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基石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首頁
基石抱報 電子報
學校生活紀錄
創刊號2023年7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2期2023年9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3期2023年10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4期2023年11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5期2023年12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6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7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8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9期2025年學校生活紀錄
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2期2023年9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3期2023年10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4期2023年11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5期2023年12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6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7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8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9期2025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基石夥伴分享
創刊號2023年7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2期2023年9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4期2023年11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5期2023年12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7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8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9期2025年基石夥伴分享
關於基石
發展願景與歷史
基石的堅持
基本三元組織架構
特定任務工作小組
基石校歌
最新消息
活動報名專區
行政與師資
專任教師
張老師
馬老師
兼任教師
簡老師
吳老師
蔡老師
行政夥伴
許老師
吳顧問
莊惠雅
課程介紹與入學申請
課程介紹
各年段主課程介紹
一年級主課程介紹
二年級主課程介紹
三年級主課程介紹
四年級主課程介紹
五年級主課程介紹
六年級主課程介紹
七年級主課程介紹
八年級主課程介紹
各年段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
三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體育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農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泥塑課程介紹
四年級副課程介紹
五年級副課程介紹
六年級副課程介紹
七年級副課程介紹
八年級副課程介紹
課表
四年級四季主課程表(範例)
二年級課表(範例)
六年級課表(範例)
戶外活動
四季慶典
春慶
夏慶
秋慶
冬慶
心靈週曆
入學申請與收費
申請流程
收費說明
家長與社群
基石家長
家長會
家長活動
基石社群
支持與捐款
基石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首頁
基石抱報 電子報
學校生活紀錄
創刊號2023年7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2期2023年9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3期2023年10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4期2023年11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5期2023年12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6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7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8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9期2025年學校生活紀錄
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2期2023年9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3期2023年10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4期2023年11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5期2023年12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6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7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8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9期2025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基石夥伴分享
創刊號2023年7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2期2023年9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4期2023年11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5期2023年12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7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8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9期2025年基石夥伴分享
關於基石
發展願景與歷史
基石的堅持
基本三元組織架構
特定任務工作小組
基石校歌
最新消息
活動報名專區
行政與師資
專任教師
張老師
馬老師
兼任教師
簡老師
吳老師
蔡老師
行政夥伴
許老師
吳顧問
莊惠雅
課程介紹與入學申請
課程介紹
各年段主課程介紹
一年級主課程介紹
二年級主課程介紹
三年級主課程介紹
四年級主課程介紹
五年級主課程介紹
六年級主課程介紹
七年級主課程介紹
八年級主課程介紹
各年段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
三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體育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農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泥塑課程介紹
四年級副課程介紹
五年級副課程介紹
六年級副課程介紹
七年級副課程介紹
八年級副課程介紹
課表
四年級四季主課程表(範例)
二年級課表(範例)
六年級課表(範例)
戶外活動
四季慶典
春慶
夏慶
秋慶
冬慶
心靈週曆
入學申請與收費
申請流程
收費說明
家長與社群
基石家長
家長會
家長活動
基石社群
支持與捐款
More
首頁
基石抱報 電子報
學校生活紀錄
創刊號2023年7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2期2023年9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3期2023年10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4期2023年11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5期2023年12月學校生活紀錄
第6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7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8期2024年學校生活紀錄
第9期2025年學校生活紀錄
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2期2023年9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3期2023年10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4期2023年11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5期2023年12月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6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7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8期2024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第9期2025年講座與讀書會推廣
基石夥伴分享
創刊號2023年7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2期2023年9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4期2023年11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5期2023年12月基石夥伴分享
第7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8期2024年基石夥伴分享
第9期2025年基石夥伴分享
關於基石
發展願景與歷史
基石的堅持
基本三元組織架構
特定任務工作小組
基石校歌
最新消息
活動報名專區
行政與師資
專任教師
張老師
馬老師
兼任教師
簡老師
吳老師
蔡老師
行政夥伴
許老師
吳顧問
莊惠雅
課程介紹與入學申請
課程介紹
各年段主課程介紹
一年級主課程介紹
二年級主課程介紹
三年級主課程介紹
四年級主課程介紹
五年級主課程介紹
六年級主課程介紹
七年級主課程介紹
八年級主課程介紹
各年段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一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蜜蠟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遊戲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自然日課程介紹
二年級副課程-園藝與烹飪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日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英文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語文練習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數學練習課
三年級副課程-手工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音樂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濕水彩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形線畫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肢體律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體育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農耕課程介紹
三年級副課程-泥塑課程介紹
四年級副課程介紹
五年級副課程介紹
六年級副課程介紹
七年級副課程介紹
八年級副課程介紹
課表
四年級四季主課程表(範例)
二年級課表(範例)
六年級課表(範例)
戶外活動
四季慶典
春慶
夏慶
秋慶
冬慶
心靈週曆
入學申請與收費
申請流程
收費說明
家長與社群
基石家長
家長會
家長活動
基石社群
支持與捐款
基石抱報
學校生活紀錄
2023年第
5
期電子報
【岩石與礦物課】
七八年級
【
馬
老師】
班上的孩子來到11.12歲的年紀,這年齡的孩子,會深刻的感覺到自己的骨骼的轉變和身體重量的變化,整個人會相較於之前階段更顯沈重。我們時常會覺得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變得比較不喜歡動,甚至肢體移動上也會較為僵硬不協調,這都是此階段的一些特徵。於是安排了這次主課,岩石與礦物就像是大地的骨骼,它建構出我們生活環境的基本結構,就如同我們的骨骼建構出我們外顯的身體結構。不論是高聳起伏的山峰、鬼斧神工的峽谷、以及各種不同的特殊地形,都可以讓孩子從不同的視角看到這變動的大地。
課程裡,我們先回想過去幾次戶外課程所到過的地方,嘉義阿里山、苗栗的火焰山、阿朗壹古道、以及恆春半島等,這些地方的地形地貌有許多的差異和特殊性。我們也淺談了台灣島的形成,參訪了車龍埔斷層槽溝保存園區,透過圖像來想像地球內在的活躍力量如何形塑著大地,實際看到斷層錯動的證據以及其產生的巨大力量。
回到課堂,我們一起嘗試分類石頭,從岩石的顏色、外觀、觸感、軟硬、顏色、味道等來觀察,進一步了解岩石的三大種類及岩石的循環。透過觀察,孩子看到火成岩因為冷卻過程的差異,而在外觀顏色上有很大的差異(花崗岩和玄武岩)。利用實驗發現變質作用後的岩石,有些地方遇到酸性物質會產生氣泡,有些地方則不會。觀察到有層理的板岩、片岩,想起在阿朗壹古道要快速通過的那段破碎岩層。談到石灰岩地形絕對不會忘記在墾丁國家公園裡真實一探的鐘乳石洞。
三週的學習裡,我們透過繪畫來加深對學習內容的感受和印象。看著孩子們從對石頭的陌生,到拿到石頭時有了不同的對話,願意打開不同的感官去觀察周遭環境和物體,這是教學現場最美麗的風景。
【
聖人傳
】
二年級
【
張
老師】
為什麼在二年級的主課程中會安排講述聖人的故事呢?
聖人傳並非宗教故事,雖然聖人故事的時空背景對我們是陌生的,但故事中聖者所傳遞出來的品質卻是每個時代、地區所需要的。
我們的生命功課是什麼?
真正存在的「我」追求、學習的是什麼?
史代納說:「在小學階段有一個最基本、最重要必須要培養的美德,那就是“願意去愛〞。」
聖者的故事引發出來的內在對話是我們想滋養孩子心魂的東西,故事中聖者的良善、奉獻、慈愛的品質,引發孩子的內在產生也想朝向「光」的同感,透過故事與孩子的內在聯繫。
重述聖人傳故事及編寫晨圈歌詞,更感受到聖者故事對二年級孩子的重要影響,雖然故事的年代久遠,但其中的愛德卻讓人感覺親近,也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本質中同樣存在的美善。聽完故事,孩子說:「如果我是聖馬丁,我可能不會那麼做,因為我怕自己會死掉。」也有孩子說:「我可能還是會去試試看,因為一個人可以幫助很多人。」、「搶匪做了那麼多壞事,為什麼馬丁要幫他?」、「如果我幫助了他,世界可能就會多一個好人。」、「如果我是馬丁,我也會去求見皇帝,因為天使會幫助我。」原本以為不像歷險記充滿驚奇與冒險的聖人故事,可能較難引起孩子的興趣,沒想到講述完聖人故事後,孩子們大嘆故事結束了,還有孩子說:「老師,我比較喜歡聽很久以前發生的故事耶!」
一閃一閃微光
像星星一樣閃耀
帶著溫柔的光芒
送給黑暗中的人希望
一閃一閃
黑暗中指引著我方向
【手工課】一年級
【
張
老師】
冷颼颼的季節最適合「
羊毛編織了
」!
一年級的孩子們從冬學季開始學習使用「
棒針編織
」,歷經挫折、反覆拆線、面對困難、跨越挑戰到熟練織法,孩子們越挫越勇、越做越起勁,手中的毛線逐漸成形,「
從無到有
」的每一個過程都得來不易,看著孩子將小母雞捧在手中仔細端詳的眼神,感受到他們無比的成就與喜悅。
最後我們一起用「
蘇木手染
」出深淺不同的毛線做為母雞的嘴巴和尾羽,也為以後的學弟妹預備材料。
手部的精細動作是培養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活動,「
手工
」是低年級便開始進行的課程之一。希望透過手工活動,培養孩子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做事有條理的判斷力和意志力。手工課中孩子們也經驗著不同的「
感官體驗
」、感受「
色彩的品質
」與「
美感的養成
」。
編織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以「
圖像或故事
」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並找到編織的方法,同時「
老師穩定的支持
」也能幫助孩子面對挑戰、重拾動力。在課堂中常常出現讓人感動的美麗風景:原本躁動的孩子安靜投入在手工的世界裡;失敗挫折好幾次的孩子,堅持到最後…
相信手工帶給孩子的滋養會在孩子的內在慢慢地積累,成為「
成長的力量
」。
【
冬季慶典
】活動預備
【冬季慶典前準備】
這兩個禮拜,孩子們看著學長姊及親師們忙碌又熱鬧的身影,佈置季節桌、練習合唱、排練戲劇,看著大學長的黑板畫完成的那一刻,大家都開心地歡呼讚嘆著,七嘴八舌的問老師這是不是冬慶戲劇的內容,哪一位是約瑟?誰要演聖母瑪麗亞?
預備螺旋時,四五年級的孩子負責運送肖楠樹枝、鋪上樹葉,大孩子與家長們幫忙掛布,分工合作、彼此支持,希望能在寒冷的冬天帶給孩子們愛與溫暖。
慶典前,大家也一同參與蜜蠟蠟燭製作,一絲一線
,
一次一次
,
在反覆溫暖與冷卻中逐漸凝聚
,
帶著敬虔與盼望
,
相信手中的蠟燭總會成形。緩慢的醞釀,學習耐心
,
追求完美
,
也學習放下
,
帶著愛
,
也接受愛
,
接受光
,
也成為光。
第四盞燭光 是人類之光
願意愛 願意思想
願意了解 願意分享
摘自陳琪瑩〈耶穌降臨期之禱〉
【冬季慶典】冬節圓、林中螺旋
【冬節圓、林中螺旋】
上週五冬慶氣溫驟降,在純園林間特別有感,也因如此讓溫暖的流動感覺更加深刻,彼此的問候與關懷點點滴滴累積在心中。低年級為仍在佈置工作的學長姊預備餐食、聚在一起搓揉湯圓、包裝蠟燭。高年級則在寒風中為彼此伴奏,看著夥伴咳嗽,立刻補上吹奏,期間還有家長送來的暖胃又暖心的茶葉蛋。
走出螺旋,順著小徑感受著心中的寧靜,
在歲末冬寒之時,一盞盞的小小燭光,提醒著我們心中有愛,願意思想、願意了解、願意分享。
願愛與溫暖傳遞在每一個黑暗的角落
【Always sing your song】
親師們為了與六~八年級的孩子們一同合唱,利用零碎的上放學時間練習,因為能全員聚在一起練唱的時間不多,回到家中,家長們也認真練習,親子間多了能一起歌唱的歌曲,學弟妹們也好奇地觀看著大家在辦公室裡練唱的熱鬧身影,歡樂的歌聲中有著生命力與熱情,讓寒冷的冬天幸福又溫暖。
Keep a melody in your heart your whole life long, and always, always sing your song.
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快樂!
👉捐款支持基石建校基金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