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工程🌈
N年前吳亦俠到貴州省當省長。
吾人助他展開該省扶貧工作。
該省約有二萬條村。
千多年來活在黑暗中。
終於一燈能破!
據知通電通路後。
在官民勞力攪生產過程中。
發現藏有大量稀有銈礦!
即時脫貧了。
中央特跟進撥款二億元;
資助農村通電工作。
好人好事也❗️🌷👍👍
旗人Dr郭🕉
吳亦俠是一個不忘初心的;
優秀共產黨員!
他的離開是吾人的損失!
也是同胞們的損失。
他患上癌症而吾人不知。
更是吾人一大遺憾!
他不知道吾乃赤腳郎中。
專醫奇難什症!
際此耶教復活節吉日。
願他往生善道不受後有❗️🌷🙏
旗人Dr郭敬泐🕉
10/4/2020午初
於香江凈名草堂
吳亦俠 - 吉林巿當代人物專題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10/wuyixia.html
吳亦俠同志生平 ( 1943 - 1998)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優秀領導幹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貴州省人民政府省長、黨組書記吳亦俠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98年9月14日8時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55 歲。
吳亦俠同志1943年3月23日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郊區的一個農民家庭。在少年時代,他就勤奮好學,品學兼優,深得教師的讚賞。195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土壤化學專業。
1970年至1982年,吳亦俠同志歷任吉林省農安縣、九台縣革委會生產指揮部幹事,九台縣委辦公室秘書組、調研組組長,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縣委副書記。1983年至1989年,吳亦俠同志歷任吉林省長春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副書記、書記,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基本路線,無論在九台縣還是在長春市工作期間,他既抓宏觀組織領導,又抓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特別是在任長春市委書記期間,他全力推進全市改革開放,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性意見,促進了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他積極推進全市農村改革和工業企業改革,主持制定了長春市關於搞活大中型工業企業和搞好橫向經濟聯合的政策規定等十幾個改革的文件,並認真組織實施,為長春市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重視基層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親自調查發現、樹立了“黨義”、長春市二道河子區、東盛路派出所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模範人物典型。他重視科學教育,關心科教人員,經常到高校科研部門調查研究,解決問題,並親自抓專家咨詢機構的建立,推動開展宣傳科技人員先進事跡的活動。
1989年至1992年,吳亦俠同志歷任吉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省委副書記。他認真負責、盡心盡力地抓好分管工作。針對全省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三高」農業,發展農村「龍型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工作思路。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後,他主持制定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加快經濟發展的措施,率先抓了糧食經營體制改革試點、供銷社實行「櫃組承包」改革的試點和推廣工作,努力扭轉全省糧食、供銷企業虧損,取得了明顯成效。他組織領導了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工作,堅持科教興農,促進鄉鎮企業發展,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農村專業化市場,組建了吉林德大、黃龍等系列產品加工集團,為解決農副產品買難賣難進行了成功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分管政法工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強調政法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要自覺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要堅持群眾路線,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標本兼治,領導和組織開展了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主要內容的「創建治安良好小氣候區活動」,有力的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1993年4月至1996年6月,吳亦俠同志任農業部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分管機關政務、組織人事、計劃財務、外事外經和信息工作。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農業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政策,圍繞部黨組確定的工作部署和重點,卓有成效地組織實施,協助一把手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建立了農業部政策法規、科學技術、基建項目和人才四項儲備庫,組織制定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逐步完善了農業信息體系。他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系,為增加農業非經營性投資、制定全國商品糧基地建設和全國十大片中低產田改造開發的規劃,起到了重要的組織領導和推動作用。他高度重視農業對外開放工作,提出要把農業外事工作的重點放在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智力成果,以及擴大國際合作和貿易往來上。他極為重視機關建設,組織制定和修訂了有關規章制度。按照部黨組的部署,他認真抓部系統各級領導班子建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幹部路線,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他在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業兩個根本轉變以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決策建議,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貢獻了力量。1996年6月後,吳亦俠同志任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貴州省人民政府代省長、省長、黨組書記。他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結合貴州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工作,促進了全省國民經濟較快增長,1997年全省財政收人首次突破一百億元大關。他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穩定和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深化農村流通體制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努力減輕農民負擔,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他大力推進科教興農,積極引進外資,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全省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增強,1996年、1997年全省農業連續獲得豐收,糧食產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他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以虧損大戶水城鋼鐵公司為突破口,狠抓全省國有企業扭虧增盈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他堅持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方向,努力組織實施鼓勵兼並、規範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國有企業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他重視發揮資源優勢,發展優勢產業,壯大特色經濟,著力提高全省輕工業、資源型加工業和以旅遊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比重,加快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產業實力不斷增強。他進一步加大了扶貧攻堅的工作力度,強化各級政府領導負責制,積極實施扶貧溫飽工程、渴望工程、種子工程,認真組織落實深圳、青島、寧波、大連四城市對口幫扶貴州的工作,強調扶貧工作和各項政策指施真正到村到戶,扶貧項目實行專人負責,建立穩定脫貧的一系列保證措施,加快了全省扶貧攻堅步伐。他十分重視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加快高等級公路和鐵路建設,提出並組織了以「保暢工程」為重點的公路管護建設的一系列具體措施,積極發展現代化的通信網絡,促進了貴州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發展。他努力推進貴州的對外開放,組織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活動,進一步完善了各項招商引資的政策,使貴州的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提高了貴州的知名度。他高度重視項目庫的建設,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六大支柱產業項目,組織開展了調研論證和落實,領導了綠色產業工程的實施工作。他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重視加強全省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以及各級政府機關的作風建設,積極實施科教興黔、開放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他堅持黨的民族政策,認真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大團結。他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為貴州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傾註了全部精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吳亦俠同志是中共第十三次、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黨的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吳亦俠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對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政治上強。他堅決擁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無論在什麽樣的情況下,他都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堅信共產主義,自覺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在「文革」中,他受到沖擊,被錯誤地隔離審查,但他從未動搖過對黨的信念。在1989年的民運中,作為長春市委書記,他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吉林省委的有關指示精神,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為穩定省會、穩定長春的局勢起到了關鍵作用。
吳亦俠同志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他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革命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熱情。他勤奮好學,思維敏捷,理論根底紮實,以過人的精力和驚人的毅力高效率、快節奏地工作,具有較高的領導藝術和協調能力,決策水平高,深孚眾望。他思考、觀察、處理問題,既善於一針見血抓主要矛盾,不斷探索創新,又周到細致,全面運籌。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銳意改革,勇於創新,不尚空談,不圖虛名,求真務實,說實話、辦實事、見實效。他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密切聯系群眾,非常關心群眾生活,親自處理有代表性和傾向性以及群眾關註的熱點問題的來信來訪,親自回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和意見。他到貴州工作僅兩年時間,就捐助了七名失學兒童。他經常深入基層生產建設第一線調查研究,解決問題,對事關全局性的經濟工作他都親自去抓,對重大問題親臨一線處理解決。
吳亦俠同志具有堅強的黨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組織觀念強,堅持模範地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顧全大局,自覺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他始終堅持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家屬於女,絕不向組織提出個人困難,真正做到了廉潔自律,兩袖清風。他待人真誠熱情,凡事先為同志、為他人考慮,細致入微,有著火熱的情懷,對退下來的老領導、老同志非常尊重、非常關心,無微不至地關照。在他工作過的地方,無論領導幹部,還是一般工作人員,都被他這種精神、這種情懷、這種人格魅力所深深感染,對他的高尚情操有口皆碑。吳亦俠同志患病後,盡管醫生和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多次勸他休息,但他總是治療後馬上返回工作崗位,以至最終病倒在工作崗位上。他病重住院後以致病危期間,還在惦念貴州的工作,惦念貴州貧困地區群眾,向探望他的同志詢問貴州的情況。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為貴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貴州各族人民傾註了滿腔熱情,傾註了全副精力,傾註了全部心血,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實踐了一個共產黨員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誓言。
吳亦俠同志的一生,是勤學善思、求真務實的一生,是不懈追求、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為社會主義事業盡心盡力、奮鬥不息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們黨失去了一位優秀黨員、優秀的領導幹部,使貴州各族人民失去了一位好領導、好同志,這不僅是我們黨的損失,而且是貴州各族人民的重大損失。我們沈痛悼念吳亦俠同志,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對黨、對人民鞠躬盡瘁的革命精神,學習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一絲不茍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對同志滿腔熱情、誠以待人的高尚情操,學習他對自己嚴格要求、勤奮節儉的優秀品質,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共貴州省第八次黨代表大會精神,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把富民興黔的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廿一世紀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