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星宇班家長:
戲劇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藝術,它結合了音樂、舞蹈、美學、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在華德福學校裡,戲劇是很重要的課程和特色。因此戲劇表演也成為孩子們成長跨越的挑戰之一。
星宇班的孩子,在六年級夏季開始,即預備著一場音樂劇演出,運用著每天早上的晨圈時間、弦樂課、音樂課、音樂節奏課和練習課,逐次練習。他們需要學習經由故事劇本裡人物的字句、姿態、韻律、各種動作以及情感表現,喚起一些也許都一直處於沉睡狀態的感覺,例如是節奏感、對風格的鑑賞能力、對事情的感受力和用身體表達的能力等。
在戲劇中,孩子們是何等的喜悅,經歷著各種藝術的滋養與洗禮,體驗超過自己生活領域之外的人生,他們學習開放自己,放下自己,去自我中心,讓另外一個人物的生命住進心中,揣摩角色的行為以及行動背後的動機、情緒、想法、感受。
讓假的變成真的,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戲劇帶領孩子們進入另一種藝術境界與學習的享受。
孩子進一步的看見演員與舞台空間之間的關係,在視覺角度上的和諧、呈現舞台張力,後台的秩序與管理,瞻前顧後、思慮周全,因為,這是一個團隊的戲劇,而每一個人都是戲劇中重要的人物,缺了一塊,這幅拼圖就不完美了。
此外,我們也花了多次的週末假日,繼續籌備著戲劇的安排,仔細回想,星宇班這兩季實在好忙碌呀!有戲劇要忙、有山行要忙,還有自己的課業和音樂培養也要顧及,這些豐富的生命經驗,滿足著也挑戰著這些小小青少年的心,很不容易但也甘之如飴。
如今,果實已接近成熟,戲劇即將正式呈現,回首這一段戲劇學習之路,著實凝聚了星宇班的心,孩子們將帶著滿滿地喜悅,等待著父母親來見證屬於他們的戲劇跨越之旅,豐收的時刻。
文末,感謝宥婷老師協助戲劇的歌唱練習、宜珈老師協助編排戲劇、毓珊老師協助戲劇音樂編曲、姿旻老師協助伴奏組小提琴練習、淑儀老師協助大提琴練習、怡菁老師協助戲服的妝點與製作、又予老師、韓妤老師協助指導戲劇背景的繪製、心怡老師協助指導海報設計,共同教育這群孩子,不辭辛勞且充滿愛心,以及江校長默默關心與守護,家長們的愛心、支持和等待。
祈願 星宇班戲劇演出當天順利,讓孩子們終究能挑戰自己、戰勝自己、跨越自己。
星宇班導師
子瑄 謹書
乙巳年 芒種
英文 / 琬芸老師
親愛的家長:
透過前一週蘇珊老師帶領孩子們唸讀不規則動詞後,本週的課程當中,學生們已逐漸熟悉在開始上課前一同朗讀不規則動詞,希望藉由這樣的練習,讓孩子們對於不規則動詞的變化能夠更加得心應手。本週也進入讀本新一篇章的生字學習,透過簡單的例句與實際物品的展示,能夠感受到孩子們對於許多生活中的英文字彙是熟悉的。另外文法本的部份我們進入到Unit 13的檢討訂正,以及完成進階讀本組的讀書心得報告。
本週也請家長陪伴學生複習唸讀工作本當中整理的不規則變化動詞三態,以及下周一將小考的單字範圍。
1. 不規則變化動詞:to feel/ felt/ felt
to give/ gave/ given
to take/ took/ taken
to fall/ fell/ fallen
to say/ said/ said
to shoot/ shot/shot
2. 小考單字:
lonely(基礎組)
gun(基礎組)
rope(基礎組)
to try(基礎組)
nothing
across
祝 週末愉快
英文老師 琬芸 敬上
木工 / 心怡老師
這週老師將純手工完成的劍玉公諸於班上,孩子們眼睛亮起,雙手舞動躍躍欲試,老師自己覺得沒太容易掌握的劍玉遊戲,在孩子的手中竟輕易的接住了,華德福教育下,均衡發展的孩子,能夠直覺的運用四肢工作,看她們興致高昂的玩著,應該能鼓舞大家努力完成屬於自己的劍玉,這是老師衷心的期待。
弦樂.小提琴 / 姿旻老師
這一週,孩子們持續在戲劇音樂的練習中經歷著豐富的內在旅程。每一次排練,都是他們面對自己、也面對團體的練習。有的孩子勇敢迎向挑戰,即使困難,也願意嘗試再一次;有的孩子則顯得退縮、逃避,或許還在尋找自己與這個任務之間的連結與意義。
這些不同的面貌,正是靈魂在學習過程中的自然樣態。每一位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對話、回應這份來自音樂與戲劇的召喚。即便逃避與抗拒看似消極,實則是他們內在對「責任」這個課題的初步探索。最終,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回到這樣一個問題前:「我是否對這段經歷、對這份共同創作的任務負責?」
戲劇的舞台,是我們共同生命節奏的呈現;每一個角色、每一段旋律,都是孩子們這段時間心靈與意志所編織的果實。我們期待孩子們能一步步學會面對挑戰,即使困難,也能以誠實與勇氣前行--因為那不僅是為了演出,更是為了自己的成長。
不只是結束一個動作,更是意志的展現 -- 是投入,是決心,也是與自身節奏的一次深刻對話。
手工 / 怡菁老師
夏學季進入第六週,本週有三位學生開始根據自己完成的娃娃頭部尺寸,依照頭高與頭寬的比例,以一比四繪製出娃娃的身體與手臂的版型。剛結束幾何主課程的六年級孩子,在繪製過程中展現出對公分數據與方形四個九十度角的準確掌握,線條越來越俐落,準確度明顯提升。
我也請那幾位版型在0.1公分內仍有誤差的孩子,重新繪製並修正版型。現在的六年級學生,已逐漸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老師說出的「退貨,重新來過」這句話。甚至在經歷了兩次以上的「退貨」後,他們的作品品質都有顯著的進步。
目前已有幾位進度較快的孩子即將完成身體與四肢的縫製。當他們聽到接下來要進行「縫合」這一階段時,都露出驚訝的神情,興奮地問道:「真的嗎?」
每一次修改,都是他們對品質的重新定義;每一次重新縫合,都是他們內在秩序與耐心的具體表現。
藝術 / 又予老師
第五、六週的藝術課,我們透過「人與狗」的主題進行了泥塑互動的練習。
學生們踴躍的分享與狗狗的關係與互動方式,有養寵物的學生尤為興奮,對捏塑的過程充滿想像。
經過兩週的工作,學生們的作品充滿豐富的動態,有的人被大狗拖拉著,有的人單手抱著小狗,充滿了生命力。
祝平安
又予
親愛的星宇班家長:
孩子們透過觀察不同型態的兩個三角形的邊和角,有次序地發現全等三角形的各種定理:我們想像著牆壁上有兩個一模一樣的時鐘,當兩個時鐘的時針和分針都指著三點半,而我們將各個時鐘的時針和分針的端點相連所形成的兩個三角形,這就是三邊相等(SSS)的全等三角形定理了。
若是兩個時鐘的時針和分針所形成的夾角是一樣的,那麼,第三邊相連,這兩個三角形也一定會是全等三角形,於是,孩子認識了SAS定理。
如果SAS可以成為全等三角形定理的話,那ASA也可以!兩個角有一個夾邊,這樣一來,其他的兩個邊和角也都會被固定住。」
討論這些問題還蠻有趣的!孩子被引發興趣,也試著想想,為什麼AAA無法適用於全等三角形,孩子發現,AAA所形成的兩個三角形,就像長得一模一樣的大巨人和小矮人,是放大版和縮小版,它們雖然不全等,但卻是相似三角形。
最耐人尋味的就是SSA(ASS)了,為什麼它也無法適用於全等三角形,孩子們畫了幾個圖,試圖想考考老師,但最後他們發現,好像自己設計出的圖畫,都會被老師或其他同學破解,不能讓SSA成立。
然而,凡事都是有希望的!雖然SSA不能是全等三角形,但是,我們只要改變一個條件,讓角度成為直角,那麼SSA的變化版-RHS就出現了!這真是太美好了!孩子們興奮地觀察到:「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要從改變開始。」看看他們多像小哲學家。
小小的三角形,三個邊三個角,卻能夠有次序的陳列出各種全等三角形的可能性,這些都必須透過課堂和平日仔細地觀察,真正的學習才會出現。
這些細緻的功夫,有次序的推理,有邏輯的順序,是每次在幾何尺規作圖裡需要達到的準確性;是在幾何證明題裡,學習的精鍊語言;也是六年級孩子在思考鍛鍊上的堆疊。
星宇班導師
子瑄 謹書
乙巳年 芒種
音樂 / 毓珊老師
這週帶孩子們複習魔笛1-6首,有些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樂段很熟悉,有的還需要再練習,有些孩子很大方的開口唱歌,有的卻還很害羞。孩子們對自己要演的角色以及出場的幕次都很了解,但這樣的狀況在音樂練習中卻成了他們逃避的藉口,「這場沒有我,我可以在旁邊聊天,我拿球來玩好了...」,我有跟孩子們提醒,不希望有人在辛苦,卻有人在旁邊事不關己的樣子,每個人在舞台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是一人一戲,而是一個團隊一起完成一個故事,希望孩子們能理解。老師我剛好在五月底去一趟日本,因此想說給他們來個不同的日本歌曲「鈴芽之旅」當作緩解點心,我擔心孩子們會牴觸唱日文歌詞,所以我改成中文版,沒想到孩子們自願想唱日文,也許我們可以來嘗試看看喔!
農耕 / 心怡老師
夏季草木生長旺盛,雷雨加高溫往往讓植物更加昂然向上伸展,開學初除過的草又鋪滿第倫桃大道兩旁土地與礫石溝澗,雨後的濕土有助於草根的鬆動,孩子們赤手拔草輕而易舉連根拔起,分配孩子們一區一區的推進,效率很好。除起的草成為堆肥資材,熟成的腐殖質將成植物的土壤滋長萬物,校園內自成循環且生生不息。
體育 / 黛兒老師
本週六、七年級的體育課,我們聚焦於排球發球姿勢與動作細節。逐步拆解發球動作,孩子們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練習與修正——特別留意擊球的高點,以及肩膀與髖部的協調轉動。這些看似微小的調整,其實正是身體軸線流暢運作的關鍵。
我們進行了空手擊球的動作練習:前後腳穩定站立,雙手拋起假想的球,一手高舉作為瞄準的定位手,一手五指併攏、手腕挺直,肩膀帶動手臂向後延展、向上拉高,再向前揮出。當擊球的手掌準確覆蓋在高舉的手背上,「啪!」的一聲清脆響起——漂亮的揮臂完成了,動作俐落,充滿力量。
對動作細節的講究,不只是技術上的要求,更是對觀察力與內在專注的訓練。揮臂之間,孩子們同步練習著轉動肩膀與髖部、調整重心,讓身體的軸線自然地前後延伸。擊球的瞬間,「蹦!」的一聲,不只是結束一個動作,更是意志的展現——是投入,是決心,也是與自身節奏的一次深刻對話。
弦樂.大提琴 / 淑儀老師
這週孩子們練習魔笛曲,都有進步,遇到困難的部份,我們反覆的練習,這週我們要加上速度,會再困難些。
音樂節奏 / 宥婷老師
歌唱需要放鬆,但放鬆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透過隊形移動,創造歌曲的氛圍,例如第九首歡呼,我們排成了兩列,準備要熱烈歡呼我們光明的王、智慧的王,滿心期待王走到我們的面前和我們微笑打招呼。當行動開始,孩子們的想像進駐,他們投入情境中,那歌聲真的放鬆了,還多了些俏皮的靈魂。
親愛的星宇班家長:
這幾天,孩子們接觸了幾何課程,這一次,他們將會花上更多的時間來認識什麼是幾何定理與證明,並更具有次序性與思考邏輯於其中,在尺規作圖上也要求得更為精確,懂得繪製特殊角度是必須的,以及各種運用的練習題。
在這周的數學幾何證明課裡,一開始,老師說明「線」,平行線、截線,從它們的關係裡,認識了許許多多的「角」,同位角、內錯角、同側內角等,也逐漸地進入了幾何的世界,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是常聽見的事,不過啊!要能說明「為什麼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就是很新奇的學習,每一個幾何證明題裡的「為什麼?」都試著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每一題所給的已知條件,都是禮物,使用這些禮物和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我總是鼓勵他們先動動腦筋想一想,只要我們願意先思想思想,我們已經在學習數學的路上向前跨越一大步了,而這是珍貴的思考-意志行動,當老師解題而豁然開朗時,是了然於心的情感流動。
透過幾何證明練習,孩子學習運用已知條件與觀察題目,有次序地論說,推演出證明步驟,孩子學習以相當精鍊的語言來表達,相較於以往是很不同的學習方式,也正好在六年級成長的此刻,是相對應的學習主題,由繁入簡,淬鍊精華。
最後
夏天生熱浪,走路帽子要戴上;
經常出入空調房,注意要把感冒防;
祝各位 今夏清涼清涼,清清又涼涼。
星宇班導師
子瑄 謹書
乙巳年 小滿
英文 / 琬芸老師
親愛的家長,
這周的課程很榮幸能邀請到由Susan老師觀課,第一堂課我們針對讀本第14頁進行不規則變化的動詞三態整理,Susan老師也同步給予協助,一同帶領孩子們唸讀以及後續請孩子們將字詞書寫於工作本中,Susan老師也一一關心學生們的書寫狀況。
另外在文法複習的部分,很高興看到孩子們能將生活中每天會進行的動作與其英文字詞有所連結,在複習了相關的不規則變化動詞三態後,也讓孩子們進行Unit 11的訂正並完成進階讀本組的讀書心得報告。
本週請家長陪伴孩子唸讀工作本當中整理的不規則變化動詞三態,下周一我們將透過遊戲練習:
stand/ stood/ stood
have/ had/ had
send/ sent/ sent
tell/ told/ told
come/ came/ come
blow/ blew/ blown
beat/ beat/ beaten
find/ found/ found
light/ lit/ lit
go/ went/ gone
lie/ lay/ lain
do, does/ did/ done
sleep/ slept/ slept
祝 端午連假愉快
英文老師 琬芸 敬上
藝術 / 又予老師
第四週的藝術課,同樣以「成年人與孩童」的主題,但把主角從「人」換為「鳥類動物」進行泥塑的工作。在分享動物的種類和姿態時,學生們熱烈的參與討論,給予許多生動的圖像,捏塑的工作中,部分學生們遇到了展現鳥類外形的困難,會需要練習手部力道的控制與更仔細的觀察陶土推移的方式,同時在遇到困難時,給予自己更多的信心與耐心,學生們在作品中展現生動的姿態與互動方式,期待學生們的持續成長與學習。
木工 / 心怡老師
不同手工具運用的技巧不同,恰能凸顯雙手間的協同或砥礪的關係,手工刀需要左右手互相抵抗,方能完成切削的工作,鑿刀需要一手為支撐,一手為推力,協同完成切削工作。
孩子們多喜雙手協同,因為力量容易施展,也容易迅速推進工作,但也容易失控,通常我會讓他們去品嘗過度追求速度帶來的挫敗,再鼓勵他們重做一個會更能掌握技術與精細度,而孩子的眼神中總會透露出無奈,但接下來的一抹微笑,欣然接受了重來的命運,勇往直前的繼續奮戰,我們可以看見生命中越挫越勇的韌性,木工鍛鍊的不只是技藝,更是意志的生成。
弦樂.小提琴 / 姿旻老師
戲劇音樂,弦樂部分戰友蠻重的分量,需要孩子們的努力。序曲是大部分孩子都在台上的一首曲目,需要孩子們努力的練習,讓彼此之間更有默契。夜后是難度較高的一首曲子,要跟夜后一起演奏出旋律。大家一起努力讓音樂有好的展現,讓戲劇能有更好的發揮,更引人入勝!
親愛的星宇班家長:
最近,我因受風寒,喉嚨沙啞,無論是說話或上課都顯得吃力,在歷史主課程的最後三天,我特地邀請了江校長陪伴星宇班的孩子並且為課程進行總結的工作,內容至兩漢告一個段落,校長說孩子們上課是認真的,專注續航力可以再努力,持續閱讀能幫助學生自己更容易理解課程內容以及更有機會觸類旁通。
這五天的晨圈活動是由宥婷老師陪伴孩子們戲劇「魔笛」歌曲的練唱,總共有十一首歌,目前已進度是三首歌,歌唱形式有齊唱、合唱、對唱和獨唱,這些都是歌曲都是由音樂課毓珊老師編曲及填詞,兩位提琴老師姿旻老師及淑儀老師協助孩子們做合奏演奏樂器練習。
開學以來,我明顯的看見有些孩子在骨架上發生了成長的變化,四肢明顯增長,動作也從過去的迅速敏捷,轉變成有那麼一點點不靈巧的現象;踩著左右步伐,手裡拍打著規律的身體節奏,在他們年紀小時,這些活動是很自然、很享受在學習生活裡,而接近六年級尾聲,面對節奏律動,他們仍然能很快速的記憶,不過呀!呈現在動作上時,卻不免顯得有些彆扭,甚至笨拙,彷彿正在體驗重力帶給自己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孩子看起來已是接近萌芽中的青春少男少女模樣,他們少了童年的稚氣調皮,多了一份沉穩與安定感,我們更重視溝通的過程,懂得表達,也更能聆聽每一個人的心音。孩子更善於思考,他們想著同學說的話,也觀察著老師每一個表情話語,彷彿他(她)就是全世界最了解我的人,他們能預測老師想說的下一句話,很能了解老師的心情,我覺得他們更懂得如何愛人。
最後祝福各位
在夏日裡 快快樂樂每一天,舒舒服服每一刻!
星宇班導師
子瑄 謹書
乙巳年 小滿
英文 / 琬芸老師
親愛的家長,
第三周的課程我們先進行了單字小考,孩子們的考試狀況大約有三分之一不甚理想,下周我們也將針對單字的部分再做複習加強。讀本的部份我們進入第14頁的練習,這周的主題為助動詞,我請孩子們找出該頁有助動詞的句子,並針對這五句將肯定句改為否定、否定句改為肯定,以及在課堂上也進行了疑問句的練習。
另外課程中我們持續進行《Happy Jack》的抽考唸讀;進階讀本組的同學這週也分享了閱讀心得,在這學季開始,改由請孩子先將生字書寫於黑板,再進行心得分享,以讓其他同學們在聆聽時較能抓到關鍵詞。文法書的部分由於孩子們對過去式動詞的變化尚未熟悉,我們也針對Unit 11再做複習。
本周請家長陪伴孩子們從文法書Unit 11 Part C的動詞當中,找出自己每天都會做的動作,並圈出單字,下周四的文法練習我也將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這些動詞與我們生活的連結。
另外基礎組的同學請家長們陪伴孩子唸讀《Happy Jack》p. 14。
祝 周末愉快!
英文老師 琬芸 敬上
藝術 / 又予老師
第三週的藝術課,我們以「成年人與小孩」為主題進行泥塑的練習,為作品加入更多互動的元素。學生們熱烈分享了此主題的意象,如大人背著小孩、小孩坐在大人的肩頭上、兩人牽手散步等等。
形塑過程中也加入新的挑戰:如何讓作品在沒有底板的支撐之下好好站立呢?學生們絞盡腦力和手力;有的人調整著小孩在大人位置以找到重心和平衡;有的人加強作品腿部的粗度已得到更好的支撐;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地尋找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期待學生們後續的進步與成長!
農耕 / 心怡老師
自從將巨大的構樹鋸除之後,一旁的紫藤獲得了充足的陽光,肆竄的枝苗蓬勃發展,我們從蒂倫桃大道旁的竹林鋸下兩支傾斜的竹子,除去竹子的枝葉後,將其倚靠在紫藤與校舍之間,好讓紫藤順竿而上,假以時日,紫藤將可佈滿二、三樓的鐵窗上,為校舍增添自然的氣息與色彩。
另外,砍除的構樹枝條樹幹均可取而用之,將彎曲的枝條剪短鋪在地上,圍塑沙坑的邊界底層,其上鋪陳樹幹粗枝,形成可坐可圍的矮籬短牆,學校就會有一個供孩子們玩沙的沙坑了。
弦樂.大提琴 / 淑儀老師
上週孩子們回家沒有練習,這週再次複習序曲和前奏曲,增加你比天使更美和要有耐心才能找到心愛的人以及薩拉斯托是智慧的君王。其中有前附點節奏和六八拍子數拍子,這部份孩子比較弱,需要多練習。
戲劇練習 / 宥婷老師
這週我們將樂器都帶來了,開始練習樂曲的合奏。從自己練習到群體,需要關注的事物越來越多,除了拍子和音高,更聽到不同的旋律彼此交織,孩子們感到非常驚奇,有時甚至專注的看別人演奏,忘記自己已經漏拍了(笑)。這週所有曲目的樂譜也已經發下,希望孩子們能預習、複習各首樂曲,當自己對樂曲有足夠信心時就能將這力量分享給全班喔!
手工 / 怡菁老師
六年級的手工課程與一、二年級最大的不同,在於工作的性質與節奏。低年段的孩子透過不斷重複練習,逐漸找到手工的韻律與節奏,一日復一日地累積。而六年級的課程,則是一堂課接著一道道
不同的工序,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順序、技巧與功能,工作變化多、精確度的要求也更高。
———
「請你回去把下巴的縫線拆掉,下巴拉線的位置太高了。」
我交代學生修正作品。不久後,他又拿著回來了。我看了一眼:「不是請你回去拆掉嗎?這跟剛剛一模一樣啊!」學生回答:「我有重新做過了!」
我疑惑地看著他:「可是我還沒教你怎麼重做啊,你重做後的,還是完全一樣啊……」
———
「請你先畫一個 7 公分 × 8 公分的方形,再來找我。記得,兩條交會的邊都要呈直角。」
不久後,學生拿著剪好的紙片來找我:「老師,我做好了!」
我愣了一下:「可是我只請你畫好來給我檢查,沒說要剪下來呀……」
她一臉無辜:「我以為要剪下來。」
———
一個站在我身旁的男孩拿起剪刀將線剪得很整齊。
「這條線是用來綁出下巴形狀的,你怎麼把它剪掉了?」
「嗯……我也不知道。」
———
這些看似「失誤」的過程,正是六年級學生邁向更細緻、有程序性工作歷程的一部分。在錯誤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更專心聆聽老師的指導語、掌握工作的順序性,也學會承擔自己作品的結果。
親愛的星宇班家長:
東方史主課程第二週,故事進行至劉邦與項羽,楚漢相爭中的英雄人物,張良、蕭何、韓信、樊噲、陳平、范增,這些得力助手,彷彿化身意志、情感、思考,獻計輔助,在孩子們心中,英勇極了!鴻門宴故事裡,孩子們看見項羽的不忍之情,劉邦天助的謀略,在沒有任何歷史史評預設之下,反而更能看見孩子們對故事人物的深思與同感,真誠地說著,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徬徨與無助。
於是,開始有孩子回饋道:除了聽故事、回顧故事,還從歷史裡學到了很多沒想過的事情。
貼切符合了六年級情感中的思考階段,高潮迭起的故事場面,撼動情感,卻也在冷靜過後,引導這階段的孩子,透過疑問,慢慢地說出自己的看見與想法,理出屬於每一個人的思考線,再從意志的書寫裡,化為文字與藝術編排,成為獨一無二的課程工作本。我們期待孩子不局限於世道對歷史的見解,也透過每次課程的堆疊,逐一形塑邁向獨立個體之路。
本週末,孩子們正式進行在家清潔馬桶的工作,並同時執行週末補跑週間未完成的十公里路跑,我們期待以班級群體的力量能讓孩子們懂得並習慣為家人或公眾服務,也要重視自己的健康,規律的跑步健身,然後,星宇班再進行戲劇排練與演出,由小及大,每一個層面都是學習,這會是一個非常忙碌的夏季。
班上多了四台造型精美又涼感十足的循環扇,這是小璟爸爸送給星宇班孩子們的愛心,真是感謝!祝福孩子們都能與每天炙熱的光芒和諧工作,電扇涼,也能心靜自然涼,動中尋禪定。
祝福我們的孩子
吃得好 睡得好、學習好、脾氣也能好
健康平安 長高 長壯壯 什麼都好
星宇班導師
子瑄 謹書
乙巳年 立夏
英文 / 琬芸老師
親愛的家長,
隨著學季來到第二周,能明顯感受到孩子們在每堂課已能夠更快進入學習狀態。本週的課程我們進入了讀本第14頁的唸讀及演繹,其中也特別帶孩子們一起了解tell這個字的各種表達情境。
另外在課程上抽考唸讀《Happy Jack》時,能聽到孩子們在唸讀拼音上的熟悉與流暢;進階讀本組的同學這週也進行了閱讀心得的分享,文法書我們則進到Unit 11的複習與檢討,並且和孩子們一同複習書寫英文句子時應注意的細節:
1.句子的第一個字母須大寫。
2.標點符號:句點、逗號、問號等標點符號應確實標出,才能清楚表
達語意。
3.單字與單字之間應有適當的間格。
4.若有塗改時,須留意其他不小心被擦掉的字是否有再補上。
本週請家長陪伴學生練習唸讀讀本第14頁,並且練習背記該頁的生字,下週一要考第14頁的單字。
祝 週末愉快!
英文老師 琬芸 敬上
藝術 / 又予老師
第二週藝術課完成了「運動員」的泥塑作品。延續上週的工作過程,學生們需要更注意陶土的乾濕度和作品身體的重心。同時也讓學生為作品增加底板,以更好的支撐作品。有些學生對展現極富動態的主題感到困難,也因此收到了希望能做靜態一點的作品的回饋;有些學生積極的製作自己喜歡的運動類型,或是在生活中有在進行的體育活動,也因此能從作品中看見活潑生動的樣貌!
祝平安
又予
木工 / 心怡老師
劍玉由三個物件組成,部分的同學進行到第二個物件--皿胴,少部分還在跟第一個物件--圓球奮戰著,皿胴的關鍵是要內削出凹槽與圓球契合,恰是與削出圓球的實體相對的虛圓,拿著不太圓的木球比對著鑿出的皿胴,大小縫隙顯露無遺,對於躁進的孩子有沉著的相對作用。雖然粗厚的鑿刀可以細緻的工作,但這考驗著對鑿刀的掌握與力量的拿捏,孩子們還無法沉著使用,往往過度使用鑿壞皿胴,這時只能重來,而重來又會更急躁,木工課成了孩子的修鍊場,呼應著我常提醒的那句話:「慢慢來才會快!」
體育 / 黛兒老師
這週的體育課,我們一起專注於排球的墊球技巧,並挑戰了團隊合作的任務——連續完成十顆墊球。在老師精心分組後,孩子們在互助合作中展現團隊精神。擅長球類運動的孩子耐心地鼓勵不太熟悉的夥伴,而不太擅長的孩子,在夥伴們的鼓勵下,也能夠保持專注、積極參與,並全力為團隊貢獻己力。老師從旁指引,孩子們逐步掌握了良好的墊球動作,能夠伸直手臂,並用大腿的力量來代替之前晃動手臂的習慣。整堂課,孩子們在技術和合作上都有了明顯進步,合作間充滿了歡笑和活力。
弦樂.小提琴 / 姿旻老師
開學第一週,我們複習了孩子們在春假時的作業:快樂捕鳥人,練習看到樂譜上的記號,斷奏、圓滑奏皆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並能夠做到譜上所要求的演奏方式。大提琴跟我們在週二一起合奏卡農,雖然偶爾還是會迷失,但對於節奏和樂句的熟悉度越來越好了。
第二週練習了孩子們戲劇的音樂,曲目為序曲、前奏曲。孩子們的節奏需要很多的練習才能夠抓到附點、複附點的感覺。序曲為開場音樂,曲目關鍵在於綜合的敘述全劇發展關鍵,希望孩子能有音樂整齊度,在序曲的展現上。
前奏曲全曲小提琴幾乎為主要旋律,孩子需要熟練,要有準確的音準。
弦樂.大提琴 / 淑儀老師
第一週複習學過的音階,卡農,新增韋瓦第1~28小節。有孩子放春假都沒練習,很明顯生疏些。有孩子雖沒練習,但沒忘記音階,很棒!
戲劇練習及音樂 / 宥婷老師 (代課)
這週明顯感覺到孩子們對於戲劇演出的期待,課堂中他們更專注地練習,透過個別練習熟練困難的高音笛第二聲部,使得合奏更加清晰和諧。星宇班是愛唱歌的孩子們,從歌聲中能收到他們開放且興奮的心情,期待他們的戲劇演出!
手工 / 怡菁老師
課程一開始,我將所有孩子目前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前方,並依照進度大致分為三個區域:
一是已完成頭部並縫上頭部皮膚的娃娃;
二是僅完成頭部形塑尚未縫製的作品;
三是尚未開始製作的部分。
透過這樣的展示與觀察,全班一起檢視了每個階段的作品現在進行到哪裡,接下來又將如何繼續。還未開始的學生,藉由觀看與討論,能夠初步理解整體的製作過程,也更清楚自己目前所處的進度與即將要展開的工作。
經過分享之後,大約一半的學生能夠清楚掌握本堂課的工作內容,也能彼此協助。但也有不少學生仍需要老師親自示範與多次講解,這當中也觀察到不同學生在學習風格與理解方式上的差異。
這一週有六位學生正式開始用羊毛形塑娃娃的頭部。這項工作需要雙手細緻地掌控羊毛,透過捲動、包覆等動作,使羊毛逐漸收緊成形。柔軟的羊毛在掌中慢慢轉化,變得扎實,逐步朝著類似人類頭部的形狀與硬度靠近。但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手部用力過猛,羊毛會斷裂、鬆散而無法聚攏;力道不夠,則成形的頭會像一顆球般柔軟。如何拿捏力道、透過手掌穩定地形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孩子們一邊嘗試,一邊說:「老師可以幫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