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鷺 鷥 班  老 師 說

週回顧

主課程 / 峰呈老師

接近尾聲的第八週,我們迎接了2025年的到來。

二年級的數學主課程進一步探索了數字的圖形與其在生活中的連結。「七」是一個特別的數字:一週有七天,找到北極星需要七顆星(北斗七星)的指引。在課程中,我們還介紹了《七步詩》。這首詩中,曹植以簡短的二十字,表達了對兄弟鬩牆的悲哀。學生在聽完這段歷史故事後,開始書寫詩文。原以為書寫二十個字可能會讓他們感到疲憊甚至抱怨,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未發生。由此可見,故事的力量在學生心中激起了共鳴,促使他們全心投入這項工作。

週五的課程中,我們進行了一場充滿活力的「數字跑跑」遊戲。老師將數字版放大至教室大小,學生按照乘法表的順序,以身體作為「線繩」,穿梭於不同數字之間。透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學習了數學,也親身感受到數字圖形的美感,讓身體和心靈一同參與學習。

在養生課上製作了醬油板豆腐。每次養生課,總會吸引來自其他班級學生的注意。不論是一年級,還是十一、十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二年級教室時,都會駐足好奇地問:「好香喔,今天煮什麼?」二年級的同學總是帶著滿足的笑容分享今天的料理。

透過這次烹飪活動,學生對眼前的食物產生了更深的感謝。即使只是一塊醬油豆腐,他們也明白其中包含了工作、準備與耐心的等待。這並非因為老師的料理特別美味,而是學生親眼見證了完成食物所需的努力,因而感到滿足與珍惜。他們學會了更加虔敬地感恩食物,體會到每一份滋味背後的價值。


英文 / 欣宜老師

親愛的爸爸、媽媽好,

這週五我要準備上課時,孩子們還沉浸自己研發的遊戲中,孩子們專注地畫著「水果動物」卡片,我評估孩子們短時間內可能無法轉移注意力到課堂中,我請研發遊戲的孩子讓我和其他孩子們一同加入抽卡,並以英文叫喚大家抽到的水果動物,如:芭樂狐狸、橘子貓、蘋果狗,不一會兒,孩子們滿足地收起卡片,準備進入課程中。每每看到孩子們發明的遊戲都會覺得真的很有創意呢!

以下是這學季的四首詩,邀請爸爸、媽媽在家時和孩子們一起練習:

The sun with loving light makes bright for me each day.

The soul with spirit power gives strength onto my limbs.

In sunlight shining clear I revere, oh, God,

the strength of humankind, which thou,so graciously, has planted in my soul, that I with all my might, may love to work and learn.

From thee stream light and strength to thee rise love and thanks.

Star, star, shining star,

shine in darkness from afar. In the darkness of the park, we can see your tiny spark.

Star, star, shining star,

shine in darkness from afar.


Awake be my head,

loving my heart, 

helpful my hand.

Then I will do,  all that is right, truthful and good.


All my doing has ended, 

what I have learned may rest. 

When I have done my best, 

wisdom, love and power may grow, 

and I shall bless everyone I know.

週回顧

主課程 / 峰呈老師

二年級本週展開了全新的主課程:數學。

課堂中,孩子們透過數字板,在線條的描繪下,探索數字的奧秘。數字「二」對應正六邊形,數字「三」對應十角星,數字「四」對應五角星,而數字「五」則是簡單的直線。每個數字都有其獨特的印記。在勾勒圖形的過程中,孩子們默念乘法表,並用雙手創作出對應的圖案。此時,數學不再只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種真實。

有趣的是,當孩子們在數字板上看到「五」只是一條單調的直線時,他們感到少了一份美感。於是,我們走出教室,來到河濱公園,尋找自然中的靈感。在那裡,我們發現槭樹的葉子是五個尖角,鬼針草有五片花瓣,扶桑花也有五片花瓣,甚至不知名的小紫花都與「五」息息相關。透過觀察自然之美,孩子們對數字「五」產生了全新的共鳴,感受了數字背後與世界的深層聯繫。

另外,大約三週前,颱風過後,河濱公園倒下一棵大樹,樹被移走後留下了一片光禿禿的土壤。老師帶著二年級的孩子們,決定在那塊地上種植波斯菊。隨著時間推移,孩子們每天細心照料,如今波斯菊已長出了第三層葉子。每次澆水時,他們總會好奇地問:「老師,它們什麼時候會開花呢?」

這種期待,也許帶著些許不耐,但也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時刻。生命的綻放需要時間和用心,遠非像網路上的即時回應那般迅速。通過這次種植的經驗,孩子們逐漸感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耐心與持續的努力。當波斯菊最終開花時,這將不僅僅是一個花園,更是一堂關於等待與用心的生命課程。


英文 / 欣宜老師

親愛的爸爸、媽媽好:

最近天氣明顯轉冷,我們的開始歌也換上了新歌詞,我同時將歌詞的意境畫成圖畫,唱的時候讓孩子一邊看著圖,一邊帶著孩子們唱,希望透過圖畫讓孩子們感受到:原來冬天也是有不同的氛圍。以下是冬學季開始歌的新舊歌詞,孩子們對旋律都已經非常地熟悉了,在此邀請爸爸、媽媽鼓勵孩子們唱出不同歌詞的開始歌。

**舊歌詞:

「Good Morning dear winter, good morning dear rain, good morning dear puddle , and It’s cold everywhere. Good Morning dear seeds, and they are all sleeping, good morning to December , and good morning to everyone.」

**新歌詞:

「Good Morning dear winter, good morning dear wind, good morning dear snow , and It’s freezing everywhere. 

Good Morning dear snowball, and we are making a snowman, good morning to December  , and good morning to everyone.」


室內遊戲 / 伊真老師

伴隨著「丟丟銅仔」的歌聲,小火車出發。這項遊戲帶給孩子的挑戰是,單腳跳躍過鐵軌(木棍),從一列小火車,孩子們依序來回前行,接著兩列對向小火車在中間點輕拍對方的手。過程中,孩子們練習單腳向前跳躍,除了掌握適合的速度,還能鍛鍊身體的平衡,而跳躍速度較快的孩子,練習等待未到達中間點的夥伴。

風兒送祝福囉!雙手將球向上拋出,送祝福給對方,拋出球之前,需要先看著對方的眼睛,並且喊對方的名字。透過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度、耐性,並練習眼神注視對方,建立健康的社交能力。上週和這週我看見孩子的變化,原本先拋球出去再喊對方名字的人,漸漸的調整為先喊名字;嚷嚷要接球多幾次的孩子,漸漸的學會等待。


藝術.濕水彩 / 又予老師

隨著即將到來的新年,本週帶領學生們透過拼貼的方式來製作新年的生肖春聯。二年級的學生對於要用色紙工作感到非常興奮,雖然對於需要用手來撕紙感到不自信,但透過老師的示範和引導,每個人都非常專注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觀察到學生習慣依賴工具的使用,也因此透過這次的機會為二年級學生帶來新的練習與挑戰。下週將繼續工作,很期待每個人的完成作品!

週回顧

主課程 / 峰呈老師

語文主課程進入了第二週,故事已經進行了將近三分之一。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如此長篇的故事。課餘時間,老師最常聽到的提問是:「老師,這個故事什麼時候會結束?」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結局,想知道王子是否成功拯救了他的未婚妻。然而,隨著故事情節展開,一個又一個的挑戰也讓孩子們感到些許疲乏。

有趣的是,每當故事停在「下集待續」的地方,孩子們便會聚在一起討論並猜測接下來的發展,有人甚至感慨地說:「噢~每次都在最重要的時候停下來!」現在,當老師移動季節桌、等待孩子們安靜下來時,他們收拾桌面的速度明顯加快,因為他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聽到接下來的情節。

這份期待與大人看連續劇時的心情稍有不同。孩子在聆聽故事時,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情節,而是透過內心的想像力,描繪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當老師講述貓王與鷹王激烈決鬥的場景時,每個孩子對這兩個角色的形象可能截然不同,但他們內心描繪出的畫面都同樣精彩且生動。

這種內在描繪世界的能力極為迷人,值得我們珍惜與保護。相比於電視、電子遊戲這些孩子被動接收的媒介,這樣的內在想像能為孩子帶來豐富的心靈世界。若孩子的生活過度接觸於外在的刺激,他們內在的想像力之泉會逐漸枯竭,最終變成一個對所有事物都感到「無聊」的孩子。

就像我們看過無數日本櫻花的風景照,雖然已經知道它的美麗,但當我們親眼目睹漫山遍野的櫻花盛開,那份震撼心情才是真正的生命體驗。同樣地,故事的力量在於喚醒孩子內在的「 心靈之美」,這是能夠陪伴他們醫生最好的禮物。

我們期待這份內在的魔法,能陪伴孩子走得更遠,幫助他們在未來擁有更加豐富和充實的生命體驗!


戶外遊戲 / 黛兒老師

白鷺鷥班的孩子充滿活力,對耐力賽跑特別感興趣。他們喜歡跑向戶外,用盡全力釋放內心的能量。看到他們在跑步時彼此鼓勵的模樣,充滿了喜悅與成長的力量,這片笑聲彷彿讓乾冷的冬天午後變得更暖和了。 


藝術.濕水彩 / 又予老師

冬學季第四週,在經過了多次的顏色練習和培養工具使用的練習之後,終於進入了正式的混色練習。我們透過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好朋友相互陪伴和給予安慰的故事,運用檸檬黃及普魯士藍繪畫出平靜的綠色。隨著兩種顏色的交會而產生的第三種顏色,學生們很開心能夠創造出不同的顏色(即使他們已經知道黃色加藍色會變成綠色),同時學生們也需要透過筆觸的長短與筆刷律動的方式,以繪畫出帶有平靜特質的綠色。 


手工 / 怡菁老師

在這個充滿秋日氛圍的學季尾聲,二年級的孩子們陸續展開了鉤針的學習旅程。在這次教學中,我對二年級的鉤針課程做了調整,經過四週後,從孩子們的學習節奏、進度到作品的呈現的觀察,孩子們自然進入了鉤針工作的韻律,不僅在課堂上專注投入,還主動將這份學習延續到家裡。

這一週,有幾位孩子已經逐步完成了他們的小包包作品,即將進入收尾階段。每一針都凝聚著他們的用心與努力,讓我們共同期待他們的作品。

週回顧

主課程 / 峰呈老師

本週我們正式展開了全新的主課程——語文,主題圍繞著精彩的故事〈愛爾蘭王子〉展開。故事講述了一位王子為了營救他的未婚妻,歷經各種挑戰與考驗,結交朋友,並在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旅程。我們希望藉由大家熟悉的王子與公主故事,幫助二年級的孩子透過故事中的情節,映照自己的內心世界。當孩子們看到王子如何在困難中找到勇氣,並獲得新朋友的幫助時,他們也能感受到:面對挑戰不僅是有意義的,還能帶來成長與支持。

在語文課程中,孩子們將學習更多的新字,並探索這些字的古代形態。每個字都帶有深刻的圖像意義,例如「王」這個字:其上橫與中橫的間距大於中橫與下橫,每個橫分別代表「天、地、人」。中間的一豎代表能夠在天地人之間挺立,這便是「王」。這樣的解釋跳脫了「權力」的概念,而轉向象徵內在的力量與平衡。當老師在課堂中以昂首挺立的姿態示範時,孩子們目不轉睛,神情專注。這份專注顯示,孩子的內心也隱隱萌生出一位直立於天地人之間的「王」——那就是他們自己。

期待透過這段課程,孩子們能汲取故事與文字的力量,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在成長的旅途中發現更多內在的可能性!




英文 / 欣宜老師

親愛的爸爸、媽媽好:

爸爸、媽媽應該都收到了我們將在12月份舉辦將臨期慶典的訊息,為了預備整個慶典,從這週起連續四週,我準備了礦物、植物、動物和人類等四個王國取得光明、希望的故事,孩子們對於這週小地精帶著寶石冒險的故事,聽得津津有味。

此外,這週起我們更換了食物為「葵花籽/葵瓜子」(sunflower seeds),以此練習算數和加法,孩子們為了吃到更多葵花籽,下週要挑戰更多數字,看著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爸爸、媽媽一定和我一樣期待,孩子們下週最終會挑戰到數字幾呢?

第二週回顧

主課程 / 峰呈老師

在第二週的課堂與日常生活中,二年級的孩子們更加投入學習,開始練習寫新字,並沉浸在老師所講的故事中。老師分享了一個關於奴隸小男孩幫助獅子脫困的故事。孩子們細心聆聽男孩的艱辛經歷,以及他最終獲得自由的過程。他們對小男孩的遭遇感同身受,也為他所遭遇的不公感到忿忿不平。從孩子們的反應中,我們看到了純真的赤子之心——能夠看見他人的苦難,並生起願意幫助他人的心。這份珍貴的心,需要大人們細心守護。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能力增強,這份心將成為推動世界邁向美好與光明的重要力量。

老師也觀察到,孩子們在對待玩具的方式上需要一些引導。有些孩子會將積木疊好,然後用另一個積木將其撞倒。於是,我們在課堂中講述了一個關於「玩具王國」的故事。故事內容描述了一位孩子受邀到玩具王國修復受損玩具的經歷,並融入了「玩具無怨無悔陪伴孩子成長」的意象。希望透過這個故事,能引導孩子培養「惜物與感謝」的心態。

本週還有一件值得稱讚的事發生了。在大下課時,班上一位男同學注意到班上的電扇,仔細端詳後告訴老師:「這個電扇需要清洗。」老師便詢問:「你學過怎麼清洗嗎?」他自信地點頭說:「我學過!」於是,他邀請另一位好朋友一起合作,把電扇逐一拆開,清洗並擦拭乾淨。這一舉動展現了助人的心和助人的能力,為周圍的人帶來了正向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家庭中學到的能力,正在學校中發揮作用。這也讓我們體會到,家務對學生而言,不僅帶來成就感,也讓學生有為身邊人付出的機會。透過雙手的工作,將自己投入到世界中,為這個世界帶來真切的改變。


英文 / 欣宜老師

親愛的爸爸媽媽好:

二年級的孩子還沒辦法辨認因果關係,因此,常常無法連結是自己先對同學做了讓對方不舒服的事情,造成對方做出讓自己不舒服的回應,而只能關注和聚焦在自己的不舒服,有時候孩子們帶著情緒在英文課中,有些孩子因此無法進入課程中,甚或影響了課程的進行;有些孩子經過老師的安撫和帶領,能夠按耐情緒跟隨課程,老師會馬上給予大大的稱讚。這週五有兩位孩子起了糾紛,起頭去挑起紛爭的孩子沒辦法連結自己先對同學做的事情,只糾結對方對自己做的回擊,因此身陷在情緒中久久不能自拔。對於孩子的情緒和衝突,難免須動用到課堂時間去處理,雖然會影響課程的進度,但對孩子,甚至是整個班級,包括老師本身,都是必要的,能夠讓孩子說出事情發生的過程(雖然只是自己的視角也沒關係),以及明白自身的情緒、同理他人,我認為這是孩子們現階段的成長至為重要的。


室內遊戲 / 伊真老師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清亮的歌聲,手傳沙包的韻律,與孩子們的笑容,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依序將沙包放在身體的肩膀、腿、腳背上等處,再讓沙包從腳背上飛起回到手中,孩子們透過遊戲感知身體與空間。

「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我們一起唸謠並進行雙人跳繩,孩子練習與同學合作,一起完成活動,過程中即使未成功,也能持續練習。鍛鍊意志的同時,期待凝聚班級團隊合作意識。


藝術.濕水彩 / 又予老師

冬學季第二週,運用檸檬黃及普魯士藍繪畫出前往小黃家的路上,迷失在森林濃霧中的小藍。

學生們需要練習透過控制筆觸的力道跟顏色的深淺表現濃淡不一的藍色迷霧,以及濃霧中的微弱黃色光線,代表著前來尋找迷失在濃霧中小藍的小黃。


歌唱 / 禎平老師

在這一週唱歌課,我們以一個關於光的小故事展開,孩子們透過故事感受光明帶來的溫暖與力量,然後自然地進入音樂的世界。在課堂中,孩子們學習唱頌與吹奏高音笛曲目《光的守護者》,透過旋律感受光的守護與照耀。課程的尾聲,我們進行了聆聽遊戲,孩子們在歡樂中提升了專注力與音樂的感知能力。


形線畫 / 禎平老師

這兩週的形線畫課,我們以河邊景色的小故事開展,帶領孩子們在創作前先用身體韻律來表現故事情境,透過肢體的律動感受自然節奏,才進入繪畫世界,讓創作更具連結與靈感。

第一週,孩子們描繪了河面上的石頭、小樹叢以及對稱的河面倒影,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驚喜地發現畫面中竟然藏著一隻可愛的小魚。第二週,我們延續故事,以身體韻律畫出兩片葉子隨風飛起、在河面上玩樂的畫面,並由兩位同學同時以走位方式呈現出葉片在河中的倒影,之後孩子們在畫作中發現了像小章魚般的形象,展現了創作中的驚喜與想像力。

透過由淺至深的色彩層層疊加,孩子們的作品更加立體,充滿了豐富的質感與變化。課堂結束後,我們一同欣賞每位同學的作品,在分享與互相鼓勵中,探索了這段自然與想像交織的創作旅程。


手工 / 怡菁老師

安靜地安靜地不發出聲音 穩穩地握好手中的線 我們在創造冬天的光

安靜地安靜地不發出聲音 慢慢的浸潤蜂蠟的線 拉起光滑圓潤的蠟燭

黑暗中點亮溫暖的光   

從花朵與蜜蜂辛勤採集而來的蜂蠟,到植物纖維製成的棉線,再到人類的雙手在自然中工作的成果,蜂蠟與棉線奇妙地結合在一起,火的元素融入其中,這根蠟燭在寒冬的夜晚將帶來光亮與溫暖。這一切是多麼奇妙與神聖!

二年級的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蠟燭一圈一圈地變粗,臉上時不時露出驚喜的「哇!」和「啊!」不可思議的表情。

第一週回顧

主課程 / 峰呈老師

二年級在開學之際,得知了袖樺老師的規劃,在極短的時間內與峰呈老師熟悉,並開始共同工作的旅程。這群二年級的孩子展現了無比的彈性與韌性。第一個主課程:自然,我們一同走在已經熟悉的河濱公園,去發現屬於秋末冬初的色彩。透過『秋精靈送給冬精靈的禮物』這個故事圖像,讓學生與自然更親近,去感受冬精靈悄悄到來的種種變化。

我們也一同「探險」。去到古亭站旁的公園、客家園區旁的草地去發現秋精靈送給冬精靈的禮物:葉子與樹枝。在秋天富有創意的畫筆之下,每片葉子染上了深淺不一的黃、咖啡色。有的被蟲咬過;有的在風雨之下受傷破損。我們一同看到這些不完美葉子背後的故事。『這些葉子為什麼受傷了呢?』『因為這些葉子像是家裡的爸爸媽媽,他們為了要保護嫩綠的葉子能夠安安全全長大,於是他們站在最外面,無論是大颱風、還是蟲蟲,這些葉子都盡力的張開自己的雙手,要去保護弱小的葉子。』其中一位孩子看著老師手上那個早已枯黃、破洞、蟲蛀的葉子說:『這片葉子好勇敢』,於是教室進入一段沉靜的時間,這群孩子正在感受這一片葉子在內在所帶來的虔敬。

虔敬,是最難教的,現代人在物質主義的影響下,喪失了與自然的聯繫,全球環境以更巨大、全面的狀態反撲。孩子與自然的對話,來自於成人在生活中的典範。節制消費、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沒有廚餘、支持有機與照顧土地。

本週的最後,我們一同將這幾天撿拾的葉子透過針線,做成樹葉風鈴。雖然孩子們還不太會使用針線,經常打結,但他們熱衷於這項工作,整個課堂中大家都投入其中。」


英文 / 欣宜老師

親愛的爸爸、媽媽好:

冬季第一週的第一天,孩子歷經了道別,第二天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些微的惴惴不安,也有孩子來詢問離別的原因,我原本擔心孩子們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不過孩子們都比我們預想的堅強,這週的後三天,孩子們明顯穩定許多。在課堂中,除了新的詩和歌曲,我們也已經開始練習述說完整的句子,每位孩子都能完整複誦,有些孩子還能主動問答或變化句中用字,等孩子們都熟練後,我們會逐漸加長或變化對話內容。文末附上這週練習的句子。

這週某日的課前小彩蛋,我看到峰呈老師在教室內演奏長笛,演奏後孩子們圍著老師吱吱喳喳地問個不停,看起來峰呈老師擄獲了好幾顆心呢!

_____

A: “How are you doing today?”

B: “I am good(或其他). Thank you. How are you doing today?

A: “ I am good(或其他). Thank you.“ 


A:“What’s this?”

B:“This is a ___. (本週關鍵字是「dried longan」,老師準備柴燒帶殼龍眼乾,除了是學習英文的素材和動力,還可以鍛鍊孩子們手部和嘴巴的小肌肉,孩子們都很喜歡。)

A:“Please give me a piece of paper.”

B:“Here you are.”

A:“Thank you.”


戶外遊戲 / 黛兒老師

團體跳繩的練習中,孩子們全神貫注,一次次嘗試向前跳入大跳繩。終於,每一位孩子成功融入這充滿默契的節奏之中,並共創四人同時跳繩的亮眼時刻——笑聲與成功的喜悅交織,畫下團隊協作的美好畫面。下一次,孩子們將迎來更具挑戰性的任務——嘗試從不同方向進入大跳繩。


藝術.濕水彩 / 又予老師

活潑歡樂的檸檬黃睡著了會是什麼樣子呢?

強而有力量的紅色也能夠以溫柔的方式給予他人溫暖嗎?

二年級在冬學季第一週的濕水彩課中,複習了工具的準備與清潔,並透過檸檬黃與正紅兩種顏色,從色彩的濃淡控制經驗各自顏色所帶來的不同力量。同時也進行了對水彩筆的運筆、力道控制的練習,持續建立同學們對工具良好的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