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基石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首頁
基石抱報 電子報
學校生活紀錄
創刊號2023年7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2期2023年9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3期2023年10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4期2023年11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5期2023年12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6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7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8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9期2025年學校生活紀錄
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2期2023年9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3期2023年10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4期2023年11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5期2023年12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6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7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8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9期2025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基石夥伴分享
創刊號2023年7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2期2023年9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4期2023年11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5期2023年12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7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8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9期2025年基石夥伴分享
關於基石
發展願景與歷史
基石的堅持
基本三元組織架構
特定任務工作小組
基石校歌
最新消息
活動報名專區
行政與師資
專任教師
張老師
馬老師
兼任教師
簡老師
吳老師
蔡老師
行政夥伴
許老師
吳顧問
莊惠雅
課程介紹與入學申請
課程介紹
各年段主課程介紹
一年級主課程介紹
二年級主課程介紹
三年級主課程介紹
四年級主課程介紹
五年級主課程介紹
六年級主課程介紹
七年級主課程介紹
八年級主課程介紹
各年段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
三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體育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農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泥塑課程介紹
四年級副課程介紹
五年級副課程介紹
六年級副課程介紹
七年級副課程介紹
八年級副課程介紹
課表
四年級四季主課程表(範例)
二年級課表(範例)
六年級課表(範例)
戶外活動
四季慶典
春慶
夏慶
秋慶
冬慶
心靈週曆
入學申請與收費
申請流程
收費說明
家長與社群
基石家長
家長會
家長活動
基石社群
支持與捐款
基石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首頁
基石抱報 電子報
學校生活紀錄
創刊號2023年7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2期2023年9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3期2023年10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4期2023年11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5期2023年12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6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7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8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9期2025年學校生活紀錄
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2期2023年9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3期2023年10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4期2023年11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5期2023年12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6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7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8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9期2025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基石夥伴分享
創刊號2023年7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2期2023年9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4期2023年11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5期2023年12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7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8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9期2025年基石夥伴分享
關於基石
發展願景與歷史
基石的堅持
基本三元組織架構
特定任務工作小組
基石校歌
最新消息
活動報名專區
行政與師資
專任教師
張老師
馬老師
兼任教師
簡老師
吳老師
蔡老師
行政夥伴
許老師
吳顧問
莊惠雅
課程介紹與入學申請
課程介紹
各年段主課程介紹
一年級主課程介紹
二年級主課程介紹
三年級主課程介紹
四年級主課程介紹
五年級主課程介紹
六年級主課程介紹
七年級主課程介紹
八年級主課程介紹
各年段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
三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體育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農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泥塑課程介紹
四年級副課程介紹
五年級副課程介紹
六年級副課程介紹
七年級副課程介紹
八年級副課程介紹
課表
四年級四季主課程表(範例)
二年級課表(範例)
六年級課表(範例)
戶外活動
四季慶典
春慶
夏慶
秋慶
冬慶
心靈週曆
入學申請與收費
申請流程
收費說明
家長與社群
基石家長
家長會
家長活動
基石社群
支持與捐款
More
首頁
基石抱報 電子報
學校生活紀錄
創刊號2023年7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2期2023年9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3期2023年10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4期2023年11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5期2023年12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6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7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8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9期2025年學校生活紀錄
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2期2023年9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3期2023年10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4期2023年11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5期2023年12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6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7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8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9期2025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基石夥伴分享
創刊號2023年7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2期2023年9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4期2023年11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5期2023年12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7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8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9期2025年基石夥伴分享
關於基石
發展願景與歷史
基石的堅持
基本三元組織架構
特定任務工作小組
基石校歌
最新消息
活動報名專區
行政與師資
專任教師
張老師
馬老師
兼任教師
簡老師
吳老師
蔡老師
行政夥伴
許老師
吳顧問
莊惠雅
課程介紹與入學申請
課程介紹
各年段主課程介紹
一年級主課程介紹
二年級主課程介紹
三年級主課程介紹
四年級主課程介紹
五年級主課程介紹
六年級主課程介紹
七年級主課程介紹
八年級主課程介紹
各年段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
三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體育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農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泥塑課程介紹
四年級副課程介紹
五年級副課程介紹
六年級副課程介紹
七年級副課程介紹
八年級副課程介紹
課表
四年級四季主課程表(範例)
二年級課表(範例)
六年級課表(範例)
戶外活動
四季慶典
春慶
夏慶
秋慶
冬慶
心靈週曆
入學申請與收費
申請流程
收費說明
家長與社群
基石家長
家長會
家長活動
基石社群
支持與捐款
基石抱報
學校生活紀錄
202
4
年第
6
期電子報
【親師工作日暨感恩餐會】
這學季的親師工作日訂在開學的第一週,
我們從春天的歌曲開始,牧羊童的笛聲、黃鸝鳥與溪流的歌聲述說著春回大地,風兒輕輕吹過彼此,帶著清新的氣息打招呼,親師生們在笑聲與歌聲中互道早安。
強壯的爸爸們整理木工教室、細膩的媽媽們粉刷牆面與整理儲藏空間,小小孩們拿著抹布與掃帚穿梭其間打掃教室,大孩子們則幫忙運送重物,還有一組夥伴默默地為大家預備蘿蔔糕,彼此分工合作,讓校園煥然一新也帶來了療癒。
孩子們在大人彼此支持與愉悅的氛圍中工作著,整理打掃環境多了一份像家的歸屬,工作後親師的座談會上分享每一位家長的看見與付出,得來不易的種種,交織著歡笑與淚水。深深感謝有一群為孩子們的未來共同努力的夥伴們同行,讓基石一步一步向前邁進。
認真工作後飢腸轆轆的肚子是準時開飯的鐘聲,孩子們期待的感恩餐會是由家長會和家長們共同籌辦的活動,藉著齊聚一堂的機會表達感謝,也增進家庭間連結。餐後的小遊戲樂趣無窮,親子的轉盤接力,看著孩子輕鬆轉動棍棒上的盤子,接過手後才知道其中的困難,除了需要足夠的專注力,身體敏銳的感覺也是成為成人後逐漸遺失的天賦。
第二項空間球的活動中,爸爸媽媽們一起合作,爭取機會也留意不侵犯個人空間,在暖陽下活動身體與揮灑汗水,享受團體遊戲的樂趣。
相信這些美麗的畫面將留在孩子們的眼中。
【散步上學趣】
學校的孩子大多住在比較遠的地方,平常都是通車上學,去年12月開始,老師和家長們相約一起走路去上學。家長分享看著孩子們的背影,讓人回想起過去排路隊上學的情景,路上遇見的奶奶也總是親切地說著她小時候也是這樣。孩子們邊走邊談天,撿拾地上的花朵和落葉,回到學校佈置季節桌,季節桌上常常有些小小的驚喜,孩子開心地說著季節桌變得好漂亮!
固定的班底三不五時會有新夥伴加入,帶來活力與朝氣,
努力克服早起的困難以及每天實踐的意志在孩子的步伐中穩健地邁出了,朝陽的溫暖與孩子們的笑聲是美好早晨中最感幸福的禮物!
回到學校孩子的臉色變紅潤了,小手也暖和了起來,醒過來的身體進入一天的學習。
【龍來基石新氣象】
【
惠雅
老師】
過年前惠雅老師帶著G3-8的孩子們刻印版畫和題字,孩子們細心的雕刻並寫上充滿創意的祝福語,心滿意足的將春聯送給家人和班級,分享人情溫暖。
大地回春彩蝶飛
金銀花開好運來
老鷹展翅高高飛
蜘蛛結網福氣來
水晶閃耀溢光彩
基石同迎龍年到
《基石各班迎新詩/一辰老師作》
【度量衡主課程記錄】
【
黃
老師】
冬學季的第二個主課程是長度,
我們開始發現很多東西是數的出來的,一支筆.兩個人.三本書...但是我的房間“很大”,我的頭髮“很長”...每個人形容的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才需要學習「測量」。
測量的一開始我們用身體上的尺來測量,用手指.用手臂.用腳長...
我們創世紀聽到的故事:諾亞方舟有300肘長,50肘寬,30肘高,於是我們開始在學校慢慢的測量,發現諾亞方舟大到學校放不下,於是我們回到純園,一肘一肘的量出了諾亞方舟放在森林裡到底有多大,量完之後看著這片樹林,彷彿諾亞方舟就這樣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第二週我們開始用腳的尺來測量,
我們測量從校門口一直到大象公園到底有幾個腳掌遠,這是從一年級開始就常常走的散步路線,對孩子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大概5分鐘就走到的路線,但當我們開始要一腳一腳測量時,需要非常的慢,非常的專注,一個不小心就會忘記自己數到哪裡!這段路,大家測量了大概半小時才走完,但孩子們用自己身體的尺,一步一步的測量時能看到孩子們很專注的想算出來的神情是多麼的認真!原本以為他們會不耐煩,沒想到孩子們怕自己算錯,竟然願意第二天再算一次,也因此發現腳大的人跟腳小的人差了1百多步。
課程進入到了第三週的公制單位,孩子們也從自身的經驗來了解為什麼需要有一個大家都共同認定的單位,
最後我們發現:
一毫米是十張紙
一公分是小指頭
一公尺是牽牽手
一公里是走過七星橋
所以一整個學季的散步路線,我們都走“一公里路”(從校門口走過了七星橋剛好就是一公里),這三週的課程也讓孩子們用自身的經驗去感受什麼是真正的「長度」。
【冬季慶典回顧與結業式分享】
【G1星星女孩戲劇晨圈】張老師
一年級格林童話主課中,孩子們聽了星星女孩的故事,一無所有的女孩將身上僅存的麵包、帽子、衣服送給了比她困難、需要被幫助的人們,點點星光圍繞在女孩的身邊,給予她溫暖的光亮,在寒冬之中喜悅充滿著女孩的心。
【水晶班】馬老師
孩子到了高年級,有些會急著往外探索,如同羅馬時期的北歐民族,也像大航海時期的探險家;有些則會顯得往內翻轉,容易感到害羞尷尬。透過課程安排與藝術活動,讓孩子從這些安排中尋找平衡並跨越困難。
一位轉學來的孩子,很努力的練習笛子;一位孩子轉而主動指導另一個孩子唱歌。這些內外在的改變,讓人感動。
在亞洲地理主課,混齡的班級裡,他們嘗試閱讀資料、整理內容、繪製海報,然後也許抱著一點擔憂的心,但令每個人包括自己感到驚訝的是,上了台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
【彩蝶班、忍冬班結業式數學晨圈分享】張
老師
低年級的數學課中,除了「
#感受數之美
」、豐富孩子的「
#感官體驗
」以及帶著「
#圖像的具體操作和遊戲
」外,以「
#身體記憶
」來學習倍數與乘法,從一年級開始在「
#規律重複
」的節奏中堆疊倍數的概念,到了二年級時,乘法表自然而然就背誦起來了!
影片是一年級2、3的倍數與發現6的倍數的遊戲與二年級邊念數邊運動氣喘吁吁的十二乘法背誦。
【老鷹班】黃老師
三年級的孩子,總讓我們覺得好像開始有點不同,感覺好像意見變多了、感覺好像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從這個時期開始,孩子們要開始慢慢的真實進入到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從創世紀的故事開始帶著孩子慢慢的跟這個世界真實接觸。
聽完創世紀故事後,小小的心裡也跟著開啟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所以我們一起從“年”開始認識時間、我們用我們的雙手一點一點的在土地上耕作、我們開始用身體的每個部位來學習測量長度,我們也感謝上蒼創造了世界萬物,讓我們能夠真實的與所有的一切相遇。影片用幾首歌曲來回顧我們這半年的學習,也在新的一年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蜘蛛班結業式竹竿舞分享】
隨著孩子身體變化,力量和協調性增長,晨圈的活動也越來越有挑戰,孩子們跟著歌聲與竹竿敲出的節奏聲移動,在雙手與雙腳的開合中和諧的與夥伴一起移動,在快慢的速度變化中調整自己的腳步,如何流暢的與夥伴交換位置,彼此聆聽關照,轉圈、向前、向後,經驗在各個方位中探索,最後又再次回到自己。
【
春慶前準備
】
春天的氣息瀰漫在校園的角落,學長姊精心繪製了春慶的黑板畫,學弟妹們在小提琴聲、笛聲與歌聲中,跳著迎接春天的輕快腳步。
鳥兒站在樹上歌唱
叫醒沉睡的大地
微風輕輕吹過草地
小草蜜蜂蝴蝶舞蹈
綠葉窸窸窣窣
報告春天來到
花兒踮腳尖不停瞧
春天會從哪兒來到
【春慶感恩音樂會-粲音集與基石華德福】
在純園的樹林裡聽著粲音集的演唱,看著樹影也聽著樹影,自然的器樂與人聲,療癒著樹林和心靈,感謝粲音集的到來,讓美妙的歌聲繚繞林間,讓動人的音樂傳遞感謝。
師生們以音樂感謝支持學校的家長及朋友們,感謝過去一直默默支持基石的您們,讓我們想在南彰化推廣華德福教育的夢想一步一步前進,雖然前方還有許多困難需要我們持續努力,但想提供孩子更健康、適切的學習環境以及使南彰化地區有更多元的教育選擇的理想,是面對諸多不易我們仍堅持不搖的決心!
期待更多朋友的理解與支持,讓新氣象持續開展,讓涓涓細水匯集成流。
歡迎認同基石的夥伴持續關注支持我們!
👉捐款支持基石建校基金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