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緣起


(一)由「隋唐中古」轉向「近世」並關注「東亞漢學」

本系自1990年代創建以來,即重視學界互動與學術交流,早期曾積極籌辦大型學術研討會如︰「六朝隋唐文學學術研討會」(1994)、「全國敦煌學研討會」(1995)、「隋唐五代文學研討會」(1998)、「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2000)、「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二十一世紀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佛經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等,為本系塑造了良好的學術基礎。

及至晚近十餘年,因資深教授離退、新進教師補入,就斷代角度而言,本系師資結構有所轉變,由過去的「隋唐中古」轉向「近世」。中國的「近世」跨度,有史學家主張時間可寬溯至宋元,下延至民初;以空間地域而言,可由中國本土輻射至亞太周邊,相應的文化型態亦產生結構性轉移。本系師資涵蓋面廣及文史哲語言小學等完整領域,復積極網羅日本漢學及歐美漢學的優秀師資充實教研陣容。十餘年來,有半數以上教授領域具多元性及國際化,教授治學頗集中於這個寬泛的歷史分期:「近世」,亦頗有跨領域企圖。是故,本系的學術發展與規劃,譬如舉辦各種學術會議、進行各種演講邀約、客座講學人才的延聘、人文研習營的籌劃、學報專輯的設定等,莫不聚焦於「近世學術」的範疇,衡諸臺灣各大學中文系,本系已然形成斷代架構之「近世學術研究」、議題導向之「跨領域研究」,以及與學術社群充分對話之「國際化」等三大鮮明的學術發展特色,藉以緊扣臺灣中文學門學術發展趨勢。

  另一方面,東亞漢學為中文學界耕耘之熱區,隨著中國開放以來營造的全球化市場態勢,各階層人士莫不對中國文化賦予一定程度的關心,促成國際漢學界又一波蓬勃興盛之風。在漢學研究領域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的臺灣文史學界,因緣際會地捲入其中,邇來以「東亞漢籍研究」或「東亞儒學」為主題的各項學術計畫、論壇及會議日多,引發中文學界矚目。本系自2015年2月起,毛文芳主任以「東亞漢學」為系務發展主軸,積極向校內外爭取各項經費補助,大力擘劃相關學術活動,任期內即密集邀辦了15個系列34場以「東亞漢學」為範疇的主題講座,國外來訪學者絡繹不絕,為本系此後發展奠下厚基。

 

(二)學術成果展現

  姑不論頻繁的講座活動,或與國外研究機構簽署MOU以進行學術合作。就研討會而言,除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之外,本系亦戮力於中小型主題會議或工作坊的籌辦,試圖以精簡之人力及撙節之費用,環繞著「近世」與「東亞」的文化特質,締建議題性強的學術會議,邀集對話性高的國內外學者,就一特定核心議題撰寫論文、密集研討。近二十年來,已舉辦的「近世」主軸小型會議,包括:「『海德格與中國思想的相遇』學術研討會」(2005)、「『丹道與易道──內丹修煉與宇宙圖式』學術研討會」(2006)、「『晚清小說的研究與思考』學術研討會」(2007)、「『文本.觀看』小型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世變與轉折──蒙元時期的文學、文化與藝術』小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以及兩項賴錫三主任籌辦之「『隱喻.抒情與敍事.觀看』──中文學門跨域整合研習營」(2010,與國科會人文中心合辦)、「『人文風景』學術研習營」(2013,與科技部人文處合辦)等。

其後,籌辦5次「東亞漢學」學術工作坊:包括「韓國漢學及研究文獻工作坊」(2015)、「第一屆文獻與進路:越南漢學工作坊」(2016)、「第二屆文獻與進路:越南漢學工作坊」(2017)、「東亞經典詮釋新路向國際學術工作坊」(2017)、「『性別、圖像、知識:東亞漢學新路向』國際學術工作坊」(2019),均邀集指標性學者蒞臨共創論學平台。

以上這些經過深度對話與激盪的會議成果,又與本系自2007年改版之《中正漢學研究》(原《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進行整合,以「專輯」型式加以編輯出版,獲得許多海內外漢學專家顧問之引領與肯定。本刊結合諸位教授之專長所編審之「近世學術」相關專輯包括:「丹道與易道」(2006)、「明清文學」(2007)、「海峽兩岸的近現代性」(2009/1)、「文本.觀看」(2009/2、2010/1)、「世變與轉折──蒙元時期的文學、文化與藝術」(2010/2)、「民俗與俗文學」(2011/1)、「近代思想與文學」(2012/1)、「人文風景」(2014/2)、「跨文化對話」(2015/1)。其後,「東亞漢學」的相關專輯有:「韓國漢學」(2016/2)、「越南漢學」(2017/1)、「東亞漢籍」(2017/2)、「性別、知識、圖像:東亞漢學1」(2020/2、2021/1),國內外優質學者徵/邀文稿,為本系贏得良好學術聲譽。

這種結合系所教授專長、系務發展重心、高度凝聚議題的小型學術會議或工作坊以及學報的刊行,感謝學界前輩與同行對於本系勤力耕耘質量的發展特色給予的高度肯定與支持,俾本刊於2010年起迄今連獲「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的殊榮。


(三)展現本系實力之特色國際學術會議

奠基於「近世學術」的穩固發展,2015年迄今,本系於「東亞漢學」的耕耘日深,以漸次積累的學術成果為基礎,由前主任毛文芳教授引領,與現任陳佳銘主任、張書豪、曾若涵、賴柯助等多位教授為核心成員,齊心協力,籌備多時,於2022年仲春,於本校文學院成立「東亞漢籍與儒學研究中心」,立足南臺灣,鏈結本島,面向國際,致力建構一個優質的東亞漢學平台,以培養具跨領域能力之後進為職志。中心甫成立,便於2022年11月舉辨「東亞哲學經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揭牌儀式,並責成研究中心執行祕書侯汶尚博士候選人建置網頁,正式營運,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ccueahcrc/%E9%A6%96%E9%A0%81?authuser=0

為慶祝本研究中心成立周年,於2023孟夏/孟冬兩個時段,由毛文芳教授籌劃邀集「書籍史與知識環流:東亞漢籍雲端講座」,邀請聲譽卓著之國際漢學大家:(美)沈津、(德)傅敏怡、(日)金文京、(日)陳捷、(韓)沈慶昊、(韓)鄭雨峰、(越)阮俊強、 (中)張伯偉、(臺)陳益源等9位著名教授共同組成重量級之陣容,採取無遠弗屆的雲端講座形式,造福國內外學人。報名踴躍,國內外上線聽眾人次將近千人,受到熱烈迴響。 講題清單一覽如下:

~~~~~~~~~~~~~~~~~~~~~~~~~~~~~~~~~~~~~~~~~~~~~~

孟夏系列4場(*謹依講座時間排序)

[德]傅敏怡 / 德國 漢堡大學 漢學系教授暨寫本研究中心主任

講題 / 歐亞寫本:文字載體,書寫工具與書籍形制

[美]沈 津 / 美國 哈佛大學 哈佛燕京圖書館前善本室主任

講題 / 魅力千年的宋版書、東亞傳布與美國特藏

[韓]沈慶昊 / 韓國 高麗大學 校文科大學特勳名譽敎授

講題 / 朝鮮時代的漢籍特色、知識建構及東亞環流

[日]金文京 / 日本 京都大學 人文科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講題 / 宋元以後的漢籍特色及日本的接受與影響

孟冬系列5場(*謹依講座時間排序)

[日]陳捷 / 日本 東京大學 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

講題 / 江戶的詩經名物學與東亞知識環流

[中]張伯偉 / 中國 南京大學 文學院特聘教授暨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  

講題 / 書籍交流與政治:兼談東亞書籍史的研究方法

[韓]鄭雨峰 / 韓國 高麗大學校 國語國文系教授暨海外韓國學資料中心主任

講題 / 朝鮮時代的漢籍接受與知識轉化:兼談海外特藏

[越]阮俊強(Nguyễn Tuấn Cường) / 越南 社會科學翰林院 所屬漢喃研究院院長

講題 / 近世越南的漢籍接受、知識轉型與歐亞視野

[臺]陳益源 / 臺灣 成功大學 中文系特聘教授兼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 

講題 / 作者署名不可輕信!——越南漢籍文獻知識型態一瞥

~~~~~~~~~~~~~~~~~~~~~~~~~~~~~~~~~~~~~~~~~~~~~~~~~~~

  回首12年前,本系由「隋唐中古」轉向「近世」,立於師資結構、學術規劃及發展特色的基礎,累積多年的學術能量,在當時種種成熟條件下,籌辦層級較高、規模宏大的「2012第一屆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邀得美國伊維德與浦安迪兩位著名教授蒞臨擔任主題講座,伊維德教授演講主題是:「關於中國文學史物質性的思考」,他以印刷術的更迭作為文學史斷代的觀點激發與會學者,精湛的演講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發刊為文後,其觀點對學術界影響深遠。

  5年後,本系有幸與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辦「2017第二屆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邀得聲譽卓著的美國奚如谷教授與日本金文京教授作出精湛主題演講,風靡全場。兩屆會議皆紛紛邀得英、美、日、韓、越、馬、新、台、港、中等十個國家地區的學術菁英約40位齊聚一堂,共創對話平台,引起各界矚目。次年(2018)6月,移師馬來西亞檳城,由馬來西亞漢學會余曆雄教授主辦第三屆同名會議,本系協辦,學術水準及成效均極可觀。

  由本系主導之兩屆會議,為本系長期灌溉之「近世學術」創造了展現實力的極佳平台。兩屆會議的學術成果在會議結束經嚴謹審查後,陸續刊入本系主編《中正漢學研究》,一覽如后:「近代意象與文化轉型I:話語權力及文本流佈」(N.20/2012.12)、「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Ⅱ:視覺表述及媒介變衍」(N.21/2013.06)、「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Ⅲ:跨域想像及典範遞轉」(N.22/2013.12)、「近世文化轉型I」(N.31/2018.06)、「近世文化轉型II」(N.32/2018.12),高層級的學術會議結合核心期刊的專輯設置,俾學術效益得以無遠弗屆的流傳。

  如今又閱5年,期許2024年第四屆會議能踵繼前三屆會議的規模與基礎,並擴大結合本系邇來「東亞漢學」的發展重點,激發建構出一個更具深度與廣度的國際學術對話平台,深盼這個既展現本系實力、又極具特色的主題學術研討會,能為國際漢學界貢獻棉力。


本網站圖源:〔清〕焦秉貞繪《耕織圖》 /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