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課程.東西方藝術史 / 玄文老師
藝術史的課程從遠古走來,第三週已到達文藝復興盛期,藝術史是人類發展史、人的靈性所寫的歷史,不同時代人的意識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改變,藝術也跟著改變,課堂上有地理、歷史、藝術家介紹,及觀看藝術品的機會,還有很多討論,聚焦那個時空的人如何過生活?信仰、價值觀如何形塑時代性?
魯道夫 安海姆指出:「藝術具有視覺符號辨識與解讀的可能,整個藝術史就是一部人類看世界的成長軌跡」
老師提出開放式的問題,透過仔細觀察畫作,學生掌握大膽假設,沒有標準答案的思考方式,因為許多科目往往是單一的標準答案,所以在這四週,放慢節奏,不斷鼓勵學生深入挖掘與他人分享彼此看法,會出現更多的詮釋,如同《看藝術學思考》一書核心,看藝術是練習思考的最佳工具,除了需要召喚過去經驗及藝術史知識,還需要反省智力,需要深入思考如同面對人生。
九年級讓人印象深刻紀錄特別的片刻:
女孩自願幫請假的同學報告,公開告白愛拉菲爾,卻想讓達文西畫肖像的心路歷程、幾位女孩自發性運用相關書籍,書寫更豐富工作本,一早卻說好想睡覺啊! 沉默寡言的男孩,上台時神采奕奕報告豐富又自信。
聰明伶俐的學生書寫卻惜字如金,說他要穿越時空毀損文字就不用學這麼多、真誠投入的男孩不斷讚嘆「羅馬人過得很好耶!」「哇!黑暗時代有一千年,現在也不過兩千多年。」
藝術史課程的目的之一,讓不同時空的心靈可以靠近,知道自己在世界的位置並能從不同觀點看見世界與認識自己。提升審美鑑賞能力能看到藝術作品的本質,藝術的本質在於如何看待世界,優秀的作品必須掌握本質,將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重疊而產生藝術,認識了這些藝術家,可以透過多元化欣賞藝術,並讓眼界從此成長,例如孩子
與大人的差異,孩子往往只看到自己偏愛的東西,而有經驗的大人能看到藝術中的風格、氣氛、筆法等等,藝術史幫助學生朝世界開放,基礎建立好的學生,想法會更靠近真實,當學生準備對世界有所貢獻時,接近真實能讓他能調整過高的理想性。藝術史聆聽大孩子的觀察,共創安心的氛圍,藉由藝術的故事引導升溫的激情照亮情感、
期盼這門課激起青春心靈的交會,貢獻每個人的熱力,將彼此活成光,點亮對世界的熱情。
體能 / 瑞宏老師
【匹克球風,吹起】
北美快速竄起的新興運動匹克球,擁有三個友善玩法讓人可以容易上手
1.短而輕的球拍讓人容易掌控
2.羽球場的大小讓人奔跑輕鬆
3.非截擊區規則讓人互動友好
在AB拍檔互相擊球過程為了累積10顆活球的過程,每位孩子需要利用拍子控制回球力道、高度、角度,讓球成為一個友善回應的延伸,若隊友好回擊也代表自己利用運動控制能力,讓活球可以累績到最多顆數,自我能力提升時也增加自信的時機。
過程也帶出生活中,友善的回應有時對方收不到,是否可能是表達的能力沒有能讓對方好接收,這時我們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表達力,讓友善的互動可以呈現。
英文 / 又菘老師
在結束 Christmas Carol 的學習後,我們進入了新的讀本:柯南道爾的經典名著 Sherlock Holmes。這是一部廣為人知的偵探小說,對九年級學生來說,人物關係和故事氛圍並不陌生,因此能夠較快地進入情境,體會其中的推理與張力。
課程上,我們持續在每週一進行單字小考,並於當天提供新的九個單字,讓學生在一週內完成背記。測驗時會從九個單字中挑選五個,由老師先念出單字的發音,學生需寫出英文與中文,接著老師再念出例句,學生進行聽寫。這樣的方式同時訓練了學生的 聽解力與聽寫力,也幫助他們更全面地掌握單字的運用。
另外,每週二則固定進行文法練習。這幾週的重點是情狀動詞,特別探討 be interesting 與 be interested 的差異。這不僅涉及人與事物之間的判斷,也幫助學生更精準地表達感受:be interesting 表達「事物令人覺得有趣」,而 be interested 則是「人對事物感到有興趣」。學生在練習中學習區分客觀的事物特質與主觀的感受,並能更正確地運用在口語與書寫之中。
選修.藝術 / 玄文老師
這週高中生戶外教學請假,上課人數不多,因此將課程調整成集體創作,課堂選用「風箏」三首同名歌曲為靈感,將歌詞意境轉化成畫面,學生間討論時還有人直接哼起歌來,經過這一回的合作,增進同學間的互動,創作也有了不一樣的激盪。
選修.易經 / 彥徵老師
本週課程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易經》中的「61.風澤中孚」與「62.雷山小過」兩卦,並從卦象與爻辭中探討其象徵意涵與生活啟示。「中孚卦」的卦形類似古代君子佩戴的玉珮,象徵誠信與內在的真誠。透過分析各爻的吉凶變化,學生發現多數爻辭為「無咎」或「兇」,由此可理解誠信的培養並非一蹴可及,而是需要長期累積的修養與耐心。此外,保持誠信在現實生活中充滿挑戰,往往需要面對外界的誘惑與自身的抉擇,這也讓學生更能體會誠信的重要性與不易之處。
另一方面,「小過卦」的卦象從側面觀察,宛如小鳥振翅的形態,寓意行事中偶有小失誤的自然現象。「小過」顧名思義是指在行動中出現小過錯,卦象與爻辭提醒我們,面對小錯誤不必過於恐懼,它們反而能成為自我反思與成長的契機。透過這卦,學生學習到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偶爾的錯誤不僅無損全局,還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身的不足與潛能。
本週課程不僅讓學生理解卦象的象徵意涵,也引導他們將易經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從中體驗誠信與自省的重要價值。學生透過討論與分享,逐步學會如何在面對挑戰與過錯時保持內心的穩定與真誠,並從小事中積累成長的力量。
上課了,我們依約在校門口集合,然而,過半數學生借不到車。這是春天開啟踏察課以來唯一,也是最不順利、充滿挫折感的一次戶外課。然而,令為師的我欣喜的是--
一、沒有人唉聲嘆氣或因為等其他人借車而發出抱怨
二、高年段的學生主動協助低年段的學生到知道的站點借車
三、每一個人都非常積極努力想要跟大家一起騎車上路
耽誤一段時間後,終於到齊出發。學生自動排出合理的分隊--人力踩踏優先,電輔車(註)殿後。今天依然要完成單車考照的項目,上回單車騎乘卡卡、不順的二位學生,這次的考驗都大有進步,看起來彷彿每天在家練習似的。這一天的每一位輪值領隊和押隊,無論是帶隊騎乘速度,或是對於隊伍的掌控,都明顯優於上週(本學期)初次的戶外課。騎乘回程路上,不知誰開頭,接著車鈴聲此起彼落,後來形成一種節奏,耳邊彷彿響起了Queen樂團的經典歌曲Bicycle Race般,心情也跟著輕快起來......
I don t wanna be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xAll I wanna do is
Bicycle bicycle bicycle
I want to ride my bicycle
下週室內課將進行首次讀書報告,主題是:愛情。
期待下次的課程。
註:因為車輛不夠,有些人只能借電輔車。
9月15日室內課:讀書
主題【愛情】
報告人:陳再勳、陳軒樂
書名:好好照顧我的花
作者:郝廣才
繪圖:吉恩盧卡
出版:格林文化
雙方個性背景懸殊的愛情,要如何才能長長久久?
巨人莫亞的老管家要退休了,一個名叫羅蘭的女孩來到莫亞的大房子,成為新的管家。從這天開始,她走進了他的世界,也一步步走進他的心。隨著時間過去,兩人之間的感情逐步增溫。
但當離別來臨時,他們該如何面對孤單和思念?又要如何找回真正的自我,看見感情世界中更多的可能性?
第一組同學以說書+戲劇方式呈現報告展演內容,幽默風趣、張力十足、精彩萬分,令全體觀眾沉浸其中、目不轉睛。雖然這個故事外表看起來是繪本,實際上卻是愛情和婚姻的真實寫照。
常言道:在愛情中,身高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 然而,無論愛情或是婚姻,相處是老虎。
相愛怕相處 相處是老虎 互相咬幾口 滿嘴盡是苦
相愛要共舞 共舞如靈兔 身影時親疏 動靜總相扶
相愛是豪賭 怕死別下注 這條不歸路 你我來作主
愛情或婚姻中各種彼此的差距,都可能會逐漸形成越來越大的分歧,最終造成離異。若說幾米《向左走向右走》中的男女主角是命運捉弄,那麼金庸《神雕俠侶》中愛侶幾度分分合合的命運,受到性格的影響更巨。對於中學生而言,或許不曾體會,或許初嘗青澀戀愛滋味,人生中的經驗和文學世界裡的愛情描繪,總都是生命中很好的滋養。
9月22日戶外課:
師大路的人本交通革命史+大安森活水飛輪
颱風將至,天空時不時飄著毛毛雨,忽大忽小,盤點全隊學員的安全帽和雨備之後,我們騎車上路了。有了9月初借不到車的經驗,這次我們鎖定一個最多車的站點借車,順利成行。
由於當日是這學期首次騎出河濱單車道,進入市區道路,雖然和平東路對比汀州路相對友善,但大家騎乘的心情還是不如在河濱那樣放鬆,必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提高警覺。
一個(背後長眼睛)之安全騎乘小技巧:
看到有人招手→可能有公車巨獸或計程車小黃妖怪自左後方逼近→加速騎上人行道人車共道,或減速靠邊,讓人家先過。
騎經師大路和龍泉街,我們短暫停留參觀。這兒曾是到處停著私人汽車的交通地獄,經過人本交通工程的改善,透過拓寬人行道、設置欄杆、路口外推、設置避車彎、縮減車道寬度,以及調整交通號誌和標線等方式,來改善行人通行空間與安全,達成人車分流的目標。在龍泉街,我們看到凸出來的綠色區塊,好像腫一個大包,這種設計是為了好看嗎?是藝術創作嗎?當學生說出「內輪差」「交通安全」的答案,我為之鼓掌喝采。師大路的機車停車格,或直角正交,或斜向劃設,全都位於高起的人行道之外,我國其他地方的機車格卻沒有如此設計,很多是劃設在人行道上,而人們也都習慣違法騎上人行道去停機車,造成可能衝撞行人的危險。我們試著討論這種社會文化現象的背後心理,以及可能付出的社會成本,未來又將如何改善。
再度上車,騎往大安森。白鷺鷥、小松鼠、鴿子們充滿活力的在園區內活動,學生快步走向噴水池,揮汗踩踏飛輪,說說笑笑之間,時光飛逝,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但我們並不趕路,安全至上,用平穩的速度騎回學校,為此次旅程畫下句點。
選修.木工 / 庭豪老師
繩編椅
第四堂課,今天示範磨刀,說明磨刀的重要性以及好的磨刀對於材料而言有何變化。
第六堂課,今天大家各自工作,有的同學還在鋸切後腳,有的同學選擇先將材料都畫好線,課程中有同學提問時再集合大家一起解釋,稍微說明了三角記號的目的以及木材結構的挑選。
選修.金工 / 庭豪老師
第五堂課,課程進行到現在,同學們都已經找到上課的節奏,上課前先來退火,放涼,上課時,就能夠直接開始鍛敲,大部分的同學都已完成底部的尺寸,剩下的就是側邊的銅片要慢慢抬高角度,變成盤子或是杯子。
主課程.數學 / 彥徵老師
在本週的排列學習中,學生們透過「水晶回顧」練習重複排列,並開始嘗試依字母順序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式。在掌握相異物排列的原則後,他們進一步挑戰排列的符號計算。到了第四、第五天,課程從樂透抽獎的情境出發,自然而然引導學生進入「機率」的主題。
第五天的開場,學生們先回顧前一天的內容,進一步比較「排列」與「選取」的差別。令人欣喜的是,在沒有老師提醒的情況下,學生們能透過小組討論嘗試推導出「組合」的公式。如下圖所示,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勇於上台分享自己的觀點與做法;即使無法完全找出規律,也能將小組的討論成果呈現出來。更有趣的是,圖片也顯示了學生的思考歷程往往是先由意志面出發,列出所有可能性,再逐步轉向思考層次,嘗試歸納出規則並加以說明。
能夠在全班共同討論下推導出「組合」公式,對學生而言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也展現了學習上的進步。期待下週他們能有更精彩的表現。
圖左:學生列出所有的可能 圖右:學生能嘗試找利用排列找出規則
圖左:能找出公式 圖右:學生能夠說明公式的原因
藝術 / 韓妤老師
本週的課堂中,孩子們完成了第一件原始藝術作品,這不僅是藝術史創作的起點,也是一次回到藝術本源的探索旅程。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室充滿了觀察與分享的聲音——有的孩子以牛皮紙摺、圍塑的方式營造出環狀的洞穴空間,嘗試用視覺感受洞穴的包覆與神秘;有的孩子專注於顏料與手掌、工具之間的關係,感受到遠古人類如何以雙手留下痕跡,傳遞生命的訊息與信仰的力量。
這樣的創作經驗,讓許多學生發現,當我們回到最原初的藝術形式時,創作反而變得更加直覺與自由。讓身體與顏料共同說話,創造出充滿生命力的畫面。這種貼近本能的藝術經驗,也打開了孩子們對「什麼是藝術」的全新理解。
期望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孩子們能繼續保持這份創作的自由與直覺,學會信任自己的手和眼,學會觀察、感受,並勇敢地表達自己。
英文 / 又菘老師
本週九年級英文課進行了朗誦練習,句子為:
The third spirit will come at midnight.
It was a tall, silent figure, wearing a long black robe which hid its head and body.
學生們透過反覆朗誦,練習正確的發音與語調,同時也對劇情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我們也透過不同的問答遊戲來釐清故事走向,例如由老師念出讀本中的某一句對話,學生需要回答這句對話是誰說的。這可以很快地觀察出學生對文本理解的程度有多少。
由於本週課程重點放在閱讀與口語表達,因此單字小考延後至下週一進行,請同學們利用週末時間加強複習。此外,本週末的閱讀作業為課本 p.43-50,請同學們仔細閱讀並預習內容,下週上課時會針對劇情進行討論與延伸練習。
選修.美術設計 / 玄文老師
第二週的課程,同組同學漸漸熟識,透過破冰活動,課程討論也熱絡起來~
在聊到火象特質的藝術家「高更」前,彼此討論組員的所屬氣質,一起定義了四種氣質。
保持開放讓創意湧進,介紹高更的人生的失敗與成功,不只透過畫冊認識高更,還介紹他與梵谷的相處過程、衝突事件,讓學生想像面對友情決裂時的處境,通過他的作品與經歷,學生們嘗試創作了火象作品,並讓心魂有跟自己對話的機會,學習如何表達與聆聽,期待這股火能量能在內心點燃。
選修.木工 / 庭豪老師
繩編椅
第一堂課,先說明課程規則,如何解讀家具施工圖,並進行材料單的書寫,接著進行放樣的步驟,講解如何使用鐵尺、直角規,可以感受到同學們雖然對於看圖放樣這件事不是很熟練,但可以不斷提出疑問,這一點是有明顯進步的,而即使有同學提出非常簡單的疑問,同學們也不會發出嘲笑的動作,甚至主動解答,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成長。
第二堂課,一半的同學,已經畫好後腳的線,因應夾具數量有限,所以一些同學先進行後腳的裁切作業,一部份的同學則繼續將其他椅子零件畫好,或許是第一次使用靠板進行裁切,學生們裁切的直線還是會有一些縫隙,需要再多加練習呢。
選修.金工 / 庭豪老師
紅銅馬克杯
第一堂課,說明接下來要製作的作品以及上課規則,接著讓同學們在紅銅片上畫圓鋸切,示範完如何組裝金工線鋸以及如何鋸切之後,就讓學生們自己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弄斷幾根鋸絲,但大部份的同學進度都還算不錯,下堂課就可以進行退火鍛敲的步驟了。
選修.易經 / 彥徵老師
本週課程引導學生閱讀《易經》的「53.風山漸」與「54.雷澤歸妹」兩卦。這兩卦雖然都與婚嫁或感情相關,但所呈現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漸卦」象徵循序漸進,在遵循規則與秩序之下,逐步達到成長與成熟。卦中以「鴻」鳥為喻,從低處到高處,停棲於不同地勢,提醒我們每個階段都需謹慎因應,才能穩健前行。
「歸妹卦」則由卦象上看似不吉,但爻辭卻透露出更深的啟示。它提醒我們行事不應拘泥於一成不變的規則,而應具備「權變」之道──面對突發情況或特殊環境時,能靈活調整方法,因時制宜,方能化險為夷。
課程最後,以「歸妹卦」的六五爻辭作為總結:「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選修.踏查 / 嘉文老師
第2週(8/25)【主題:第一次學會騎單車】室內課人生是由無數個「意外」片段組成的整體。
無法預料,開學第一堂課有50%學生請病假。
之一、David Shannon《鴨子騎車記》
無法預料,起初大家對於新事物的缺乏理解、看法各異,在親身體驗後成為彼此的共同記憶。這是單純的兒童繪本故事,還是可以將「鴨子騎單車」套用至人類史上:火車、核能以及任何新事物?
無法預料,小時候體弱多病的人,長大後竟成為家族中唯一環島三次的人。
無法預料,看起來很會打籃球的人其實最愛的不是運動。
無法預料,下回上課是晴是雨?戶外課?室內課?
之二、Robert McCloskey《讓路給小鴨子》
無法預料,鴨子夫婦究竟會在哪裡找到他們養育下一代的新家?這是虛構想像的故事,還是在美國、在臺灣都真有其事?無法預料,直覺的判斷居然不是正確答案。故事不只是故事本身,裡頭還有婚姻/離婚議題、家庭/育兒和自我追尋的平衡、交通便利和生命價值的權衡......
無法預料,刮刮樂開出的獎項(誤)任務主題(正)會是哪一個?愛情、社交與霸凌、自信與自卑、公平與自由、零極限之四道......
對於請假的同學而言,
無法預料,這半年會跟誰同一組工作?
之三、Louis Slobodkin《一個躲起來的好地方》
無法預料,封面看起來像臺灣風味的故事書,竟然完全是美國人的創作。無法預料,蘇珊躲在明明距離大家很近卻很遠的地方。無論大人或小孩,成長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想要一個人躲起來的時候,各自遇到的困難不盡相同。有人越是長大越難一個人躲起來,有人成為大人之後,想要一個人躲起來就變得更加容易。故事不只道出蘇珊的心聲,也彷彿訴說我們曾有的心情。
無法預料明天,無法改變過去,我們能做的是:好好度過今天,掌握現在。
【功課】1.準備工作本 2.完成8/25學習內容
主課程.數學 / 彥徵老師
本次數學主課程的主題為「機率」。課程設計從排列組合入手,再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機率的核心概念,並連結到日常生活中實際的機率問題。
在第一週,學生先學習並理解了加法原理與乘法原理,隨後透過不同的排列問題進行探究。他們從意志性的練習開始,嘗試逐一列出所有可能的情況,再從中歸納出規律,並將所發現的規則運用到其他相似的題目上。同時,課程也結合了樹狀圖的應用,讓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驗證與呼應各種計算方法。在週五時,同學們遇到「重複排列」的題型,這也為下一週更深入的探討奠定了基礎。
其中有一道題目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
「現在班上有 12 位同學,如果每一秒換一次座位,要多少天才能將所有可能的換位方式全部實現?」
學生運用階乘的概念,並結合三年級時學過的時間單位換算來進行計算,結果發現竟需要 5,544 天,也就是將近 15 年。這樣驚人的數字讓學生感到十分震撼,有人甚至說:「從我入學到現在都不一定能換得完!」透過這道題目,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數學運算的理解,也體會到數學如何與生活經驗緊密相連。
整體而言,本週大部分學生皆能準時完成作業本的進度,書寫表現也有顯著進步。期望他們能在後續課程中持續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與成果。
藝術 / 韓妤老師
九年級的藝術課程將與主課程中的藝術史時間軸相扣合,第一堂課從舊石器時期的洞穴藝術開始展開。人類最早的繪畫出現在洞穴的岩壁上,這些洞窟如同史前的畫廊,壁畫反映出當時穴居人類與自然之間緊密的關係。
畢卡索曾讚嘆地說:「我們畫了一輩子,都沒超越洞穴藝術。」岩壁上的野牛、馬匹,以粗獷有力的線條,精確掌握了動物生動的姿態,雖簡約卻極具生命力。課堂上,我們一同討論這些圖像中所傳遞的意涵——其中蘊藏著原始人對自然的敬畏,以及為生存而繪下的密碼。
實作階段,我們用牛皮紙作為媒材,模擬岩壁粗糙的質感。孩子們運用手指將粉彩顏料塗抹在凹凸不平的紙面上,製造出斑駁自然的肌理,接著使用炭筆勾勒出原始風格的動物圖像,以簡潔的線條表現出動物的動態與神韻。
下一次課程將會帶領學生們一起回顧,用手與簡單工具模擬史前壁畫的感受。期待透過這樣的經驗,能夠理解史前藝術的背景與意義,也更珍惜人類藝術發展的歷程,為接下來的藝術史旅程奠定深刻的起點。
英文 / 又菘老師
由於本學期學生變動較大,程度上也需要再調整。我們選擇較為簡易的改編版讀本,讓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建立信心,並逐步過渡到更進階的閱讀。課堂首先透過簡易問答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口語練習,例如 “What is Scrooge’s job?”、“Is Scrooge kind?”、“Who is dead?”、“How many ghosts in this story?”。
除了讀本的閱讀理解,我們也進行了核心詞彙與句型練習,重點包括方向詞(onward, inward, toward, upward, downward)、動詞三態(hide–hid–hidden, shake–shook–shaken, lend–lent–lent, borrow–borrowed)以及實用表達(be afraid of, valuable, move on)。課堂中搭配肢體互動練習,例如「Point onward, inward, upward, downward, toward」,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在文法訓練部分,學生練習蒐集不同類型的問句,如 “When did he die?”,並在閱讀段落時練習先找出該段落有幾個句子,再找出每句的主詞與動詞以掌握段落重點,接著才去理解補充說明句的意義,
最後嘗試進行摘要。
選修.木工 / 庭豪老師
繩編椅
一堂課,先說明課程規則,如何解讀家具施工圖,並進行材料單的書寫,接著進行放樣的步驟,講解如何使用鐵尺、直角規,可以感受到同學們雖然對於看圖放樣這件事不是很熟練,但可以不斷提出建設性問題,這一點是有明顯進步的,而即使有同學提出非常簡單的疑問,同學們也不會發出嘲笑的動作,甚至主動解答,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成長。
選修.德文 / 建昌老師
今天特別邀請兩位來自瑞士的友人來和學生進行交流,由於有兩位新加入德語班的學生,因此我們主要使用英語做輔助,讓聽不懂德語的學生和聽不懂中文的瑞士朋友都能聽得懂一些對話內容。首先請學生用德語或英語自我介紹給外國友人認識,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平常少去思考如何自我介紹說得讓人對自己有初步的認識,甚少用中文自我介紹。另外我調整上課座位的方式,使其成為一個圓,我覺得這幫助學生無論是彼此交流認識或專心投入很有幫助。今天利用一些時間說明這學季(期)將採用德語教材,這部份將代為採購外,還教導學生原文(德文)版Rudolf Steiner 所寫的晨詩(五~十二年級),甚至請瑞士友人用德語將晨詩從頭到尾唸一次,讓學生去感受Steiner 博士雖用簡單的詞彙卻有力量在其中,期待學生能每次在唸晨詩時,更能體悟這晨詩所帶來的能量與美感。
選修.易經 / 彥徵老師
本週課程中,師生一同探討歷代在易經金錢卦中所使用的各式錢幣。除了清朝流傳最廣的「五帝錢」之外,龍銀與山鬼花錢亦是常見的重要工具。龍銀在早期被廣泛視為具有風水功效,能招財納福、鎮宅避煞、消災解厄。其上雕刻的龍紋象徵皇權與福祉,因此常被當作吉祥物與開運之物。山鬼花錢則蘊含豐富的文化象徵,根據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典藏資料,其淵源可追溯至漢代的厭勝錢,主要用途同樣與避邪、鎮宅相關。
另外,本週也再次複習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差異,並討論它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境,進一步思考兩者在實際應用上的多元可能性。
回顧113學年