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徑玩樂的原則不限於社會服務業界的應用,家庭照顧者亦可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每逢大時大節,家中父母在都會主動預備過節的水果和佳餚、決定「做節」日期及時間等。這些角色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或認知功能退化而轉變,而這些轉變有機會令長者對自己能力、與家人關係產生懷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家人會「嫌棄」他/她,自己在家中已可有可無,不再重要。
在重要節日(如冬至、農曆新年),主動請教長者、了解他/她的意願、讓長者參與預備過程,讓她/他們覺得被重視,回應尊嚴感、被關顧及親蜜關係的心理需要。
齊齊參與樂備年 播放清單
家居清潔篇
端午節–認知障礙長者參與攻略
自己動手包糭子還是買市面的製成品?面對這個選擇,長者會有不同的考量。有些長者擔心自己體力不足,有些擔心工序太多、自己應付不來,也有些會擔心做了卻沒人欣賞,反而會給家人帶來麻煩。加上認知障礙長者未必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便表現得比較被動了。
2020年初新冠疫情嚴重影响服務,長者不能到日間中心接受服務,在缺乏有益感官刺激的情況下,長者在身體機能和認知能力方面均明顯衰退。我們推出創新活動「疫要玩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易徑玩樂的原則結合玩具外借服務,鼓勵認知障礙長者家人把玩具借回家與長者進行遊戲,協助長者進行復健。「疫要玩樂」影片連結:
社工講解跟認知障礙長者進行遊戲易徑玩樂的原則
原則的應用
長者在家「工作」大募集
疫情期間,我們亦收集了一些來自大眾在家與長者互動的生活小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