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期,化學肥料開始施用於作物,植株長得更好外也長得更高。當時的小麥及水稻品種平均株高較高,施用化肥下容易倒伏,造成產量損失。改良出高度沒那麼高,即半矮性品種,為當時的重大課題。
水稻倒伏示意圖(來源:人間福報)
IR8與其親本的合照,Peta為株高高的高產品種,低腳烏尖(DGWG)為臺灣半矮性地方品種。IR8結合兩親本的優良形狀,為半矮性高產品種。
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利用半矮性水稻—TN1的親本低腳烏尖,育成有「奇蹟稻」之稱的IR8,提高全球水稻產量,造就1960年代的第一次綠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