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事,
這幾天金融產業發生了一件又一件的災害,我想大家必定都看得膽顫心驚,心情也是百感交集。
市場經濟本就架構在一簡潔的思維上,對未來的自信。所以基本的大原則─大家均認為明天必定會更好─被質疑,動搖進而消失時,也就是繁榮的假象這個泡沫爆了的時刻。這有如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的景像。
然而,就如地震。不定時,不定地點的發生有助於消解且避免有如世界末期的災害。
簡單的說,這次的百年震災,短期來看或許是一個市場低點,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之,絕對是有助於社會更長期的發展。
於是,經濟本就簡分為景氣面及基本面。其中景氣面會消長,而基本面則會挺住持續勇敢的邁進。
上述的災難一直是經濟學者最擔憂的惡夢,我們幾乎可斷定這災難必會發生,也因此我們早就推動預防並一直在加強我們的基本面。
今天,柏林的財務在董事長的勤勉的精打細算下 穩栽穩打。
今天,柏林的業務在總經理的敦厚的長期經營下 穩定成長。
我深信 管理的重點 是在 打造建設一個實質的企業。
今天,我們的製造,品質,研發,銷售,監工等實力 均比昨日 更實質的植在磐石。
有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用人,第二次是用機器,而這次第三次大戰則是用 貨幣去打的。
往常歴史告知我們,輸家就是賠錢了事。
但這次歐美輸了,儘管美國緊急提撥天文數字般的國債舒困,但事實上,這個後果仍必須由全世界來進行買單。環視當今,幾乎多數國家的政府皆已負債累累了,往後這龐大的帳單究竟該如何償還實令人極為擔憂。極端的猜測就是下一波倒閉的可能是政府。 而當,國家倒閉時,特別是負債國可能是貪婪,懶惰,享受,強大的,而債權國卻是貧苦,窮困,吃不飽睡不暖,弱小的國家時,擁有這些倒閉國家龐大而無法兌現的債權國要如何紓困且諒解也是個疑問。
往後 市場經濟 的鐵律 必定會轉向,自由市場 將化為煙霧,各國政府干涉經濟的層面及層次必愈廣且愈深,力道也必愈強而愈重。進而國與國之間的誤解及衝突亦會愈難調平。更進一步來檢視未來的大環境,台灣過去半世紀來一直靠歐美提供成長的動力終自消失,大陸與台灣以世界工廠來立足全球的策略可能會面對極大的挑戰,影響之深與層面實在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已經是站在一個全新的世界。
面對 未來的經濟即將蕭條,為了更壯大我們的實力,強化我們的體質,提升我們的競爭力,確保能更安然渡過此難關,我們現前有數個專案正在執行中
全公司: 3310
營運: 工程ERP
製造: 將樹脂/粉末/包裝 更自動化
品保: 產檢合一
研發: 建造一現代型的塗料開發系統/制度
業務: 搶進 防火被覆 的市場
我相信等這幾個專案執行完畢後,柏林的體質會再更好,甚至未來的營運將有可能提昇至另一個層次,與目前各世界級現代化企業相當。
接下來,我必須先感謝各主管全面扛下每日雜亂多變的營運,讓我能專心於這些專案的計劃與執行。再來,也必須感謝許多默默耕耘的同仁對這專案的投入,支持與協助,少了您們,我早已經垮了。這些專案也均不可能落實。
但目前,這些專案在實質的執行面上卻仍遇到很多的疑難雜症。
第一,這些專案須請各位同仁認真的看待它,不以為只是個口號來處理。之後,在執行的速度上,必隨時跟上專案的時程進度,且以專案的重點為考量的中心,反省自我同時追求更優越的表現。除此之外,須用心思考如何來調整自已的工作以配合專案的執行,凡事不以本位主義為主,將專案的成敗視為個人的成就。
一個專案的執行,理該也必須確切地落實於每一日中,基礎相對地就隨之扎根於每日的一小步,由一點點的積砂而成塔。我衷心期望,拜託每位同仁都能朝此方向前進。
為了更審慎的應對這歴史的新頁,也為了能確定這些計劃的執行能順利成功,
組織上,我們務必更精簡敏捷,因此職務上也務請各位能自動自發的幫忙須幫忙的專案,工作及同事。
若真有必須配合事項時,也請各位務必將配合的工作視為自已的榮譽。
更必須拜託各位務必飲水思源,更加的珍惜現前的工作,全力以赴。
歴史始終是用行動去創造的!
拜託各位了。
感謝您!
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