【作業】
各章節摘要
期中指定讀書心得(跟全球化有關)
各組指定區域電影和閱讀心得報告
【考試】期末申論題 4題 每題500字以上 手很酸
【考察】無
【課程參與影響】只有第一節課會點名,但感覺會影響成績,若抽籤沒抽到可能會影響整組成績。
【其他】這門課很硬,每週都有摘要而且還有兩份閱讀心得和電影報告,但會學到很多世界地理的新觀點。老師會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習,很適合喜歡頭腦體操的學生。
【修課學期】111-2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4 / 3 / 4 / 2
【綜合評分】3
【報告】每週都有摘要,並且有一份報告
【作業】每週摘要,不難,但很煩
【考試】四題申論
【考察】無
【課程參與影響】不點名
【其他】無
【修課學期】111-2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3 / 1 / 4 / 5
【綜合評分】4
【報告】
有兩份分組報告,分組會在第二節課完成。
一份為書面閱讀心得報告,老師會給書單,期限訂在期中左右,務必準時。
一份為區域的電影加上閱讀心得報告,除了書面(書)還有口頭(電影)報告,老師一樣會給電影以及書的清單,各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主題報告(不得重複),順序是依老師的課程規劃(當天上哪個區域當天該組報告),當天報告前繳交,務必準時。
報告格式、評分要點老師都有說明,兩份報告佔30%,不要跟分數過不去。
佔30%,大家加油 (ˊ•ω•`)b
【作業】
每周各組都要交一份摘要,做摘要的書籍老師第一節課會說明,各組要在老師上每個區域主題的前一周將書面摘要上傳,內容主要為該區域的自然、人口、文化、政治、經濟,老師會鎖繳交連結,務必準時繳交。在當天老師會現場抽五個人上台報告該區的五個主題8-10分鐘,要講到鈴響才能下台,被抽到一定次數的組別之後會被拿掉,如果組員沒有理由翹課被抽到,其他組員不能替補,分數整組共同承擔,慎選組員。
題外話,如果書籍不變的話請務必找你的直屬要書,因為該書已經沒有賣國際版,我相信沒有人會想為了這堂課花200美金買一本書。
佔30%,大家加油 (ˊ•ω•`)b
【考試】
只有期末考,四題申論題,一題500字,100分鐘書寫,內容皆為上課老師講過的主題,講自己的觀點不用寫老師的想法或看法,一題加分題要大家填寫上課參與狀況。
佔30%,大家加油 (ˊ•ω•`)b
【考察】無
【課程參與影響】
前兩節課請務必人要到現場,老師要確認授課人數、分組之類的。
老師不點名,很多人在第一堂抽完人就跑掉了(X,課程規劃有寫到課程參與度佔10%,這次期末考的加分題即是填寫自身上課參與度,老師多少有印象上課人數所以大家就如實填寫吧。
【其他】
1.個人對這堂課又愛又恨。老師上課很有趣我很喜歡,作業很不有趣我做得很痛苦。
2.作業分數佔了60%,請慎選組員也不要去當雷隊友。
3.上課方式大致上是第一節課上台報告摘要,第二節課上半為電影報告,再來就是aka的「我們需要重新去思考」(授課)時間,一開始抓不到aka的上課重點很正常,聽個幾堂就會有心得了(我是這樣啦)。
4.aka會希望台下學生可以一起討論而不只有他單方面輸出,因此上課可以多多跟aka互動,除了讓自己不會找周公下棋(?也可以讓aka對你有印象點,下課也可以去找aka討論,他會很樂意跟你探討。
【修課學期】107-2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4 / 2 / 3 / 5
【綜合評分】5
【報告】
每週會抽五位同學導讀課本內容,報告時間八分鐘。
個人作業:選擇一張世界主題地圖,並且介紹該地圖以及選擇動機。
小組讀書報告:選擇文本,組員要定期討論文本,並且撰寫成書面。
【作業】
個人作業,選一張喜歡的世界地圖並說明原因,頗簡單。團體作業,有閱讀心得跟摘要,不會很難,還有每一章的摘要,要在上那章的前一個禮拜交,摘要有特別規定在2頁之內,字體邊框也有規定,這個就需要花比較多心思準備。
每週上台報告預習單元(現場抽籤),並且需寫簡單摘要。因為每週進行,密度高,但會漸漸熟悉閱讀方法。
小組作業兩份:讀書心得報告、課本各章摘要(每周都要交)、世界地圖評論(個人作業)
【考試】
有,一樣是四題申論題,一題25分,都是上課講過的,但是有點難度
沒有期中考,期末考為四題申論,每題字數600字以上。
期末考,四題申論題,難度適中,但需要較強論述能力以及快速的思考能力。
期末
期末考是申論題,考題從他的上課說到的內容出,只有四題但一題要寫15行600字
【考察】無
【其他】
老師上課會讓你去思考很多問題,會很有收穫!
喜歡老師上課引導學生的方式!
硬,很硬,但是可以看到阿嘉ㄎㄧㄤ掉的樣子,學到很多東西,會帶你思考很多東西,很多都是老師的個人見解,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上課內容滿有深度的,老師會讓大家思考一些看似習以為常的地理現象。
這堂課每週抽籤報告的評分方式不優,只要抽到你們組的某人沒來,組員是不能代替上台報告的,且該次報告就以零分計算(期末結算時報告成績至少掉10分),連坐計分法頗不合理。
【修課學期】109-2,由邱奎翰同學提供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3 / 1 / 5 / 4
【綜合評分】5
【報告】一組一定會報告一個地區的電影,大致10分鐘
【作業】作業量多,每個禮拜都有摘要,還有期中跟小組書面報告
【考試】期末考申論題
【考察】無
【修課學期】:110-2,由林佑威同學提供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3 / 1 / 2 / 5
【綜合評分】5
【報告】基本上有兩次,一次讀一本書+看電影上台報告10分鐘,一次是期中書面閱讀心得報告。114級期末考改為個人區域議題探討書面報告。報告需要花時間與心力製作,很花時間,不要想偷懶w
【作業】每週的區域摘要報告。
【考試】原本有期末考,但取消囉w
【考察】無,這堂課要考察也滿困難的
【其他】因為甲班的世界地理上法不是身為一個想要當地理老師的我想學的東西,因此就挑戰自己選擇了AKA的課堂。還記得AKA有一次問我說,甲班上課的時間也一樣,然後他給分又不甜,分數難看,為何來選擇上乙班的課?我說,因為想認真學習到不一樣視野的世界地理,所以儘管成績這件事我很在意,但願意為了追求知識而來聽課。 這門課跟一甲的課比起來累的不少,每週都要讀課本做摘要,學期中還有2個報告要做,基本上是一門課業loading都很重的課,慎選組員也是修習本堂課的一個得分的重要關鍵,至於選什麼組員…請自己體會一番就知道了。啊嘎的課前1小時是抽同學上台報告摘要,後2小時是他針對不同區域的議題探討,每週會1-2個該區域的議題探討,我覺得很有啟發,這堂課也體現了地理是根基在歷史脈絡上發展的學科,你會聽到很多世界史的觀點結合地理的知識去推論為何某地出現一個地理現象,這堂課上課是同學跟老師思辨激盪意見交流之下而來的,如果喜歡頭腦體操,想法很多,這堂課或許你也會很喜歡。 之前跟AKA約了一次office hour去和老師討論一些世界地理的觀點,收穫很多,非常推薦大家跟老師約office hour去找啊嘎聊天,老師還會很大方請你吃點心跟喝咖啡!之前聖欽老師有跟我說,學習區域地理是「培養你做整體決策的能力」,那世界地理就是暨臺灣地理這堂必修課之後,一個擴展你視野的好機會。這堂課跟高中地理課的知識內涵相差甚遠,先備知識不夠多的話上課其實滿常會進入放空狀態的。但很值得作為日後教學時和學生補充與思考的題材。 在意GPA的人,請你不要選這堂課,因為這只會拉低你的分數。但我相信,就是因為在意GPA,你在意知識的學習與收穫,所以你才會選擇來上AKA的課。
【修課學期】:110-2
【教師】張峻嘉
【甜/涼/硬/暖度】5 / 1 / 3 / 5
【綜合評分】5
【報告】兩份閱讀報告(書面)+電影報告(上台)
【作業】每週摘要
【考試】無期中,原本期末考改成書面報告
【考察】無
【其他】只要能跟上阿嘎思維就能得永生
世界地理【教師】吳秉昇 【甜/涼/硬/暖度】4 / 2 / 3 / 5 【綜合評分】5
【修課學期】107-2
【教師】吳秉昇
【甜/涼/硬/暖度】4 / 2 / 3 / 5
【綜合評分】5
【報告】
小組報告
每組都要報告一個地區,約一個小時
上台報告該小組的區域
有分組報告,介紹負責區域的世界地理。
【作業】
有(簡單)
兩份世界新聞的作業,要看外國新聞網,不難但花時間
指定外媒新聞報導心得,mapping,locate
有,翻閱電子英文新聞,點出發生地區點位以及寫出心得。
【考試】
每周都可能有小考(隨堂考)、期末考
只有期末考,問答題挺好發揮的
有 期末考
小考上一個報告組別出的考試(隨機考的)
【考察】無
【其他】
這堂課算比較涼,但是還是有蠻多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