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適應時代發展的三點思考
2016-02-19 由 中國西藏網 發表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刀述仁居士
出席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編者按:2016年2月18日上午,中國南傳佛教史上最高規格的國際盛會——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在西雙版納景洪市隆重召開。多國僧王、海內外上百位高僧蒞會,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海內外各界善信千餘人共同見證了南傳佛教的偉大盛事。此次盛會是建國以來首次大型國際南傳佛教盛會,對中國南傳佛教的發展意義重大,可謂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刀述仁居士出席並致辭,全文如下:
各位領導、各位比庫、各位專家學者:
上午好!
今天,「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在景洪隆重開幕,在此,我謹代表雲南佛教界對論壇的順利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專程蒞臨論壇指導的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出席論壇的各位專家學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中國南傳佛教與南亞東南亞南傳佛教法脈相通、歷史傳承相同,中國雲南與南亞東南亞的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等國家共同組成「東南亞南傳佛教文化圈」,歷史以來交流頻繁,南傳佛教發揮著連接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的黃金紐帶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南傳佛教作為三語系佛教之一,成為中國佛教的有機組成部分,同屬中國佛教協會。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南傳佛教與內地漢傳佛教往來密切,增進了友誼和團結,增進了相互理解,從而使長期以來內地大乘佛教對南傳佛教的誤解誤傳得以逐步消除,更增進了中國佛教對分布在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南傳佛教的尊敬和友誼。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南傳佛教起到了溝通大乘佛教和南傳佛教的橋樑作用。
自上世紀40年代二戰結束後,南傳佛教流傳分布的南亞東南亞社會不同程度地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特別是中國,中國的發展變化是30多年來最為快速而巨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給中國南傳佛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南傳佛教如何適應社會變革和時代發展提出了一個不可迴避的新課題。
這個課題不僅是中國南傳佛教需要面對的,我想,周邊南傳佛教國家也或多或少地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應對這個十分重大也很嚴肅的時代課題?我認為,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從三個方面來面對這個課題:
第一,必須保持佛陀教導的真諦和優良傳統,同時也作一些適應社會變革和時代發展的調整,這涉及到教內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第二,這個課題僅僅靠一個國家和局部地區來進行探討是有局限性的,必須整個南傳佛教文化圈內的國家和地區共同探討,攜手應對,為促進世界和平和人民福祉做出努力。
第三,這個課題不是一兩次論壇就能解決的,需要一個機制使之常態化,循序漸進地逐步推行才能完成我們這一代佛教徒和學者所應擔當的責任和使命。
近幾年來,斯里蘭卡、泰國和緬甸也舉辦過關於南傳佛教如何適應社會發展變化主題的論壇,但這個大課題不是幾個國家或地區就能解決好的,需要整個南傳佛教文化圈共同研究探討。
因此,舉辦主題為「慈悲濟世,和平共榮」的「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旨在遵循佛陀教導,弘揚佛教優良傳統,共同面對南傳佛教的時代新課題,促進世界和平,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論壇準備有些不夠充分,但國內外佛教界和學界共襄盛會,說明大家對南傳佛教的關心和厚愛,謝謝大家!
本屆論壇的順利舉辦和政府的關心指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最後,預祝「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