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學者簡介
※依場次排次※



姓  名:陳廣宏

最高學歷:復旦大學文學博士

現  職: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學術代表作

《明人別集叢編:胡儼集(上下)》(與鄭利華、錢振民合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

《日本所編明人詩文選集綜錄》(與侯榮川合著),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閩詩傳統的生成:明代福建地域文學的一種歷史省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中國文學史之成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稀見明人詩話十六種(上下冊)》(編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文本、史案與實證:明代文學文獻考論》,上海: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文學史的文化敘事:中國文學演變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鍾惺年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姓  名:陳靝沅 TAN, Tian Yuan

最高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博士

現  職:英國牛津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學系講座教授

Management Committee Member, The Oxford Research Centre in the Humanities 

Shaw Professor of Chinese,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9 – present 

Professorial Fellow, University College, Oxford 2019 – present 

Trustee and Member of the Governing Body, University College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9 - present


姓  名:胡明光

最高學歷:

現  職: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人文社會大學東方語文系

✿學術代表作


姓  名:許德發

最高學歷: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

現  職:馬來西亞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中文學程高級講師

✿學術代表作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臺北:時報,2022年。

〈國粹教育外流寓者——論章太炎在馬來亞的演説〉(河南《漢語言文學研究》第4期,頁33-47,2015年。)

〈文學如何「現實」?——馬華文學現實主義中的政治介面(1919-1930)〉,《中國現代文學》第28期,頁71-90,2015年。

〈蔡元培的南洋跨境經歷與華僑文化教育語境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第66輯第2期,頁1-36,2020年。

〈雷鐵崖在檳榔嶼:國粹論述與去國的華僑〉,羅宗宇、傅湘龍編:《多維視角下的海外漢學風景》,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頁111-126,2017年。


姓  名:林侑毅

最高學歷:韓國高麗大學文學博士

現  職: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兼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代表作

韓民著、林侑毅譯:《越線的韓國人,劃線的日本人:用心理學觀點剖析韓日兩國》,大田出版社,2023年。(本譯作獲2023年韓國文學翻譯院補助翻譯圖書(中文))

〈19세기말 寧越嚴氏 使行記錄에 나타난 前近代 동아시아 外交의 한 단면〉,《東亞漢學研究》第16號,頁128 – 167,2022年。。

〈哈佛燕京圖書館藏陳延恩《罷讀樓彙刻贈言‧朝鮮詩翰》研究〉,《域外漢籍研究集刊》(CSSCI)第21輯,頁457-481,2021年。

〈秦皇安在,姜女未亡——朝鮮燕行錄中孟姜女談論的時代演變及文體考察〉,《全球史評論》(CSSCI) 第16輯,頁129-160,2019年。

〈朝鮮正祖朱子選本編纂與中國文獻關係芻論〉,《儒教文化研究國際版》(KCI)31輯,頁193-209,2019年。(本論文獲2023年台北文德書院文德儒學青年學者傑出著作獎)

《朝鮮後期 豊山洪氏 家門燕行錄 硏究》,韓國高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9年。(本學位論文獲2019年韓國高麗大學國語國文學系優秀博士論文獎--第8回月巖學術賞)

〈연행록을 통해 본 淸代 地方秀才 齊佩蓮의 생애와 朝鮮使臣과의 교유〉,《語文研究》(KCI)第46卷第1號,頁269-3052018年。(本論文獲2019年韓國語文教育研究會第17回 語文論文賞)


姓  名:楊沅錫

最高學歷:韓國高麗大學博士

現  職:韓國高麗大學漢文學系副教授

✿學術代表作

〈朝鮮後期文字訓詁學硏究〉,高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試論朝鮮後期的文字學〉,《韓國學報》21,中華民國韓國硏究學會,2010年。

〈霅橋安錫儆的詩經論及《詩經》解說方法特徵〉,《漢文古典硏究》31,韓國漢文古典學會,2015年。

〈茶山丁若鏞字學硏究〉,《韓國學報》54,大東漢文學會,2018年。

《朝鮮時代漢字學的理論和爭點》,學資苑,2018年。


姓  名:卓清芬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現  職: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學術代表作

〈自我呈現與他人型塑──湯貽汾〈吟釵圖〉詩卷題 詠析論〉,《人文中國學報》第26期,頁97-144,2018年。

〈清代女性自題畫像中的扮裝書寫〉,《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頁82-88,2018年。

〈葉嘉瑩先生論詞「弱德之美」探析〉,《南開詩學》第1輯,2018年。

〈試析顧太清仿擬宋詞和編選《宋詞選》的意義與價值〉,《詞學》第38輯,頁120-167,2017年。

〈晏幾道《小山詞》清壯頓挫之意涵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8年。

《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文史叢刊之一二○),2003年。

《納蘭性德文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人文社會科學叢書),1999年。


姓  名:汪詩珮

最高學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現  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學術代表作

“Plays Within Songs: Sanqu Songs from Literary Refinement (ya) to Popular Appeal (su)”, JCLC 8:2 (Nov. 2021), 307-340.

〈從晉京、立足到榮景:1918上半年的榮慶社〉,《戲曲研究》(北京),第113輯,頁103-126,2020年。

〈以元劇為方法:再論《牡丹亭》之經典性〉,《臺大中文學報》,第61期,頁191-238,2018年。

〈潛跡與明蹤:清中葉《雷峰塔》傳奇演變新論〉,《民俗曲藝》,第199期,頁263-327,2018年。

〈清中葉一部顛覆性的白蛇戲曲「續集」:日本天理圖書館藏《後雷峰塔傳奇》初探〉,《國文學報》,第62期,頁59-100,2017年。

〈擇選眼光與翻譯策略:德庇時「中國戲劇推薦書單」初探〉,《臺大中文學報》,第53期,頁43-94,2016年。

Tian Yuan Tan, Paul Edmondson and Shih-Pe Wang ed., 1616: Shakespeare and Tang Xianzu's China. London: Bloomsbury, 2016.


姓  名:李宜學

最高學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現  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學術代表作

〈南開大學所藏姚培謙《李義山七律會意》之文獻問題考論〉, 《人文中國學報》第27期,頁147-185, 2018年。

〈從〈錦瑟〉、〈藥轉〉論姚培謙《才調集》對李商隱詩的接受〉,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第四輯, 2018年。

〈論韋縠《才調集》及其於明清時期的版本流傳〉, 《回眸.凝視──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書書局,頁189-246,2018年。

〈論李商隱流寓桂林時期詩作的空間書寫〉,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CSSCI),第48輯,頁431-566,2018年。

〈從〈無題〉論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對朱鶴齡《李義山詩集注》的接受〉,《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2期,頁125-182,2017年。


姓  名:大木康 OKI,Yasushi

最高學歷: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 

現  職: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學術代表作

〈香港石塘咀花街雜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82期,2023年1月,頁237-266。

〈姜貞毅先生輓章〉,《斯文》第137號,2022年6月,頁37-51。

〈中國明代文化的普及〉,《岩波講座:世界歷史12》,岩波書店,2022年3月,頁163-179。

〈清代文人姜實節的生平及其文學藝術〉,《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80期,2022年2月,頁1-63。

《晩明風雅》,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2年7月。

〈中國明末和日本十八世紀的文學與思想〉,《民族文學》第10期,2021年11月,頁95-103。

《明清戲曲俗曲雜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9月。

〈《桐橋倚棹錄》與近代蘇州文人:王伯祥、顧頡剛、葉聖陶、俞平伯〉,《石川忠久先生星壽紀念文集:採菊東籬下》,汲古書院,2021年10月,頁351-365。

〈中國書法家史研究:以近代早期為中心〉,《書籍、印刷和書店:日本、中國和韓國書籍的文化史》,勉誠出版,2021年6月,頁700-717。

《《史記》與《漢書》:中國文化的晴雨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10月。

《明清江南社會文化史研究》(明清江南社會文化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20年9月。


姓  名:張惠思

最高學歷: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現  職: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學術代表作

〈文學場建構:白垚的離散經歷與跨界書寫〉,發表於「跨界與跨際」:莊華興副教授榮休紀念暨文學文化工作坊,2023年。

〈地域性百科、科普與旅行意識:馬來亞遊記與雜錄寫作(1920-1940)〉,收錄於《亞際南方:馬華文學與文化論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22年。

〈溫任平、天狼星詩社與現代詩選集〉,收錄於《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出版社,2022年。

〈科普意識與地方知識:一九二〇、三〇年代南來文人遊記的特色〉,收錄於《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出版社,2022年。

〈往事追憶的抒情姿態——從脂評的感性基調看小說評點中的抒情性作用〉,收錄於《紅樓夢》文獻·文本·文化對話,吉隆坡:馬來亞大學《紅樓夢》研究中心,2022年。

〈南洋女學的印跡:近現代畫報與雜誌中南洋知識女性圖像的意涵〉,《中正漢學研究》第37期,頁137-154,2021年。

〈“摩羅”式抒情:黃錦樹散文中的惡聲與詩力〉,發表於世界文明視視野下的魯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1年。

〈重訪五一三時的斑苔谷:中英文系師生回憶錄中的校園氛圍與學術體制驟變〉,《中山人文學報》第49期,頁61-85,2020年。

張惠思、許德發:〈蔡元培的南洋跨境經歷與華僑文化教育語境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第66卷第2期,頁1-36,2020年。


姓  名:金敏鎬

最高學歷:韓國高麗大學文學博士

現  職:韓國翰林大學教授

✿學術代表作

《忠節的象征,伯夷叔齊 -敘事和形象演變的系譜學 충절의 아이콘 백이와 숙제 -서사와 이미지 변용의 계보학》,Seoul:成均館大學校出版社,2020。

《朝鮮士大夫的中國見聞錄 조선사대부의 중국견문록》,Seoul:Munhakdongne,2018。

《東京夢華錄 동경몽화록》,Seoul:Somyong,2010。(韓文翻譯)

‘One from the East, One from the West: The Uneasy Encounters between Hong Tae-yong and Augustin Hallerstein in Mid-Eighteenth Century Beijing’(Acta Koreana Vol.20 No.2/ 2017.2.)

《韓國古小說裏的中國 –以趙緯韓的崔陟傳爲中心》(《明清小說研究》 2012年 第3期 總第105期)

《朝鮮時代燕行錄所見中國古典小說初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2期,2010年。

《從“有說有唱”形式來看敦煌“變文”之來源研究》(《唐代文學研究》第10輯/,2004年。

《西遊記在韓國》(《明清小說研究》第71,/2004年。



本網站圖源:〔清〕焦秉貞繪《耕織圖》 /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