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課程 / 伊真老師
親愛的六年級家長好:
平等的話題,悄悄地延續到了第二週。
「如果我是貴族,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的祖先原本是盜賊,但是我現在富有而且有當執政官的機會。」
「如果我是平民,我覺得很不公平,無論我如何努力,我都不能當執政官。」
孩子之間熱烈地討論,各有所思。課程進行至第四、五天,貴族柯爾內莉婭夫人教育兩個兒子,除了向希臘、羅馬老師學習知識,亦帶領孩子親眼看看羅馬的真實情形,羅馬人引以為傲的公平正義,卻有許多平民未能受到生活的保障。長大後的兩個兒子不平而鳴,發表動人的演說以爭取支持,此處足以看見羅馬人的謀略與行動力。成為平民身份可以擔任的保民官,為平民發聲,兩人雖不敵元老院,最後皆身亡,可是最終改革發酵了,平民獲得自己的土地,而後甚至有平民能擔任執政官。以行動改變現況,如此的舉動為的是眾人之利,我們藉由故事人物的典範,同理悲傷,為他人服務。
本週的古羅馬課程內容,還有發人深省的布匿之戰。訓練有素的羅馬軍隊與腓尼基人漢尼拔軍隊交戰,第二次戰爭時,漢尼拔軍隊雖然歷經千辛萬苦,翻越庇里牛斯山與阿爾卑斯山,耗時十五天,折損大半兵力,卻仍大獲全勝,關鍵因素正是羅馬軍隊小覷對方,認為筋疲力盡的軍隊不足為懼,不勤加鍛鍊,然而漢尼拔鼓舞士氣,並在新月、口袋隊形戰術下,擊潰羅馬軍隊。第三次戰役則反之,羅馬人從教訓中學習,腓尼基人則沉溺享樂,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他們雙方會失敗都是一樣的原因呀,都是在享樂。」是呀,舒適的環境容易令人怠惰,困境往往能激起鬥志,持續地鍛鍊是成長的基石。
回顧時我的提問,與五年級時略有不同,過去的鍛鍊讓孩子描述細節為主,比如主角發生了何事。如今孩子在具備回顧能力的基礎上,我們開始練習理解、思考故事內容。「為什麼羅馬人要征服迦太基?而腓尼基人對羅馬的意圖為何?」孩子從故事內容的航海貿易,財富的競爭,回應問題,甚至有孩子主動說出兩者都是因為航海貿易而想要征服對方,題目有關聯性。課堂中我們也練習聽同學的描述內容,然後扼要敘述一遍,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越來越多孩子主動嘗試參與這新的挑戰。
祝 喜樂豐盛
伊真老師 謹上
英文 / 又菘老師
本週六年級英文課我們持續閱讀讀本 《Silly Simon》,進度到 p.13-14,重點放在 動詞 + __self / __selves 的用法練習。例如句型 “I said to myself, I am good.”,學生需要根據老師給予的不同代名詞進行替換造句,如 “He said to himself”、“They said to themselves” 等。接著,老師會比出不同的手勢,每個手勢代表一個代名詞,學生必須根據手勢提示,立刻用正確的句型造句,有些學生會停頓很久去思考如何念出句子,有些學生則能快速反應。
此外,我們也完成了 Nancy Kopman 的詩 《I Am a Tree》 的中段詩詞內容與朗讀:
When the wind blows left or the wind blows right,
I keep branches strong with all of my might.
Bees can build a hive. Birds can build a nest.
My branches stay strong – I always try my best.
下週會與學生研究詩中的助動詞用法。
週四已完成單字小考,大部分的學生都有進步,有些學生仍要記得複習與定期練習,以避免拼字錯誤。
請家長陪伴孩子練習替換不同代名詞來照樣造句:
代名詞:I you he she we they
家長念:I said to myself, I am good
孩子念:You said to yourself, you are good
手工 / 怡菁老師
這一週在觀察大象時,六年級的孩子們不再問:「這是誰畫的?」
我們專注於眼前圖畫紙上的大象圖像,進行細緻的觀察,並將自己的發現說出來,給予作者修正的建議。孩子們大方而熱情地分享觀察與想法,課堂氣氛充滿專注與支持。
大象的繪圖在更細緻的調整後,我們進一步進入北極熊與棕熊(灰熊)的故事。兩者同是「熊」,卻在體型與習性上展現差異:北極熊喜歡冰雪覆蓋的寒冷季節,而棕熊則會在冬季進入冬眠……等等,這些故事的引導,讓孩子更鮮明地建立起對動物姿態與特徵的圖像。
在動物繪圖的過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在手工進度上稍慢、或需要協助的孩子,在繪圖方面卻展現了出色的能力。這讓我得以看見每個孩子不同面向的特質與力量。當我告訴他們作品完成時,孩子臉上流露喜悅的表情。
這正是每一個年段不同的手工工作帶給孩子的禮物──不僅是技法上的學習,更是透過不同的方式,看見孩子不同樣貌,孩子也在這些工作中找到平衡。
藝術 / 又予老師
本週和學生們分享了剛過的節氣「處暑」,雖然天氣還是很熱,但處暑的到來也代表秋天即將來了,也因此帶領學生們在夏季的尾聲進行了「夏天的樹」的繪畫練習。本次提供了檸檬黃、金黃、正紅、普魯士藍,讓學生以綠色調展現充滿陽光與生命力的夏日氛圍,接著以豐富的綠色系和大地色展現生機盎然的大樹。什麼樣的樹型、姿態、色彩能夠帶來夏日的氛圍呢?繪畫過程中,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中,對色彩、造型的掌握更加穩定,展現的夏樹也各有特色,充滿生命力。
農耕 / 沛芸老師
帶著期待的心情迎來第二堂課,大家分享種子發芽的時間,照顧的心情後,觀察需要給予的照護,有些需要換盆有些再多些等待。接下來有更多的工作,我們依星座的風火水土倆倆一組,一邊也預備種植箱的舖底。
木工 / 庭豪老師
第二堂課,繼續使用雙人鋸鋸切樹幹,使用斧頭及鐵鎚劈開木材,學生們已經可以慢慢找到彼此的默契與節奏,輪流交換工作。期待再幾堂課的時間,就能夠完成木槌的準備工作了。
音樂 / 毓珊老師
這週我們討論了準備去公益演出的歌單,孩子們也蠻有自己的想法,最後終於選定五首歌曲,外加一首大合奏曲,下週二也準備開始練習,預計在冬季第八周演出,屆時也會發通知單給各位家長,有興趣的爸爸媽媽歡迎到場幫孩子們加油打氣!
主課程 / 伊真老師
親愛的六年級家長好:
開學第一週,看見孩子們長高,身形更結實。工作的主動性高,而同學之間相處的「幽默」,仍持續學習適宜的分寸。
第一個主課程是古羅馬。富有的人在奴隸市場上買賣奴隸,奴隸的人身自由屬於主人,主人可以任意對待奴隸的孩子,甚至賣掉,孩子們感到不可思議,有孩子表達如果自己有錢,要買下所有奴隸並且釋放他們。談及基督傳遞給世界的嶄新理念「人是珍貴的,人人享有平等的愛」,孩子們能助人,也是海洋班孩子的特質之一,然而孩子們驚覺自己無法對待自己不喜歡的人,像對待自己喜歡的人一樣的態度,他們發現原來要實踐平等,其實有難度。
古羅馬的建立開端,是個流血的日子。羅慕路斯、雷穆斯兄弟以飛鳥數量決定新城建立之處,而登高一呼、獨攬權力的哥哥成了羅馬之君,憤恨不平的弟弟嘲諷建造的城牆,哥哥一怒之下殺死了弟弟。為了擁有更多的人效力自己,邀約而來的新居民盡是盜賊、罪犯。
「建好第一層低矮的城牆,雷穆斯便說道,多麼高、多麼雄偉的城牆啊,一定可以抵抗外來的敵人。」孩子們分享時,表達這是嘲諷的口吻。平時以身高開同學玩笑,或是用話語質疑同學喜歡異性的眼光,開玩笑的口吻聽在對方的耳中,也許不是自己所認為的幽默。藉由故事,協助孩子們從內在省視自己的行為。
祝 喜樂豐盛
伊真老師 謹上
英文 / 又菘老師
課程的一開始都會進行Reciting(朗誦),這次選的詩名為「Cause and Effect」(因果關係)內容為: "If you are kind, Then friends you’ll find. If you show care, Love will be there." 。透過朗誦的方式,讓學生在有節奏感的語言中自然感受詩意。大部分同學在朗誦時聲音洪亮且充滿自信,剛加入的新轉生也大多願意嘗試跟上全班的節奏一起工作,值得肯定。
在暑假作業的部分,我們回顧了:
熟讀讀本 第2-11頁 的內容,學生普遍對故事情節有基本理解,但仍需持續加強唸讀的熟悉度。
背誦單字本中所有動詞的動詞三態,雖然大多數同學能夠熟記,但在默寫時仍會出現時態混淆的情況,下週會再進行練習測驗以鞏固記憶。
此外,我們一起朗讀了 Nancy Kopman 的詩歌 "I am a tree":
"I am a tree and I stand so tall.
I have great big branches and little branches small."
這是這首詩的前兩段。主詞加動詞的句型結構是非常基礎的文法,我們透過替換不同的代名詞組合來重複練習這兩段,學生都能大聲地念出不同組合的句子。
週四進行了英文練習卷的練習,其內容全部來自他們寫在工作本的作業,只要有寫作業,就知道如何寫練習卷。最後請家長提醒學生,週末請完成並訂正練習卷(若全對則無需訂正)。
請家長陪孩子練習:
___ ____ a tree and ____stand so tall.
_____ have(has) great big branches and little branches small.
請在空格裡更換不同的代名詞或be動詞,例如家長說「I am a tree and I stand so tall」小孩說「You are a tree and you stand so tall.」以此類推。
弦樂.大提琴 / 淑儀老師
孩子們暑假太忙,沒什麼練琴。
複習7個大調音階含琶音(3#3b以內)未成功,下週要完成。雙音曲(Boil Them Cabbage Down)輕鬆小曲節奏不難,只是加上弓法,雙手就會卡住。第二冊教本(Classical Bash)音與節奏都對,忘記右手運弓的動作要做。
藝術 / 又予老師
秋學季第一週的藝術課,我們首先溫習了準備工作、清潔工具的內容,除了協助新加入的同學了解工作流程,也讓舊生喚起記憶。同時也以濕水彩進行了色環的練習,帶領學生們透過色環的色彩順序繪畫出五彩斑斕的天空,並加入自然地景,讓學生們有創作的空間。本週上課的狀態穩定,學生們能夠互相合作、提醒,並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期待接下來與六年級學生們的工作。
農耕 / 沛芸老師
初次見面, 感受到孩子們對土壤和工作的熱情。從環境中找到適合的資材,舖上去年堆肥工作產出的腐質土, 預備了種子會住2-3週的家, 種下種籽, 帶回教室觀察, 記錄. 期待下週大家分享不同的發現.
手工 / 怡菁老師
新學期開始,海洋班的孩子們很快就穩定地進入了手工課的節奏。孩子們帶著暑假期間的閱讀與動物園探訪,準備了自己研究的動物謎語與繪畫作品,並和同學們分享。課堂的開場是一場充滿驚喜的猜謎遊戲──每週唸一位學生寫的謎語,全班一起動腦,嘗試猜出是哪一種動物。我會引導孩子們思考:「從謎語裡的哪些描述,你腦海裡浮現出動物的形象呢?」接著,謎語的作者會和大家分享自己與動物的連結、觀察到的特徵,以及繪畫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我們的第一個繪畫主題是「大象」。在動手畫之前,我先帶來了一個關於大象生活的故事,幫助孩子們在想像裡更真切地感受大象的形體、姿態與生活環境。隨後,我們從黃色開始,慢慢鋪陳在圖畫紙上,就像草原上遠遠走來的大象,從模糊到逐漸清晰。孩子們一邊描繪,一邊提煉出大象的輪廓,一次次地修正,形體也愈加精確。
當我拿起學生工作一半的大象作品時,邀請孩子們彼此觀察。這時,他們跳脫出自己的畫,能夠專注地看同學的作品,並提出精準的建議──「這隻大象的腿是不是太細了?」、「鼻子好像畫得有點粗」、「腿是太短了一點?」……有趣的是,當他們檢視自己的作品時,往往很難發現問題,但透過觀察同學的畫,卻會敏銳地甦醒,帶著新的眼光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
體能 / 瑞宏老師
新學年第一週,G6孩子們迫不及待想要在體育課大展身手,知道要基礎體能測驗時,觀察到孩子們心智成長了,沒有抱怨很乾脆地問說要做什麼?
從平板核心肌力、肩髖活動度、上肢力量到爆發力速度跑,了解孩子一個暑假後體能現況,再搭配全體要玩成爬山目標能力來安排課程,看見孩子們在一分鐘的平板支撐,做出穩定且有力的狀態真心覺得不錯,也藉由檢測觀察到部分同學在身體展現時的沒信心,面對與同學落後時選擇拚了、堅持下去還是放棄,反映出心智正處於的狀態,期待未來10週的時間,讓每位孩子可以循序漸進擁有自己持續進步的能力。
木工 / 庭豪老師
第一堂課,跟同學們說明了課堂規則,並示範了雙人鋸以及斧頭的使用方式,同學們看著老師示範時覺得很輕鬆,當輪到他們自己進行操作時,才發現不簡單,在下課之前,同學們都有完成鋸下一段木材以及劈下一片木材的進度,當看見木材內部時,同學們紛紛發出驚嘆,好香~~,這時讓同學們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發現木材內部濕濕熱熱的,而且聞的時候,不要靠太近,香味會太濃,期待接下來的幾堂課,同學們可以更加熟練,並鍛鍊到身體。
弦樂.小提琴 / 姿旻老師
經過漫長的暑假,孩子在音色上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們一同更專注於音色的品質,以及音準的準確度。本週課程中,我們複習了暑假作業,並在細節的音準處理上更加精確。同時,孩子也成功完成了二聲部的合奏練習,展現了學習的成果與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