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發表學者簡介
※依姓氏筆畫排次※


姓  名:毛文芳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

現  職: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東亞漢籍與儒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學術代表作

*專著

《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本書韓文版,沈慶昊譯:”도성행락명청 문인의 화상 제영"(ISBN 979-11-91161-09-093820),首爾:高麗大學出版文化院,2021年。

《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題詠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行樂.讀畫:明清名流畫像題詠》,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年。

《詩.畫.遊.賞:晚明文化及審美意涵》,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22年。

《盛世畫廊:明清文人畫像之多重觀看與圖文複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25年。(預計出版)

*主編

《越南漢學論叢》(預計五輯)(與阮俊強共同主編),第一輯《長天一色鮮.絕頂漾清漣:越南漢學新視野》(侯汶尚執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23年。

《韓國漢學家論著選萃》(預計五輯)(與鄭雨峰、林侑毅共同主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自2019年開始編輯,預計2024年起陸續出版。

*核心期刊論文

〈禮物:朝鮮與盛清文人的畫像墨緣及相涉問題〉,中正漢學研究(THCI)第28期,「韓國漢學專輯」(2016),p.191-240。

〈譜名花而儷色:「花譜」及《品花箋》的知識遞轉與類應譜系〉,中正漢學研究(THCI)第37期,「性別、知識、圖像:東亞漢學新路向專輯」(2021.06),p.1-44。

〈明清孔子履歷圖誌與韓國文獻考論:以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善本為中心〉,民族文化研究(韓國核心期刊Korean Citation Index,簡稱KCI)(韓國,高麗大學)第94期(2022),p.673-813。*本文韓/漢雙語刊登。

 

 

姓  名:王學玲

最高學歷: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  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學術代表作

〈歷史敘述與自我詮辯 —「貳臣」張縉彥鼎革出處的辨析與意涵〉,《東亞觀念史》第6期,2017年。

〈苦行歷險與嚴辨華夷—清初屈大均之秦晉「宗周」游〉,《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年。

〈秋菊與秋決:清初仕清文人周亮工閩獄詩探析〉,《國文學報》,第56期,2014年。

〈清順治京師詩壇之盛世話語—以北籍仕清文人為考察〉,《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1期,2013年。

〈香奩情種與絕句一家—陳文述及其作品在日本明治時期的接受與演繹〉,《東華漢學》,第15期,2012年。

《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分認同》,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姓  名:朱龍興

最高學歷: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博士

現  職: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副研究員

✿學術代表作

〈獅被秀—明代宮廷十五世紀的獅子展示〉,《故宮文物月刊》第456期,頁32-47,2022年。

〈崑崙與黑坊:東亞圖文中的黑人形象〉,《故宮學術季刊》,第38(3)期,頁97-151,2021年。

〈飄洋過海來看你─觀覽「交融之美」特展〉,《故宮文物月刊》第435,頁4-25,2019年。

〈豬頭共享─從長崎蘭館宴會圖看歐亞文化的奇遇與交流〉,《故宮文物月刊》第431期,頁66-78,2019年。

《商品與生活─鈴木春信〈淺草晴嵐〉的浮華世界》,2018年。



姓  名:李欣錫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大國文學系博士

現  職: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

✿學術代表作

〈「明清之際」視域下杜詩學的一個側影——從「前惟山谷後錢盧」談起〉,《清華中文學報》23期(2020),頁209-263。

〈論「東澗詩法」傳承、演變及其詩學意義:以「詩史互證」為考察視角〉,《中國文學學報》第8期(2017),頁93-123。

〈錢牧齋〈讀梅村宮詹豔詩有感書後四首〉析論〉,《清華中文學報》「明清詩文特輯」(2009),頁1-42。

〈春光中遣動的「秋興」——論錢遵王《判春集》及對錢牧齋「詩史」觀之實踐〉,收入李貞慧編《中國敘事學:歷史敘事詩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頁263-325。

《唐宋詩舉要精選今注》,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2年。

 


姓  名:卓清芬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現  職: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學術代表作

〈自我呈現與他人型塑──湯貽汾〈吟釵圖〉詩卷題 詠析論〉,《人文中國學報》第26期,頁97-144,2018年。

〈清代女性自題畫像中的扮裝書寫〉,《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頁82-88,2018年。

〈葉嘉瑩先生論詞「弱德之美」探析〉,《南開詩學》第1輯,2018年。

〈試析顧太清仿擬宋詞和編選《宋詞選》的意義與價值〉,《詞學》第38輯,頁120-167,2017年。

〈晏幾道《小山詞》清壯頓挫之意涵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8年。

《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一二○),2003年。

《納蘭性德文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人文社會科學叢書),1999年。

 


姓  名:林侑毅

最高學歷:韓國高麗大學文學博士

現  職: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兼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代表作

韓民著、林侑毅譯:《越線的韓國人,劃線的日本人:用心理學觀點剖析韓日兩國》,大田出版社,2023年。(本譯作獲2023年韓國文學翻譯院補助翻譯圖書(中文))

〈19세기말 寧越嚴氏 使行記錄에 나타난 前近代 동아시아 外交의 한 단면〉,《東亞漢學研究》第16號,頁128 – 167,2022年。。

〈哈佛燕京圖書館藏陳延恩《罷讀樓彙刻贈言‧朝鮮詩翰》研究〉,《域外漢籍研究集刊》(CSSCI)第21輯,頁457-481,2021年。

〈秦皇安在,姜女未亡——朝鮮燕行錄中孟姜女談論的時代演變及文體考察〉,《全球史評論》(CSSCI) 第16輯,頁129-160,2019年。

〈朝鮮正祖朱子選本編纂與中國文獻關係芻論〉,《儒教文化研究國際版》(KCI)31輯,頁193-209,2019年。(本論文獲2023年台北文德書院文德儒學青年學者傑出著作獎)

《朝鮮後期 豊山洪氏 家門燕行錄 硏究》,韓國高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9年。(本學位論文獲2019年韓國高麗大學國語國文學系優秀博士論文獎--第8回月巖學術賞)

〈연행록을 통해 본 淸代 地方秀才 齊佩蓮의 생애와 朝鮮使臣과의 교유〉,《語文研究》(KCI)第46卷第1號,頁269-3052018年。(本論文獲2019年韓國語文教育研究會第17回 語文論文賞)



姓  名:侯雅文

最高學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  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學術代表作

〈「隱逸印象」與中國古代地方文士社群領袖的形成─以江浙地方文士社群領袖朱彝尊為例〉,《政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21年。

〈論劉辰翁的詩歌評點對「尚奇」詩觀的創變及其在南宋詩學史的定位〉,《輔仁中文學報》第53期,2021年。

《陽羨詞派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9年。

〈《古今詞統》的統觀與蘇辛詞選評析論〉,《東華漢學》第22期,2015年。

〈「詞史重構」與「國變、家變之悲」─朱祖謀如何定位屈大均詞〉,《淡江中文學報》第32期,2015年。

〈論朱祖謀「節日詞」中的盛世追想與尊君意識〉,《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0期,2012年。

《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中國文學流派學初論:以常州詞派為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姓  名:范宜如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現  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學術代表作

〈紀實的技藝:論《徐霞客遊記》的生命書寫〉,《清華中文學報》第28期(2022),頁197~245。

〈《徐霞客遊記》的西南書寫——以異族敘述為探論核心〉,《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7期(2021),頁253~282。

〈張鳴鳳《桂勝》的纂輯歷程與文化意涵探析〉,《中國學術年刊》第43期(2021),頁85~114。

〈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赤雅》的知識傳述與書寫型態為討論核心〉,《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7),頁69~102。

〈荔枝書寫與武夷地景:以謝肇淛、徐熥、徐火勃為考察對象〉,《國文學報》第59期(2016),頁1~27。

〈謝肇淛《滇略》的書寫視域及文化意蘊〉,《國文學報》第55期(2014),頁165~200。

〈謝肇淛《五雜組》中的物質書寫與地域視野〉,《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2期(2013),頁155~185。

《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



姓  名:張日郡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

現  職: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學術代表作

〈進化論與昆蟲記:論周作人的博物思維與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第43期(2023),頁193-214。

〈論三國故事的現代轉譯與人物形象——以鄭問作品為討論核心〉,《輔大中文學報》第54期(2022),頁111-148。

〈論晚清小說裡的鐘錶暨其時間再現〉,《漢學研究》第40卷第1期 (2022),頁227-265。

《晚清以降《三國志演義》故事新編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康韻梅、王文進教授聯合指導,2016年。



姓  名:陳佳銘

最高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現  職: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學術代表作

〈論朱子格物思想的發展——以羅整庵與湛甘泉對格物的理解進行探究〉,《現代儒學:儒釋道思想的現代詮釋》第4期(2021),頁185-205。

〈胡直心學的淵源與發展〉,《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5期(2020),頁111-136。

〈羅念菴之學對「歸寂」的超越與發展〉,《淡江中文學報》第40期(2019),頁147-182。

〈楊簡的「不起意」思想及其易學詮釋〉,《成大中文學報》第65期(2019),,83-118。。

〈從羅欽順、王廷相及劉宗周論明代氣學的思想型態〉,《清華學報》49卷(2019),頁87-123。



姓  名:曾若涵

最高學歷: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

現  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學術代表作

〈《正音新纂》中的南京官話音系及其切音設計〉,《漢學研究》第40卷第3期(2022),頁251-291。

〈江戶語言文獻中的「中華」意識──《三音正譌》及《漢字三音考》的比較〉,《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31期(2020),頁93-130。

〈文雄韻鏡學中所見悉曇反音法之遺緒〉,《中正漢學研究》第34期(2019),頁119-148。

〈韻學與訓讀──江戶漢學家的經典詮釋方法一探〉,《中正漢學研究》第32期(2018),頁119-142。

〈《韻鏡》與人名命名──江戶韻學之文化面考察〉,《漢學研究》第36卷第4期(2018),頁243-283。

〈《韻學楷梯》中的助紐理論及其與日本漢字音之關係〉,《聲韻論叢》21輯(2018),頁25-56。

〈江戶韻學中的「反切法」──文雄學派的觀點〉,《成大中文學報》第62期(2018),頁115-152。

〈江戶時代《玉篇》接受一隅──以享保版《增續大廣益會玉篇大全》為例〉,《漢學研究》第35卷第3期(2017),頁289-324。

 


姓  名:楊玉君

最高學歷: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

現  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學術代表作

“Trees in Taiwanese Folklore,” Lagoonscape 2:2 (2022): 295 – 306. (DOI 10.30687/LGSP/2785-2709/2022/04/000)

Co-authored with Ekaterina Zavidovskaya, Dmitri Maiatskii,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llustrations and Images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Investiture of the Gods in Woodblock Editions, Popular Prints and Temple Paintings,” Manuscripta Orientalia, 27/2 (2021), pp. 9 – 26.

〈從《媽祖傳新歌》談歌仔冊的內容與編纂〉,《歌仔冊年刊》創刊號(2021):23 – 36。

〈楊柳青民俗版畫中的財富母題意義與轉換〉,《民俗曲藝》207(2020):11-60。

〈常民節氣觀〉,《民俗曲藝》198(2017):219 – 62。

〈俄藏清末鍾馗圖象考釋〉,《中正漢學研究》(2014),頁25–54。

〈民俗畫的解讀與誤讀──以俄藏五鬼閙判圖為例〉,《民俗曲藝》第181期(2013),頁223–64。

〈中秋社祭與南台灣的社樹信仰〉,《民俗曲藝》第169期(2010),頁1–44。

〈佩掛與驅邪──仲夏民俗比較研究〉,《漢學研究》第27第4期(2009),頁329–358。



姓  名:劉瓊云

最高學歷: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

現  職: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學術代表作

〈異類如何成為親人——從《聊齋誌異・夜叉國》出發的思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1期(2022),頁1-46。

〈紙上開國——書籍媒介、知識製作與《皇明英烈傳》中的國朝意識〉,《依大中文與教育學刊》創刊號(2020),頁44-74。

Liu, Chiung-yun Evelyn. “Embodied Virtue: How Was Loyalty (zhong 忠) Edited and Performe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Wai-yee Li and Yuri Pines eds. Keywords in Chinese Thought and Literatur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20.

〈女夷救忠臣——《血影石》中的性別、疆界與華夷辯證〉。《嶺南學報》「中國文學裏中的他者」專號,復刊第13輯(2020),頁183-214。

〈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 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新史學》30卷3期(2019),頁1-73。

〈神魔傳統遇上海外知識——《三寶太監西洋記》中的世界、敘事與想像〉。《臺大中文學報》第62期(2018),頁49-104。

 


姓  名:潘少瑜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  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學術代表作

〈星際迷航:近現代文學中的宇宙視野與自我意識〉,《中國現代文學》34期(2018),頁65-83。

〈抒情的技藝:清末民初的情書翻譯與寫作〉,《東亞觀念史集刊》12期(2017),頁239-285。

〈世紀末的憂鬱:科幻小說〈世界末日記〉的翻譯旅程〉,《成大中文學報》49期(2015),頁193-232。

〈感傷的力量: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的正典化歷程與社會文化意義〉,《臺大中文學報》45期(2014),頁269-322。

〈時尚無罪:《紫羅蘭》半月刊的編輯美學、政治意識與文化想像〉,《中正漢學研究》22期(2013),頁271-302。

〈維多利亞《紅樓夢》︰晚清翻譯小說《紅淚影》的文學系譜與文化譯寫〉,《臺大中文學報》39期(2012),頁247-294。



姓  名:盧柏勳

最高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

現  職: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學術代表作

〈紫簫記及其相關議題研究〉,《人文中國學報》(已通過審查,將於2023年12月第36期刊登)。

《清初蘇州崑劇劇壇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20年。

〈論清宮目連戲《勸善金科》之政治與宗教功能〉,《人文中國學報》第31期(2019)。

〈「鮑老」及其衍生意義考釋〉, 《成大中文學報》第54期(2016),頁59-95。

《晚明蘇州曲家交遊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姓  名:賴柯助

最高學歷: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現  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學術代表作

〈從兩種自律義看牟宗三的康德學詮釋:內在自律(IA)或外在自律(EA)〉,《東吳哲學學報》第45期(2022),頁83-117。

〈再論牟宗三儒門正宗的判教構想〉,《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8期(2021),頁67-100。

〈再論荀學「禮義」的意義:理論一致性與道德動力為探究的進路〉,《鵝湖學誌》第67期(2021),頁1-52。

〈良知、立志與知行合一:再論陽明如何回應道德之惡〉,《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54-95,2021年。

〈從「常知」進至「真知」證朱子「格物致知」是「反省型態」的實踐工夫〉,《中正漢學研究》第28期(2016),頁49-75。

 


 姓  名:羅秀美

最高學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  職: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學術代表作

〈明清才女文化與儒醫文化的交織--以女醫談允賢《女醫襍言》為主〉,《興大中文學報》第51期(2022),頁1-37。

《彤管文心—近代女性文學的賡續與新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21年

《女子今有行—現代女性文學新論》,臺北:萬卷 樓圖書公司,2021年。

〈自我與南洋的相互定義——蘇雪林、凌叔華、謝冰瑩、孟瑤與鍾梅音的南洋行旅〉,《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0期(2020),頁237-298。

〈文化記憶的追尋與再現―以「故宮文學家」作品中 的「北溝故宮」書寫為主〉,《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4期(2019),頁 149-184。

〈翻譯賢妻良母、建構女性文化空間與訴說女性生命 故事—單士釐的「女性文學」〉,《漢學研究》第32卷第2期(2014),頁197- 230。



姓  名:羅景文

最高學歷: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  職: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學術代表作

〈漢學,當何如?──越南《南風雜誌》漢文版「漢學」相關論述之研究〉,《文與哲》第39期(2021),頁1-50。

〈同源記憶的延續與變異──以高雄桃仔園保生大帝兄弟類型傳說為考察中心〉,《臺灣文獻》第71卷第1期(2020),頁 45-98。

〈衝突、競爭與合作──南臺灣神靈鬥法傳說中的敘述結構、信仰關係與地方互動〉,《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 28 期(2019),頁199-230。

〈誰的富強之業──中、日、越三國參觀者對於1902年河內博覽會的觀察與書寫〉,《新史學》第29卷第4期(2018),頁125-178。

《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高雄:財團法人高雄市大社區青雲宮、國立中山大學,2018年。



本網站圖源:〔清〕焦秉貞繪《耕織圖》 /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