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治療
個案因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向心理師尋求協助,於是接受了以下治療:
(一)認知治療:
1.改善與未婚夫之間的關係:讓她先釐輕自己的未婚夫是跟那些輪暴她的加害者是不一樣的人,而是位她可以放心依賴的人,讓個案改變對未婚夫的防衛心,加強他們之間的信任感。
2.增強自尊:讓她了解當時發生這種事不是她造成的,問題並不是出在於她身上,而這不幸的事件雖然發生了,但是她仍然可以做她自己,她存在這世上仍有她的價值,所以她更不該因此認為自己是個不值得被愛的人,不該再有罪惡感,更該珍惜自己。
3.弄清楚腦海中的問題,透過陪同個案探索問題,釐清事發的原因並不是她的問題,以減輕她的衝突與罪惡感。而她現在該做的事、該如何看待自己等的問題,這些都是要陪伴個案一起去探討並協助她的。
(二)暴露療法:
1.這個治療需要要求個案與其未婚夫一同前來治療,以改善他們的相處關係,減少個案生理上的不適感。
2.會談焦點為適應不良的事件與行為(排斥性行為),了解會引起個案最輕焦慮的親密行為至會引發最嚴重的親密行為,透過實地經驗,讓個案逐漸排除她的焦慮與恐懼感。
3.當個案已經可以順利的克服會引發最嚴重焦慮的行為後,再請其未婚夫陪同一起回想事件內容及事件造成的影響,請未婚夫支持她與陪伴她走過最難過的時期,不僅對個案的病情有所幫助,對兩人之間的相處和諧也會有所助益。
(三)短期精神動力治療:
1.透過此治療方法,鼓勵個案增進人際功能的正向改變→破除循環性適應不良的模式,以增加個案的社會支持系統,減少脆弱因子影響的程度。
2.討論負向想法(婚前不該有性行為),協助個案與其未婚夫能建立較健康且他們較能接受的結論。
3.培養正向想法,以正向的思考模式面對問題。
4.思考不同想法的後果:根據以下四點,如:檢測自我的行為、評估自己對他人反應的預期、評估他人對自己的行為、對待自己的行為,讓個案的思考模式可以更開放,不要再聚焦於非理性的思考模式,訓練其能以較正向的態度來看待問題。
以下所提之治療方法,個案並沒有接受這些治療方法,但可提供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作為治療參考。
(四)眼動心身重建法:
透過諮商與治療者引導,以正面的想法和愉快的心像畫面植入患者心中,始厭惡反應降低(對性的排斥)。不過目前的研究認為,此治療方法並未一定能達到治療效果。
(五)藥物治療:
可以開一些藥物,讓患者接受治療以減輕其焦慮病況,如:抗憂鬱劑→SSRI、鎮靜劑→苯二氮平類藥物等,是目前研究發現最具有幫助的藥物,但若搭配心理治療對個案的幫助會更佳。
(六)動力取向心理治療(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處理創傷對個人的心理衝突和個人經驗關係,經過心理治療,以協助促成個案對自身內在問題了解,幫助個案外在行為有好的改變。
(七)危機減壓團體(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危機事件發生後,儘速針對受到衝擊的民眾甚或現場救災人員、警消人員等提供專業人員的會談輔導,抒解事件中的心理壓力,以減少事件對於團體士氣的影響、並降低心理創傷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