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影片中重鬱症的診斷只有三項(失眠、失去活力、無價值感),而DSM-Ⅳ-TR中重鬱症的診斷似乎除了符合第一項或第二項(憂鬱心情、失去興趣或喜樂)之外,還需有四項症狀?
Ans:醫生診斷的部分提到了失眠、每日疲憊失去活力、每日無價值感,而在投影片中則有每日憂鬱心情(終日以淚洗面,失落、敵意和不滿無處發洩)、喜樂減少(生活開始委靡不振,缺少目標)。
2、在報告組的PPT中提到,個案在就醫之前心情有時高昂、有時低落,而醫生開給病患百憂解,並要他每天服用,但百憂解如果在心情高昂時服用,似乎會使情緒高昂的狀況更嚴重?
Ans:基本上我們並非判別為物質性引發的情感性疾患,其中個案在就診前的情緒,就有過份起伏,代表看診前就有躁症的傾向,所以不在物質性引起上探討,而對於輕躁的判斷上:
影片---過份參與痛苦後果活動(買房子),意念飛越的說話(作家)
投影片---增加目的取向活動(社交活動)
時間持續4天
3、承上,百憂解應該是無法自行拿到的藥品,如果個案有回診的話,醫生怎麼會繼續讓個案服用百憂解?
Ans:躁症的病識感並不明顯,所以個案並不知道自己本就有輕躁的症狀,開藥的醫師是誤診,並沒有發覺病人有輕躁的情形,僅以看診時的狀況與個案的自述做出診斷並開藥,而百憂解為定時服用的藥物。
4、報告組判斷個案為輕躁,而輕躁跟躁狂的主要差別是症狀的持續時間,但是在影片或是PPT當中並沒有清楚得給症狀持續的時間,請問報告組是以什麼為依據判斷個案為輕躁?
Ans:由於並未嚴重影響到社會或職業功能的顯著損害,也沒有到必須住院的嚴重性;並且沒有精神病性特徵,固診斷為輕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