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七:改寫生命劇本的玉好婆婆
個案七:改寫生命劇本的玉好婆婆
玉好婆婆(化名),80歲,中度認知障礙長者,是仁愛堂田家炳護理安老院的個案,參加易徑玩樂小組前已入住安老院接近2年。
玉好婆婆行動能力大致沒有問題,只需使用單支拐杖,個子瘦小,舉止温文,沉靜,笑的時候總會以手半掩著唇,笑不露齒,也甚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在一次易徑玩樂小組進行過程中,她的行為表現卻讓我們發現了她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場境
在第五節易徑玩樂小組活動中,玉好婆婆與工作人員已建立了信任關係。
主持人放置一個約1米高的充氣海豚在小組中央,然後給各長者組員選擇喜歡的物料,以海豚為目標進行拋擲遊戲,遊戲的主要功能是大肌肉運動、情緒宣洩、和手眼協調。主持人作簡單介紹說:
「這裡的豆袋有大有小,大家可以自行決定去請海豚吃東西抑或要教訓牠。如果你打算請牠吃東西,也許選些小糖果;如果你要教訓牠,你便可以選些大的、狠狠的擲牠。」
玉好婆婆開始時看來對遊戲沒有多大興趣。在工作人員的邀請下,她選了2個小豆袋,漫不經心的向上拋了出去,也似乎不太在意豆袋有沒有拋中目標。
在偶然的一瞬間,她的眼睛突然被坐在對面的另一位婆婆的動作懾住。
只見那位婆婆拿起一個大豆袋,使勁地向著充氣海豚擲過去,海豚被擊中,應聲倒地。由於這海豚是個不倒翁,倒地之後便又慢慢站起來,出擊的婆婆見狀哈哈大笑,隨即向工作人員索取另一個大豆袋,再狠狠的擲過去。
玉好目睹這情景,看得很入神。然後她帶著好奇的表情向身旁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詢問:(說話時一如平時地用手半掩著唇,聲音弱小、温文)
「我也可以像她(對面長者) 那樣用力擲過去嗎?」
工作人員觀察到玉好難得的主動性,便高興地回應:
「當然可以呀! 我給你拿個大豆袋」
然後立即給玉好遞上。
玉好拿起豆袋,隨即使勁地擊向海豚,海豚被擊中,猛烈地搖了幾下又慢慢站穩下來。玉好很雀躍的大笑起來,也忘了保持平時用手半掩著唇的優雅舉止。工作人員再送上另一個大豆袋,鼓勵她再擲。
再次擊中。玉好顯得更加興奮,笑得合不攏咀。
然後她突然轉向身旁的工作人員,睜大眼睛,興奮的、大聲的問:
「我可以當牠是那個死xx (髒話)般擲牠嗎?」
工作人員被她這突如其來的表現嚇了一跳,立時呆了幾秒。天呀! 温文的玉好怎麽變了另一個人、說起髒話來了?
這位受過易徑玩樂培訓的工作人員定過神來,嘗試以冷靜的態度回應說:
「啊,是呀! 你要怎樣擲牠都是可以的,要再給你拿個大豆袋嗎?」
玉好使勁地點頭,眼睛閃著亮光。
接下來玉好再出擊了3次,直至主持人宣佈遊戲結束時仍表現得意猶未盡。
個案需要分析
需要分析
在玉好這個突如其來的表現中,我們猛然發現她在情緒宣洩方面的強烈需要。溫文爾雅的淑女竟在瞬間變成粗鄙惡毒的形象,當中蘊含的原始動力很可能已壓抑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遇到適當時機,就像火山溶岩般爆發,一瀉千里。
從易徑玩樂的角度看來,適當的情緒宣洩或疏導有助人重拾身體的內在平衡,對改善情緒健康帶來不可低估的裨益,是好現象,我們宜以正面態度看待。
玉好的突變或許也在訴說一個舊社會傳統婦女生命劇本寫照的巨大變化。在沒有選擇的成長環境中,她必須依循這個彷佛已命定的劇本去活自己的一生,學會按強權者的設定去做人;學會去做一個女性應當的角色 --- 順服、温婉、被動、矜持、無須有自己的主見;學會遇到不合理的對待時,唯一反應只有啞忍,永遠敢怒不敢言。這股壓積已久的負能量可能包含著憤怒、焦慮、委屈、自卑、自責等複雜情緒,而當情緒一旦爆發,便可能會澎湃得令人震驚。
玉好的需要:
情緒宣洩
自主感
掌控感/安全感
介入方向
協助玉好疏導及處理壓積的情緒
促進她在生活中的自主参與
鼓勵她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介入重點
透過易徑玩樂小組,提供更多機會讓玉好疏導壓積的情緒
透過個人輔導,協助玉好處理壓積的情緒困擾
在院舍的日常生活中,鼓勵及促進玉好在生活中的自主参與及自我表達
玉好婆婆的案例提醒我們對認知障礙長者情緒壓抑的關注,也加深了我們對生命劇本的關注和了解。在突然被坐在對面婆婆的行為表現懾住的一剎那,玉好彷佛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國度,這股震撼力可能足以顛覆她的整個既有價值系統,當中涉及的包括、但不限於:她作為女性的身份、自主的可能、冒險帶來的好處等。而藉著這個機遇,她亦可能從此變得不一樣,以致她會更有勇氣去探索更多的生活可能性,去尋求更多的自我突破經驗,甚至成就一場徹底的自我解放。影響之深遠可能超越我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