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正傳
這篇文章的原題是「致富的秘訣」,然而在撰寫的過程中經過多方思量,並參考眾人熱心的建議,深覺原題不夠恰當,而後經過百般的深慮評量,甚至曾一度停筆。題目經過多次的改動,最後效法著魯迅「阿Q正傳」的思維,將題目更正為「財富正傳」。標題既然改了,觀點、邏輯性、內容及文法也理當再修正。此文是我個人整合眾多思維後,對"現代社會中致富的重要思維與方法"的主觀認定。方法大多是知易行難,財富創造的過程更是如此,人類的奮鬥史可以譯成是創造財富的一場大戲。從最原始的第一步僅為生存、溫飽,給兒孫更好的生活,至今為了江山、美人、名利…。透過這簡單原始的動機所產生出來的決心與動力,最後竟讓歷史充斥著血腥,更讓哀恨在時空中無止盡的迴響。現今世上有錢的人常是名利雙收,身邊美女雲集;他們是成功的象徵、群眾崇拜的偶像。這心態加速了日漸沉淪的敗金主義,促使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歪風更盛。在這場少數冒險家的追金野史中,有個讓眾人受益的副作用是:在前人一步步艱辛地追求財富之下,我們的生活在物質層面的確是改善了,只是精神層面卻也逐漸的墮落。
強盛、富裕是每個民族、國家、企業、個人奮鬥的目的;中國最近播出了一系列的影集-大國崛起,探索歷史中各時代強權的交替與國力的興衰,目的便是希望能讓觀眾從中體會到致富、成功的本質。自古以來,世上每個人都想致富,最好是迅速甚至是瞬間地致富,有了它,在世上可以隨心所欲的享受人間的奢華。如此誘人的果實自然吸引了不勝枚舉的人士為此奮鬥,然而實際上真能致富的幸運者卻僅為少數。依2007年Fortune雜誌,全世上資產超過十億美金的超級富翁只有千位,而這極少數的幸運者,大多非生來富有,有的甚至仍未30歲,卻擁有了人間極大部份的財富。大家都想知道:這些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解讀這些人是如何致富或他們解讀自己是如何致富的原因早已形成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然而不管他們的解讀是對是錯,已經造成一群盲目的信仰者加速他們的名利雙收。這些人究是如何辦到的?我們又為什麼無法學習複製他們的秘訣呢?
其實人類致富的方法是隨著文明而演進地,我們也在不斷地找尋發展出創造財富的新方法。回歸這正傳的起點,我們該認清的是:上天永遠無法滿足所有人無盡的慾望。正面地說,這是上天給我們的功課和考驗;換個方向思考,這則是老天爺對我們的懲罰甚至是虐待。物資不足的飢餓感可能是動物間競爭最根本的起因,野生動物中弱肉強食的宿命,塑造出動物與生俱來為生存而戰的本能。在生存的競爭中,最野蠻、簡潔的方法應該就是硬生生地搶奪弱者。故這第一個致富方法應該是老天教的,而其目的可能僅是為了生存。但聰明的動物很快地就發覺到:以野蠻且暴力行為獲勝的一方可佔據對方的一切,享有他人原有的榮華富貴甚至奴役戰敗者;「搶奪」這方法演變成不僅是為了生存而戰,而是為了擁享有更多而戰。當戰敗者認為應戰帶來的不僅是受傷且甚至可能喪失寶貴的生命時,很多人會選擇放棄一戰,將僅有的財富無條件地貢獻給強者以確保自身的安全。我們更進一步地認知到一般的平民只想安定,根本不管誰當老大,而想當老大的也深知:他僅要戰勝,除掉其它立志想當老大的競爭者就行。因此,想當萬人之上的皇帝其實只要戰勝其它競爭者就行,並不需要真的使萬民信服。也因暴力帶給勝者的獎賞實在太吸引人,加上上述的邏輯,造成勝者更勝、強者恆強。好戰的雄性深知只要能成為霸王,便可享受人間,許多人也因此鋌而走險。這致富的方法也讓這已充滿哀怨無奈的世界更變得血腥混沌。今日我們雖然擺脫了基本食物及營養不足的生存問題,但弱肉強食的現象卻依舊不停的在各個地方上演,尤其在較不文明的社會與區域中,亦存在於國與國、企業與企業、幫派與幫派之間的競爭當中,有時我們仍可於現代社會中感受到這殘留野蠻的廝殺味,因為它是最實際、最直接、最有效也最普遍的。
人類是所有動物中最有智慧的。但「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從古至今,打下江山中文武雙全的帝王畢竟是少數。在這群蠻荒的暴王中,為了保護不被群雄暴力欺侮,或被霸主莫名其妙地犧牲,「詐騙」這最早的智慧行為之舉可能僅是為了保命而創出來的。詐騙可能是好意不想傷及他方而被錯用在巧取搶奪他人的財物上,盜竊雖然仍是不光明的方法但它的確比血腥的搶奪方法來的溫和、安全。在單純以武力為主的激烈生存競爭中,智取的方法較有人性且不會造成身體的疼痛或生命的損傷,在所有的動物中也可能僅有人類懂得以詐騙的方法致富。但因為它仍是令人不齒的行為,當被騙的一方查覺時,可能會懷恨而報復,造成冤冤相報永世不得完了。與侵奪方法相同不變的是:它雖然較有人性,但在感受上與對實質財富的創造上,這兩種行為均讓人感到不舒服,也沒有實際的產值,是所謂的「零和遊戲」(Zero-sum game)。因為依舊僅有一方獲利,另一方還是難免在情感與實質上的受損。歷史中,在戰場上以智取勝的例子多不勝枚舉,但能完全排除武力的卻很少。縱然在好萊塢的電影中,如:瞞天過海等影片,似乎帥氣的神偷總可以輕易地取得美女的錢財。然而在真實的「財富正傳」中,僅以盜騙的方式成為全球首富的案例是罕見的;可以確定的是:以第二個致富的手法「偷竊詐取」是可以"賺錢"但要成就帝國霸業卻極具挑戰性。
第三個致富的方法「交易」應該是早就被查覺的。在人類具體地發展出貨幣與市場機制前,我們究竟是在何時、如何地發展出以物易物的行為早已不可考。交易可肯定應是人類僅有的行為,有時交易甚至被誤認為是懦弱的舉止,但它卻是可以促使人類避免血腥、換取和平的最實際有效的作為。交易是智慧的突破,也是和平共存的一大立基點。以物易物交易行為之起源應該是偶然、隨機、單項且凌亂無規章的。伴隨著時代緩慢地進步與貨幣的發現,隨機無規律的交易也從以物易物的方法漸漸演進改成為透過貨幣為媒介,較有系統的市場的買賣行為。買賣業及經商大多被認為比其他勞動的農、漁、工等行業較為輕鬆。在自由市場交易中,只要相較下是頭腦清楚、手腕靈活甚至有點奸詐的人,透過經商而迅速致富成為社會達顯的生意人能獲得眾人普遍的認可,是學習甚至是崇拜的對象。而商人也為能更迅速找尋更罕見的寶物而造就了大航海、大冒險、大發現的動盪時代。交易即便是包含了詐騙的行為在其中,但唯有人們均認為在有利或至少無害的時候才能成立;相較於前兩項致富的手法,這個方法似乎可以同時照顧並保全了人們身心上的感受,帶給我們假象中的快樂;這樣更深一層的認知是以極緩慢的速度在「致富」手法上推展開來的。在以物易物、買賣及貿易的時代,生活水準雖仍困苦,但因上述的意識在進行交易行為後雙方都感受較愉快甚至獲得富裕,他們能以可負擔的成本換取原本不可能擁有的物資。買賣的商業行為因此造就了社會富裕的感受及繁華的榮景,但在實質層面上交易並不會讓社會上的物資增多,這富裕僅是個感受上的假象,它並無實質提昇改善生活物質面的事實是很常被人們遺忘的。然而,建立在這假設與極為單純行為上的買賣市場與全球貿易仍造就了專業的職業,人們不再須自己做所有的工作,市場機制滋潤了我們的生活。這實質上仍是「零和」但感受上為「雙贏」的活動已成為社會幸福的指標,如:GNP(國民生產毛額);今日逛街、血拼已是公認創造快樂的活動與享受。
當亞當史密斯提出國富論時,貿易熱在歐洲已經盛行多年也造就了無數的貴族新富。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冒險至偏遠地區進行貿易活動,才能致富。國富論一書在最早出版之時,他本人也沒料到文明會因而產生巨變;我們的文明因它而第一次創造出實質的富裕。致富從此不再僅是你贏我輸或我輸你贏的「零和遊戲」。國富論主要的重點在於:述說透過分工合作,效率可以提昇,每人均可用同樣的時間與精力創造出數十倍的產能。在書中,他引用一則實例:由一個人自行生產扣針時,一天最多僅能產出20支;但當10個人分工合作時,卻可產出共48,000支。在一個窮困、物資普遍缺乏的時代,效率提高了約240倍,等於收入及富裕也因而提高了近240倍。更妙的是,因分工合作是要依靠團隊的努力,因此當一個人賣命追求財富之時,不僅不再會有人因而受害,他人反而也會因而變成更加富裕。當事實証明在偏遠的鄉村也能透過分工合作創造出不輸於必須冒生命之險與遠離家鄉之苦至他鄉進行貿易的富裕後,頓時,分工合作成為顯學,供過於求的現象也讓人類首次擺脫千百年無法除去的窮困,夢想中物資不缺的生活終於實現了。在大家逐漸體驗到上述之實後,「合作」因此逐漸取代了其它的思維成為致富的核心思想,充滿暴力及血腥的侵略也進而轉為以企業為主的經濟競爭。這思維實質上不僅提昇了全文明的富裕度,更間接地讓世界更加和平。分工合作之益處也讓企業家發現創設企業比買賣更可致富,因為在毛利高居的時代,擁有工廠生產立即可出售的產品,有如擁有一台印鈔機。追求富裕從此不再是為了生存或擺脫困苦,而是為了享受更極樂奢華的生活、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望及為了自我實踐。企業這現代文明的怪物也在企業家為要追逐更高更大的富裕,因而需要追求更高層次的分工合作之時,硬被創造出來。但當企業快速成長成怪物時,沒人知道該如何駕欲它使它的效率能繼續上升。如何在自由市場-這看不見的手之中-掌控駕馭一支看的見的手-企業-使實質效率提昇,進而再創新高,便成為近代財富創造最顯要的課題。「經營管理」取代了「買賣」成為新時代中快速創造財富的第四個方法。
在大量製造的工業時代中,企業內的分工合作迅速地跳躍至更高層次成為企業與企業間的合作分工。企業在互相資助成長之時,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回饋。各行各業也因此迅速地發展形成不同的產業,產業與產業之間開始合作分工之際,更加劇了已成形的正回饋。然而這樣的細部分工之下,存在著生產階級壁壘分明,有讓人無法橫越的隱憂,所幸在科學及技術日新月異的加持下,問題迎刃而解,並且像是在突然間,百家爭鳴,各式各樣、奇形怪狀,我們從未想過、夢想過的產品,充斥了市場。原本物資匱乏的生活,在短時間內蛻變為永遠供過於求的消費天堂。創造高效率的管理營運原本為競爭的利器,但現今卻不再是生存的保證。這市場經濟的殘酷事實也逼使企業必須面對從未面臨的生存競爭,企業的存活與延續變成重要的課題,產品的創新也變成了必修的課程。產品必須創新才能刺激消費,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提供更快速貼心的服務已經是企業在市場中存續不變的法則。無數的產品,如:電子郵件、行動電話、微波爐、隱形眼鏡、速食麵、丟棄式尿布等在 20世紀初不存在的產品,在20世紀末成為基本消費品。愈來愈多的菁英洞察到唯有創造新的需求、新的產品、新的市場、新的產業才是21世紀致富的最佳方法。眾多的創投基金,育成中心等更證實「創新」是第五個致富的方法。
今日的市場經濟必須仰賴不斷成長的消費才能支持這繁華的假象,而不被泡沫化,在物價指數被迫必須不斷的攀升之時,如何控管經濟穩定成長成為最關鍵及棘手的工作。聰明的人在洞視此事實後,發現如果在市場未開發之前先以低價取得日後必定會高漲的資產,日後只要逢高賣出,便可輕鬆地以錢滾錢,享受人生。因此「投資致富」成為現代的顯學。商人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機制將各式各樣的產品轉變成可投資的資產商品,從不動產、股票、藝術品、貴重金屬到尚未出產的石油、鬱金香、蕃茄、二氧化碳等均可成為瞬間致富的資產。買空賣空的投資,如何借錢以錢賺錢成為每個夢想成為大富翁的捷徑。在未開發的國家中裡,也有眾多的達官顯要運用特權,借錢後能有辦法不讓銀行抽銀根,再耐心地等待手中持有的資產於下一波物價大漲時,瞬間從有鉅額貸款的敗家子,成為人人崇拜的富豪。但投資不但無法改善實質的生活水準且常直接、間接促進已不易駕馭的經濟使其更加難以控管。雖然每位投資者均深知,投資本身就是種具有高風險的賭博行為,但因它允諾給成功者無窮盡的財富,而這些財富驅使著更多盲目的人們投入,使得人類在終於脫離生存與困苦之餘,卻再度因貪婪而成為債主,破產甚至家破人亡。致富的第六個方法-「投資」也成為破產的第一個方法。
在21世紀之初,人類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富裕時代。生活從未如此的奢華。除了在一些極端落後的國家之外,飢餓反成為女性為保持苗條的嗜好。只是人類在最初市場經濟發展之時從未猜到資源也有耗盡的一天,環境也有當機的可能;現今各種天然資源的價格高漲,物資短缺。今日已是鐵杵比針還貴的時代。若此現象繼續維持下去,富裕很可能變成無法追求或創造,更可能僅成為資源擁有者與生俱來的特權。在經歷過搶奪、詐騙、交易、管理、創新與投資等致富的路途之後,人類終於享有的和平與富裕;然而這樣的榮景卻可能因失去「社會流動性」 (social mobility)而面臨破碎的可能。「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現今全世界正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挑戰,人類的歷史從未停止演進過,財富正傳也將邁入斬新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