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C療法:
安慰Comfort、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連結Connection。使個案接受與尊重自己的各個部分,鼓勵人格間的直接溝通、互相安慰合作,結合成一個完整健康的個體。
2.精神分析治療:
使用基本的精神分析技巧克服壓抑(自我防衛機轉)。鼓勵個案回到童年期創傷事件(年齡回溯(age regression))。在安全、有支持的治療情境,鼓勵患者回想引起問題的創傷事件,期望他們能以平常心看待曾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
3.完形治療:
(1)自我覺察:妨礙當事人與環境接觸之干擾稱為「接觸干擾」接觸干擾通常作用於自我調解機制上,使得自我調解歷程無法完成。覺察包括對環境的理解、對自己的覺知、接受這樣的自己、相信自己是有接觸的能力的,由環境的支持轉向增加內在的支持。
(2)內在對話的練習:讓個案人格的優勝者(topdog)、劣敗者(underdog)對話,使當事人充分經驗內在衝突內在對話的練習(Gerald Corey,2005),進一步達到內在的整合。
4.催眠:
Spiegel「分割屏幕法」(split screen)。使個案一邊想像創傷記憶,一邊想像對該創傷的正面反應,感覺創傷的影響不再那麼嚴重,而能發展出較平衡的態度。
5.藥物治療:
解離症對藥物的需求與敏感度可能會有所變化,端視掌控的是哪一個自我,因此最好能保持彈性,觀察何種藥物最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