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課程.數學 / 彥徵老師
在本週的排列學習中,學生們透過「水晶回顧」練習重複排列,並開始嘗試依字母順序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式。在掌握相異物排列的原則後,他們進一步挑戰排列的符號計算。到了第四、第五天,課程從樂透抽獎的情境出發,自然而然引導學生進入「機率」的主題。
第五天的開場,學生們先回顧前一天的內容,進一步比較「排列」與「選取」的差別。令人欣喜的是,在沒有老師提醒的情況下,學生們能透過小組討論嘗試推導出「組合」的公式。如下圖所示,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勇於上台分享自己的觀點與做法;即使無法完全找出規律,也能將小組的討論成果呈現出來。更有趣的是,圖片也顯示了學生的思考歷程往往是先由意志面出發,列出所有可能性,再逐步轉向思考層次,嘗試歸納出規則並加以說明。
能夠在全班共同討論下推導出「組合」公式,對學生而言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也展現了學習上的進步。期待下週他們能有更精彩的表現。
圖左:學生列出所有的可能 圖右:學生能嘗試找利用排列找出規則
圖左:能找出公式 圖右:學生能夠說明公式的原因
藝術 / 韓妤老師
本週的課堂中,孩子們完成了第一件原始藝術作品,這不僅是藝術史創作的起點,也是一次回到藝術本源的探索旅程。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室充滿了觀察與分享的聲音——有的孩子以牛皮紙摺、圍塑的方式營造出環狀的洞穴空間,嘗試用視覺感受洞穴的包覆與神秘;有的孩子專注於顏料與手掌、工具之間的關係,感受到遠古人類如何以雙手留下痕跡,傳遞生命的訊息與信仰的力量。
這樣的創作經驗,讓許多學生發現,當我們回到最原初的藝術形式時,創作反而變得更加直覺與自由。讓身體與顏料共同說話,創造出充滿生命力的畫面。這種貼近本能的藝術經驗,也打開了孩子們對「什麼是藝術」的全新理解。
期望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孩子們能繼續保持這份創作的自由與直覺,學會信任自己的手和眼,學會觀察、感受,並勇敢地表達自己。
英文 / 又菘老師
本週九年級英文課進行了朗誦練習,句子為:
The third spirit will come at midnight.
It was a tall, silent figure, wearing a long black robe which hid its head and body.
學生們透過反覆朗誦,練習正確的發音與語調,同時也對劇情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我們也透過不同的問答遊戲來釐清故事走向,例如由老師念出讀本中的某一句對話,學生需要回答這句對話是誰說的。這可以很快地觀察出學生對文本理解的程度有多少。
由於本週課程重點放在閱讀與口語表達,因此單字小考延後至下週一進行,請同學們利用週末時間加強複習。此外,本週末的閱讀作業為課本 p.43-50,請同學們仔細閱讀並預習內容,下週上課時會針對劇情進行討論與延伸練習。
選修.美術設計 / 玄文老師
第二週的課程,同組同學漸漸熟識,透過破冰活動,課程討論也熱絡起來~
在聊到火象特質的藝術家「高更」前,彼此討論組員的所屬氣質,一起定義了四種氣質。
保持開放讓創意湧進,介紹高更的人生的失敗與成功,不只透過畫冊認識高更,還介紹他與梵谷的相處過程、衝突事件,讓學生想像面對友情決裂時的處境,通過他的作品與經歷,學生們嘗試創作了火象作品,並讓心魂有跟自己對話的機會,學習如何表達與聆聽,期待這股火能量能在內心點燃。
選修.木工 / 庭豪老師
繩編椅
第一堂課,先說明課程規則,如何解讀家具施工圖,並進行材料單的書寫,接著進行放樣的步驟,講解如何使用鐵尺、直角規,可以感受到同學們雖然對於看圖放樣這件事不是很熟練,但可以不斷提出疑問,這一點是有明顯進步的,而即使有同學提出非常簡單的疑問,同學們也不會發出嘲笑的動作,甚至主動解答,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成長。
第二堂課,一半的同學,已經畫好後腳的線,因應夾具數量有限,所以一些同學先進行後腳的裁切作業,一部份的同學則繼續將其他椅子零件畫好,或許是第一次使用靠板進行裁切,學生們裁切的直線還是會有一些縫隙,需要再多加練習呢。
選修.金工 / 庭豪老師
紅銅馬克杯
第一堂課,說明接下來要製作的作品以及上課規則,接著讓同學們在紅銅片上畫圓鋸切,示範完如何組裝金工線鋸以及如何鋸切之後,就讓學生們自己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弄斷幾根鋸絲,但大部份的同學進度都還算不錯,下堂課就可以進行退火鍛敲的步驟了。
選修.易經 / 彥徵老師
本週課程引導學生閱讀《易經》的「53.風山漸」與「54.雷澤歸妹」兩卦。這兩卦雖然都與婚嫁或感情相關,但所呈現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漸卦」象徵循序漸進,在遵循規則與秩序之下,逐步達到成長與成熟。卦中以「鴻」鳥為喻,從低處到高處,停棲於不同地勢,提醒我們每個階段都需謹慎因應,才能穩健前行。
「歸妹卦」則由卦象上看似不吉,但爻辭卻透露出更深的啟示。它提醒我們行事不應拘泥於一成不變的規則,而應具備「權變」之道──面對突發情況或特殊環境時,能靈活調整方法,因時制宜,方能化險為夷。
課程最後,以「歸妹卦」的六五爻辭作為總結:「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選修.踏查 / 嘉文老師
第2週(8/25)【主題:第一次學會騎單車】室內課人生是由無數個「意外」片段組成的整體。
無法預料,開學第一堂課有50%學生請病假。
之一、David Shannon《鴨子騎車記》
無法預料,起初大家對於新事物的缺乏理解、看法各異,在親身體驗後成為彼此的共同記憶。這是單純的兒童繪本故事,還是可以將「鴨子騎單車」套用至人類史上:火車、核能以及任何新事物?
無法預料,小時候體弱多病的人,長大後竟成為家族中唯一環島三次的人。
無法預料,看起來很會打籃球的人其實最愛的不是運動。
無法預料,下回上課是晴是雨?戶外課?室內課?
之二、Robert McCloskey《讓路給小鴨子》
無法預料,鴨子夫婦究竟會在哪裡找到他們養育下一代的新家?這是虛構想像的故事,還是在美國、在臺灣都真有其事?無法預料,直覺的判斷居然不是正確答案。故事不只是故事本身,裡頭還有婚姻/離婚議題、家庭/育兒和自我追尋的平衡、交通便利和生命價值的權衡......
無法預料,刮刮樂開出的獎項(誤)任務主題(正)會是哪一個?愛情、社交與霸凌、自信與自卑、公平與自由、零極限之四道......
對於請假的同學而言,
無法預料,這半年會跟誰同一組工作?
之三、Louis Slobodkin《一個躲起來的好地方》
無法預料,封面看起來像臺灣風味的故事書,竟然完全是美國人的創作。無法預料,蘇珊躲在明明距離大家很近卻很遠的地方。無論大人或小孩,成長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想要一個人躲起來的時候,各自遇到的困難不盡相同。有人越是長大越難一個人躲起來,有人成為大人之後,想要一個人躲起來就變得更加容易。故事不只道出蘇珊的心聲,也彷彿訴說我們曾有的心情。
無法預料明天,無法改變過去,我們能做的是:好好度過今天,掌握現在。
【功課】1.準備工作本 2.完成8/25學習內容
主課程.數學 / 彥徵老師
本次數學主課程的主題為「機率」。課程設計從排列組合入手,再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機率的核心概念,並連結到日常生活中實際的機率問題。
在第一週,學生先學習並理解了加法原理與乘法原理,隨後透過不同的排列問題進行探究。他們從意志性的練習開始,嘗試逐一列出所有可能的情況,再從中歸納出規律,並將所發現的規則運用到其他相似的題目上。同時,課程也結合了樹狀圖的應用,讓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驗證與呼應各種計算方法。在週五時,同學們遇到「重複排列」的題型,這也為下一週更深入的探討奠定了基礎。
其中有一道題目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
「現在班上有 12 位同學,如果每一秒換一次座位,要多少天才能將所有可能的換位方式全部實現?」
學生運用階乘的概念,並結合三年級時學過的時間單位換算來進行計算,結果發現竟需要 5,544 天,也就是將近 15 年。這樣驚人的數字讓學生感到十分震撼,有人甚至說:「從我入學到現在都不一定能換得完!」透過這道題目,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數學運算的理解,也體會到數學如何與生活經驗緊密相連。
整體而言,本週大部分學生皆能準時完成作業本的進度,書寫表現也有顯著進步。期望他們能在後續課程中持續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與成果。
藝術 / 韓妤老師
九年級的藝術課程將與主課程中的藝術史時間軸相扣合,第一堂課從舊石器時期的洞穴藝術開始展開。人類最早的繪畫出現在洞穴的岩壁上,這些洞窟如同史前的畫廊,壁畫反映出當時穴居人類與自然之間緊密的關係。
畢卡索曾讚嘆地說:「我們畫了一輩子,都沒超越洞穴藝術。」岩壁上的野牛、馬匹,以粗獷有力的線條,精確掌握了動物生動的姿態,雖簡約卻極具生命力。課堂上,我們一同討論這些圖像中所傳遞的意涵——其中蘊藏著原始人對自然的敬畏,以及為生存而繪下的密碼。
實作階段,我們用牛皮紙作為媒材,模擬岩壁粗糙的質感。孩子們運用手指將粉彩顏料塗抹在凹凸不平的紙面上,製造出斑駁自然的肌理,接著使用炭筆勾勒出原始風格的動物圖像,以簡潔的線條表現出動物的動態與神韻。
下一次課程將會帶領學生們一起回顧,用手與簡單工具模擬史前壁畫的感受。期待透過這樣的經驗,能夠理解史前藝術的背景與意義,也更珍惜人類藝術發展的歷程,為接下來的藝術史旅程奠定深刻的起點。
英文 / 又菘老師
由於本學期學生變動較大,程度上也需要再調整。我們選擇較為簡易的改編版讀本,讓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建立信心,並逐步過渡到更進階的閱讀。課堂首先透過簡易問答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口語練習,例如 “What is Scrooge’s job?”、“Is Scrooge kind?”、“Who is dead?”、“How many ghosts in this story?”。
除了讀本的閱讀理解,我們也進行了核心詞彙與句型練習,重點包括方向詞(onward, inward, toward, upward, downward)、動詞三態(hide–hid–hidden, shake–shook–shaken, lend–lent–lent, borrow–borrowed)以及實用表達(be afraid of, valuable, move on)。課堂中搭配肢體互動練習,例如「Point onward, inward, upward, downward, toward」,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在文法訓練部分,學生練習蒐集不同類型的問句,如 “When did he die?”,並在閱讀段落時練習先找出該段落有幾個句子,再找出每句的主詞與動詞以掌握段落重點,接著才去理解補充說明句的意義,
最後嘗試進行摘要。
選修.木工 / 庭豪老師
繩編椅
一堂課,先說明課程規則,如何解讀家具施工圖,並進行材料單的書寫,接著進行放樣的步驟,講解如何使用鐵尺、直角規,可以感受到同學們雖然對於看圖放樣這件事不是很熟練,但可以不斷提出建設性問題,這一點是有明顯進步的,而即使有同學提出非常簡單的疑問,同學們也不會發出嘲笑的動作,甚至主動解答,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成長。
選修.德文 / 建昌老師
今天特別邀請兩位來自瑞士的友人來和學生進行交流,由於有兩位新加入德語班的學生,因此我們主要使用英語做輔助,讓聽不懂德語的學生和聽不懂中文的瑞士朋友都能聽得懂一些對話內容。首先請學生用德語或英語自我介紹給外國友人認識,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平常少去思考如何自我介紹說得讓人對自己有初步的認識,甚少用中文自我介紹。另外我調整上課座位的方式,使其成為一個圓,我覺得這幫助學生無論是彼此交流認識或專心投入很有幫助。今天利用一些時間說明這學季(期)將採用德語教材,這部份將代為採購外,還教導學生原文(德文)版Rudolf Steiner 所寫的晨詩(五~十二年級),甚至請瑞士友人用德語將晨詩從頭到尾唸一次,讓學生去感受Steiner 博士雖用簡單的詞彙卻有力量在其中,期待學生能每次在唸晨詩時,更能體悟這晨詩所帶來的能量與美感。
選修.易經 / 彥徵老師
本週課程中,師生一同探討歷代在易經金錢卦中所使用的各式錢幣。除了清朝流傳最廣的「五帝錢」之外,龍銀與山鬼花錢亦是常見的重要工具。龍銀在早期被廣泛視為具有風水功效,能招財納福、鎮宅避煞、消災解厄。其上雕刻的龍紋象徵皇權與福祉,因此常被當作吉祥物與開運之物。山鬼花錢則蘊含豐富的文化象徵,根據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典藏資料,其淵源可追溯至漢代的厭勝錢,主要用途同樣與避邪、鎮宅相關。
另外,本週也再次複習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差異,並討論它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境,進一步思考兩者在實際應用上的多元可能性。
回顧113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