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a season for every activity under the heavens.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聖經〈傳道書〉第三章
主課程 / 芷芸老師
親愛的蜜蜂班家長們:
開學第二週,同學間漸漸熟悉起來,既找回了舊的默契,也慢慢與新夥伴摸索出相處之道,熱絡更甚以往。
這週,開始有孩子因健康因素告假在家休養,班上人數最少時只剩不到一半。卻也是這一週,晨會時蜜蜂班的出席情況,已經和一年級時呈現了完全不同的氣象。在全校唱完秋歌,從哈囉公園往回走的時刻,除卻當天請假的孩子,幾乎所有小蜜蜂都能在最後一刻嗡嗡嗡地飛進二年級的蜂巢中。有幾次,就在大家快唱完校歌的前一刻,我看到一年級時少能準時越過彩虹橋的蜜蜂班孩子,趕在最後一刻認真地朝我們跑來。這看似普通的景象,對我來說可一點都不平凡。就像某個長假結束後忽然不再散落鞋櫃外的小鞋子,或進教室時忽然不再需要提醒便能順手換上室內鞋的習慣,孩子總在我們認為不知要叨唸到何時的日復一日中,突然頭也不回地別過身,跨越到了新的成長階段。
生活內務方面,我常在主課程開始前,與孩子們的分享時間中問道,昨天有誰記得做家事,或幫了家人的忙?做了家事的孩子,便會好得意地挺起胸、高舉著手,等著老師邀請他們分享昨天做的家事:洗了全家的碗、擦了桌子、擺碗筷、拖地、清掃陽台……不時,有孩子會俏皮地回答:「媽媽煮飯,我幫忙吃飯!」或「我幫自己洗好澡!」之後便會惹來班上一陣大笑。
孩子的表達,有時成熟正經得令人莞爾,有時又俏皮機靈得令人印象深刻。這週的語文課與蜜蠟課,分別講述了伊索寓言中的〈北風與太陽〉、〈斷尾的狐狸〉兩個故事。從孩子們凝神細聽的模樣中,能感受到某些無以名狀的品質正在他們小小的心中醞釀。在某些頗富戲劇性的場景中,他們又身歷其境般,對故事主人翁品評、勸解一番,時而配上搖頭、嘆氣、驚呼的生動神情。細細地感受,慢慢的表達,體驗與他人的感受間那奇異的共時性,這是語文課上重要的練習之一,也是課程節奏中最生動活潑,常有靈光乍現的時刻之一。
二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圖說:孩子們正在欣賞彼此的蜜蠟作品
英文 / 琬芸老師
在二年級的發展階段,孩子們開始感知兩極的分別,自秋學季開始,我們也會開始學習相對端的字詞來讓孩子熟悉。而首先會從孩子的自我出發,讓孩子感受自己的上、下與前後左右的不同。
在上課時也發現孩子們開始會試著和老師講相反的語詞,老師說右,孩子會說左,老師說下,孩子會說上,甚至連身體部位孩子也會嘗試去找出對應的相反部位,雖然是名副其實地和老師唱反調,不過其實能感受到孩子對於方位是非常敏銳的喔!
週末時也邀請家長可和孩子一同唸謠搭配動作,感受方位的不同:
Down is the earth,
Up is the sky.
There are my friends,
And here am I.
I touch the sky,
I touch my feet,
I clap my hands on every beat.
祝 順心平安
英文老師 琬芸 敬上
藝術.濕水彩 / 又予老師
本週透過好友安撫生氣的朋友的故事進行了混色練習,透過檸檬黃的加入,讓鮮豔、強烈的紅色平靜下來,生氣的筆觸會是什麼樣子呢?愉快的筆觸會是怎麼樣的速度呢?學生們透過不同的筆觸與運筆去經驗兩種顏色的情緒狀態,最後讓張揚的情緒回到平靜。學生也發現每個人展現生氣的紅色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同學作品的紅色太粉了一點都不生氣,也有人覺得同學作品的紅色非常非常生氣。透過觀看作品,也讓學生能夠看見每個人的不同,也知道這沒有對與錯。
圖說:以少量的水反覆清洗水彩筆,直到瓶中的水變得清澈透明,便代表筆已經洗乾淨了!
主課程 / 芷芸老師
親愛的蜜蜂班家長們:
升上二年級的第一週,班上多了五位新同學,孩子們也換到了大教室,一切都是那麼新鮮、那麼有趣!另一方面,時間上雖已鄰近「暑氣至此而止矣」的處暑節氣,除了清晨夜色尚未完全褪盡時的些許涼意,這週的白天仍高溫炎熱,與教室內滿漲的熱情互相應和,有時盛情太過,教室氛圍便開始流於浮躁甚至疲憊。節氣轉換之際,除了適當的運動與流汗,孩子們也格外需要充足的睡眠,與沈靜工作的時光。
二年級的第一個語文主課程,孩子們進入了伊索寓言的世界。隨著故事的進行,我們從俯瞰大森林的視角,漸漸聚焦到故事主人翁居住其中的景觀——一個小巧的老鼠洞。從獅子大發慈悲饒過小老鼠一命,到小老鼠以機智協助受困網中的獅子脫險,我們不斷在一組組似乎強烈對比,又互補而彼此相依的特質中周遊:高大與瘦小、強壯與脆弱、粗悍與靈巧......有權者可以展現仁慈,仁慈則在危難時替自己召喚生機;弱小者則以誠信、以機敏,展現了自己的不凡。
新學年、新學季已經熱鬧滾滾地展開。願每一回孩子展現脆弱之時,都能因著這些沈澱心中的故事圖像,而相信自己擁有同等的勇氣與沈著,能協助自己度過那些看似困難的時刻。
二年級主帶老師 馨鴻
圖說:第一堂形線畫課,大家在「人、樹、屋」的主題下安靜專注地作畫
英文 / 琬芸老師
在秋學季的開學第一周,可以感受到孩子們滿滿的活力。本周的課程我們圍繞著季節與色彩展開,並結合上一季學過的星期與身體部位,讓孩子們在遊戲與歌謠中熟悉英語的節律。
本周的主題歌曲為<Seven Days in a Week>,透過色彩讓孩子熟悉星期的英語字彙。
歌詞為:
Monday is purple
Tuesday is red
Wednesday is yellow
Thursday is orange
Friday is green
Saturday is blue
Sunday is white
Seven days in a week
邀請家長可於周末時和孩子一同歌唱,也可和孩子一同找找生活中的色彩喔!
祝 平安順心
英文老師 琬芸 敬上
手工 / 怡菁老師
蜜蜂班的孩子們像蜂巢一樣越來越熱鬧,也越來越多樣。新學期的手工課,我們先用一年級編織的毛線球來互相認識,在遊戲中拉近彼此的距離。隨後,我以縫製色鉛筆袋作為二年級手工課程的開端。
色鉛筆是二年級孩子開始書寫的新工具,大家對它充滿期待。他們常常迫不及待地問我:「老師,一共有幾個顏色啊?」、「老師,什麼時候才能拿到呢?」
於是,我用一個小故事引入課程:
「想像有一天,你去同學家過夜。一群孩子打地鋪睡在地上。隔天早晨醒來,有人腳跑到隔壁的肚子上,有人整個頭轉了一圈,有人甚至滾到外面去……結果大家都東倒西歪,跟入睡時的整齊順序完全不同,真是傷腦筋呀!」
孩子們聽了哈哈大笑。「那要怎麼辦呢?」他們七嘴八舌地說 。
「如果每一支色鉛筆都有自己的小家,它們就不會在袋子裡東倒西歪了。所以,這學期我們要來製作屬於自己的色鉛筆袋。」
在歡笑與期待中,孩子們帶著喜悅踏入了新的手工旅程。這份鉛筆袋不僅是工具的家,也象徵著孩子們在二年級新的學習旅程裡,逐步找到秩序與歸屬感。
藝術.濕水彩 / 又予老師
秋學季第一週的藝術課,由於有新同學的加入,我們再一次地從如何準備工具、如何使用繪畫工具、以及如何清潔工具等開始。學生們對於會使用哪幾種顏色充滿期待與好奇,也很投入在繪畫工作中,接下來除了認識更多的色彩組合,也將持續培養使用工具的良好習慣,期待接下來與二年級學生們的工作。
圖說:聽完老師的故事,孩子們在畫紙上讓「小黃」叫醒沈睡的「小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