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革命進化論:威爾士科幻小說的晚清翻譯

潘少瑜 /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摘要

在晚清翻譯科幻小說的研究領域中,英國小說家威爾士(H. G. Wells,1866-1946)所受到的關注遠不如法國小說家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然而質諸中國現代文學史,威爾士的影響卻比凡爾納更加廣泛。威爾士描繪的末日想像、人性危機和進化退化弔詭等主題,深刻觸動中國知識分子的心弦;相較之下,凡爾納的科幻冒險故事卻逐漸被歸類為青少年讀物,而失去其思想先鋒性。目前已知威爾士科幻小說最早的中文譯本為楊心一(1889-1916)所譯,題名為《滄桑變》(原著為Time Machine, 1895)與《火星與地球之戰爭》(原著為The War of the Worlds, 1898),均於1907年連載於革命報刊《神州日報》。時值革命黨人徐錫麟(1873-1907)與秋瑾(1875-1907)被捕處決,社會輿論沸騰,而這兩部翻譯小說正體現了維多利亞科幻與晚清革命文本之間的糾葛,值得深入探討。楊心一採用的翻譯策略為何?他如何再現威爾士的未來圖像與世紀末美學?當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情節與歐洲列強侵略中國有著明顯的相似性,他如何調整詮釋角度,轉化此類帝國主義敘事?他又如何挪用晚清時期的文化論述與革命話語,與威爾士小說中的進化論觀點對話?本文試圖指出,在革命報刊的脈絡下,威爾士的經典科幻小說與晚清知識分子的國族意識產生了複雜的連結,並獲得了新的閱讀可能。

 

關鍵詞:威爾斯、世紀末、末日想像、張愛玲、戰爭書寫



才女科學家與知識典範的重構:晚清兩部科學家傳記《疇人傳》續書中的女性

羅秀美 /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摘要

晚清接受愈來愈多西洋科學與文化著述的洗禮,逐漸形成知識典範的位移與重構的現象,其中兩部科學家傳記《疇人傳三編》(1886)與《疇人傳四編》(1898)共收錄八位古代才女科學家傳記,前者收錄葛宜、沈綺、王貞儀;後者收錄班昭、楚女、蕊珠、錢潔、蘭陵女史(江蕙)八位歷代才女科學家。這些女性多為閨秀詩人,其人熱愛科學的表現一向被忽略,因此晚清兩部以男性為主的科學家傳記納入女性身影,便顯得意義非凡。是以本文擬就此探討晚清知識典範重構的時代語境下,才女科學家傳記的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才女科學家、知識典範、晚清文學、《疇人傳》、女性傳記



論晚清新小說中的進化論話語及其敘事展演

張日郡 /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探討的焦點,在於考察、釐清與論述晚清新小說中的進化論話語,以及在此語境之下,創作者如何引述、運用進化論開展他們的小說敘事。故本文的論述結構,首先觀察晚清新小說中的開篇內容與方式,釐清進化論對於敘事結構的影響之跡。其次則從線性時間觀的脈絡切入,探看創作者如何鎔鑄新時代元素,如進化時間、科學素材等,再造新中國。最後,考察在進化語境之下,晚清新小說敘事中相關的新興意象,或是傳統意象因應時代與思潮,而產生什麼樣新的質變。本文希冀藉由這三個面向的梳理與論述,進一步論證進化論對於晚清新小說創作的具體影響。

 

關鍵詞: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話語研究、社會達爾文主義


本網站圖源:〔清〕焦秉貞繪《耕織圖》 /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