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討論
學習目標
1. 知道辯論:明瞭學習「辯論學」的好處
l 知道「辯論」的優點與缺點
l 知道何謂「辯論」
2. 能打辯論:能夠與人辯論,並試圖贏得勝利
l 能夠與人辯駁是非、談論道理,爭取對方或第三者的認同
i. 能適當地申論
l 能準備一篇論理充足、資料完備的申論稿,並且能夠表達清楚,具感染力
ii. 提出質詢
l 針對他人提出的觀點,能找出論據不足、理由破綻之處,提出質疑
iii. 做出結論
l 針對雙方交鋒的過程,釐清彼此的差異,重新陳述己方觀點
3. 能夠評判辯論:對於雙方辯論,提出判斷
l 能夠綜整雙方爭論觀點,並且判斷出表現高低
辯論學甲班 進度
分組比賽規則
兩個五組循環+單淘汰混合賽制(一班10組)【積分賽】
1. 區分為兩組賽區A、B
2. A組中五隊採循環賽,勝一場得2分,輸一場得1分,棄權0分(10場)
3. B組中五隊採循環賽,勝一場得2分,輸一場得1分,棄權0分(10場)
4. 從A、B組中,選出前二隊,採單淘賽,選出冠、亞、季、殿軍(4場)
5. 一班級中冠亞軍與另一班的冠亞賽,採單淘賽,選出總冠、亞軍(4場)
6. 總冠、亞賽再與外校辯論隊伍競賽賽(2場)
7. 總計30場比賽
評分方式:
辯論規則
說明:兩組對戰,可選擇2-6人制,先協調賽制,若爭執不下,採抽籤決定。
l 1對1:林肯—道格拉斯辯論賽
l 2人國會制
n 正一發言、反一發言、正二發言、反二發言、反一總結、正一總結(各3分鐘)
l 3人奧瑞崗制
n 正一發言、反二質詢、反一發言、正三質詢、正二發言、反三質詢、反二發言、正一質詢、正三發言、反一質詢、反三發言、正一質詢、反方結辯、正方結辯
l 4人舍我盃制(新加坡制)
n 正一發言、反四質詢、反一發言、正四質詢、正二申論、反三質詢、反二申論、正三質詢、反三駁論、正三駁論、自由辯論、反四結辯、正四結辯
l 2/3/4/5/6人簡單辯論制
n 正方發言、反方發言、反方結辯、正方結辯(各3分鐘)
n 正反方可以各提出一次「奇襲」(3分鐘),由提出方任一成員主問,由另一方任一成員主答。
l 美國學生議會辯論(約20位)
n 提案者闡述後,回座。反對者一一陳述理由。提案者可以反駁
辯論題目
說明:兩組對戰題目(任選一題)與立場先採協調,若爭執不下,以抽籤為之。可自行挑選其他題目,惟需兩組同學都同意。
l 「寶可夢GO」帶給台灣社會是利大於弊vs. 弊大於利
l 世界需要超級英雄 vs. 不需要超級英雄
l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中自然與社會應為必考科目 vs.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中自然與社會不應為必考科目
l 大學生「做自己」好過於「聽人勸」vs.大學生「聽人勸」好過於「做自己」
l 公共運輸工具的博愛座應廢除vs. 不應廢除
l 網際網路有利於民主政治vs. 網際網路有害於民主政治
l 我國應開放Uber合法營業vs. 不應開放Uber合法營業
l 大學教育應以就業為優先考量vs. 不應以就業為優先考量
l 大學生應該打工vs. 大學生不應打工
l 大學應以通才教育為主vs. 大學應以專才教育為主
l 大學入學考試日期應該集中vs. 應該分散
評審評分方式
1. 網路即時投票,算跑票數
賽前先就雙方立場,由觀眾投票
賽後再就雙方立場,由觀眾投票
2. 由主席與裁判組,填寫評分單
3. 由教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