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三:梁伯生命動力的再現
個案三:梁伯生命動力的再現
梁伯(化名),84歲,晚期認知障礙,是仁愛堂(友愛)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日間護理單位的個案。長者因嚴重中風導致不良於行,長期坐在輪椅上,左邊身體衰退較嚴重,左手長時間垂放在大腿上,雙手手指的屈張能力都很差。長者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也很差,加上情緒經常處於很低落的狀態,即使在家裡也甚少開口說話。據家人說,梁伯自患病後表現十分被動和消極,絕大部分起居生活已有一段日子靠外傭照顧。
梁伯在接受中心服務初期出現不適應情況,經常出現情緒行為問題(五天內約有三天)。由於梁伯情緒不穩定,加上情緒經常處於很低落的狀態,只能有限度地與人作簡單互動及回應,工作人員未能在第一個月為他進行GDS(抑鬱量表)評估。認知能力方面,梁伯在第一次MoCA評估分數為5/30。
梁伯加入中心一個月後,社工邀請他參與易徑玩樂小組。
經過易徑玩樂小組介入後,梁伯的情緒漸趨穩定,行為問題減少,臉上經常展露微笑,對中心舉辦的活動和日常事務變得感興趣,在中心裡願意與其他長者打招呼及作簡單的互動。
據家人反饋,参加易徑玩樂小組後,外傭報告說觀察到梁伯在家間中會自發嘗試自己站起來,然後慢慢扶著傢俱步行;在飲食方面他亦變得主動,間中要求自行進食,動作雖然緩慢但最終都能自己完成整個進食過程,而且他也因為自己能做到而表現得很高興。這些都展現了梁伯生命動力及能力感的增強。
梁伯現時會主動跟所住屋苑的保安員打招呼,在家裡也增多了與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家人觀察到他整體的情緒狀態有非常正向的改變。
工作員在小組完結約一個月後再次為梁伯進行GDS評分,梁伯能夠簡單回應,得分是7/15,情況明顯比起初到中心時有了改善。
而在認知能力方面,梁伯在第一次MoCA(認知能力量表)評估分數為5/30。經過易徑玩樂小組介入,半年後的MoCA分數改善至8/30,特别在命名及定向能力方面有頗明顯的改善。
個案介入方法
需要分析
長者在身體衰退之前是個很有能力的人,是一家之主,健康也沒有什麽大問題,社交生活活躍。突發的中風令他健康一落千丈,連起居生活也要靠賴他人,心中的無奈與無力感令他意志消沉,這明顯反映了能力感的需要
身體的衰退令他覺得生活秩序全面失控,生活中原有的自主和掌控空間愈來愈少,直接導致他的情緒不穩
介入方向
據我們的觀察,梁伯在身體復健方面其實有頗大的改善空間,但由於心理上缺乏動力以致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如能協助梁伯增強生命動力,則有可能帶來良性循環
回應梁伯能力感的心理需要
促進他的自主感需要
介入重點
透過易徑玩樂小組回應梁伯的能力感與自主感的心理需要
在日間照護工作中回應梁伯的能力感與自主感的心理需要
在日間中心日常活動中融入有助身體和認知復健的元素
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用的有關微技巧包括:
動員小組動力,成功創建互信、安全的有利環境
成功創建歡樂的小組氛圍,令組員投入參與
對長者表現不斷進行精密觀察
應變思維
適時的旁白、鼓勵和讚賞,協助長者加強信心
向長者適時的反饋,讓長者重新發現身體的潛在可能性
以上技巧可在〈易徑玩樂小組帶領策略與技巧分享篇〉大部分影片中看到,在此不作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