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大木康 OKI,Yasushi

最高學歷: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 

現  職: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專長學門

明末清初江南的社會與文化、馮夢龍、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明末的青樓文化、冒襄與《影梅庵憶語》等。


✿經歷

2006年  臺灣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07年

2011年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客員教授~2012年

2012年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長~2014年

2015年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客員教授〜2016年

2020年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客員教授〜2021年

2019年  臺灣慈濟大學東方與文學系客座教授〜2022年

2022年  臺灣國立臺灣大學【潘寶霞女士講座】講座教授〜2022年3月

2022年  臺灣慈濟大學東方與文學系遠朋講座客座教授〜2022年11月


榮譽及獎項

2000年 「東方学会賞」(東方学会)(受賞対象:「黄牡丹詩会――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点描――」、『東方学』第99輯 2000年) 


專著 

日文出版品(括弧內為中文翻譯書名)

《明清江南社會文化史研究》(明清江南社會文化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20年9月。

《馮夢龍と明末俗文学》(馮夢龍與明俗文學),東京:汲古書院,2018年1月。

《蘇州花街散歩 山塘街の物語》(蘇州花街漫步:山塘街的物語),東京:汲古書院,2017年7月。

《中国人はつらいよ その悲惨と悦楽》(中國人真命苦:他們的痛苦和快樂),東京:PHP新書,2015年2月。

《現代語訳 史記》(現代翻譯:史記),東京:筑摩書房,2011年2月。

《冒襄と『影梅庵憶語』の研究》(冒襄和《影梅庵憶語》的研究),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報告,東京:汲古書院,2010年2月。

《中国明末のメディア革命》(中國明末的媒體革命),世界史の鏡,東京:刀水書房,2009年。

《《史記》と《漢書》:中国文化のバロメーター》(《史記》與《漢書》:中國文化的晴雨表),書物誕生,東京:岩波書店,2008年。

《笑林 笑賛 笑府他 歴代笑話》(笑林、笑贊、笑府地:歷代笑話),中國古典小説選第12卷,東京:明治書院,2008年。

《明清文学の人々 職業別文学誌》(明清文學中的人人:按職業劃分的文學),中國學藝叢書,東京:創文社,2008年。

《山の郵便配達》(那山‧那人‧那狗),集英社文庫,東京:集英社,2007年。

《原文で楽しむ 中国明清文人の小品世界》(原文欣賞:中國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あじあ楽学選書第1卷,福岡:集広舎,2006年。

《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研文選書第92卷,東京:研文出版,2004年。

《馮夢龍『山歌』の研究:中国明代の通俗歌謡》(馮夢龍《山歌》研究:中國明代的通俗歌謠),東京:勁草書房,2003年。

《中国遊里空間−明清秦淮妓女の世界》(中國遊里空間--明清秦淮妓女的世界),東京:青土社,2001年

《中国明清時代の文学》(中國明清時期文學),放送大學教材,千葉: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01年。

《中国近世小説への招待:才子と佳人と豪傑と》(中國近世小說的邀請:才子、佳人和豪傑)NHKライブラリー第134巻,東京:NHK出版,2001年。

《山の郵便配達》(那山‧那人‧那狗),東京:集英社,2001年。

《不平の中国文学史》(不平的中國文學史),東京:筑摩書房,1997年。

《新しい中国文学史》(新中國文學史),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97年。

《明末のはぐれ知識人 馮夢龍と蘇州文化》(明末非正統的知識份子──馮夢龍與蘇州文化),東京:講談社,1995年。


中文出版品

《晩明風雅》,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2年7月。

《《史記》與《漢書》:中國文化的晴雨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10月。

《明清戲曲俗曲雜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9月。

《馮夢龍「山歌」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

《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

《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冒襄和影梅庵憶語》台北:里仁書局,2013年12月。

《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台北:聯経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


韓文出版品(括弧內為中文翻譯書名)

《중국명말의미디어혁명-서민이책을읽다》(中國明末媒體革命──庶民閱讀),首爾:延世大學校出版文化院,2013年5月

《史記と漢書》(史記與漢書),書物誕生天地人,2010年6月。

《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ソミョン(四面、釜山)出版,2007年。


編著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程乙本紅樓夢》(上)(下)・嬌紅記》,東京:汲古書院,2014年11月。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蔵《程甲本紅楼夢》(上)(下)》,東京:汲古書院,2013年12月。 


期刊論文 

〈香港石塘咀花街雜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82期,2023年1月,頁237-266。

〈姜貞毅先生輓章〉,《斯文》第137號,2022年6月,頁37-51。

〈中國明代文化的普及〉,《岩波講座:世界歷史12》,岩波書店,2022年3月,頁163-179。

〈清代文人姜實節的生平及其文學藝術〉,《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80期,2022年2月,頁1-63。

〈中國明末和日本十八世紀的文學與思想〉,《民族文學》第10期,2021年11月,頁95-103。

〈《桐橋倚棹錄》與近代蘇州文人:王伯祥、顧頡剛、葉聖陶、俞平伯〉,《石川忠久先生星壽紀念文集:採菊東籬下》,汲古書院,2021年10月,頁351-365。

〈中國書法家史研究:以近代早期為中心〉,《書籍、印刷和書店:日本、中國和韓國書籍的文化史》,勉誠出版,2021年6月,頁700-717。

〈「白話」使用漢字的文化是如何傳播的?〉,《文學通信》,漢字和漢文文化的東亞文化講座2,2021年3月,頁245-254。

〈蘇州閶門的文化經濟〉,《明代生活美学論壇文集》,中華文物學會,2019年5月,頁118-129。

"The History of Bookshops in China : With a Focus o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ACTA ASIATICA, Tokyo: The Toho Gakkai 116 2019.2: 1-19.

〈關於宋真宗《勸學文》〉,《新宋學》第7期,2018年10月,頁164-173。

〈銭謙益與程嘉燧〉,《東方學》第136期,2018年7月,頁1-21。

〈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三十年〉,《亞洲研究218: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未來:21世紀的回顧與展望》,勉誠出版,2018年5月,頁30-33。

〈明末清初的文人:冒襄與焚香:以《影梅庵憶語》為中心〉,《香文化實錄》第3期,2018年5月,頁50-64。

〈漢籍的「卷」和「冊」再思考:論北宋版的「通典」〉,《圖書寮漢籍叢考》,汲古書院,2018年2月,頁55-61。

〈漢籍善本紹介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5)〉,《新漢字漢文教育》第64期,2017年6月,頁96-98。

〈日本江戶時代的「時尚書籍」與中國文學〉,《大東文化研究》第98期2017年6月,頁191-217。

 "Wanton, but not Bad: Women in Feng Menglong's Mountain Songs." Wanton Women in Late-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Mark Stevenson and Wu Cuncun. Vol. 8,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Studies. Leiden, Boston: Brill, 2017.

 "Literature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World."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in Early Modern and Modern East Asia. Edited by Benjamin A. Elman and Chao-Hui Jenny Liu,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Studies. Leiden, Boston: Brill, 2017.

〈明清時代馮夢龍作品的讀者及評價〉,《曾永義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7年3月,頁735-748。

〈漢籍善本紹介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4)〉,《新漢字漢文教育》第63期,2016年11月,頁79-81。

〈漢籍善本紹介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新漢字漢文教育》第62期,2016年5月,頁113-115。

〈十六、十七世紀的世界文學〉,羽田正編:《全球史與東亞史》,東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頁259-274。

〈16、17世紀的世界文學〉,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主編:《全球史、區域史與國家史:復旦大學、東京大學和普林斯頓三校合作會議論文集》,中華書局,2016年1月,頁80-90。

〈中國線裝書的普及背景〉,《韓國文化》第72期,2015年12月,頁3-20。

"Able official or comedian? How was Feng Menglong perceived through the eyes of his contemporar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On Line, Berlin, Heiderberg: Springer 2015.11: 1-12.

〈漢籍善本紹介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新漢字漢文教育》第61期,2015年11月,頁85-87。

〈元雜劇的東渡與日本能樂關係重探〉,彭小妍編:《翻譯與跨文化流動:知識建構、文本與文體的傳播》,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10月,頁37-54。

〈漢籍善本紹介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新漢字漢文教育》第60期,2015年5月,頁58-63。

〈明王朝忠烈遺孤侯涵生平考述〉,《中國文學研究》第25期,2015年3月,頁109-125。

〈「夷」之國的學問:漢學與國學〉,田中優子編:《江戶時代日本人的國族意識》,笠間書院,2015年2月,頁13-23。 



本網站圖源:〔清〕焦秉貞繪《耕織圖》 /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